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時間:2022-12-09 11:22:30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號召保護青蛙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號召保護青蛙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號召保護青蛙的作文

號召保護青蛙的作文1

   星期日我隨媽媽去了趟農貿市場,偶然間看見一個販子在賣青蛙,一邊賣一邊還在叫喊著:“青蛙肉,青蛙肉,便宜賣了,保護青蛙作文。”當我們從他身邊走過的時候,還硬拉著媽媽買點回去吃,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對媽媽說:“青蛙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我們不但不能傷害它,更不能食用它,這位伯伯賣青蛙的行為實在令人氣憤。”媽媽說:“小雨說的對,我們就應該對食用青蛙說不。”說著說著媽媽就拉著我的手離開了農貿市場。

  在回來的'路上,媽媽對我說:“據說,青蛙是個捕蟲能手,它的舌頭能迅速翻射出口外,粘住小蟲,卷入口中。它捕食的動作可謂一氣呵成,只要有一只小蟲子閃過,它便會‘嗖’地一躍而起,這時舌頭立即翻出來,準確無誤地卷起蟲子放進嘴里吃掉。這套動作絕不超過一秒鐘,而且它是常勝將軍,百發百中。”回來后,我又查找了大量的資料,知道青蛙身上還有許多奇特的地方,如它的膚色可以變化,有經驗的農民能根據蛙色深淺的變化,預測天氣的陰晴。青蛙不僅是害蟲的天敵,更是豐收的衛士。因田里有許多害蟲,比如螻蛄、天牛、蝗蟲等,青蛙一天可以吃掉100多只害蟲,讓莊稼不被害蟲所侵犯。因此,它是對農作物非常有益的小動物。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有蛙聲就有收獲的喜悅和歡樂!所以,我們不僅要認識青蛙,還要保護青蛙,因為它是動物世界中最出色的莊稼保護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號召保護青蛙的作文2

  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小明右肩上扛著漁網,左手拿著一個瓶子,高高興興地去河邊捉小蝌蚪。小蝌蚪們歡快地在水里游來游去。小明連忙拿起漁網,往河里一撈,撈起了好多小蝌蚪,小明把小蝌蚪放進瓶子里,飛快地跑回家。

  回到家里,小明坐在沙發上,一邊看著小蝌蚪,一邊聽著廣播。這時,廣播里正在播放“保護青蛙,從我做起”的新聞。小明想:青蛙怎么不能捕捉呢?于是,小明去圖書館借來一本《動物百科全書》。他看見書上寫著:小蝌蚪長大就變成青蛙,青蛙是益蟲,是保護莊稼捕捉害蟲的高手。小明想起自己捕捉小蝌蚪的'行為,慚愧地低下了頭。于是,他趕忙拿起瓶子跑到河邊把小蝌蚪給放了。

  小明看見小蝌蚪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別提有多高興了。

號召保護青蛙的作文3

  中午,陽光燦爛,風和日麗。小明拿著水桶和魚網,到池塘邊去捉魚。

  小明跑到池塘邊,拿起魚網在池塘邊捉了好長時間,一條魚都沒捉到。只見,一只只青蛙在岸邊跳來跳去。他想了想,自言自語地說:“魚捉不到,還是捉幾只青蛙吧。”于是,他把一只只可憐的青蛙捉住,裝進了水桶里。

  晚上,小明吃過晚飯后,打開收音機,聽見收音機里正在廣播保護青蛙的新聞,青蛙是益蟲,我們大家都要保護青蛙,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

  第二天,小明在報紙上也看到了保護青蛙的新聞。小明放下報紙,連忙拿起裝青蛙的水桶,跑到池塘邊把一只只可愛的'青蛙送回了家。

號召保護青蛙的作文4

  今天,小軍過星期天,他早早的起了床,刷了牙,洗了臉,簡單的吃了早餐,帶上事先準備好的蛙簍和蛙網,到池塘捕撈了整整一個上午,然后,興高采烈地扛起蛙網,提著滿滿一簍青蛙往家跑去。

  忙活了一上午可把他累壞了,他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撥開收音機聽廣播,忽然聽到收音機里說:“我們要保護青蛙,因為青蛙是益蟲,可以把莊稼上的害蟲全吃掉。”

  正好這時郵遞員送來了一張報紙,小軍看了看報紙,報紙上也說要保護青蛙。

  小軍就飛快的`跑回了池塘,把青蛙都放了,而且下決心不再捕捉青蛙,還要提醒別人也不捕捉青蛙。

號召保護青蛙的作文5

  我發現有一些人,為了滿足他們的口福,竟然去田間捉青蛙,一只只無辜的青蛙就這樣被捉走了,成為他們的餐桌美食,我真為他們感到可恥啊!

  青蛙是兩棲動物。在陸地時,它用肺呼吸,而在水中,它就用皮膚呼吸了,真是“出水能跳、入水能游”啊!青蛙的視線是直的,它只能看到飛起來的獵物。青蛙愛吃蒼蠅、蚊子、飛蛾、害蟲等等,一只青蛙一天大約吃100多只飛蛾和800多只蚊子和害蟲,真是田間的.“捕蟲能手”,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請快快來保護我們的田間“捕蟲能手”——青蛙吧!

【號召保護青蛙的作文】相關文章:

號召保護地球的作文05-11

保護青蛙作文10-12

保護青蛙作文10-14

[精選]保護青蛙作文01-05

保護青蛙的作文05-11

保護青蛙作文05-11

保護小青蛙的作文05-11

保護青蛙06-29

青蛙是保護莊稼的保護神作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