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7-04 15:17:16 高考數學 我要投稿

【經典】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5篇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經典】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5篇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

  求函數奇偶性的常見錯誤

  錯因分析:求函數奇偶性的常見錯誤有求錯函數定義域或是忽視函數定義域,對函數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條件不清,對分段函數奇偶性判斷方法不當等。判斷函數的奇偶性,首先要考慮函數的定義域,一個函數具備奇偶性的必要條件是這個函數的定義域區間關于原點對稱,如果不具備這個條件,函數一定是非奇非偶的函數。在定義域區間關于原點對稱的前提下,再根據奇偶函數的定義進行判斷,在用定義進行判斷時要注意自變量在定義域區間內的任意性。

  抽象函數中推理不嚴密致誤

  錯因分析:很多抽象函數問題都是以抽象出某一類函數的共同“特征”而設計出來的,在解決問題時,可以通過類比這類函數中一些具體函數的性質去解決抽象函數的性質。解答抽象函數問題要注意特殊賦值法的應用,通過特殊賦值可以找到函數的不變性質,這個不變性質往往是進一步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抽象函數性質的證明是一種代數推理,和幾何推理證明一樣,要注意推理的嚴謹性,每一步推理都要有充分的條件,不可漏掉一些條件,更不要臆造條件,推理過程要層次分明,書寫規范。

  函數零點定理使用不當致誤

  錯因分析:如果函數y=f(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連續不斷的一條曲線,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數y=f(x)在區間(a,b)內有零點,即存在c∈(a,b),使得f(c)=0,這個c也是方程f(c)=0的根,這個結論我們一般稱之為函數的零點定理。函數的零點有“變號零點”和“不變號零點”,對于“不變號零點”,函數的零點定理是“無能為力”的,在解決函數的零點時要注意這個問題。

  混淆兩類切線致誤

  錯因分析:曲線上一點處的切線是指以該點為切點的曲線的切線,這樣的切線只有一條;曲線的過一個點的切線是指過這個點的曲線的所有切線,這個點如果在曲線上當然包括曲線在該點處的切線,曲線的過一個點的切線可能不止一條。因此求解曲線的切線問題時,首先要區分是什么類型的切線。

  混淆導數與單調性的關系致誤

  錯因分析:對于一個函數在某個區間上是增函數,如果認為函數的導函數在此區間上恒大于0,就會出錯。研究函數的單調性與其導函數的關系時一定要注意:一個函數的導函數在某個區間上單調遞增(減)的充要條件是這個函數的導函數在此區間上恒大(小)于等于0,且導函數在此區間的任意子區間上都不恒為零。

  導數與極值關系不清致誤

  錯因分析:在使用導數求函數極值時,很容易出現的錯誤就是求出使導函數等于0的點,而沒有對這些點左右兩側導函數的符號進行判斷,誤以為使導函數等于0的點就是函數的極值點。出現這些錯誤的原因是對導數與極值關系不清。可導函數在一個點處的導函數值為零只是這個函數在此點處取到極值的必要條件,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在使用導數求函數極值時一定要注意對極值點進行檢驗。

  用錯基本公式致誤

  錯因分析:等差數列的首項為a1、公差為d,則其通項公式an=a1+(n-1)d,前n項和公式Sn=na1+n(n-1)d/2=(a1+an)d/2;等比數列的首項為a1、公比為q,則其通項公式an=a1pn-1,當公比q≠1時,前n項和公式Sn=a1(1-pn)/(1-q)=(a1-anq)/(1-q),當公比q=1時,前n項和公式Sn=na1。在數列的.基礎性試題中,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這幾個公式是解題的根本,用錯了公式,解題就失去了方向。

  an,Sn關系不清致誤

  錯因分析:在數列問題中,數列的通項an與其前n項和Sn之間存在關系:這個關系是對任意數列都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這個關系式是分段的,在n=1和n≥2時這個關系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這也是解題中經常出錯的一個地方,在使用這個關系式時要牢牢記住其“分段”的特點。當題目中給出了數列{an}的an與Sn之間的關系時,這兩者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換,知道了an的具體表達式可以通過數列求和的方法求出Sn,知道了Sn可以求出an,解題時要注意體會這種轉換的相互性。

  對等差、等比數列的性質理解錯誤

  錯因分析: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在公差不為0時是關于n的常數項為0的二次函數。一般地,有結論“若數列{an}的前N項和Sn=an2+bn+c(a,b,c∈R),則數列{an}為等差數列的充要條件是c=0”;在等差數列中,Sm,S2m-Sm,S3m-S2m(m∈N*)是等差數列。解決這類題目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就是考慮問題要全面,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進去,認為正確的命題給以證明,認為不正確的命題舉出反例予以駁斥。在等比數列中公比等于-1時是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在解決有關問題時要注意這個特殊情況。

  遺忘空集致誤

  錯因分析: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對于集合B高三經典糾錯筆記:數學A,就有B=A,φ≠B高三經典糾錯筆記:數學A,B≠φ,三種情況,在解題中如果思維不夠縝密就有可能忽視了 B≠φ這種情況,導致解題結果錯誤。尤其是在解含有參數的集合問題時,更要充分注意當參數在某個范圍內取值時所給的集合可能是空集這種情況。空集是一個特殊的集合,由于思維定式的原因,考生往往會在解題中遺忘了這個集合,導致解題錯誤或是解題不全面。

  忽視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誤

  錯因分析: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確定性、無序性、互異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異性對解題的影響最大,特別是帶有字母參數的集合,實際上就隱含著對字母參數的一些要求。在解題時也可以先確定字母參數的范圍后,再具體解決問題。

  四種命題的結構不明致誤

  錯因分析:如果原命題是“若 A則B”,則這個命題的逆命題是“若B則A”,否命題是“若┐A則┐B”,逆否命題是“若┐B則┐A”。這里面有兩組等價的命題,即“原命題和它的逆否命題等價,否命題與逆命題等價”。在解答由一個命題寫出該命題的其他形式的命題時,一定要明確四種命題的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等價關系。另外,在否定一個命題時,要注意全稱命題的否定是特稱命題,特稱命題的否定是全稱命題。如對“a,b都是偶數”的否定應該是“a,b不都是偶數”,而不應該是“a ,b都是奇數”。

  充分必要條件顛倒致誤

  錯因分析:對于兩個條件A,B,如果A=>B成立,則A是B的充分條件,B是A的必要條件;如果B=>A成立,則A是B的必要條件,B是A的充分條件;如果A<=>B,則A,B互為充分必要條件。解題時最容易出錯的就是顛倒了充分性與必要性,所以在解決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根據充要條件的概念作出準確的判斷。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1

  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B=?時也滿足B?A。解含有參數的集合問題時,要特別注意當參數在某個范圍內取值時所給的集合可能是空集這種情況。

  忽視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誤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確定性、無序性、互異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異性對解題的影響最大,特別是帶有字母參數的集合,實際上就隱含著對字母參數的一些要求。

  混淆命題的否定與否命題

  命題的“否定”與命題的“否命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命題p的否定是否定命題所作的判斷,而“否命題”是對“若p,則q”形式的命題而言,既要否定條件也要否定結論。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顛倒致誤

  對于兩個條件A,B,如果A?B成立,則A是B的充分條件,B是A的必要條件;如果B?A成立,則A是B的必要條件,B是A的充分條件;如果A?B,則A,B互為充分必要條件。解題時最容易出錯的就是顛倒了充分性與必要性,所以在解決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根據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概念作出準確的判斷。

  “或”“且”“非”理解不準致誤

  命題p∨q真?p真或q真,命題p∨q假?p假且q假(概括為一真即真);命題p∧q真?p真且q真,命題p∧q假?p假或q假(概括為一假即假);綈p真?p假,綈p假?p真(概括為一真一假)。求參數取值范圍的題目,也可以把“或”“且”“非”與集合的“并”“交”“補”對應起來進行理解,通過集合的運算求解。

  函數的單調區間理解不準致誤

  在研究函數問題時要時時刻刻想到“函數的圖像”,學會從函數圖像上去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函數的幾個不同的單調遞增(減)區間,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這幾個區間是該函數的單調遞增(減)區間即可。

  判斷函數奇偶性忽略定義域致誤

  判斷函數的奇偶性,首先要考慮函數的定義域,一個函數具備奇偶性的.必要條件是這個函數的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如果不具備這個條件,函數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數。

  函數零點定理使用不當致誤

  如果函數y=f(x)在區間[a,b]上的圖像是一條連續的曲線,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數y=f(x)在區間(a,b)內有零點,但f(a)f(b)>0時,不能否定函數y=f(x)在(a,b)內有零點。函數的零點有“變號零點”和“不變號零點”,對于“不變號零點”函數的零點定理是“無能為力”的,在解決函數的零點問題時要注意這個問題。

  三角函數的單調性判斷致誤

  對于函數y=Asin(ωx+φ)的單調性,當ω>0時,由于內層函數u=ωx+φ是單調遞增的,所以該函數的單調性和y=sin x的單調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數y=sin x的單調區間解決;但當ω<0時,內層函數u=ωx+φ是單調遞減的,此時該函數的單調性和函數y=sinx的單調性相反,就不能再按照函數y=sinx的單調性解決,一般是根據三角函數的奇偶性將內層函數的系數變為正數后再加以解決。對于帶有絕對值的三角函數應該根據圖像,從直觀上進行判斷。

  忽視零向量致誤

  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規定零向量的長度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與任意向量都共線。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實數中0的位置一樣,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慮不到就會出錯,考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向量夾角范圍不清致誤

  解題時要全面考慮問題。數學試題中往往隱含著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視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題時把這些因素考慮到,是解題成功的關鍵,如當a·b<0時,a與b的夾角不一定為鈍角,要注意θ=π的情況。

  an與Sn關系不清致誤

  在數列問題中,數列的通項an與其前n項和Sn之間存在下列關系:an=S1,n=1,Sn-Sn-1,n≥2。這個關系對任意數列都是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這個關系式是分段的,在n=1和n≥2時這個關系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這也是解題中經常出錯的一個地方,在使用這個關系式時要牢牢記住其“分段”的特點。

  對數列的定義、性質理解錯誤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在公差不為零時是關于n的常數項為零的二次函數;一般地,有結論“若數列{an}的前n項和Sn=an2+bn+c(a,b,c∈R),則數列{an}為等差數列的充要條件是c=0”;在等差數列中,Sm,S2m-Sm,S3m-S2m(m∈Nx)是等差數列。

  數列中的最值錯誤

  數列問題中其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都是關于正整數n的函數,要善于從函數的觀點認識和理解數列問題。數列的通項an與前n項和Sn的關系是高考的命題重點,解題時要注意把n=1和n≥2分開討論,再看能不能統一。在關于正整數n的二次函數中其取最值的點要根據正整數距離二次函數的對稱軸的遠近而定。

  錯位相減求和項處理不當致誤

  錯位相減求和法的適用條件:數列是由一個等差數列和一個等比數列對應項的乘積所組成的,求其前n項和。基本方法是設這個和式為Sn,在這個和式兩端同時乘以等比數列的公比得到另一個和式,這兩個和式錯一位相減,就把問題轉化為以求一個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或前n-1項和為主的求和問題.這里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就是錯位相減后對剩余項的處理。

  不等式性質應用不當致誤

  在使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進行推理論證時一定要準確,特別是不等式兩端同時乘以或同時除以一個數式、兩個不等式相乘、一個不等式兩端同時n次方時,一定要注意使其能夠這樣做的條件,如果忽視了不等式性質成立的前提條件就會出現錯誤。

  忽視基本不等式應用條件致誤

  利用基本不等式a+b≥2ab以及變式ab≤a+b22等求函數的最值時,務必注意a,b為正數(或a,b非負),ab或a+b其中之一應是定值,特別要注意等號成立的條件。對形如y=ax+bx(a,b>0)的函數,在應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數最值時,一定要注意ax,bx的'符號,必要時要進行分類討論,另外要注意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在此范圍內等號能否取到。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2

  高考數學重要知識點整理

  一、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基本步驟

  ⒈建立適當的坐標系,設出動點M的坐標;

  ⒉寫出點M的集合;

  ⒊列出方程=0;

  ⒋化簡方程為最簡形式;

  ⒌檢驗。

  二、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軌跡方程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直譯法、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法和交軌法等。

  ⒈直譯法:直接將條件翻譯成等式,整理化簡后即得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譯法。

  ⒉定義法:如果能夠確定動點的軌跡滿足某種已知曲線的定義,則可利用曲線的定義寫出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定義法。

  ⒊相關點法:用動點Q的坐標x,y表示相關點P的坐標x0、y0,然后代入點P的坐標(x0,y0)所滿足的曲線方程,整理化簡便得到動點Q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相關點法。

  ⒋參數法:當動點坐標x、y之間的直接關系難以找到時,往往先尋找x、y與某一變數t的關系,得再消去參變數t,得到方程,即為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參數法。

  ⒌交軌法:將兩動曲線方程中的參數消去,得到不含參數的方程,即為兩動曲線交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軌法。

  6.直譯法:求動點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

  ①建系——建立適當的坐標系;

  ②設點——設軌跡上的任一點P(x,y);

  ③列式——列出動點p所滿足的關系式;

  ④代換——依條件的特點,選用距離公式、斜率公式等將其轉化為關于X,Y的方程式,并化簡;

  ⑤證明——證明所求方程即為符合條件的動點軌跡方程。

  人教版高三年級高考數學必考知識點

  ①正棱錐各側棱相等,各側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錐的斜高).

  ②正棱錐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內的射影組成一個直角三角形,正棱錐的高、側棱、側棱在底面內的射影也組成一個直角三角形.

  ⑶特殊棱錐的頂點在底面的射影位置:

  ①棱錐的側棱長均相等,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多邊形的外心.

  ②棱錐的側棱與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多邊形的外心.

  ③棱錐的各側面與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多邊形內心.

  ④棱錐的頂點到底面各邊距離相等,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多邊形內心.

  ⑤三棱錐有兩組對棱垂直,則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三角形垂心.

  ⑥三棱錐的三條側棱兩兩垂直,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三角形的垂心.

  ⑦每個四面體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條棱的中垂面的交點,此點到各頂點的距離等于球半徑;

  ⑧每個四面體都有內切球,球心

  是四面體各個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點,到各面的距離等于半徑.

  [注]:

  i.各個側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錐是正四棱錐.(×)(各個側面的等腰三角形不知是否全等)

  ii.若一個三角錐,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則第三對角線必然垂直.

  簡證:AB⊥CD,AC⊥BD

  BC⊥AD.令得,已知則.

  iii.空間四邊形OABC且四邊長相等,則順次連結各邊的中點的四邊形一定是矩形.

  iv.若是四邊長與對角線分別相等,則順次連結各邊的中點的四邊是一定是正方形.

  簡證:取AC中點,則平面90°易知EFGH為平行四邊形

  EFGH為長方形.若對角線等,則為正方形.

  高三數學高考復習知識點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又是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高考對本章的`考查比較全面,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考查每年都不會遺漏。有關數列的試題經常是綜合題,經常把數列知識和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不等式的知識綜合起來,試題也常把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極限和數學歸納法綜合在一起。

  探索性問題是高考的熱點,常在數列解答題中出現。本章中還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在主觀題中著重考查函數與方程、轉化與化歸、分類討論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等基本數學方法。

  近幾年來,高考關于數列方面的命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數列本身的有關知識,其中有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概念、性質、通項公式及求和公式。

  (2)數列與其它知識的結合,其中有數列與函數、方程、不等式、三角、幾何的結合。

  (3)數列的應用問題,其中主要是以增長率問題為主。試題的難度有三個層次,小題大都以基礎題為主,解答題大都以基礎題和中檔題為主,只有個別地方用數列與幾何的綜合與函數、不等式的綜合作為最后一題難度較大。

  1.在掌握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定義、性質、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的基礎上,系統掌握解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綜合題的規律,深化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實踐中的指導作用,靈活地運用數列知識和方法解決數學和實際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2.在解決綜合題和探索性問題實踐中加深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溝通各類知識的聯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識網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和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3

  1. 函數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數,那么f(x)=f(-x) ;

  (2)若f(x)是奇函數,0在其定義域內,則 f(0)=0(可用于求參數);

  (3)判斷函數奇偶性可用定義的等價形式:f(x)±f(-x)=0或 (f(x)≠0);

  (4)若所給函數的解析式較為復雜,應先化簡,再判斷其奇偶性;

  (5)奇函數在對稱的單調區間內有相同的單調性;偶函數在對稱的單調區間內有相反的單調性;

  2. 復合函數的有關問題

  (1)復合函數定義域求法:若已知 的定義域為[a,b],其復合函數f[g(x)]的定義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義域為[a,b],求 f(x)的定義域,相當于x∈[a,b]時,求g(x)的值域(即 f(x)的定義域);研究函數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定義域優先的原則。

  (2)復合函數的單調性由“同增異減”判定;

  3.函數圖像(或方程曲線的對稱性)

  (1)證明函數圖像的對稱性,即證明圖像上任意點關于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圖像上;

  (2)證明圖像C1與C2的對稱性,即證明C1上任意點關于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線C1:f(x,y)=0,關于y=x+a(y=-x+a)的對稱曲線C2的方程為f(y-a,x+a)=0(或f(-y+a,-x+a)=0);

  (4)曲線C1:f(x,y)=0關于點(a,b)的對稱曲線C2方程為:f(2a-x,2b-y)=0;

  (5)若函數y=f(x)對x∈R時,f(a+x)=f(a-x)恒成立,則y=f(x)圖像關于直線x=a對稱;

  (6)函數y=f(x-a)與y=f(b-x)的`圖像關于直線x= 對稱;

  4.函數的周期性

  (1)y=f(x)對x∈R時,f(x +a)=f(x-a) 或f(x-2a )=f(x) (a>;0)恒成立,則y=f(x)是周期為2a的周期函數;

  (2)若y=f(x)是偶函數,其圖像又關于直線x=a對稱,則f(x)是周期為2︱a︱的周期函數;

  (3)若y=f(x)奇函數,其圖像又關于直線x=a對稱,則f(x)是周期為4︱a︱的周期函數;

  (4)若y=f(x)關于點(a,0),(b,0)對稱,則f(x)是周期為2 的周期函數;

  (5)y=f(x)的圖象關于直線x=a,x=b(a≠b)對稱,則函數y=f(x)是周期為2 的周期函數;

  (6)y=f(x)對x∈R時,f(x+a)=-f(x)(或f(x+a)= ,則y=f(x)是周期為2 的周期函數;

  5.方程k=f(x)有解 k∈D(D為f(x)的值域);

  6.a≥f(x) 恒成立 a≥[f(x)]max,; a≤f(x) 恒成立 a≤[f(x)]min;

  7.(1) (a>;0,a≠1,b>;0,n∈R+); (2) l og a N= ( a>;0,a≠1,b>;0,b≠1);

  (3) l og a b的符號由口訣“同正異負”記憶; (4) a log a N= N ( a>;0,a≠1,N>;0 );

  8. 判斷對應是否為映射時,抓住兩點:(1)A中元素必須都有象且唯一;(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9. 能熟練地用定義證明函數的單調性,求反函數,判斷函數的奇偶性。

  10.對于反函數,應掌握以下一些結論:(1)定義域上的單調函數必有反函數;(2)奇函數的反函數也是奇函數;(3)定義域為非單元素集的偶函數不存在反函數;(4)周期函數不存在反函數;(5)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具有相同的單調性;(5) y=f(x)與y=f-1(x)互為反函數,設f(x)的定義域為A,值域為B,則有f[f--1(x)]=x(x∈B),f--1[f(x)]=x(x∈A)。

  11.處理二次函數的問題勿忘數形結合;二次函數在閉區間上必有最值,求最值問題用“兩看法”:一看開口方向;二看對稱軸與所給區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12. 依據單調性,利用一次函數在區間上的保號性可解決求一類參數的范圍問題

  13. 恒成立問題的處理方法:(1)分離參數法;(2)轉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組)求解;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4

  一、高考數學中有函數、數列、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不等式、立體幾何等九大章節

  主要是考函數和導數,因為這是整個高中階段中最核心的部分,這部分里還重點考察兩個方面:第一個函數的性質,包括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數的解答題,重點考察的是二次函數和高次函數,分函數和它的'一些分布問題,但是這個分布重點還包含兩個分析。

  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數

  對于這部分知識重點考察三個方面:是劃減與求值,第一,重點掌握公式和五組基本公式;第二,掌握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里重點掌握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的性質;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來解三角形,這方面難度并不大。

  三、數列

  數列這個板塊,重點考兩個方面:一個通項;一個是求和。

  四、空間向量和立體幾何

  在里面重點考察兩個方面:一個是證明;一個是計算。

  五、概率和統計

  概率和統計主要屬于數學應用問題的范疇,需要掌握幾個方面:……等可能的概率;……事件;獨立事件和獨立重復事件發生的概率。

  六、解析幾何

  這部分內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需要掌握幾類問題,第一類直線和曲線的位置關系,要掌握它的通法;第二類動點問題;第三類是弦長問題;第四類是對稱問題;第五類重點問題,這類題往往覺得有思路卻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但需要要掌握比較好的算法,來提高做題的準確度。

  七、壓軸題

  同學們在最后的備考復習中,還應該把重點放在不等式計算的方法中,難度雖然很大,但是也切忌在試卷中留空白,平時多做些壓軸題真題,爭取能解題就解題,能思考就思考。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5

  高三數學知識點歸納

  一、函數的定義域的常用求法: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開方數大于等于零;

  3、對數的真數大于零;

  4、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底數大于零且不等于1;

  5、三角函數正切函數y=tanx中x≠kπ+π/2;

  6、如果函數是由實際意義確定的解析式,應依據自變量的實際意義確定其取值范圍。

  二、函數的解析式的常用求法:

  1、定義法;

  2、換元法;

  3、待定系數法;

  4、函數方程法;

  5、參數法;

  6、配方法

  三、函數的值域的常用求法:

  1、換元法;

  2、配方法;

  3、判別式法;

  4、幾何法;

  5、不等式法;

  6、單調性法;

  7、直接法

  四、函數的最值的常用求法:

  1、配方法;

  2、換元法;

  3、不等式法;

  4、幾何法;

  5、單調性法

  五、函數單調性的常用結論:

  1、若f(x),g(x)均為某區間上的增(減)函數,則f(x)+g(x)在這個區間上也為增(減)函數。

  2、若f(x)為增(減)函數,則-f(x)為減(增)函數。

  3、若f(x)與g(x)的單調性相同,則f[g(x)]是增函數;若f(x)與g(x)的單調性不同,則f[g(x)]是減函數。

  4、奇函數在對稱區間上的單調性相同,偶函數在對稱區間上的單調性相反。

  5、常用函數的單調性解答:比較大小、求值域、求最值、解不等式、證不等式、作函數圖象。

  六、函數奇偶性的常用結論:

  1、如果一個奇函數在x=0處有定義,則f(0)=0,如果一個函數y=f(x)既是奇函數又是偶函數,則f(x)=0(反之不成立)。

  2、兩個奇(偶)函數之和(差)為奇(偶)函數;之積(商)為偶函數。

  3、一個奇函數與一個偶函數的積(商)為奇函數。

  4、兩個函數y=f(u)和u=g(x)復合而成的函數,只要其中有一個是偶函數,那么該復合函數就是偶函數;當兩個函數都是奇函數時,該復合函數是奇函數。

  5、若函數f(x)的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則f(x)可以表示為f(x)=1/2[f(x)+f(-x)]+1/2[f(x)+f(-x)],該式的特點是:右端為一個奇函數和一個偶函數的和。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1、圓的標準方程:

  圓心為A(a,b),半徑為r的圓的方程

  2、點與圓的.關系的判斷方法:(1),點在圓外(2),點在圓上(3),點在圓內

  4.1.2圓的一般方程

  1、圓的一般方程:

  2、圓的一般方程的特點:

  (1)①x2和y2的系數相同,不等于0.

  ②沒有xy這樣的二次項.

  (2)圓的一般方程中有三個特定的系數D、E、F,因之只要求出這三個系數,圓的方程就確定了.

  (3)、與圓的標準方程相比較,它是一種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數特征明顯,圓的標準方程則指出了圓心坐標與半徑大小,幾何特征較明顯。

  4.2.1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1、用點到直線的距離來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4.2.2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4.2.3直線與圓的方程的應用

  1、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解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2、過程與方法

  用坐標法解決幾何問題的步驟:

  第一步: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用坐標和方程表示問題中的幾何元素,將平面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問題;

  第二步:通過代數運算,解決代數問題;

  第三步:將代數運算結果“翻譯”成幾何結論.

  4.3.1空間直角坐標系

  1、點M對應著確定的有序實數組,對應著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一點3、空間中任意點M的坐標都可以用有序實數組來表示,該數組叫做點M在此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記M。

  高考的數學知識點

  立體幾何初步

  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

  (1)棱柱:

  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對角線的端點字母,如五棱柱。

  幾何特征: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錐、四棱錐、五棱錐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錐

  幾何特征: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棱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臺、四棱臺、五棱臺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臺

  幾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

  ②側面是梯形

  ③側棱交于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

  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余三邊旋轉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

  ①底面是全等的圓;

  ②母線與軸平行;

  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

  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

  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

  ①底面是一個圓;

  ②母線交于圓錐的頂點;

  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幾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

  ②側面母線交于原圓錐的頂點;

  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

  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

  ①球的截面是圓;

  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于半徑。

  2、 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定義三視圖: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側視圖(從左向右)、俯視圖(從上向下)

  注:正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長度;

  俯視圖反映了物體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和寬度;

  側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3、空間幾何體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特點:

  ①原來與x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x平行且長度不變;

  ②原來與y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y平行,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數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1-29

數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2-06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2-09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07-02

數學高考知識點11-05

數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5篇11-29

數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5篇)11-29

數學高考知識點總結精選15篇11-30

高考數學易混淆知識點總結12-09

高考數學概率統計知識點總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