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預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鄉村關于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預案
農村是自然災害受災最重的地方,那么農村要怎么制定自然災害的應急措施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村自然災害應急預案,供大家參閱!
林巷村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一、工作原則
1、成立工作小組,分工負責,責任到人。我村成立了以書記胡德立任組長,主任胡友新任副組長,村兩委其他成員任小組成員的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我村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工作指揮、組織、協調、監管。
2、以人為本,最大限度的減少危害。在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領導小組要及時協調、指揮,幫助受災群眾解決衣、食、住、衣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困難,最大限度的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3、依靠群眾,自救為主。當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要充分調動各村民組組長的作用,依靠他們幫助救災。平時村兩委班子要對村民組組長做好救災救急的培訓工作。
4、領導重視,加強預防。村支兩委應做好災害的.預警工作,對可能發生或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地段要嚴密監測并及時預報,建立災害預警系統,落實防范措施,指定專人,經常性地開展檢查和督促,制定危險地域群眾轉移線路和安置地點的應急預案。在接到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的信息后,應在1小時內向鎮政府報告,盡快派遣工作組,及時進行災情核實,兩天內將核定災情報告上級政府。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村范圍內的發生的暴雨、洪水、臺風、干旱、風雹(包括龍卷風、颶風等)、地質災害、低溫冷凍、雪災、地震等異常自然現象造成的自然災害及其他突發性公共事件等發生后的應急反應。
三、應急準備
1、應急安置點準備。我村建立自然災害安置點一處,在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及時將災民安置在安置場所。如果受災群眾廣泛,我村兩委要及時與上級聯系,轉移受災群眾到鎮級、區級避災安置場所。
2、物資準備。在避災安置場所,根據可容納人員數量貯藏一定數量的救災物資;教育受災群眾本人攜帶一些干糧、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災害發生后5小時內將保障物資送到避災安置場所。此外還要建立健全救災物資緊急調撥和運輸制度。
3、培訓、宣傳準備。開展村級預防減災活動,利用各種宣傳欄宣傳災害知識,宣傳災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保險的常識,增強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
并且每年至少組織1次各村民組組長業務培訓,使所有人員熟悉預案,知曉避災安置路線、場所及保障須知等。對預案不妥之處,及時進行修改。
高橋灣村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一、自然災害救助工作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
村成立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按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分級負責,救助經費分級負擔的原則,實行村統一領導。
當重、特大自然災害發生時,本預案即自行啟動,具體實施分為三個時段。
第一時段為緊急救助初期。當局部地區或少數鄉鎮發生災情時,災害發生地進入緊急救援狀態,村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應根據災害程度和發展趨勢,做好救助和協調的前期準備工作。
第二時段為緊急救助中期。此時的受災范圍、險情、救災任務較初期成倍增加,各種救助措施迅速到位,救災工作全面展開。村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要根據災情報告和所掌握的`實際情況,立即作出自然災害救助計劃,組織救災小組前往災區協助指導救災工作。
第三時段為全面開展救災工作時期,應立即開展以下工作:
1、村委會立即召開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通報全村災情和救助工作情況,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更大災情及對策。
2、立即將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報告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請求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現場察看災情,給予援助。
3、以縣民政局為主體,抽調相關單位人員,進駐受災地區,查災核災,協助指導地方救災工作。掌握情況,反饋信息,同時進行宣傳報告。
二、自然災害救助應急措施
村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 組織民政部門及相關單位,在災后24小時內將遇險群眾安置就緒,及時供應災民急需的食品、日用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保證災民基本生活需要。同時要根據核災后的災情數據,制定災民吃、穿、住、醫等總體方案,報經縣自然災害救助領導小組審定后,分步實施。
三河村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為進一步完善三河村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提高災害發生時應急反應能力和救災工作整體水平,以便迅速、有序、高效地實施緊急救助,最大程度地減少居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根據上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要求,結合我村實際狀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村基本情況
肥西縣銘傳鄉三河村位于銘傳鄉東南部,東與本鄉聚星村交界,北與桂樹村交界,南與農林村交界,西與南分路社區交界;本村行政區域面積為7.5平方公里,現轄18個村民組,F將三河村基本情況簡介如下:
1、人口情況:三河村共有戶籍人口1520人,常住人口1610人。農戶420戶。
2、土地現狀情況:全村共有耕地面積2750畝,山林地面積2900畝。
3、兩委班子情況:三河村黨支部共有黨員46名,設支委3名,支部書記張松,委員涂志林,呂曉斌;村委3名,村委會主任涂志林,委員趙家應,王世云。
4、村民經濟來源情況:三河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主導產業以水稻、油菜及蠶桑為主,群眾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外出務工為主。
二、災害隱患
三河村是丘陵地區,旱地較多,所以怕洪水的危險,此外還可能有大風、雪災、冰雹、地震等自然災害。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村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工作指揮、組織、協調、監管。
指揮機構由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組成,指揮中心設在村辦公室。
總指揮:張松
成員:涂志林 呂曉斌 趙家應
指揮機構下設:信息組、搶險組、巡邏組、轉移組、保障組、監測組。
工作職責:
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有關救災的各項工作。
信息組:負責災害的預警預報、掌握災情和救災工作進展情況。
搶險組:負責救災搶險工作。
巡邏組:負責災害隱患點的監測、災害發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轉移組:負責需要轉移安置人員的轉移安置工作。
救助保障組:負責轉移安置人員生活保障、搶險物資供應、后勤保障服務、受災人員生活救助等工作。
四、應急物資準備
(一)通信、交通工具準備村指揮所成員在受災期間必須配備通信和交通工具,保證聯絡暢通。
(二)搶險工具準備村指揮所在受災期間配備各類基本搶險工具。
(三)應急避難安置點準備。需轉移安置到市級避難安置場所的,在村辦公室集中集體前往。需轉移安置到村避災安置場所的,沿村內主要道路自行轉移,村避難所安排在村辦公樓。
(四)救災物資準備
1、教育居民自覺儲備一定數量的糧食,以防急需;安置所應及時準備的救災基本生活用品如:飲用水和方便面、餅干等干糧。
2、發放方式以小組為單位發放,根據小組人數戶數,由小組干部統一領取發放。
3、建立健全救災物資緊急調撥和運輸制度。緊急狀態下災區急需的其它救助裝備,采取征用、征購等辦法籌集,災后由村委向上級部門申請應急資金結算。
五、災害預警
接到上級災害預警信息或發現特別緊急險情時,信息組工作人員及時通過電話或短信通知辦公室、各工作組人員,再由各小組工作人員將災害預警信息傳達到每家每戶。
六、信息報送
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災害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房屋倒塌、損壞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救災措施和災區的需求。
1、災害信息組負責災害信息報送工作,一旦發現災情,立即通知本村災害救助應急指揮部領導,實現信息報送至上級領導的零時段間隔,并不斷跟進減災救災的續報工作。
2、災害損失情況包括以下指標:受災區域、受災人口、因災死亡人口、因災失蹤人口、因災傷病人口、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因災飲水困難人口的數量;倒塌房屋、損壞房屋的'數量;直接經濟損失。
3、因災需救濟情況包括以下指標:需口糧救濟人口、需救濟糧數量;需衣被救濟人口、需救濟衣被的數量;需救濟傷病人口的數量;需恢復住房間數、需恢復住房戶數。
4、已救濟情況包括以下指標:投親靠友人口數量、借住房屋人口數量、搭建救災帳篷和簡易棚人口數量,已救濟衣被人口、已安排口糧救濟款、以救濟衣被數量、已救濟傷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濟款、已安排恢復住房款、已恢復房間數、已恢復住房戶數。
七、應急響應
1、應急預案啟動村指揮所接到鄉指揮部指令后,立即啟動本預案。災害發生后,根據上級指令,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可按照本預案協調各成員行動。各成員按照上級指示按照本預案明確的職責分工,履行救助職責。
2、災民轉移安置根據《銘傳鄉關于自然災害救助預案》要求,災民轉移堅持分期分批轉移原則,災民安置堅持以“分散安置為主,集中安置為輔”的原則。災民轉移根據災害發展程度,由有關干部分批組織災民轉移:第一批轉移人員:地質災害點、危房;第二批轉移人員:低洼易受災區。
八、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
(一)災后救助
1、分散安置的災民,臨時生活保障暫由安置戶負責。
2、集中安置的災民,臨時生活保障由有關村干部負責落實。
3、救災物資的發放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實行民主評議、張榜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建立災民救助花名冊,發放災民救助卡,確保救災款物發放工作規范、有序進行。
4、災情收集要及時上報,災情發生后,村指揮所災情信息組迅速深入受災點收集各類災情,及時開展查災、核災,并造冊登記、分析匯總后,由村民政助理員上報街道民政辦公室。
(二)恢復重建
1、災后重建工作要堅持“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的救災工作方針,采取自建、援建、幫建、和困難家庭危舊房改造相結合的方式,以受災戶自建為主。重建資金根據上級部門下撥的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費,專項用于災民災后房屋重建工作。
2、掌握并定期匯報救災資金下撥進度和恢復重建進度。
3、由監測組負責,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指導災區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確保災后無大疫。
【鄉村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預案】相關文章:
鄉村關于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預案05-09
關于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預案05-09
關于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預案05-09
學校自然災害應急處置預案05-09
企業關于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預案05-09
社區關于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預案05-09
學院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
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
國家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