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改革的積極意義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考改革的意義
高考改革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本文基于教育部最近批準的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分析,從高考改革應體現素質教育理念;應與新課程改革同步;應反映新的教育評價理念等方面闡明了高考改革如何 破冰 。快來看看吧,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的高考改革的意義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改革的意義
隨著高考改革的方案逐漸的推出,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開始關注高考改革的一系列的措施以及高考改革對同學們帶來的影響,可以說這一場改革匯聚了我們整個國家的眼球,每一位家長對于這一場改革都是絲毫不漏的解讀,同樣的作為教育界的先鋒,上海精銳一對一的老師始終站在這場改革的更前沿,所以這里就來為各位家長解讀一下,高考改革背后的真實意義。
卓絕,更好的選撥人才。我們國家一直都在向著一個方向去努力,那就是把人口大國轉變成為人才大國,這場高考的改革就是轉變的開始,高考改革中,開始出現了對口高考,也就是同學們可以先學自己喜歡的專業然后按照專業去參加考試,上海精銳一對一的老師指出,這樣能夠更好造就人才,有利于國家更好的選拔人才。
第二,打破應試教育的桎梏。可以說從建國以來,我們國家的教育就一直在偏離學習的道路,應試教育在同學們的學習中起到了主導地位,這種教育方式追求的只是同學們的高分成績,分數決定一切,上海精銳一對一的老師指出,這種分數決定一切的教育教學只是在造就一群只會學習的人,而不是讓同學們為了知識而學習,改革就很好的打破了這樣的教學,打破了應試教育的桎梏。
第三,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不公平。高考,只是一場考試而已,它更大的作用就是檢驗同學們在這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而不能夠去決定誰是更好的人才,沒有成績就不是人才,這種不公平的現象不是真正的教育,上海精銳一對一的老師指出,高考改革很好的打破了這種一考定終身的不公平現象。
教育的本質在于塑造人才,但是絕不是塑造一群只知道學習理論知識的人才,我們需要的是技術和理論相結合的人才,社會一直需要綜合性的復合人才,但是教育體制不改變就不會有這樣的人才出現,上海精銳一對一的老師指出,這次高考改革則很好的打破了這種現象,更有利于我們的教育發展。
高考改革的內容
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趨勢,高考科目“3+3”也成眾多省份未來高考的新模式。下面YJBYS小編整理了2017奶奶高考改革方案內容及時間表,歡迎閱覽!
1page
“3+3”模式是指,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學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選擇選考科目。
2page
就3門選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絕大多數省份明確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學生自選3門科目每門滿分100分,總分合計750分。
3page
與高考科目變化相對應的一項措施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不少省份也公布了改革時間表。比如,北京將從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起,年級開始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
高考錄取機制優化
多地表示,錄取批次合并有利于消除社會對三本錄取的高校畢業生的偏見,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展,有利于今后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
1page
改革考生錄取機制,逐步合并減少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弱化社會和考生簡單用錄取批次劃分和評價不同類型高校的傾向,探索“專業(類)+學校”的志愿填報方式,引導從學生興趣和特長出發,選擇合適的專業和學校,不再單純跟著學校“檔次”走,成為此次多地改革方案的重點。
2page
在志愿填報方式上,浙江、山東、西藏把原來的“學校+專業”方式改為“專業(類)+學校”形式。采用“學校+專業”的方式,學生首先被學校錄取,最終可能進入的不是自己選中的專業,而采用“專業+學校”的方式后,某個專業對應的可能不是一所學校而是多所高校。
這也就意味著,在“專業(類)+學校”模式下,考生既可以報考同一個高校中的不同專業(類),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類),還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專業(類),擁有了選擇權。
【高考改革的意義】相關文章:
高考改革的積極意義04-03
高考改革方案改革04-03
高考2017改革04-03
高考改革的對策04-03
高考改革的好處04-03
高考改革的看法04-03
高考改革的內容04-03
高考改革的影響04-03
高考改革地理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