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虞世南《蟬》詩詞原文及賞析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虞世南《蟬》詩詞原文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注釋
⑴垂緌(ruí):低垂著觸須。緌,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像下垂的冠纓,故稱“垂緌”。《禮記·檀弓下》:“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緌。”飲清露: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西漢劉向《說苑·正諫》:“蟬高居悲鳴,飲露。”
⑵流響:傳播響聲,亦指傳出的聲響。此處指蟬長鳴不止。疏桐:繁茂而枝干分披的梧桐。疏,扶疏。
⑶居高:指棲息在高處,語意雙關。
⑷藉(jiè):憑借,依靠。秋風:暗指帝王的權勢。
譯文
蟬低垂著觸須啜飲清涼的露水,長鳴聲從繁茂的梧桐樹上傳出。
因為它身居高處,聲音自會遠揚,而不是憑借吹來的陣陣秋風。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是虞世南由隋入唐后,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詩人的一生極為坎坷,先是在南朝陳任職,后隋滅陳,與其兄虞世基一同到了長安,“大業初,累授秘書郎,遷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殺隋煬帝后,虞世南被挾持至聊城,“又陷于竇建德,偽授黃門侍郎。”“太宗滅建德,引為秦府參軍。”此后他一直輔佐唐太宗,逐漸位高爵顯,死后“敕圖其形于凌煙閣。”可見詩人一生始終堅持正道而行,在紛紜亂世謹身守持,終于得逢明主,成就美名。此詩即是詩人勤于自勉的寫照。
【賞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兩句是對蟬品格的由衷贊美。在詩人的筆下,蟬清新脫俗,它從不食人間煙火,每餐只飲些少量的甘露,不沾五谷雜糧。不僅如此,它的叫聲也是那樣的不同凡響,清脆悅耳,像流水一般靜靜地從梧桐的葉子里傳出,令詩人感到無比的舒適。蟬的叫聲傳得很遠,然而它并沒有借助于外物,而是由于自己所處位置高的緣故。“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兩句是全篇的點睛之筆。蟬聲悠遠,一般人都認為是秋風的作用,想必是受《荀子勸學》“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的影響。詩人卻不這么認為,說這是“居高”的緣故,并非秋風之力。這既是對蟬高潔品質的贊美,也是詩人對自我精神境界的一種追求;同時還蘊含著一個深刻的人生道理:一個人只要能做到修身自好,氣質自然自內而外涌出,好酒不怕巷子深,聲名自然能夠遠揚,何須借助他人?
后世影響
這首詠物詩廣為流傳,是唐詩中最早具有雛形的五言絕句,也是唐人詠蟬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此詩與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于比興寄托,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為后世人稱道。
作者簡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初唐書法家、政治家,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日本學界稱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為“初唐三大家”。代表作品《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
虞世南的祖父虞檢,在梁代曾任始興王咨議;父親虞荔,于陳朝太子中庶子,都有很高的名望。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陳朝官至中書侍郎,因沒有子嗣,虞世南便過繼給虞寄為子,因此他取字伯施。
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欲,意志堅定,努力學習,年少時與兄長虞世基一起在文學家顧野王的門下讀書,受學十多年,他勤奮努力精思不懈,有時十幾天不洗臉不梳頭。他擅長寫文章,曾師法文學家徐陵,徐陵也認為虞世南得到了自己的真髓。與他同郡的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擅書法,虞世南拜智永為師,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由此名聲更大。
清人施補華《峴傭說詩》:“《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矣!”賜東園秘器,陪葬昭陵,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
虞世南的文學成就
虞世南文章婉縟,與徐陵相似。曾勸太宗毋為宮體詩,而其詩除《詠蟬》等少量有興寄、邊塞詩較剛健外,其余多為應制、奉和、侍宴之作,文辭典麗,內容則比較空泛。
虞世南的代表作有《出塞》、《結客少年場行》、《怨歌行》、《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等。其中后三首詠物詩分別寫竹、蟬和風,緊緊抓住對象特點,刻畫得相當傳神,例如《蟬》詩寫蟬飲清露,棲(梧桐)高處,聲因高而遠,而非是依靠秋風,寓意君子應像蟬一樣居高而聲遠,從而不必憑借、受制于它物。其描摹狀物、托物言志之功夫可見一斑。清代沈德潛在評論《從軍行》二首時就稱此詩(即《蟬》)“猶存陳隋體格,而追逐精警,漸開唐風”。
【虞世南《蟬》詩詞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優]06-20
(優選)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4篇07-15
蘇軾詩詞賞析09-06
水調歌頭詩詞賞析10-23
蘇軾的詩詞賞析08-20
浣溪沙的詩詞賞析08-22
溫庭筠詩詞賞析08-29
元日詩詞賞析07-01
《蝶戀花》古詩詞賞析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