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及返鄉創業狀況調研思考的調研報告
5月11—15日,__調查隊對全縣10個農村抽樣調查點所在的村組進行了一次勞動力轉移就業及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情況調查。此次調查方式為隨機抽樣和整群抽樣,調查對象為10個調查點所在村民小組的全部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和對10個調查點所在村總共100戶返鄉農民工進行的問卷調查,調查匯總數據及情況分析如下。
一、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
1、基本情況。調查顯示,10個調查小組總戶數為263戶,總人口數為1023人,其中16—70歲的非在校勞動力為652人,占總人口數的63.74%;截止20__年3月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為393人,占總勞動力人口數的60.28%。以__20__年底農村總人口數64.56萬人推算該縣農村勞動力總數為41.15萬人,截止3月底轉移就業人數為24.8萬人。
2、按地域轉移就業情況。從地域上看,從農業生產轉移出來的393人中有102人在本鄉范圍內從事非農產業,占25.96%;在鄉外縣內從業的有60人,占15.27%;縣外省內的有44人,占11.2%;省外的有187人,占47.57%,其中,在廣東地區就業的有157人,占轉移勞動力總數的39.95%。
3、分行業就業情況。根據調查統計,652個勞動力中,從事一、二、三產業的分別為259人、121人、272人,比例為2.14:1:2.25。詳細行業分類如下圖。
二、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
1、返鄉農民工比例。調查顯示,截止3月底10個調查小組的返鄉農民工總人數為35人,占今年外出務工人數的12.03%,占總人口數的3.43%,由此推算__返鄉農民工總人數為2.21萬人。
2、農民工返鄉前就業狀況。根據100戶返鄉農民工就業情況問卷調查統計,返鄉前有35%的農民工從事第二產業,65%的從事第三產業;最近一次返鄉前在外務工的月平均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8%,1200—1600元的占24%,1600—2400元的占32%,2400—3000元的占26,3000元以上的占10%;最近一次返鄉的主要原因,有54%是企業倒閉或者停產歇業,有24%是返鄉創業或者務農,有9%的是由于工資太低,有5%是由于找不到工作,還有8%是回家探親或者其他原因而返鄉的;最近一次返鄉農民工,有9%拿到了全部或者部分經濟補償金,有91%沒有拿到任何經濟補償金。
3、農民工返鄉后就業狀況。問卷調查顯示,最近一次返鄉后,已重新就業的占17%,已創業的占11%,在家務農的占47%,未就業的占25%。在重新就業人當中,有5%從事第一產業,48%從事第二產業,47%從事第三產業。對于今后的就業打算,有25%的將繼續外出打工,19%的將在家鄉創業,36%的將在家務農。
4、農民工返鄉創業情況調查。在10個調查小組中,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總共有4人,由此推算__返鄉創業農民工總數為2525。返鄉創業行業選擇第一產業的有2人,第三產業的有2人,這也和當前的實際情況是相符的,如網嶺鎮楊家洲村的董三毛與人合伙成立了__地集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承包了上千畝農田進行集中經營和農業綜合開發,還有大同橋羅家潭村的丁志剛辦起了規模養豬場,他們選擇投資于第一產業,原因一是因為本身對這一產業相對熟悉,更重要的是現在國家對于促進農村發展出臺了許多政策優惠和資金獎勵,尤其是對種糧和養豬的補貼政策。在第三產業創業主要是個體經商戶的形式,如逐步遍布鄉村的通訊服務站等商業服務機構,這對于返鄉農民工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存在的問題
1、再就業技能培訓明顯不足。問卷調查顯示,100個農民工返鄉后接受過再就業技能培訓或者職業教育的只有2人,其余98人沒有接受過任何技能培訓或者職業教育,而接受培訓的2人平均接受培訓時間不到3個月。
2、農民創業觀念有待加強。由于農民自身思想認識的局限,大多數人對于如何進行投資理財沒有正確的認識,在__農村突出地表現就是盲目攀比建房子。比如,在__鴨塘鋪鄉杉園村,有多個返鄉人員年前返鄉后今年就沒有到外面去找事做,原因一是找工有難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家里建房裝修,平均每戶人家的總投資超過了25萬,對于一些人來,這不但花費了這些年在外務工的全部收入,甚至還要背負一定的債務。這種現象在__各地都很普遍,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3、資金缺乏現象普遍。返鄉農民工身懷技術,了解市場,但流動資金、發展資金短缺,貸款困難成為農民工回鄉創業普遍面臨的最大障礙。調查顯示,80%的人認為回鄉創業最缺的是資金。在投入辦企業的資金來源總額中,自有資金、私人借款占大部分,政府和銀行支持的資金比例很少。貸款難的主要原因是當前的金融制度和服務滿足不了農民工回鄉創業的需要。
四、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一些建議
農民工回鄉創業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做好農村工作的重點,同時,返鄉農民工也為農村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把握好這個機遇也是破解"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各級黨委、政府要針對農民工回鄉創業存在的問題,盡快制定并出臺鼓勵和扶持農民工回鄉創業的政策措施,為農民工回鄉創業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條件。
1、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助推返鄉農民工再就業。返鄉創業的畢竟只是小部分的人,對于大部分返鄉農民工來說,在本地再就業才是更現實的。調查顯示,返鄉農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具有一技之長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政府應該出臺政策和措施,把返鄉農民工和農村原有富裕勞動力組織起來,有針對性地提供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唯有授之以“漁”而非“魚”才能更好地幫助農民工實現再就業。
2、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當前農民創業最突出的就是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對此,應該加大農村金融支農力度,改革擔保信貸制度,增加小額貸款幅度,出臺農民工返鄉創業獎勵資金等。同時,對于返鄉農民工創業,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要放寬準入條件,簡化審批程序,規范收費用行為,為返鄉創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3、為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提供信息服務。調查顯示,返鄉農民工再就業的方式絕大部分都是通過自發和親戚朋友介紹的,而在回答轉移就業方面您最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給予幫助的問題時,67%的回答者選擇了“提供就業信息或者幫助聯系就業”。由此可見,信息來源渠道單一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民工的再就業。對此,我們建議勞動就業部門應該組織一些招聘就業信息下鄉的措施,有針對性地為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和創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及返鄉創業狀況調研思考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女性創業狀況調研報告11-30
女性創業狀況調研報告11-04
農村創業調研報告11-23
農村創業青年調研報告12-03
女性創業狀況調研報告(5篇)02-25
女性創業狀況調研報告5篇11-05
農村創業調研報告(精選14篇)12-12
農村創業調研報告(10篇)11-25
農村創業調研報告9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