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故事
想要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談何容易,雖然千辛萬苦,但并不是沒有有可能,有哪些白手起家的例子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百姓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季琦創(chuàng)業(yè)成功故事(一)
出身低微的農民大學生季琦,鄉(xiāng)下小孩進城,生存和生活有太多困難,這些困難并沒有壓倒他。他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成功路。
先來看季琦傳奇創(chuàng)業(yè)故事
1966年 10月出生;
1992年 3月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機器人碩士專業(yè);
1999年 與梁建章、沈南鵬、范敏共同創(chuàng)建攜程旅行網,出任總裁。2003年12月攜程在納斯達克上市,今天的市值將近60億美元。
2002年 創(chuàng)辦如家連鎖酒店,出任CEO。
2005年 創(chuàng)辦漢庭連鎖酒店,出任CEO。漢庭于2010年3月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目前市值超過十億美元,同年進入《Hotels》雜志評選的“世界酒店25強”。
2009年 季琦辭去漢庭CEO。
2012年 季琦重新出任漢庭CEO,大刀闊斧進行革新。2012年5月,漢庭收購了國內最大的中端酒店品牌星程,將其且收窄星程的品牌戰(zhàn)線,將110家門店調到70家,加上中端品牌全季,漢庭中端酒店將近100家,占公司酒店總數的10%。2012年11月,漢庭改名華住,取“中華住宿”之意,相繼推出禧玥、全季、星程、漢庭和海友等品牌酒店,涵蓋高、中、低不同檔次。2012年,漢庭第三季度營收增42.6%至8.936億元,凈利潤增63.8%至1.036億元。
季琦,19歲離開農村來到上海念大學。
80年代,農村的孩子被城里人嘲笑是“鄉(xiāng)下人”。
只是因為他不會說上海話。
理科專業(yè)枯燥乏味,
選錯專業(yè)的季琦就鉆到圖書館里看各種雜書。
理科生季琦對他的專業(yè)并不感冒,
畢業(yè)了,大學生就業(yè)難呀,工作難找呀。
工作難找咋辦?考研究生呀。
在上海工作過幾年,期間也創(chuàng)過業(yè)。
94年,季琦的老婆在美國工作,他跟著去了美國。
被美國創(chuàng)業(yè)氛圍刺激,95年回到上海選擇創(chuàng)業(yè)。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遠方。
出身低微的農民大學生季琦,鄉(xiāng)下小孩進城,生存和生活有太多困難,這些困難并沒有壓倒他。發(fā)現了大學專業(yè)不適合自己,大學期間看很多文史哲書籍,畢業(yè)選擇進一步讀書。除了季琦與生俱來的激情,他的目標感和他情懷才能幫助他走下去。
出身能決定我們的`起點,不一定決定我們的終點,抱怨出身與條件,只是聽天由命的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季琦對攜程還是有點遺憾,“從錢的角度說,我現在不需要創(chuàng)業(yè)了,可能錢比現在還多”。
為了“如家”,睡遍了上海的同行。
如家出現之前,中國只有錦江之星和新亞之星兩家連鎖酒店。(邦哥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呀)
研究生畢業(yè)之后,季琦就沒差過錢。90年代,研究生是當時的絕對高級知識分子。傳說,他90年代上班就拿著“大哥大”。知識改變命運呀,讀書還是要認真。后來,攜程上市后,作為創(chuàng)始人的季琦又分了大筆錢。
創(chuàng)立如家,錢已經不是要命的難題。
他睡遍了上海和寧波的錦江之星酒店。他帶了尺子,帶了本子,帶了膠卷相機。他用尺子量數據,用本子記錄價格、房間數,家具的數據(上世界末的數據狂人)。把競爭對手摸透。知己知彼,才能干掉你。
他有個習慣, 每到一家酒店就要和服務員,工作人員聊天。把客源資料記錄下來,拐外抹角打探點成本結構等問題。了解了對手的一切,下一步要做的就會非常順利。
華住酒店董事長,哥只是個傳說
華住酒店集團(原漢庭)旗下擁有“禧玥”,“漫心”,“全季”,“星程”,“漢庭”,“海友”,“怡萊”等七大酒店品牌,超2000家門店遍布全國。
在中國超過 200個城市里已經擁有2100多家酒店和30000多名員工。
季琦很喜歡收藏,華住酒店裝修風格某些地方很像日式風格。他的解釋:日式風格你不覺得很像中國唐宋的風格嗎?
平凡人也能選擇不平凡的活著,激情永遠不要挺!!!
季琦談早期創(chuàng)業(yè)
時勢造英雄,初始團隊都是人才
一個企業(yè)做大了以后,發(fā)現能干的人都是最早加入公司的人,我從我的三個企業(yè)都發(fā)現這個事情。是不是因為這些人特別能干,特別聰明?
后來我想明白了,這就是“時勢造英雄”。他們可能是英雄,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他們也成不了英雄。
大家知道湖北有一個將軍村嗎?一個村里出了100多個將軍,我也不覺得那個村的風水特別好,是時代選擇了這個村。
創(chuàng)業(yè)團隊組建從三SHU開始
我認為找創(chuàng)業(yè)團隊,不是去51JOB這些網站上去招,而是要從身邊來找。創(chuàng)業(yè)團隊組建三SHU,三個詞讀音是一樣的。
第一個熟人
創(chuàng)業(yè)團隊一定要找身邊的人,熟人,朋友,同學,親戚,網友,這是找團隊最有效的方法。這些人是知根知底的,失敗的風險會小很多。
第二個俗人,就是平常人
像三國時代的關羽,關羽不見得是猛士,是三國演義成就了他,祖國大地也有像關羽的人。俗人有一個什么特點呢,饑餓感。你要找平常的有饑餓感的人。
第三個是淑人
淑人就是品德好的人。才能不好可以給他換崗位,但是品德不好替換的成本就很高。在初始團隊里面,成員的品德或者人品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不能找的有兩種人。
第一,不要找企業(yè)里面做過高管的人,他們是雅人。
第二種是創(chuàng)業(yè)成功,或者是創(chuàng)業(yè)失敗了的人。
創(chuàng)業(yè)成功了的人覺得自己很牛,或者是失敗了,想法也一樣。這些人都有過曾經滄海,交流成本高,改變的成本也高。
在創(chuàng)業(yè)的初期,不是去中心化而是要中心化,不是去組織化而是要獨裁化。
所有的權利、所有的思想都要聚焦在一個人身上,最好是一個人,不要兩個人,叫做中心化。因為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所有的資源是非常寶貴的。
時間很寶貴,因為你的對手比你快,他就先上市了,先融資了。錢也很寶貴,你是拿股權來換來的錢,股權是最貴的融資。人才也肯定非常寶貴了,我們找不到一流的人才,只能找平常人。
這樣的情況下,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聚焦,做的事情聚焦,關注點聚焦,決策聚焦。創(chuàng)業(yè)公司要想成功,就是要中心化和獨裁化,這是我對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想法。
80后創(chuàng)業(yè),白手起家23歲身家6000萬(二)
23歲是剛剛邁出校門的年紀,完全是職場上的“菜鳥”。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而茅侃侃已經闖蕩社會多年,做了近兩年公司高管。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他手里掌握著上億資金的項目運作。
“我就是老想跟別人不一樣,生怕一樣了。我的滿足是通過和別人不同表現出來的。幸運的是越來越規(guī)范的市場環(huán)境,給了我機會,成為第一批可以真的靠能力實現自己想法的人。”茅侃侃如是說。
成名不怕早
坐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老板的位子上,茅侃侃最經常面對的質疑除了過于年輕的年齡,就是他只有初中文憑的學歷。讀高一那年,他地理會考不及格,補考又不及格,失去了考大學的資格。于是茅侃侃順勢退了學,花兩個月把當年流行的微軟和思科認證考了下來。那時全亞洲只有兩個18歲以下的人拿到了這兩項認證,他就是其中之一。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接著他又報了英語班,4個多月后揣著初中畢業(yè)證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給“打假先鋒”王海的公司做網站,月工資 3600元。
按說這是個不錯的“歸宿”,但茅侃侃實在“坐不住”,接下來的三年換了半打工作。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直到2004年底,他碰到一個曾經合作過的國有企業(yè)老板,講起自己籌劃了一年的真人實景游戲項目Majoy交流,沒想到兩人一拍即合。今年1月,Majoy正式落戶石景山雕塑公園,項目總投資 3億元,茅侃侃占有20%的股份。據此推算,他的身家已達到六千萬元。
目前,這個項目已經投入試運行,11月9日將正式運營。“我們把網絡游戲搬到線下、模仿其后臺數據運行,在實景中由玩家親自扮演角色。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在技術上遠遠領先于市場上已有的真人CS,而且他們只是‘打槍’,我們在游戲中融入了很多任務,可以得到更多樂趣。”說起公司的項目,茅侃侃儼然一副當家人的`氣勢。“5年以后,MaJoy每年能帶來收入應該有15億人民幣。同時MaJoy將從一個固定的對抗場所逐步發(fā)展到多個場所,并通過互聯網讓場地內外的玩家形成互動。”坐在公司的沙發(fā)上,茅侃侃擺弄著手中的咖啡杯說,“我不在乎別人說我的學歷低,我認為這也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具備的能力、勇氣、發(fā)散性思維、觀察力和毅力,這些更重要。”
頂著壓力向前沖茅侃侃是典型的城市里的年輕人,愛折騰、什么好玩兒的事都不想落下。“但是現在我的時間和責任不允許我這么做了。”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創(chuàng)業(yè)不是簡單的事情,茅侃侃的辦公室是全公司唯一光線昏暗的地方,他習慣終日開著臺燈,通宵達旦的工作方式讓他只有在黑暗中才能靜下心來。雖然表面上有些玩世不恭,但茅侃侃內心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工作中的壓力。“壓力是自然的事情,人做事時間越長膽就越小,實際上是因為壓力越大。就像開車,老司機事故見得多了也自然就想得多了。”說到這兒,他又笑了,“其實就算我天天想,把事情安排得再縝密,也總會有一些意外發(fā)生。”前一段時間,茅侃侃郁悶了近三個月,甚至開始不自信。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Majoy開始試運營后,投資商、專家、玩家,包括競爭對手看了以后都給予很高評價,但是由于400多元的較高票價和較低的產品靈活性,一度造成了叫好不叫座兒的情況。“壓力來了我不怕,自己扛著熬著都行,但是突然發(fā)現我的決策會影響到整個公司,上面有董事會、下面有員工,這就有些受不了了。”很多人勸他把項目的名稱改為更大眾化的“對抗”、“PK”、“CS”,同時把票價降低。但是很長時間茅侃侃都想不通,明明自己做的是個好東西,為什么要改呢?“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身在其中有時候就有那么一個勁兒回不來,我想不論是馬云還是柳傳志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最后,他決定推出一個低門坎的方式,把用戶吸引進來,不過名字堅決不改。“叫Majoy是因為我要做成一個真正有內涵、有文化的品牌,將來用這個牌子不論拍電影還是開飯館都管用。以后甚至可能把真人游戲的部分剝離出去,就像IBM不做PC了,公司的品牌價值依然存在。” e茅侃侃早早步入社會見識到了各種“道道”, 他說自己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嘗試,根據興趣發(fā)掘創(chuàng)造財富的路徑。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當然也曾因為經驗不足吃盡了苦頭,很長一段時間做事只有行動力沒有思想力,憑感覺去做項目,折騰多年才學會考慮商業(yè)模式、盈虧平衡點、銷售環(huán)節(jié)、渠道等問題;還曾經因為“覺得自己有理”拍著桌子和客戶的老板叫板。“我確實閱歷不夠,有時候吃了虧爬起來,過一段兒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到了某個年齡段,覺悟往往是一瞬間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心態(tài)慢慢靜下來的茅侃侃最慶幸的就是自己做的每個工作都是想干的事情,“在保證大興趣的前提下肯定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比如我要做公司,但最煩管人,但如果不管,大方向就實現不了,所以必須承受。”“希望10年、20年以后,人們知道Majoy是中國的一個數字娛樂的知名品牌,而且影響著大家的生活。到那時已經按照我的想法形成了公司文化,有可以信任的人執(zhí)行我的想法,我就可以像電影里一樣在海邊通過衛(wèi)星電話和電視屏幕指揮公司的運作。”學習與人相處做了老板,茅侃侃卻說他沒有真正做過管理工作,“我都是對業(yè)務的管理,帶領團隊做項目,管人的事情實在做不來。”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Majoy項目的運作過程中要跟園林、科委、公安、消防等多個政府部門打交道,茅侃侃很不習慣機關人員有話不直說的方式,他不喜歡來回琢磨,情緒都寫在臉上。作為管理者,茅侃侃對人員的選擇有自己的標準。“第一要聊得來,第二要盡職盡責,第三要說得少做得多,當然說得多做得多更好,如果光說不練就 BYEBYE,我不需要軍師。”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對學歷、工作背景、社會資源這些東西,他并不關心。“我盡可能地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經常有員工希望跟我成為哥們兒,這種想法基本上都要扼殺在搖籃之中。”現在,Majoy招募了兩個研發(fā)團隊。一個在天津大學,23個研發(fā)人員全部是大學生。另一個在北京,有十幾個人。茅侃侃承認自己不善于做資本運作,但在公司未來的發(fā)展計劃中會考慮。“我不擅長的事情可以找擅長的人去做,我希望下面的人比我能干。”他也認真地說,“公司小的時候必須要有些防備,進來的時候我會說明,所有的崗位我都了解,我雖然不親自做,但是能判斷出好壞,而且我有能力全盤考慮整個公司的運作。”80后做什么可以賺錢,雖然不擅長管人,但茅侃侃很喜歡和不同的人溝通交流。“和朋友聊天能激發(fā)出很多想法,業(yè)務能力比我差的人不一定生活能力比我差,這是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雖然我也離不開互聯網、工具書和實戰(zhàn)經驗,但是與人接觸是最重要的方法。”
他26歲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32歲便身家47億(三)
作為中國電商界的黑馬,陳歐帶領聚美優(yōu)品僅用三年時間,就完成單月銷售額從10萬到6億元的突破,并晉級與天貓、京東、亞馬遜等比肩的B2C電商第一陣營,牢固的占據中國美妝類電商第一站的領航地位。
學生時代
陳歐出生于1983年,家鄉(xiāng)在中國芍藥之鄉(xiāng)——四川省中江縣,少年時代的陳歐便天資過人,小學拿過不少奧數的獎,因為成績太好,小學畢業(yè)直接跳級讀初二,被譽為“天才少年”。陳歐的中學時代和大多數孩子一樣,讀書、成長,日復一日的過著尋常人家的生活。至16歲,機緣巧合,陳歐遇到了當年德陽的全額獎學金留學項目。資質過人的陳歐,依靠自身的努力成功考取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并拿到全額獎學金。
“這是一塊很好的跳板。”陳歐說,他大學讀的是計算機,業(yè)余愛好是掙錢。怎么掙?打游戲比賽。和時下大多數大學生一樣,頗有天賦的陳歐在大學期間經常參加游戲比賽。但有所不同的是別的參賽選手把打魔獸當成生活,而陳歐只是在參賽前的三四天才抽空練習一下。那時,他的最好成績是曾獲新加坡《魔獸爭霸》前三。雖說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玩游戲并沒有讓他過癮,反而洞察敏捷的陳歐通過參加游戲比賽很快就發(fā)掘到了巨大的商機,這也就成就了陳歐打造全球領先的在線游戲平臺GGgame。
第一桶金
2006年,他還在新加坡讀大四,僅靠著一臺筆記本,創(chuàng)辦了在線游戲對戰(zhàn)平臺GGgame。當時盛大浩方想進東南亞市場,但是版本做得很差。作為一名資深游戲玩家兼程序員,陳歐思量,既然市場并不成熟,浩方的產品及本地化也做得很糟糕,不如自己來做。GGgame迅速風靡世界,短時間內吸引了數量龐大的游戲玩家,成為中國之外最大的游戲對戰(zhàn)平臺之一。
在GGgame發(fā)展得不錯時,不甘心現狀的陳歐決定去斯坦福大學讀MBA,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去斯坦福深造陳歐對此并不后悔,因為在他看來,創(chuàng)業(yè)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段創(chuàng)業(yè)經歷更多是留給陳歐一個警醒,如果一個公司沒有健康的股權組織架構,只是憑借對人單純的信任感,很難保證未來不出問題。與此同時,留學斯坦福讓陳歐還結識了第二位創(chuàng)業(yè)伙伴戴雨森。
二次創(chuàng)業(yè)
2009年7月,陳歐在畢業(yè)后的第三天便殺回國,開始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他帶著一個全新的項目,找到了已經2年沒有聯系過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早在2007年7月的一天,還是斯坦福大學學生的陳歐飛回北京,為創(chuàng)業(yè)項目融資。經朋友介紹,陳歐在北京翠微宮飯店結識了未來最重要的創(chuàng)業(yè)恩師——真格天使投資人徐小平(新東方教育集團創(chuàng)始人之一)。兩人在北京翠宮飯店喝了一次茶,徐老師便決定投資他的GGgame。但陳歐這一次沒有拿徐老師的錢。因為他當時正面臨畢業(yè)后是繼續(xù)讀書還是回國的抉擇,“如果拿了徐老師的錢又繼續(xù)讀書,就很不好意思了。”
兩年后,26歲的陳歐從美國斯坦福畢業(yè)再次回國進行創(chuàng)業(yè)時,陳歐在中國大飯店又一次遇到了徐小平。 這一次,陳歐僅用了5分鐘就將自己籌劃的項目解釋了一遍,徐小平并沒有提出太多疑問,很快達成了投資協議。徐小平向陳歐的項目投資了18萬美元,順便還給陳歐的團隊一套房子作為辦公場地。志同道合的斯坦福師弟戴雨森也放棄學位回國追隨陳歐,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斯坦福校園。
這次,陳歐選擇的還是游戲行業(yè),成立了Reemake公司,創(chuàng)業(yè)項目是在社交游戲中內置廣告。“當時有個東西在美國很火,就是網頁游戲通過內置廣告獲利。比如你是游戲用戶要買游戲幣,以前是花錢去買,現在可以去注冊賬戶或者安裝軟件,我們會送你游戲幣。”但他很快發(fā)現,他們搬來的國外模式在中國行不通。當初意氣風發(fā)的年輕人被現實潑了一桶冰水,剩下的是無助和焦慮。折騰掉數月之后,陳歐發(fā)現方向、資源、團隊,這些創(chuàng)業(yè)的基本要素幾乎一無所有,轉型的方向亦不明確。
成功轉型
作為一個善于觀察生活的男人,陳歐發(fā)現中國的廣大女性消費者對于線上購買化妝品的信心不足,線上化妝品行業(yè)沒有領頭羊企業(yè)存在。對于他來說,化妝品就是新大陸。他總結出了三個“可行條件”。首先,電子商務在中國正在高速發(fā)展是不爭的事實;其次,化妝品需求很大,但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可信的化妝品網站;最后,做這個別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業(yè)反倒給了自己機會。
公司想要轉型,就必須和投資人有個交代,還得告訴團隊新的同事。問題是,陳歐對自己即將要做的事也沒底。合伙人之間有了激烈的爭吵,陳歐要做電商,戴雨森提議做社區(qū)。“我和他說,社區(qū)不靠譜,因為需要長時間培育市場。”而雨森覺得電商環(huán)節(jié)太復雜,“沒做過采購,又不懂零售,大老爺們還要做化妝品。”他們這邊爭執(zhí)不休之際,國內刮起了團購熱。陳歐提議先借著團購的方式做著玩,憑感覺一步一步來。由于公司的流動資金只剩下30萬,他們只好一面繼續(xù)著游戲廣告業(yè)務,一面用了兩天時間,在技術上讓團美網(聚美優(yōu)品前身)上了線。
這是一次依靠直覺的商業(yè)冒險。陳歐將代理商的化妝品買斷,存放在倉庫,以限時團購的形式賣出,價格比專賣店低了4成。同年5月,陳歐全面停掉了之前的游戲內置廣告業(yè)務,同時再次獲得了來自徐小平的200萬元投資。
團美網(聚美優(yōu)品前身)上線后,業(yè)績出人意料地好,不到5個月注冊用戶突破10萬。戴雨森說:“2010年基本沒有投廣告,全部都是用戶的口頭傳播。”2010年9月,團美網更名為聚美優(yōu)品,有“聚集美麗、成人之美”的含義,同年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2011年3月,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總銷售額突破1.5億,同時也獲得了來自紅杉資本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5月,聚美優(yōu)品轉型為團購外表的化妝品B2C網站。至此大老爺們的“女人生意”也就算步入正軌。
為自己代言
2011年,滿世界都在尋找明星代言的時候,地鐵里,大街上,突然有個人站出來說,我為自己代言。
當董事會要求陳歐出來為他創(chuàng)辦的聚美優(yōu)品做代言的時候,他非常猶豫。陳歐想低調一點,并不希望自己站出來。是陳歐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鼓勵他,最終他決定舍身一試。徐小平還給他舉了張朝陽的例子,這位互聯網第一代創(chuàng)業(yè)者,通過打個人品牌,以極低的代價成功帶動了搜狐的知名度。
“CEO是企業(yè)的天然代言人,他的形象也代表企業(yè)形象和價值觀。所以我自己就站出來了。”2011年夏天,陳歐和韓庚雙代言的地鐵廣告一推出后就受到熱烈追捧,在電商推廣費用高企的冷峻行規(guī)之下,創(chuàng)業(yè)者搖身變?yōu)槊餍谴匀说拇蚍ǎ瑸榫勖纼?yōu)品節(jié)省了很大一筆廣告費。幾次廣告營銷下來,聚美的銷量幾乎翻了十幾二十倍。
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yōu)品正式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31歲的陳歐,成為紐交所220余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如今聚美優(yōu)品的市值高達19億美元,根據他持有約40%股份計算,其身家達到7.6億美元(約合47億人民幣)。
【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故事】相關文章:
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故事05-10
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故事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