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小學的心理健康標準

時間:2022-12-07 14:38:52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小學的心理健康標準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所謂健康,不僅在于沒有疾病,而且在于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良好適應和道德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衡量一個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內容。那么,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呢?

小學的心理健康標準

  1.正常的智力。

  智力發育正常與否是衡量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小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如果一個小學生的智力明顯低于同齡人的水平,則屬于智力發育不正常,一般認為智商在90—110之間為中等,在110—120之間為偏上,在120—130之間為聰明,在130以上者為天才。相反,當智商在80—90之間為偏下,在80以下為弱智。通常我們會把智商在90以上者都看成是正常。

  2.穩定的情緒。

  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占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指,當有了喜事時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3.適度的反應。

  人的行為反應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反應敏捷,有的反應遲緩。但是,這種差異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一定的限度就不正常了。反應敏捷并非反應過敏,反應遲緩不等于無反應。對事物的反應強度應視事物的作用的大小而定。反應異常敏感或異常遲鈍都屬不健康的表現。對外界事物毫無反應,這是患了嚴重的心理疾病;

  對重大刺激無動于衷,反應微弱也是不正常的現象;而對任何事物都反應強烈,一點小事就大驚小怪,心驚肉跳,稍有意外就惶惶不可終日,偶遇挫折就無法忍受等,都是心理反應不良的表現。

  4.和諧的人際關系。

  具備健康心理的小學生,善于理解、尊重、信任和幫助他人,以真誠、謙讓的態度發展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與人交往。相反,遠離親友、集體,獨來獨往,可能意味著開始出現人際關系的失調。與集體總是格格不入,沒有友伴,很少與人往來,是人際關系不良的表現。

  5.心理與行為符合年齡的特征。

  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心理健康的小學生,應具有與自己年齡特征相符的心理和行為。如果心理和行為經常偏離自己所屬的年齡特征,如老氣橫秋、老態龍鐘或天真撒嬌,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都是不正常的。

  6.能夠適應學習生活。

  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松;對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于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較高。

  以上心理健康的標準可供參考,小學教師及學生自己應掌握這些標準,進行觀察和對照,如果發現有哪些方面有偏差,可以找相關的內容有針對性的加以心理練習,如果偏差很大應到專門的心理治療機構去求得幫助。

  小學階段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一年級:

  能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樂于與同學、老師交往,克服孤僻、膽怯心理; 二年級:

  感受在集體中共同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在與同學交往中友善相待,互相謙讓,克服粗心、馬虎不良習慣,樂于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年級:

  萌發集體意識,不斷增強責任感,自覺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學會挑戰困難,品嘗戰勝困難和挫折后的喜悅,學習和做事時學會動腦、認真、仔細; 四年級:

  勤奮學習,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要求進步,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克服驕傲或自卑情緒;

  五年級:

  學習處理人際關系,培養合作能力,勇于負責,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有張有弛,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六年級:

  形成良好的自我認識能力,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以奮發向上的態度面對學習,面對中學生活。

【小學的心理健康標準】相關文章: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05-02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04-12

心理健康的標準05-03

青年心理健康的標準05-02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05-02

心理健康的標準推薦05-02

女性的心理健康標準05-02

最經典的心理健康標準05-02

職業心理健康的標準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