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飾品行業的王中王創業故事
從兩手空空的村姑到億萬富姐的周曉光,在短短二十年里完成了創富神話,她一手創辦的新光公司在女人飾品制造行業享有世界聲譽,也因此贏得"飾品大王"桂冠。
憑著勇氣和自信,她讓母親借了幾十元本錢,做起"跑碼頭"生意。一個女孩子出門自然比男孩子困難得多,擠火車,趕汽車,為了不耽誤時間,還經常白天擺地攤做生意,晚上坐車趕路。就這樣夕發朝至,走南闖北,6年之間,周曉光跑遍大半個中國。
周曉光說,當時她只拿著一本中國地圖,沿著公路、鐵路往前走,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為了5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過上好生活。6年闖世界的結果,周曉光賺了2萬元。
1985年,跑過三江六碼頭的周曉光嫁給了賣繡花樣的東陽人虞云新。婚后,兩人拿出所有積蓄,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里買下一個攤位。周曉光憑著女人的敏感及愛美天性,選定經營飾品。于是,丈夫到廣東進貨,她在義烏練攤。幾年下來,他們在義烏最好的住宅小區買下新房,在市中心朝陽門買下了店鋪,事實證明周曉光的眼光很準,沒過多久,朝陽門成為義烏市中心的商業黃金地段。
出來闖世界時想要的幾乎都實現了,孩子也出生了,似乎該停下來歇歇了。周曉光好強的性格卻絲毫沒有改變。
1995年7月,夫妻倆毅然拿出700萬元投資辦飾品廠,義烏大地上從此有了一個聞名全國的飾品生產基地。周曉光有了自己的實業。每天開發100款。1995年到1998年,新光飾品廠以連續翻番的速度發展,并在全國建立了自己的產品銷售網絡,一舉成為國內飾品行業的龍頭企業。
由于是行業"王中王",曉光每天要開發100余款新產品,跟隨的企業自然多,這并沒有讓周曉光感到滿足。她認為,別人跟得快,我才跑得更快。
周曉光的大度是出了名的:每次出國參展回來,周曉光都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甚至學到的毫無保留地告訴同行。"獨木難成林。"周曉光這樣說。
飾品行業有個特點,周期短、更新換代快,沒有強大的設計開發能力根本無法在市場立足。
2000年5月,對周曉光來說是一個轉折,這位普通中國女性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國際珠寶飾品展上著實"火"了一把。來自亞洲、美洲、歐洲50多個國家的70多個客戶被她的產品吸引,4個展位擠滿客戶,帶去的8名翻譯不夠用,又臨時請了4名。一些客商在會場上輪不到下單,只好索要有關資料再趕到義烏面談。周曉光也是首次打破了由韓國和中國香港人稱霸飾品市場的局面,在參展的57個國家和地區226家企業中嶄露頭角。
"我是被逼出來的。"周曉光一言概括。全國飾品行業共有企業2000余家,其中1000多家集中在義烏,產量約占全國的70%左右。作為義烏市飾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一面世,馬上被仿冒,而且價格比"新光"低許多。
有時新產品僅生產一兩批后即被迫停產。國內飾品行業低價位、低品位、低質量的惡性競爭,使該行業過早步入萎縮狀態。這種情況下,周曉光把目光瞄準國際市場。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飾物的要求和理解,周曉光的足跡幾乎遍及亞、歐、美。有一次,僅僅為了買下一張美國某老牌企業的產品設計構思說明書,她毅然掏出了2。4萬美元。
回憶香港之行,周曉光仍充滿激情,"我第一次帶著自己的產品參加國際展覽,獲得空前成功,大增信心,我完全有能力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我不但要做中國的第一,而且要做響中國的品牌。
【飾品行業的王中王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飾品行業創業當富翁的創業故事03-10
飾品創業計劃書12-01
女裝行業品牌市場擴大創業故事03-10
家紡行業新財富的創業故事12-09
餐飲行業擇址研究的創業故事12-09
家具行業的精英管理的創業故事03-10
飾品店創業計劃書12-09
飾品創業計劃書15篇01-23
飾品銷售公司創業計劃書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