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上海中考語文試卷分析
語文卷在保持試卷結構穩定的基礎上,堅守上海多年的風格特色,在選文的文化品質、試題的思維容量、引導考生關注生活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上海中考語文試卷分析,歡迎閱讀參考!
試卷整體穩定
20xx年上海中考語文卷仍分為文言文、現代文、綜合運用、作文四個基本板塊。徐傳勝老師用“守規則”來形容本次中考語文試卷整體特點。他認為,試卷題型穩定,符合中學語文教學與考綱的基本要求,沒有偏題、怪題、冷題,給人一種親和感。如文言文默寫、閱讀都是學生耳熟能詳的常規題型,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試卷考點分布合理,題干淡化概念,化靜態為動態,注重能力考查。如18題要求學生展開想象進行答題,體現了一定的區分度。
注重傳統文化傳承
文言文課外選文沒有選擇敘述性的故事,而是通過生活細節的描寫反映了人世的哲理。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用的一種切身反思的寓言寫法,從先秦諸子一直延續至今。這樣的選文能激發學生對古老智慧的閱讀興趣,更好地從古代典籍中吸取人生的養料。試卷的命制符合語文核心素養,突出了“文以載道,以德教化”的思想。比如《十七歲那年的單車》在“青春期的逆反、代溝、沖突”后回歸溫暖的“親情”,體現了中華民族重視親情的傳統觀念。
選材貼近生活
現代文閱讀板塊《無人機時代正在到來》這篇說明文貼近現代生活,具有時代氣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新事物。《十七歲那年的單車》是一個文學類文本,雖然描述的是北方農村生活,但考生在年齡體驗和心靈體驗上都能夠產生共情。教考一致,考點與知識點匹配,學生能夠進行生活還原、經驗還原,與初中的教學實際是一致的。
選材的文字具有品讀性,出現了不少開放性試題,要求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品讀文字,尋求文本依據,注重對分析能力和思維品質的考查。如18題“請展開想象,另舉一例加以說明”、 23題 “說說結尾的妙處”、26題要求補寫倡議書等試題的設計,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積累、理解以及綜合運用能力。試卷考查了學生語言運用、文化積累、理性思考等多方面語文素養,既體現了中考的基礎性,又不乏一定的選拔功能。
綜合運用板塊中,關于博物館的選文富有都市氣息,貼近生活,有親近感。試題要求學生為博物館選擇宣傳語、為倡議書補充內容,強調學以致用,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也考查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作文題有亮點
今年上海中考語文的作文題目為: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今年的作文題目有亮點,能有效引導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樣”究竟是指“怎樣”?“種子是怎樣的種子”?如何體現“就”?……“作文題目略顯文藝,審題限制語多,思維含量大,能有效避免套題。”
“種子”可以是顯性的,也可以是隱性的,可大可小,可深可淺,既可以寬題寬做,也可以寬題窄做。寫好這篇作文需要有一定的層次感,不能平鋪直敘,泛泛而談,要設計一定的情境在里面。
作文題的命制體現了中考語文立德樹人的改革導向。“種子”的定位非常重要,可以是感恩、善良、愛等,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空間。
對教學有積極導向作用
20xx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在延續往年風格的基礎上,致力于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積累,同時也更注重語文素養的培養,如學生基本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語文的實際運用能力等。試卷突出了語文的“活用”,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關聯,對中學語文教學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始終關注基于“文本解讀”基礎上的教、學、考之間的融合,倒逼教師從猜題、押題、刷題中解放出來,將目光轉向對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
【上海中考語文試卷分析】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試卷的分析05-09
中考的語文試卷的分析05-09
中考語文試卷分析介紹05-09
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分析05-09
中考語文試卷分析總結06-08
上海中考語文試卷評析05-10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精選10篇)08-24
中考作文試卷分析03-30
七上語文中考試卷分析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