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身殘志堅的創業故事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去漣鋼參加一個寫作培訓班,在漣鋼高溪市場旁一棟高樓的三樓過道口處看到了令人驚奇一幕:一個中年殘疾人,男性,彎曲的雙腳若拐杖一般粗細,屁股上捆扎著一整塊大而得體的汽車輪胎膠墊,蹲坐地上,要移動時,只能靠雙手撐地才能挪動整個身子。他獨自一人,手持灰鏟,勾著頭,忙碌著,一鏟一鏟地鏟除裝修時從墻上掉下的油漆仿瓷等斑跡。粗看去,房屋剛粉刷裝修。他頭上身上早已落滿一層厚厚的灰塵。
見此情景,我的心不禁怦然為之一動。我從錢包里抽出一張10元紙幣,準備返回三樓去,獎賞這種勤勞的人,獎賞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恰巧從三樓走下一個中年男子,我趁機打聽:"喂,這位同志,請問上邊那位做事的殘疾人是哪里的?他做多久了?"隨即,我把準備送他10元錢的想法也說了出來。
中年男子把我打量了一番,顯然對我那所謂獎賞的10元錢有一種"不屑之狀"。見我如此誠懇,他很快就與我攀談起來:"告訴你吧!他是這棟大樓的老板,我還是在他六樓上買房子住的。"
七層高樓全是瓷磚裝飾,總面積3100平方米,光是房租收入每月就有1萬多元。
一個殘疾人能夠撐起這樣一棟高樓,其中一定有不少故事,我充滿了好奇,決定前去探個究竟。熱心的中年男子幫我約到了他,說好第二天見面。
第二天,我按約定時間準時趕到樓下,而他比我來得更早,已坐在樓下的階梯上等候了,且四處張望著,怕我找不到他。
他理了個平頭,衣著干干凈凈,滿面紅光。為了節省時間,我們便在二樓借了一間辦公室聊了起來。他不能坐凳,只能直接坐地上。為了拉近我倆的距離,我也干脆盤腿坐地上了。
交談不到兩個小時,一個又一個驚喜深深地打動了我——眼前的人叫譚玉平,已年近五十,在他的人生路上,充滿了苦難、艱辛。3歲時,他死了爹娘,靠哥哥嫂嫂撫養。也就是那一年,他出麻子,患上了小兒麻痹癥。當時家里窮,大人以為他體質差,底子虧,好心給他吃鹿茸,結果把血壞死了。從此,譚玉平再也站立不起了,只能坐在地上,靠雙手撐持才能勉強挪動身子。
人們常說創業難,對一個高度殘疾的小青年,創業則更是難上加難了。
但是創業的艱難并沒有壓倒譚玉平,他仍是艱難地跨出了人生創業的第一步——從哥哥嫂嫂和鄰居那里借來40元,學著做小本生意。街頭擺小攤,賣葵瓜子、水果之類。頭腦靈活、愛思考的譚玉平,賣瓜子也總是勝人一籌。他炒的瓜子總是篩了又篩,特干凈,特香,一天總能賣去一大籮筐。稍有本錢后,譚玉平開始跟人合伙做魚生意,從城東小販手里進貨,再轉手到城西賣出,從中謀些差價;后來就直接從農村農戶家進貨,到城里菜市場去賣,生意從小到大,由少到多,3年后魚生意越做越大,譚玉平也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積蓄。
看到別人殺豬宰牛生意紅火,他又跟人合伙,做起了豬牛屠宰生意。這樣又是三四年,積蓄的底子進一步厚實。
做大了生意的譚玉平,首先想到要建一個"窩",砌一棟屬于自己的房子。一番精心謀劃后,譚玉平終于在漣鋼市場和鋼絲橋的交叉路口置辦了自己的第一處產業——蓋起了一棟4層樓的小洋樓。
幾番摸爬滾打,譚玉平悟出了一個道理:小商小販的一攤一店,終究只是生存意義上的謀生手段,很難有事業意義上的規模與發展,要想有突破,便要包工程、辦工廠。
譚玉平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先后承包修建了一條60米長的水泥道路,獨立興建了一個職工食堂,完成了一棟老家屬住房(包括衛生間)的改造工程,承建了一個學校的操場跑道,新建了一棟3200平方米的七層樓三個單元的家屬樓,一直到現在仍在承包著雙江水庫的綜合開發利用——豬牛雞鴨綜合養殖和漁業水產綜合開發。除這些工程外,譚玉平還先后與人合作開辦了石井紅磚廠、杉山煤礦、水泥預制構件廠等經濟實體。
問起譚玉平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干勁時,他說,是妻子,給了他艱苦創業的精神動力;是妻子,鼓起了他人生路上的強勁風帆。
妻子叫聶金定,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辦事執著堅定、風風火火。早在譚玉平街頭擺小攤小貨的時候,聶金定碰巧也在他的旁邊擺攤賣冰棒。空閑時,譚玉平偶爾也談起自己的一些不幸遭遇。他的身世遭遇深深地感動了聶金定的心,慢慢地兩人就產生了愛情的火花。
然而他倆的相愛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世人的眼里,聶金定要身材有身材,要氣質有氣質,父親在漣鋼上班,憑著她當時的條件完全可以找個很好的對象,為什么偏偏要找一個雙腳殘疾的人呢?小聶父母不能接受,極力反對;鄰居不理解,"好心勸說";朋友感到愕然,都為他的人生擔憂。但是,作為少女的聶金定并沒有去考慮這些問題,只是善良地感到,譚玉平太可憐,自己同情他,應該去幫助他……小聶瞞著父母到街道辦事處扯了結婚證;拿到結婚證后,他倆也沒有告知朋友擺酒席,一切都是這么靜悄悄。
結婚后的譚玉平深感自己責任重大:小聶這么執著堅定地愛我,我不能讓她失望啊!為了這一切,譚玉平立志做一番事業報答妻子,就這樣,譚玉平和聶金定堅定地踏上了人生創業的風雨路程。
如今,譚玉平一兒一女都長大成人。那借來的40元家當已經變成200多萬元的家業,其中房地產就有三處,房租收入每月就是1萬多元。問起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時,譚玉平很平靜地說:"我身體雖然殘了,但志不殘,我走過了昨天和今天,我還將憑著這種精神繼續走向明天,爭取多包些工程,多搞些項目,做得更大更強……"
【身殘志堅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身殘志堅故事作文01-23
身殘志堅的勵志名人故事04-26
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簡短07-25
身殘志堅的名人勵志故事11-23
身殘志堅的人物故事03-09
身殘志堅的職場勵志小故事12-09
無手男孩身殘志堅上大學勵志故事12-09
合伙創業的創業故事08-04
創業出的困惑創業故事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