- 相關推薦
作文教學評課稿通用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作文教學評課稿通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一粒粒珍貴的微塵
今天王老師所提的“每日簡評”,就像是剛才這個故事中一粒粒珍貴的微塵。說它“微”,是因為它著實小,篇幅小:小到就幾行字,幾句話。角度小:無非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它們就像是微塵,卻又那么珍貴,我們都知道,現在學生一上作文課就頭疼,單純的技巧指導,根本聽不進去;讓學生看范文,然后改頭換面、剪剪貼貼,似乎是某些老師不得已的“絕招”,這種“作文課”讓老師和學生都痛苦不堪。作文教學要走出困境,首要的問題是讓學生能夠寫得出,是“寫”得出而不是“擠”得出。要讓文字自然地、流暢地從學生筆端如溪水般汩汩而出。“每日簡評”就是最初的積累,不必給他們定那些條條框框,只要能寫出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感受即可。因此,許多本來會隨風而逝的靈感,因為有了隨時、隨地、隨意的記錄而被捕捉下來。就像王老師說的:可惜啊,那時候的我,沒有及時把這些好玩的、快樂的、興奮的,甚至難受的、緊張的……事記下來,這些事發生過,但是現在的我已經很難記起來了,我度過了童年,可是,我卻覺得我似乎失去了童年,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但是,有件事,我們正在做,寫每日簡評,解決“源頭”的問題,然后再對這些原始的素材進行裁剪、補充、連綴,由量的積累,產生質的變化。“每日簡評”這一粒粒微塵,必將積攢出一朵金薔薇。
二、一雙雙清澈的眼睛
我們老師常常把“寫具體”“寫生動”“有條理”“結構完整”之類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因此,學生學得枯燥乏味。其實對小學生來說,“寫什么”才是第一道門坎。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寫作無非是要再現生活,再現怎樣的生活,是不是所有的都要上去呢?教師之于學生的作用,無非就是幫助他們成就一雙雙清澈的眼睛。剛才王老師花了比較長的時間指導“每日簡評寫什么”,進行寫作內容的分類,就是在幫助學生練就這一雙雙清澈明亮的眼睛。
這清澈的眼睛能準確敏感地選擇記錄當天最值得記錄的人、事、物。這些可以是家庭的,也可以是社會的,放開他們思維的手腳,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體驗生活,剛才王老師說:我教給你們一個發現的方法。閉上眼睛,從早晨往后回憶,或者從此刻想到早晨,一節課一節課地想,一個課間一個課間地想,一個游戲一個游戲地想一個爭吵,一個爭吵地想。這樣的方法,看似讓學生閉上眼睛,實際上是讓學生睜開了發現的雙眼。
三、一顆顆思考的心靈。
20xx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實施建議”中這樣表述:“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 寫作,對學生來說,除了鍛煉“心靈敏感力”外,還要有一種“現象思辨力”。
如今,小學生的習作令人擔憂,有的言之無物,內容空洞;有的言之無序,信馬由韁;有的言之無情,不能“我手寫我心”;有的言之無趣,滿口“大人腔調”,他們就是不能說自己的話。每日簡評,除了記錄,還有一個“評點”,這個是非常重要的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一種過程表述。
學校是學習的,人生是享受的。——xxx
我今天真開心,因為我學會了洗紅領巾。——xxx
聽了以后,我覺得以后要多用廢品做有用的東西,絕對不浪費。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辨力在發展,作文走進生活,孩子們放開手腳,開放思維,才能自由表達,真實表達,有創意地表達。
從很多孩子怕寫作文的現狀來看,幸福和寫作似乎是不可能牽手的,但是,敘事評價的嘗試,讓幸福和寫作牽起了手,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自由地表達,幸福地寫自己的生活。因此,就像課題說的,留下珍貴的童年,每位同學都有一個永不消失的童年。我覺得更重要的不光是留下了什么,而是通過這樣的課題研究,我們的孩子帶走了什么。
【作文教學評課稿】相關文章:
作文指導課的篇評課稿05-05
《天才測試》作文指導課的評課稿04-09
作文評課稿優秀范文06-05
《天鵝故事》評課稿04-23
作文指導課評課05-01
有感而發作文指導課的評課稿04-08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指導課評課稿范文05-12
《郵票齒孔的故事》評課稿04-17
中學心理健康評課稿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