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碗剩飯小學作文及作文指導
母親,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一個人,母愛,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但是,真正理解和體會的,又有幾個人?
我想問一個問題,你們家的剩飯都是誰吃呢?必然不會是自己。想必都是母親吧!每個人家中都是如此,我家也不例外。
某天中午,媽媽做了大米飯,炒了一盤白菜。可是,因為爸爸有事沒吃,所以就省了一碗飯。剩飯我自然是不吃的,所以吃剩飯的“重擔”就落到了媽媽的頭上。下午,爸爸和我吃著新鮮的飯菜,而媽媽卻在“艱難”的一口一口咀嚼著大米飯。媽媽用筷子夾起一口米飯,含在嘴里,仔細的咀嚼幾下,微微皺了皺眉頭,然后艱難的咽下去。再夾一口,似乎比上一口更為艱難,皺一會眉后,仍舊果斷的咽下去。如此重復,一次次夾起,一次次咀嚼,一次次皺眉,一次次咽下去。每吃兩口總是要喝幾口水,可能是因為米飯太干了吧。盡管每吃一口都那么艱難,但是媽媽卻沒有一絲猶豫,一絲放棄的念頭。或許是因為農民出身,媽媽對糧食從來不浪費,也從不允許我和弟弟浪費。是呀!辛辛苦苦耕種了一年,才獲得這么一些糧食,浪費了豈不是太可惜了。弟弟和我也很懂事,因為我們也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有一句話說得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為堅。”這不正告訴我們糧食的來之不易嗎?
這就是母愛,從這件小事上就可以感受到母愛,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把母親對自己的愛看得理所當然呢?
【寫作指導:在寫作中如何尋找較好的切入口】
提出觀點以后,文章從哪里寫起是個很關鍵的問題。選擇得好文章就順,思路滾滾而來;選擇得不當,或思路偏枯無話可說、或糾纏不清不能入題。一般有這么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1、抓住題目或中心論點包含的原理作為切入口說開去。比如“種瓜得瓜”為題,那么就把“種瓜得瓜”所包含的耕耘和收獲的關系作為切入口,以這一點為突破,引申到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層層推進、井井有序地展開論述。
2、有時在道理上一時找不到較好的切入口,那么可以選一個有典型意義的事實作為切入口。比如《責任》,如果從道理上切入,很難深入下去,容易寫得無關痛癢。有人選擇了自己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事情,聯系到現在日本右翼的輿論,以次為切入口提出了誰應該對戰爭負責的問題。然后提出中國人有什么責任,日本人應該負什么責任。整體思路清暢,論述有理有據,這和切入得當不無關系。
3、有時提供的材料觸發點較多,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一點切入,而這一點最好是最能反映材料內容本質的一點。比如有一段材料提供的是:在日本公然放映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的電影《自尊——命運的瞬間》。影片的用心明顯是要誤導日本國民,否定日本侵略的歷史事實,喚起日本國民的所謂民族自尊。這理所當然激起包括日本有識之士在內的全世界正義人士的強烈批評。這樣的材料意義重大,涉及面廣,觸發點多。有的人選擇“譴責”作為切入口,結果是泛泛而談。有人選擇從“否定歷史”切入,也有人選擇“誤導國民”切入,還有人從“正義者的力量”切入,這些都能夠寫出合格的文章。而有一篇從“自尊”切入,抓住了眾多可以切入的點中,最接近材料內容本質的一點,直接提出“自尊”的本質應該建立在自愛和正義上,一舉中的,重點突出。然后駁斥影片的丑惡用心,揭露它不可告人的目的,指出它的嚴重危害。最后把自己對電影的譴責和樹立以正義為基點的自尊公理,合乎邏輯地結合起來收尾,寫得相當有思想、有深度。
4、有時頭緒比較多,一時找不到適當的正面切入點,那么也可以考慮從反面切入來展開論述。比如寫環境保護,可以從反面入手,歷舉人類對環境的破壞,這樣的事例很多,寫得過程中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很容易寫好。
【一碗剩飯小學作文及作文指導】相關文章:
小學作文指導經典07-14
小學作文指導05-05
關于小學作文指導11-04
下水小學作文指導03-24
小學作文的寫作指導04-22
小學作文指導課件04-30
關于小學的作文指導05-03
小學作文指導課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