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邊上學邊創業,苦樂自知的創業故事
圖解: 如今,越來越多的者出現在我們身邊,而接受采訪的這幾位者中有暫時的成功者,也有事實上的失敗者。在這里,我們無意渲染致富神話,更不是編織個人傳奇,只是希望通過他們的創業經歷能讓準備創業的大學生或是正在創業的大學生從中體會一些經驗。
成功
天津師范大學兩名大二男生
吃頓烤雞翅想出好商機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帶他(她)來吃吧,如果你恨一個人也帶他(她)來吃吧!边@句“涉嫌盜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經典臺詞的開場白是天津師范大學的兩位“學生老板”給自己的小店撰寫的廣告語。
“津門翅客”是大二學生金德全和同學董磊合伙經營的一家烤翅店,店址緊靠師大校區,經常光顧烤翅店的“主顧”也以附近幾所高校的學生為主。與金德全約好見面的那天,“津門翅客”正在裝修,狹窄的店面里堆滿了封陽臺用的塑鋼窗框。
“津門翅客”的店面不大,上下兩層大約也就百余平方米,除了廚房和衛生間外,剩下的地方也就能擺十張左右的小餐桌。
和很多的經歷相似,這倆人投資開烤翅店的想法也來源于一次無意中的發現。“哈爾濱市有一家烤翅店生意特別好,經常會見到去吃雞翅的客人排隊。我們去年冬天一起去吃飯發現原來烤雞翅也能這么火,所以就想在天津也開一家類似的店!
在學校附近租房子,兩層百余平方米的小樓每年的房租是11000元,接下來就是購買烤箱、各種調料、桌椅板凳,沒用一個月,“津門翅客”開張營業。“我們的一期投資3萬元,除了一小部分是自己的,大部分都是跟同學們七拼八湊借來的。”
3月,伴隨著一則“只要你能吃4根辣翅,全桌免單”的廣告,“津門翅客”開張了。如今,“津門辣翅”已經在師大校區外“存活”一個月,小店經營狀況良好。現在,“津門翅客”在網上開通博客訂餐,對外的宣傳依然是“巨辣雞翅”。
圖解: 失敗
江南大學一名天津學生
“股東”出分歧拆散創業路
大多數的者都會選擇流通領域,也就是賣東西?墒菍W習通訊工程的小劉和同學卻選擇另外一條道路——中介所。不過就是這條不用大投資、大成本的小生意也在經營兩個月后宣告失敗。
與很多想拿創業項目當成事業來做的大學生比起來,小劉的想法比較簡單,中介所只是他在大學時代勤工儉學或者說賺零花錢的一個方式而已。以介紹家教為主要業務、推薦群眾演員等其他副業為陪襯的“中介所”在去年春天開業,辦公地點就是小劉的宿舍,同宿舍的兩位室友是他的“合伙人”。三人既是老板也是員工,每天騎著電動車奔跑于學生和家長之間。
“最開始我們的生意不錯,每位接受中介服務的學生大約會付給我們100~150元不等的中介費!毙⑺麄兊摹翱驮础倍际侨艘稽c點找來的,光散發出去的傳單、廣告就花費他們不少錢,更不要提經歷。在家教工作步入“正軌”后,“中介所”拓展“業務范圍”,開始為一些影視劇劇組尋找群眾演員。雖然一次賺錢不多,但是每月下來也是收入頗豐。
隨著業務的擴大,問題一點點暴露出來。首先,來他們中介所找家教工作的同學開始跟他們玩起花招!拔覀兡敲床蝗菀渍襾怼驮础皇琴嶞c辛苦錢,可是有部分同學卻在與家長‘接頭’后把我們甩開,讓我們‘人財兩空’!毙⒄f,這種事是他們始料不及的,而且即使是發生之后,他們也沒有想到特別可行的辦法來解決。為此,三位“股東”開始出現爭執。
特別是在大三開學之后,通訊工程系開始細分專業,以前一直住在同一宿舍的小劉三人因為選擇專業不同而搬離舊宿舍。住宿地點的變更直接導致他們在生意上最終“分道揚鑣”,開學后沒多久,小劉他們組建的“中介所”便宣告破產。
圖解: 專家會診
近日本報特別采訪在方面的專家,他們中有成功的企業家,有負責校內指導、校外培訓的專家。他們將從的艱難、優勢、問題等諸多方面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以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為那些準備創業的大學生提出一些建議。
矛盾:先創業還是先就業
從有“者”這一名詞開始,有關大學生是應該先就業還是先創業的問題就成為社會各界爭論的焦點。雖然目前眾多高校都給大學生安排創業培訓,政府也給予者提供很多幫助,但是依然無法阻擋“大學生應該先就業再創業”呼聲的存在。
在這一問題上,南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劉月波主任持相同的觀點。劉主任在接受采訪時曾經多次提到,他更提倡大學生先工作三五年,積累社會經驗、工作經驗之后,再去自主創業。
“我國大多數大學生在校期間主要還是以學習理論知識為主,學生們所接受的創業教育明顯不足!眲⒅魅握f,雖然目前很多高校都在開展創業教育,但即使這樣,對于社會經驗、經濟基礎都很匱乏的大學生來說,依然很難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社會。貿然“下!,溺水的可能性極大。此外,在校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必然會分散他的經歷,從而影響他的學習。不管畢業之后就業危機多嚴重,身為學生首先還是要先完成“本職工作”,這樣也是為以后的成功打好基礎。
作為一家企業的“掌舵人”,吳樹桐總經理認為,大學生在選擇就業和創業時應該根據自身條件而定,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都同樣嚴峻!白灾鲃摌I是就業的一種方式,就業同樣也是創業的一種,兩者之間并沒有天壤之別!眳强傉J為,在這兩種身份之下,信用、盡善盡美的工作態度以及清晰的工作定位同樣是缺一不可。
圖解: 問題:激情上馬喜憂參半
雖然社會各界對于的觀點不同,但兩方觀點中卻有著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擔憂。
作為創業指導專家,李占強先生接觸過很多自主創業和準備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八麄兊膭摌I熱情很高,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創業經歷,也沒有創業基礎,創業計劃完全憑個人主觀愿望和想象去制定。”在這種條件下出臺的創業計劃想法簡單,創業思路粗淺,創業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同樣,劉月波主任也認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否成功,技術、資金和社會關系是三個關鍵條件,但這三個條件恰恰是現在眾多大學生所欠缺的。
“技術就是創業的資本,資金是創業的‘敲門磚’,社會關系也就是很多人講的人脈,是事業發展的必要條件!眲⒅魅握f,多數大學生在畢業之前都依靠家庭生活,可以說沒有任何經濟基礎。不可否認有些大學生的創業想法很好,但是苦于沒有啟動資金而遲遲不能成行。創業離不開資金,當然如果父母可以提供經濟幫助能夠緩解這一問題,但是對于大多數創業者來說,資金仍然是阻撓他們創業的一大難題。
此外,豐富的社會關系是公司開拓業務渠道的有效資源,是公司發展必不可少的一條途徑,但就是這條無法繞開的途徑卻讓一直生活在校園里,沒有社會關系的大學生屢屢受挫。
當然,相比較社會上的其他創業者,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樣也有著他們自己的優勢。“他們年輕,文化程度高,對新生事物敏感!眲摌I指導專家李占強表示,他們對于新鮮事物、新鮮行業感知快、接受快,對他們開展一些科技性的創性行業非常有力,特別是部分大學生擁有發明創造的專利。相比較普通創業者來說,接受過相關專業系統教育的大學生可以選擇某些“含金量”較高的行業進行創業。如果再能結合自己多年所學的專業,掌握好相關的企業運作方式,他們的創業之路將越走越寬。
圖解: 建議:面對商機 理智行事
創業市場雖然商機無限,財富卻并非俯拾即得。
“確立創業目標創業者不能以能夠賺多少錢為目標。賺錢是重要的目標,但不是唯一的目標!眳菢渫┛偨浝碚J為,創業從廣泛的意義講應該是創造自己的事業。
要選擇正確的合作伙伴。在一個人的生活和事業中,合作伙伴非常重要!澳愕暮献骰锇橐c你互補,能夠增強你自己的優勢!贝送猓趧摌I之前一定要選擇好創業領域,一定要選未來有發展潛力的行業,而不能是“夕陽產業”。
除了以上幾點外,吳總認為在事業發展的重要階段應該注意兩個核心問題,那就是德與能!暗率且环N做人的資本,如果你是一個品德好的人,懂得謙讓、無私、樂于助人,那么接受你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你得到的支持也就越來越多。能也就是能力,在這里并不是說有了知識就有能力,知識和能力之間還要有一個實踐和自己領悟、提高的過程。”
“在創業過程中,從始至終都要擁有執著的精神。”吳總說,不管是創業者還是就業者,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問題,執著的精神將促使你堅持下去,直到順利完成任務。
此外,劉月波主任認為,大學生在創業之前要認清自己所處的創業環境,學習相關的企業管理知識、財務知識等都是不能缺少的環節。而創業指導李占強則告誡準備創業的大學生,在創業初始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很多大學生在創業之初目標定得很高,有強烈的優越感,卻忽略了創業的艱苦和困難,結果往往是以失敗而告終。希望者一定要放低姿態,把心態放平和,避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地走好創業之路。
總之,雖然步履艱辛,但是也并非走投無路之舉。只要你正確面對,擁有明確的目標,具備探索的勇氣和獨自承擔風險的能力,未來一定會春暖花開。
圖解: 對于大學生來說,校園不僅僅是學習的地方,更是鍛煉自己才能的“社會縮影”。記者采訪了幾名成功的“70后”、“80后”社會企業家,他們在大學期間都有過精彩的生活,他們認為,學生時代參加社會實踐和創業的經歷,對他們現在的事業非常有幫助。
金鋒寶島眼鏡公司天津地區副總經理
專心學業未創業 日后做出大市場
大學時代的金鋒,是一名成績優異的尖子生。金鋒說,像他這樣“70后”那一代人的大學生活,遠沒有“80后”大學生活那樣豐富,在學習期間創業對于那個年代的學生來說,幾乎是想都不敢去想的事。
金鋒學習很專心,讀書時頭腦里沒有雜念,但他不是書呆子,學習視光專業的他,并沒有僅限于本專業知識,而是利用業余時間,選修了很多專業課,甚至還經常參與學生會活動。金鋒覺得,大學期間的學生會生活,對他事業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活動讓他開闊了眼界,比其他同學更早認識了社會,積累了社會經驗,而結交朋友,讓他學會了如何與陌生人溝通!按髮W是一個特殊的角色轉變期,你要由學生轉變為職員、打工者,進入社會,與人交流的能力很重要,而如果在大學期間學會與陌生人交流,你就比同齡人多了一份競爭力!
身為公司副總經理,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不僅要在管理業務時與陌生客戶打交道,還要與公司職工交流!艾F在回想起來,大學時代我學到的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交流’,因為直到現在我仍然在受益!
學長忠告:雖然他的大學時代與現在不同,但金鋒覺得,一味專心讀書并不是大學期間最好的生活方式!白詈枚鄥⒓右恍┗顒,比如學生會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甚至可以嘗試創業,成功和失敗都是一種積累。我覺得接觸社會早一點,將來步入社會后的競爭力就多一點。”
【邊上學邊創業,苦樂自知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與年齡無關創業故事12-09
創業的故事11-03
窗邊的故事作文12-04
勵志的創業故事11-24
創業勵志故事精選11-25
成功創業故事11-25
農村創業故事12-09
鄉村創業故事12-09
簡短的創業故事12-09
回鄉創業的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