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別,我的故鄉抒情散文
黎明的鐘聲擊碎昨夜的幽夢,故村的上空湛藍湛藍,如同水洗一般。朵朵白云飄逸在藍天之下,時而大朵,時而小朵,時而拉長,時而集朵,就像一面無盡無止的熒屏。幾條清澈見底的溪水沿著田畔安安靜靜地流向將一塊塊規格不一的田地,串聯成網。熱情的風吻過田壟上植種的渴望,一片片蔥綠的莊稼生長茂盛。靜心傾聽,還能聽到莊稼拔節的聲響,如優美的琴聲撥動著心弦。突然一架飛機拖著長長的尾巴穿越天空,留下優美的弧線。是誰把鄉村的畫卷描繪的如此清純亮麗?讓人心情不禁豁然開朗,我按捺不住心潮的涌動,好想與這田野村落溶為一體。
站在被好多好多莊稼和蔬菜蔟擁著的田壟上,清新甜潤的氣息滋潤著我多日來郁悶的心田。風定落花深,正是春濃時。越冬的小麥早已抽出了綠油油的葉子,野菜也不甘寂寞地悄悄向上竄著,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綠,郁郁蔥蔥,和小麥爭相斗綠,這些野菜好久沒有人來采割了吧?遠遠望去,麥兒野菜草兒就像為大地織上了一件綠色的地毯;配上金黃色的油菜花,猶如在綠毯上繡著一朵朵金色的黃花;桃樹的枝頭掛滿了一朵朵淡粉色的小花,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清香......一幅春涌山鄉圖,叫人看得舒服,聞得通暢。
這就是我生命起源的土地,是賦予我力量、勇氣、率真與靈感涌動的厚土。這里的田野村莊、遠山近水,天光云影,婆娑朦朧、如夢如幻;還有那一草一木、雞鴨鵝豬、以及歡快的小狗,忙碌的大人和玩耍的小孩,都是我熟悉的向往的元素,讓我倏然間就象生活在童稚世界里。是的,這泥土的芳香、家禽的嗚叫、河水的歡唱,一切的一切都印有我太多太多難忘的記憶,讓我魂牽夢縈。每來這里一趟,我都會收獲很多從前不曾擁有的東西。每踏上這片土地一次,我的情感便會得到一次淋漓盡致的升華。開始頭涔涔而淚潸潸了:故鄉呵,你好溫柔!我忍不住脫下鞋襪,與這迷人的土地來個親密接觸。我不是一個抵擋不住誘惑的人,可這是故鄉的土啊,這是在心海里沉淀下來的溫柔呵,這是從開始爬行到最后的死亡都和這塊保持著零距離的土地。歲月可以無情地改變著這里的容顏,但始終無法改變一顆尋夢的心。我眷念著這塊土地,它寄托著我對故鄉深深的思念之情。這種眷念出自于未泯的童心,是最簡單最樸素,卻又是最真誠熱烈的。故鄉熟悉的一草一木誘惑著我,讓我感受到一種發自人之初的真實和感動。可,如潮水般無法阻擋的公路網絡化建設工程正方興未艾,田野和村莊正在迅速消失。我眼前腳下,祖祖輩輩棲身于此的村莊,千百年來父老鄉親們賴以生存的耕地,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四通八達的公路。那時,賴以生命的根系汲取養分的沃土消失了;那時,將生活在時代的洪流之中,連回頭的地方都沒有了然后,再也找不到什么東西能夠承載對祖先與故鄉的紀念。現代化進程和古樸的鄉土氣息碰撞著。以后,哪里能活下去,哪里就是家鄉......
故鄉,一直是歷代炎黃子孫詠嘆的主題詞。盡管總有日暮鄉關何處是的思鄉之苦;可是一句少小離家老大歸,鄉音未改鬢毛衰,誠然有著許多無奈與感傷,亦能從中讀出隱藏著的如釋重負與淡淡喜悅。故鄉,最終還是成為游子們骸骨和靈魂的皈依之地。如今,要刨開自家的祖墳,把祖先的骸骨從棺材里取出、敲斷,然后重新入殮,集體遷往一個生疏的地方。隨著祖墳的遷移,我的故鄉也開始埋葬。村莊將要消失,田地將不復存在,傳統農業社會聚族而居、雞鳴狗吠的田園牧歌景象也將會隨著公路建設而消失。儲存在基因中的那些印記,將會隨著故鄉一同灰飛湮滅;一直銘記在心的可愛土地,也將如同遠去的童年和青春一樣一去不復返。我的心在哭泣。從此,腦海中的舊時記憶漸漸的只剩下一些碎片,再也找不到什么可以承載我對故鄉的眷戀了。從此,世世代代務農的人們正在改變著著身份。從此,這些與家族、自然、四季密切相關的人們將被孤零零地懸掛在鋼筋水泥里,無鄉可依。
從故鄉出發,審思自己家人、鄰居,及其生活方式、思想需求,然后再來審思這個時代的發展。找回故鄉,需要重新審思自己與這個國家、與這個民族的關系。我站在故土上,用目光和腳步丈量村莊的土地、樹木、水塘與河流,找回內心丟失許久的安寧。當一個兒童/在土豆地里咿語;/穿過長夜守望者的夢,/它的清唱來臨。/縱使你遠遠離開,/到世上最寂寞的所在,/往后的歲月,它執著的聲音,/仍然會縈回在你的心里。(奧地利著名詩人里爾克:《民歌》)如今終于見到了遼闊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淚落如雨。河水在傳唱著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思鄉,是人類社會最為古老的情感之一;歸鄉,也是千百年來人們獲得安寧與休憩的重要方式。對農耕文明早熟的炎黃子孫來說,這幾乎是一種近似宗教的儀式。古老的鄉愁,是對于農業文明的一種想念,是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一種精神方式;農業文明下的狀態與四時相合,春種秋收,晨起昏睡。人類進化到高科技時代,人之本源被急劇地拋棄,人與自然沒有關系了,與四季沒有關系了,現代人被孤零零地懸在都市的鋼筋水泥里。如今的鄉愁,是一種開心一種向往:故鄉美啊,呆在那就是舒服。如今的鄉愁,是在懷念人的自然屬性;思念的是與自然、與大江大河的一種相互偎依的感覺。如今的鄉愁,是一種傳統的回望,找回曾經支撐維系我們這個民族發展的最樸素的道德方式;面對將來陌生的生活,用族群的臍帶來汲取養分來培養沉靜來增添力量。如今的鄉愁,覺得那里的`自然界還在,能夠找到一種生存感,一種活著的感覺。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擁有許多種財富,這些財富沒有貧賤之分,只要好好把握,它將永遠伴隨你。家國家鄉、家族家園,是民族記憶中最寶貴的精神依托、精神財富。重返故鄉,與故鄉做最后的吻別,讓故鄉畫面定格在手機里,在腦海里留下對故鄉最后的記憶,并讓記憶承載生命的厚重。雙腳踩在這美麗而熟悉的土地上,踩在這溫柔的誘惑里,看著前方,不想一下子就走完腳下這條路。剛剛去世的母親曾經告訴過我,我兩歲的時候有了一個妹妹,農忙時節自個兒坐在田埂上玩著泥土,母親背著剛生下來沒有多久的妹妹和村里的大人們一起面朝黃土背朝天地插著秧。我把稚嫩的雙腳插入灰色的水稻田里,螞蟥爬上了我的腿上,我哇哇大哭,母親趕緊過來猛拍我的腿部,螞蟥被迫掉了下來......在有月光的晚上,躺在竹床上搖著媽媽的大蒲扇,數著天上的星星,聽著媽媽那總也講不完的故事......在炎炎烈日下,搖著小船慢慢悠悠地鉆進荷塘之中,采菱摸魚捉蟹,再扎猛子玩狗刨,把黝黑的肚皮漂在水面上......右側的那片竹林,記得一場春雨過后,竹子想出來透透氣,便從土里往外鉆,片刻間竹林便全是竹筍,我們幾個小伙伴結伴去挖竹筍。夏天,竹林里卻透著涼爽,我們這些小屁孩在竹林里唱呀、跳呀,一起躲貓貓。坐在歪倒的竹子上蕩來蕩去,就像城市里的孩子在蕩秋千一樣玩耍。故鄉的竹林呵,你是否還記得我童年嬌小的身影?故鄉沉默著,如古樸的慈母在審視著自己......那個不遠的終點已經看到了,遠方的老屋在向我招手,已經聽不到往日喧嘩的孩童嘰喳聲和女人呼豬喚雞聲了,唯有炊煙依然裊娜向上彌漫著。我的心有了莫名的振顫,整個身心似乎化進了天空中浮動著的古老塵埃和眼前茫茫一片的原野里,覺得每向前走一步,腳底就是一痛,可為何不能放開腳步穩妥地前行?是好長時間未走過這么凹凸不平的田埂土路了,還是這塊美麗溫柔的土地吸引了我?我蹲下來,雙手捧起一把泥土聞著它的芬芳,泥土里有塵封的美麗和回憶的靈魂。在這個充滿靈秀的鄉野之中,溪水淙淙,我對這清澈見底的溪水喜不自勝,伸手一掬入口,一股清涼的氣流瞬間流遍四肢百骸,全身上下無一不感覺舒坦......
我向愁煩,
說了一聲再見
本打算,把她遠遠地撇在后邊
奈她綢繆纏綿,
笑語歡,笑語歡
眷眷拳拳,情那樣重,心那樣堅。
我想把她欺騙,
她割斷牽連
啊?拋閃?她情那樣重,心那樣堅
置身于故鄉的田間村野,一切塵世喧嘩熙攘皆拋卻在腦后,盡情吸嗅著故鄉的一切氣息,陽光是明媚的,風是溫煦的,泥土是芳香的。凡世間的所有俗事雜念此刻已經離我很遠很遠,困擾了我多時的那些愁緒,終于也舍我而去。看那澄澈的天空,有鳥兒飛過,卻未留下一丁點的蛛絲馬跡。此時我居住的那個城市那個小區里,中心花園已經百花爭艷了。花,有開就有落,自有定數;凝望這熟悉的村落熟悉的田熟悉的水,緣生緣滅,不也一樣有個定數?
也許原該存在的依然會存在,不該存在的會自然消失,我愿此時的我依然停留在童稚時期。如果,晚上有流星飛舞,我一定要許下這樣一個心愿:簡單的、快快樂樂的生活著,童稚之心永恒。
【吻別,我的故鄉抒情散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