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高考狀元的奮斗之路的勵志人物故事
與這座繁華的現代都市相比,尹作偉的家仿佛是在另外的一個“世界”。
從長春市嶺東路走進和順七條,是長春市區已經少見的“棚戶區”。這里只剩下四十多戶人家,房屋低矮、陰暗,墻皮已經脫落。從這里走出來的這個19歲的男孩,今年高考得了619分的高分,他就是尹作偉。
新的生活即將開始,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母親癱瘓,大小便都需要父親來幫助,除了低保之外,全家沒有任何經濟來源。這樣的情況下,尹作偉該怎么讀完大學的四年?
最難的時候去市場撿菜葉
趕到尹家時,一家三口正在吃午飯。簡陋的小炕桌上,擺放著一盤豆腐、一盤炒茄絲、一碗大醬和一些小白菜。桌上一條肉絲都沒見到,但全家人吃得很香。
屋子只有21平方米。尹作偉和父母一家三口就睡在火炕上——這鋪小炕也只能睡下3個人。正值炎熱的夏季,可炕也是熱的——為了省些電費,家里冬夏都用地爐做飯,燒的柴火都是尹作偉的爸爸尹序樂到附近工地撿來的。剩下的地方,尹作偉的書桌占去了一大塊。家具很古老,現在的二手貨市場也很難見到這樣的“古董”了。
尹作偉的媽媽丁春艷“坐”在炕上。她在3歲時就患上了周身性軟骨麻痹,后來病情加重,身上所有的骨頭都是軟的,手、腳和腿全都不聽使喚。她右手能拿勺,只能坐著或躺著,連大小便都要丈夫來幫忙。雖然有殘疾,但丁春艷很健談。“我這樣什么都干不了,連累丈夫要照顧我,也不能出去工作。這么多年,要不是有政府的低保,我們全家的日子不知道該怎么過。”
靠低保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要供尹作偉上學,日子就更難了。雖然學校免去了大部分費用,但是還是要花一些錢。丁春艷說,最難的時候,家里買不起菜,尹序樂就到菜市場,撿些小販們剩下的菜葉回家吃。
為省一塊錢走四十多分鐘上學
小作偉5歲之前,家里一直有姥姥幫忙。爸爸就可以出去找點零活兒,日子還好過一些。
自打小作偉上學之后,他就明白,他的生活跟許多孩子不一樣。因此,小小的他就懂了很多事。每天,他一放學,不用大人督促,放下書包就開始寫作業。小作偉從小就愛看書,可家里沒有錢買。他就總是跑到附近的廢品收購站里,從里面淘書看。后來人家看他這么愛看,就讓他拿回家看。
尹作偉不僅學習好,其他各方面表現都很突出。各種獎狀、證書得了一大摞,至今都被父母像寶貝一樣放在家里的抽屜里。
初中念的是長春市第五十三中學,高中讀的是長春市第八中學,離家都不近。高中時,尹作偉每天早早就起來,提前一個小時就從家里出發。為了省下一塊錢的車費,他每天都是走著去學校。路上要走四十多分鐘,小作偉常常利用這段時間背些英語單詞。
高三每天學習到后半夜
高中這三年來,前后院的鄰居們有一件事很不解:他們晚上十一二點鐘睡覺時,發現尹家的燈在亮著。可是第二天早上四五點鐘起來,尹家的燈還亮著。“難道你們晚上睡覺還開著燈?”有的鄰居問。其實,開著燈的時候,都是小作偉在學習。高三到了學習該沖刺的時候,小作偉每天放學回到家都已經是夜里十一點多了,但他還會堅持學到后半夜一兩點鐘才肯睡。爸爸媽媽看得心疼,也陪著他不睡。第二天清早,他總是三四點鐘就起來,接著學一會兒再去上學。只有中午能在學校補上一小時左右的午覺。
從初中到高中,他的學習成績始終都是班里數一數二的。雖然考了619的`高分,但他還說“沒發揮好”,因為數學一科失了分。按他平時的成績,能再比這高出三四十分。
立志改變父母的生活
尹作偉大大的眼睛,長得很敦實,不怎么愛說話。可是骨子里透著一種堅毅和執著。
他的小小年紀里,就留下了許多難以忘記的痛苦回憶。他說,聽大人講,當年,母親生他的時候,醫生說很危險。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個,但母親堅持要把他生下來。母親做剖腹產時,是用擔架抬到手術臺上的。
小學五年級時,一次母親子宮出血。母親怕花錢,說啥也不上醫院,墊著衛生紙在家里硬是挺了一天,止血藥換了一種又一種。最后危及了生命,才被送到醫院,切除了子宮。
“爸爸媽媽活得太不容易了,我不能讓他們再過這樣的日子了。”尹作偉說,就靠著這樣的信念,再苦再累,他都挺過來了。
感謝父母讓他成為堅強的人
他說他要感謝父母對他的影響。他說:“貧困的家庭出身,讓我明白,我必須要自己努力,才能贏得自己的美好將來。”
尹作偉說,這二十多年來,父親始終不厭其煩地默默伺候著母親,不離不棄。這讓他看到了父親在逆境中堅持不懈的勇氣。
十幾年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尹作偉都克服了,但是上大學的學費,真把全家難住了。
尹作偉知道家里的情況,高考剛一結束,他就和同學滿街去找工作。在重慶路一家商場找了份賣衣服的工作。干了半個月后,開始報考了,商場就不用他了。
半個月掙了三四百塊錢,他全都交給了家里。
這兩天,他正琢磨再去找份工作。“離大學開學還有近兩個月的時間,我會利用這段時間多掙一些錢。”尹作偉說。
父母也開始為這事愁起來。但全家人知道,不管怎么難,大學一定要上。前幾天,尹作偉的爸爸給他們所在的鑫旺社區寫了一封求助信,希望社區能幫他們想想辦法。
尹作偉說,他的理想不是有多少錢,也不是當多大官,就是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養活父母,不讓父母到老了還為生計操心。
“我都想好了,等將來掙錢了,一定先給媽媽買一個電動的輪椅,媽媽只要按上面的電鈕就能操作,那樣爸爸也會省些力氣。”尹作偉說。
【棚戶區高考狀元的奮斗之路的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1.勵志人物奮斗故事
8.高考狀元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