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導師談古代詩歌學習方法
近年來,隨著語文課改的深入,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凸現。然而,課改中對我國古代詩歌自主學習的方法探究卻一直比較少,我們的古詩教學大多還停留在“一翻譯、二分析、三總結”的傳統教學方式中,導致學生對古代詩歌的學習也是“興趣缺乏”。如何在教學中緊跟新課改的要求和步伐,提升古代詩歌教學的水平,本文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粗淺認識,總結為“探、讀、議、拓”四個字,希望能給教育工作者以啟發,促進古代詩歌教學的改進。
一、探,激發學生濃厚興趣
探,就是探究。我認為這是古代詩歌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重點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一環節要求教師放開手腳,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課前讓學生多渠道收集整理和所學古詩相關的資料,同時,要將自己的問題記下來,留待課堂討論。教師可提前進行瀏覽,將其中有特點的進行點評,讓學生在課堂討論時重點討論,這樣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積極性。
二、讀,體味作者寫作情感
讀,要讓學生“讀”出新意和興趣。
(1)讓學生在古詩的誦讀中注意把握詩的韻律及節拍,體現出詩歌的音樂美。
(2)教師可以對詩歌進行分類朗讀。豪邁詩歌,讓男生讀;婉約詩歌,讓女生讀。
(3)可以適當地開展表演朗讀,對一些好的詩歌,可以播放一些名家的朗讀視頻讓學生體會,再安排部分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朗讀等。
比如,在上李白的《將進酒》的時候,播放濮存昕的那時緩時急、忽高忽低、奔騰向前的朗讀,將李白心中的憤懣之氣、狂放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思隨情轉,適時朗讀,一步步走近詩人,走近詩歌。通過課堂的朗讀,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另一方面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初步體味到了作者寫作時的思想感情。
三、議,把握詩歌蘊含意境
這是古代詩歌自主學習的一個關鍵環節。重點培養學生對古詩意境的初步理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將自己的問題在小組間進行討論,重點討論
學習筆記被教師圈點過的問題,同時,教師參與到當中,對討論的情況進行總體的把握和引導。小組討論后,教師再根據教學重點和討論情況,提出討論問題,讓各小組再進行深入的討論,要讓游離于文本之外的話題再回到文本當中來。這一環節,教師應該明確一點,把課堂交給學生,不是一切都讓學生自己來做,這樣的自主學習,往往會演變成學生自己毫無章法、毫無目的地隨意學習。離開教師的指導,古詩的自主學習根本沒法達到目的。
四、拓,升華詩歌理解水平
拓,是對詩歌的拓展學習,是更進一步理解詩歌、深入作者內心世界的一個步驟。對于一些古典詩歌,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用自己的語言譯成現代漢語,這一過程,也是對詩歌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同時,對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也是一種有效的訓練。也可以讓學生針對同題材不同作家的詩歌或相同作家不同題材的詩歌做以橫向或縱向的歸納整理,有助于他們詩歌體系的架構。
綜上所述,在古詩教學中,教師應該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等方面入手開展教學。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意境,陶冶學生的情操,也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加詞匯量,提高寫作水平,傳承古典文化。
作者簡介:凌燕,女,1980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漢臺中學,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教育。
【導師談古代詩歌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05-11
古代詩歌07-29
經典古代詩歌04-09
古代詩歌精選05-08
古代勵志詩歌精選05-11
古代詩歌鑒賞05-11
古代童年詩歌05-11
古代詩歌摘抄11-08
古代詩歌鑒賞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