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分析1
七年級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分析一、基本情況七年級只有一個班級,人數25人,期中測試成績如下;優秀率;52% 合格率;100% 平均分;76。04分最高分:96分 最低分:38分二、題例分析:
附:抽樣調查。得分情況Ⅰ、選擇題Ⅱ、材料[悅納自我]1、得分率較高的題型為選擇題和判斷題:
選擇題40分 大部分都能得30分 只有4人在20-30分判斷題10分 有12人得滿分 其余都在8分以上2、出錯比較多的是材料題:
①我的潛力表現在哪些方面?只有4位同學能理解潛力的意思,把潛力與行動計劃想混稀。
②說說我的行動計劃(我將怎樣努力?)一題,學生回答比較簡單,題目也未提出具體要求,要有幾個行動計劃,因而有十來位同學只有兩句話。
3、材料分析時,有些同學對問題把握不準,回答不完整,如(成長的煩惱),對于小靈同學的苦惱二,請根據你的經驗,向她傳授幾招調節情緒的`絕招,應為“轉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理智控制、理性升華、改變認識、幽默”。有同學如謝寧只答到“轉移注意力”
三、存在問題:
1、學生基礎較差,語言文字功底薄,卷面不夠整潔,字跡馬虎,錯別字較多。
2、個別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只做選擇題與判斷題,簡答題與材料題分析題不會回答。
3、學生分析判斷能力不強,審題不清。
4、該識記掌握的知識不牢固。
5、學生表達能力不強,不會用自己的話語來表達見解。
6、回答問題不完整,語言不精煉。
四、改進措施:
1、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
2、與其他課任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多交流,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寫作能力,加強文字功底訓練。
3、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從樂中學,從活動中學。
4、讓學生動起來,動腦、動手、動嘴。
5、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現實問題,并培養自身良好思想品德,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6、讓實例走進課堂,讓課堂生動起來。
7、創造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尊其師,信其道”
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分析2
初中政治材料分析題:
初二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我校本次期中考試試題由堯都區教育局統一供題,閱卷工作由學校統一組織,采用流水作業的形式進行閱卷,整個過程分工明確,組織有序,標準明確,尺度掌握合理,公正公平。
我承擔了分析說明題第19題的閱卷任務,現在就該題的評卷情況作簡單分析。
一、試題情況:
本試題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活而不難,立意新穎,出題漂亮。
1、試題開放,難易度適中,考題采用了兩個小片段,分別從家長、學生兩個角度出發,把兩代人之間有關溝通的情況進行了描述,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理論聯系實際。
2、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學以致用能力,試題體現了情感、能力、知識的測試和運用。
3、考查主要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這樣的思路來進行。
對學生來說,這道題并不難,看上去內容熟悉,容易理解,似乎比較簡單。
4、本題分值為12分,要求通過閱讀材料,談談自己的看法,共涉及到三個問題:片段反映的問題,造成問題的原因,該如何正常交往?
5、通過小組討論及對試題的研究,確定本題的評分標準為:
⑴、第一問能說明子女與父母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溝通有問題,溝通不暢,不能正常交往等,答對一點給2分。
⑵、第二問回答原因至少兩條,每條2分,共4分,答案如:
①逆反心理的影響;
②進入青春期后,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
③我們與父母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社會地位不同,對社會規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態度、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方面難免產生較大差異;
④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
⑤父母教育方式不當,子女不理解、體諒父母等。
⑶、第三問要求答做法,要答夠三點,共6分,答案如:
①要理解關心體貼父母,主動與父母溝通;
②要走近父母,親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與父母攜手同行。
③遇事要心平氣和地與父母商量。
④要掌握有效溝通的基本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要求同存異。
⑤掌握與父母交往的藝術:贊賞父母,贊賞中增進親情;認真聆聽,聆聽中獲得教益等等。
6、本題也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如題目的設問不是很明確,試卷上給學生答題的空間過小等,都影響到了學生的發揮。
二、試卷情況:
本題最高分12分(滿分12分),最低分0分,大多集中在8到10分之間。
第一問較為簡單,也是最易失分的題目。
失分多因審題不清,沒有弄明白題意,關鍵詞把握不準,答非所問,或者就根本沒有回答該題。
第二問要求回答原因,平時這樣的練習已經多,應該比較熟悉,但是有些學生只回答了一個原因,回答不全面,也就失去了寶貴的2分。
第三問學生沒有審請問題“如何正常交往”這一關鍵詞,這應側重答“怎么做”,而學生僅僅答出了要與父母主動溝通,至于溝通的要領及與父母交往的藝術方面的內容卻沒寫全面,這些內容才是“具體做法”,關鍵點沒有答上,所以失分。
還有很多同學沒有認真審題,特別是沒有著重看題目括號內的三個提示,因此就出現了“片段一……”,“片段二……”這樣的答案,答非所問,甚至出現知識點重復現象,兩問答同一答案。
要么丟三落四,不能按分答題。
本次考試,就本試題來說,學生的考試結果不是很理想,多數學生沒有得滿分,原因就是該題丟了分。
而本題正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一道大題,也是反映學生真實水平的一道有分量的題目,學生暴露出的問題值得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反思。
三、 教與學存在的問題:
1、審題不清,沒有認真看題,抓不住材料和問題的關鍵點,也就找不到答題的切入點,不知問什么即不知答什么。
2、答題方法和技巧欠缺,不能對癥下藥,要么三言兩語應付了事,要么照搬照抄下筆千言,不能準確、全面地回答問題。
3、專業術語表述不規范,答案沒條理,分點不清,層次不明。
4、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生概念模糊,印象不深刻。
四、改進的辦法如下:
1、強化課堂: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
每個老師都應向課堂要效率。
老師精講,學生細聽,老師點撥,學生活動。
這就要求教學過程的切實轉變,從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注重能力培養,從研究題目轉變為研究題型,從講答案轉變為講方法,從死摳課本轉變為更加注重社會實踐。
2、夯實基礎:萬變不離其宗,基礎是關鍵。
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提問、聽寫環節,尤其是對重點、難點、考點知識要求爛熟于胸,以便于學生答題,以不便應萬變,靈活應對,冷靜分析。
3、注重實戰:教學中注重典型題例的訓練與點評,強化答題思路、要領、答題方法,尤其是提高學生審題水平,通過練習,培養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敏感力。
4、回歸生活:從這一科而言“政治即社會,課堂即生活”,所以政治教學要向課外延伸,老師給學生問題,學生帶著問題搜集資料,關注時政,觀察社會,自主的用課本理論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5、關注細節:一是政治術語,二是寫好字,三是分清點。
【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相關文章:
解說政治試卷的分析報告06-16
期中考試試卷分析03-09
期中考試試卷分析06-13
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分析03-09
下學期九年級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分析03-10
英語期中考試試卷分析07-22
英語期中考試試卷分析03-09
期中考試試卷分析范文11-21
期中考試英語試卷分析總結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