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第二學期初三中考第二次模擬語文試卷
一、選擇題
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詰難(jié)鮮為人知(xiǎn)悲慟(tòng)一抔黃土(póu)
B.秩序(chì)咄咄逼人(duō)聯袂(mèi)挑撥離間(jiàn)
C.急遽(jù)奄奄一息(yǎn)佇立(chù)強聒不舍(guō)
D.駑鈍(nú)擎天撼地(qíng)冗雜(rǒng)恪盡職守(gè)
下列各組詞語中,漢字書寫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合攏能奈如火如荼重巒疊障
B.嘹亮溫訓司空見貫鄭重其是
C.雋永號淘開天辟地昂首挺立
D.調劑輻射一瀉千里融會貫通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別的學生都在抓緊時間汲取知識,他卻苦心孤詣地沉迷游戲,父母為此心急如焚。
B.周末參加社區志愿服務的華西醫院的醫生們表示,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實施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令人嘆為觀止,防不勝防。
D.此刻,老師與孩子們在舞臺上開心地擁抱,共享天倫之樂,慶祝本校合唱團榮獲冠軍。
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為了全面提升辦學水平,育才學校決定加快創建文明校園的規模與速度。
B.深受天津人民喜愛的曲藝名家蘇文茂先生,是津味相聲的杰出代表。
C.隨著對各區縣的實地調查,使專家組對當地義務教育達標狀況有了全面了解。
D.市十六屆人大第十八次會議,通過并審議了新修訂的《濟寧市開發區新區條例》。
依次填入下面這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閱讀是人類社會一種重要的活動。
①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語言的聲音信息轉換為視覺信息,并把它長期地保持下來。
②人類社會也因此發展并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化。
③這種活動是隨文字的產生而產生的。
④這樣就突破了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人類社會所積累起來的經驗能夠系統地保留和傳播。
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的《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為“四書”。
B.《昆蟲記》的字里行間都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C.《名人傳》《巴黎圣母院》《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別是羅曼·羅蘭、雨果、高爾基。
D.傅雷是一位盡責的父親,他教導傅聰要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二、句子默寫
古詩文默寫。
(1)__________,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山河破碎風飄絮,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3)周敦頤在《愛蓮說》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贊美了蓮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
(4)明月千里寄相思。“__________,__________”(《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對遠方朋友的擔憂和牽掛;“__________,__________”(《水調歌頭》),明月寄托了蘇軾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祝愿。
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1.虞世南的《蟬》從題材上看是一首______。詩人用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來表現自身的______品格,這是典型的______手法。
2.請你說說詩歌后兩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范與蘭
①范與蘭七十有三好琴喜種蘭及盆池小景。
②建蘭三十余缸,大如簸箕。早舁①而入,夜異而出者,夏也;早舁而出,夜舁而入者,冬也;長年辛苦,不減農事。花時,香出里外,客至坐一時,香襲衣裾,三五日不散。余至花期至其家,坐臥不去,香氣酷烈,逆鼻不敢嗅,第開口吞欱②之,如沆瀣③焉。花謝,糞④之滿箕,余不忍棄,與與蘭謀曰:“有面可煎,有蜜可浸,有火可焙⑤,奈何不食之也?”與蘭首肯余言。
③與蘭少年學琴于王明泉,能彈《漢宮秋》、《山居吟》、《水龍吟》三曲。后見王本吾琴,大稱善,盡棄所學而學焉,半年學《石上流泉》一曲,生澀猶棘手。王本吾去,旋亦忘之,舊所學又銳意⑥去之,不復能記憶,究竟終無一字,終日撫琴,但和弦而已。
④所畜小景,有豆板黃楊,枝干蒼古奇妙,盆石稱之。朱樵峰以二十金售之,不肯易,與蘭珍愛,“小妾”呼之。余強借齋頭三月,枯其垂一干,余懊惜,急舁歸與蘭。與蘭驚惶無措,煮參汁澆灌,日夜摩之不置,一月后枯干復活。
(選自張岱的《陶庵夢憶》)
【注釋】①舁(yú):抬。②欱(hē):吸吮。③沆瀣(xiè):夜間的水氣。④糞:掃除。⑤焙(bèi):用微火烘烤。⑥銳意:專心致志。
1.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范與蘭七十有三好琴喜種蘭及盆池小景。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朱樵峰以二十金售之,不肯易。
3.文中第③段寫范與蘭曾跟隨兩位老師學琴,結果是“竟終無一字,終日撫琴,但和弦而已”。對此你怎樣理解?
4.本文和《湖心亭看雪》都選自回憶錄《陶庵夢憶》。請結合兩文內容和助讀材料,分析范與蘭和張岱在交友方面的共同之處。
助讀材料: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張岱《陶庵夢憶·祁止詳癖》
【注釋】癖:癖好,對某種失誤的特別愛好。
五、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這世上沒有你不行
①人為何而生?每一個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獨特的用處。
②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戰禍而家破人亡,賣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處舊地產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這件事發生時,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溫泉旅行、有個十七歲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殺,被警察救起,他是個孤兒,憤世嫉俗,末路窮途
④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見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來歷,同意她和男孩談談。
⑤“孩子,”她說時,男孩扭過頭去,像塊石頭,全不昧她,老太太用安詳而柔和的語調說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來是要為這個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沒人能辦到的事的嗎?”
⑥她反復地說了好幾次,男孩突然回過頭來,說道:“你說的是像我這樣一個連父母都沒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對,正因為你沒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當然了!你想我會相信這套?”
⑨“跟我來,我讓你自己瞧。”她說。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還是跟著走了出來。他當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別無去處。
老太太把他帶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園里打雜。雖然生活清苦,她卻對男孩愛護備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強,內心變得安穩平和了。
為了讓他培育些有用的東西,老太太給了他一些生長迅速的蘿卜種。十天后蘿卜發芽生葉,男孩得意地吹著口哨。蘿卜熟了,老太大把蘿卜腌得可口,給男孩吃。
后來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橫笛,愉快地吹奏自娛,老太太聽了也很高興,贊道:“除了你沒有人為我吹過笛子,喬治,真好聽。”
男孩似乎漸漸有了生氣,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書。高中畢業,喬治白天在地下鐵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學夜間部深造。畢業后,在盲人學校任教。
學生們常用手摸著喬治健壯的肩膀說:“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壯!”
“你因為胸部這么厚實,所以中氣足,吹起笛子來能一口氣吹那么久,是吧?”
“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東西的形狀和顏色,簡直像看到了一樣。”
聽了盲學生的話,喬治對老太大說:“現在,我已相信,真有別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你瞧,對吧?”老太太說,“你如果不是孤兒,也許就不能領悟盲人的苦處。只有真正了解別人痛苦的人,才能為別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歲時,最需要的就是有人愛惜。你大聲吶喊,說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來,你自己卻有了慈悲之心。”
喬治心悅誠服地點點頭。
(21)他們兩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為仁慈。因為悲痛在心靈深處造成的創傷,能增強一個人的體會與體貼他人之心。
(22)老太大說:“盡量讓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著的快樂——也就是知道有人愛護自己的快樂。等到你從他們臉上看到感激的光輝,那時候,甚至于我們這樣精疲力竭、對生活不滿而又厭倦的人,也會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義。”
(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輕的喬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給他的盲學生聽。把流水、浪潮以及綠葉中的風聲,都譜了進去。那些孩子眼雖不明,手卻能寫,為那首樂曲題名為《清風流水》。
(選自《意林》,有刪改)
1.選文第④-段,喬治見到老太太后,發生了一系列的心理變化,請結合選文,補全下面橫線上的內容。
冷漠懷疑→______→愉快自信→______
2.選文第⑦段和第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它們的含義。
3.作者為什么寫老太太讓喬治種生長迅速的蘿卜?
4.選文第段運用了什么人物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5.選文第(21)段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該段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6.選文中盲學生為什么把那首樂曲題名為《清風流水》?
六、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家,是早出晚歸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鄉,是精神棲息的殿堂……
回,是過程,是情結,是覺醒……
回家,從家人的喜怒哀樂中感受親情,從故鄉的離別團聚中體味牽掛,從精神迷失回歸中找尋寄托……
回憶你記憶中最難舍的“家”,敘寫出你的故事,抒發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題目:《回家》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內;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現影響評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現,請用XXX代替;④不得抄襲。
【九年級第二學期初三中考第二次模擬語文試卷】相關文章:
語文中考模擬試卷05-10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題目05-10
中考語文的模擬試卷及答案05-10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附答案05-10
中考語文模擬測試卷05-10
2018屆中考模擬語文試卷05-04
南通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05-10
中考物理模擬試卷05-09
中考物理模擬試卷精選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