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農村老百姓的成功創業故事
現在有很多在城市當中務工的人員,特別是一些比較有想法的農村人,在進入大城市開闊了眼界之后,都開始紛紛回到自己的家鄉開始了一條創業和致富的道路,其中有很多人都成功了。并不是說農村老百姓就沒有創業的機會,其實創業不分身份,只要有機會,那也是完全可以的;劉進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農村比較落后在技術上有很多的不足,給創業帶來不便,所以很多人創業都選擇去城里,但是農村也有農村的好處,地大物博,農作物豐富,劉進蘭就是發現了農村具備這樣的條件,選擇在農村養兔,現在事業發展的很好,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堅持自己的養兔夢
說起養種兔,兩年前劉進蘭還是個門外漢,而今卻成了小具規模的專業養兔戶。辦養殖場之前,他打聽到了現在養殖思麻兔的市場好,于是在他腦子里誕生了養兔致富的念頭。他向思思養殖農場討教養兔經驗技術,并多次深入市場探詢思麻兔銷售情況,通過反復思考決定與妻子一起飼養思麻兔。
“錢放在銀行里越放越不值錢,剛開始我和妻子算了賬,覺得有搞頭,又加上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我開始走上了養兔之路。”劉進蘭說。劉進蘭有不少朋友在城里做生意,朋友們知道他要在發展養兔產業,幫他在成都聯系了好幾個養殖專業戶,帶他去參觀學習并聯系銷售。有了明晰的發展路子,劉進蘭養兔的信心更足了。
2014年,劉進蘭拿出積攢的10多萬元現金,建兔舍、買兔種 “一開始我花了7萬多元建起了這個200多平方米的養兔場,租用了周圍的這些田地,主要用來種植些青飼料來養兔的,1萬多元配備一些養殖設施,2萬多元買了種兔40組,投入了自己很多心血,說實話,壓力也挺大的。干養殖行業嘛,都是有風險的,不試試哪曉得會不會成功呢!”提到創業初期,劉進蘭笑了,像撫摸心肝寶貝似的撫摸著手里的那只灰色的思麻兔。
肉兔優質供不應求
“兔子是非常愛清潔的動物,環境不衛生會影響兔子的生長和品質。”說起養兔子的心得,劉進蘭講得頭頭是道。的確他養的兔子不但個大、肥嫩,燒熟后還有一種特別的香味,他的兔子在當地已經供不應求。如今,這個200多平方米的養兔場年總產值已達20多萬元。
“這10多只兔子是隔壁村趙家辦酒席要用的,我們得趕到下午3點前殺好給他們送過去。” 劉進蘭的妻子利索的剝兔皮。據她介紹,現在鄉村辦酒碗,大多數酒席的餐桌上都會有“燉全兔”這道既營養又美味的主菜,他們養的兔子不僅在當地的農家酒碗上“出席”,附近好幾個鄉鎮的酒席上也有它們的蹤影。
據了解,他家的兔子主要還是火鍋店、餐館定的多,目前他已跟兩家兔肉火鍋店,好幾家餐館簽訂了訂貨合同,每月銷肉兔都有上百只。
“我是專門到這兒來給孫子買肉兔的,現在城里的孕婦、小孩吃這種農村的綠色肉食好,思麻兔,食五谷雜糧的長大的,農貿市場上難買到 ,聽朋友說這兒的兔多,很多人都來這買,我也來湊個熱鬧。”60歲的李偉富常常來這兒買肉兔。別看小小的思麻兔,劉進蘭家就肉兔的收入可不少,一只商品肉兔就賣一百多到兩百元,銷量還供不應求。肉兔每年收入就有十多萬元。
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叫做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如果心懷遠大的夢想那么就會有美好的未來,不要總是想著自己所擁有的條件一點也不好,身處農村,其實自己擁有的才是最寶貴的,利用這些有限而寶貴的條件去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得到的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最美好的!
【看農村老百姓的成功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農村創業成功故事03-09
農村創業成功的故事03-09
農村創業養殖成功故事03-09
農村小伙成功創業的故事12-09
農村創業故事成功典例12-09
農村女孩創業成功真實故事03-09
大學生在農村創業成功故事03-09
想要創業成功必須看的小故事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