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創業故事
大家都知道,創業不易,不僅需要資金,需要技術,更需要有一個好產品或者好服務。然而,草根的創業往往是白手起家創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草根的創業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冠有世界旅游小姐國際大賽中國賽區組委會主席、河北光大石油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第九屆石家莊市優秀青年企業家、河北省工商聯福建商會副會長、河北大智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這么多頭銜的嚴振華,竟是一個年僅26歲的年輕人。從后廚走向總裁的不平凡經歷,不能不說是他創造了80后創業的奇跡。
花季離家打拼
1982年,嚴振華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貧寒的家境讓他從小飽嘗了人間的辛酸。小的時候,他穿的都是別人家小孩穿過的舊衣裳。他聰明,思想敏捷,上小學一年級時小心靈里就萌生了幫父母掙錢的想法。于是,一年級念完后,他賣掉了課本收到了一無錢。接著,他每天早早起床去檢廢品,一個月后共賣了6元錢。總共7元錢就成了他第一筆生意的資本。他用這7元錢去批發冰棒外賣,每天大約有2元錢的收入。雖然香甜的冰棒對他產生許多誘惑,但為了讓錢再生,他從不舍得吃一根。
嚴振華就在邊拾廢品邊賣冰棒中完成了小學的學業,上了初中后,他家里的經濟狀況仍沒有好轉。他每天幫助家里做飯,從而練出了一手好廚藝。后來,他的一個親戚在河南信陽開辦加油站正好缺一名廚師,嚴振華毅然輟學走上了異鄉打拼之路。那時,他剛滿15歲。加油站共有36個人,廚房工作就他一個人。小小年紀每天必須在早晨5時起床買菜、洗菜、做飯,7時與加油站所有工作人員一起用完餐后,又去買菜做午餐,有時累渾身骨頭像散了架似的。人多眾口難調,有時還要挨罵,幾乎每天都要哭一次。想起這些,他至今仍感到心酸。
通過廚房的采購,天生聰明的嚴振華發現了賣香煙的商機。于是,他到市場上去批發香煙按市場價賣員工,每月都能多掙一筆錢。后來,他發現許多到加油站加油的司機也經常要買煙,他便干脆擺了個柜子在加油站賣煙,加上工資,每月收入可達到900多元,使他感到非常開心。
從打工仔到老板
后來由于某種原因,嚴振華離開河南到了石家莊,他仍然在加油站干他的老本行——“大廚”兼清潔工,每天除廚房外,還要洗車、洗廁所,每天工作時間長達近15個小時,但他從不叫聲累。這一待就又是將近5年。十年的沉淀與積累,他漸漸從中學到一套對加油站的經營管理經驗。
2002年,原來他工作過的河南信陽那家加油站因為經營不善面臨倒閉,他便從石家莊掉頭回到河南。他分析了這家加油站的有相對客戶等優勢后,對他的親戚說,給他一個多月的時間,他會把加油站救活。他的親戚在無奈之下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把加油站交給他來管理。沒想到僅僅40天的時間,他就讓瀕臨倒閉的加油站起死回生,這讓他的親戚不得不刮目相看,人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他的精明強干。
一年多之后,石家莊的老板也想請他回去挽救即將倒閉的加油站。熱心腸的嚴振華又返回石家莊。兩個月后,這家加油站也開始扭虧為盈。于是,他想自己開設一家加油站,但這需要一筆巨額資金。正在發愁之時,早被嚴振華精明的經營頭腦征服的石油供貨商陳雙應表示愿意出資80萬元幫助他建加油站。于是,他的理想成了現實,成了昌福加油站的老板。
經營也帶來風險
有了自己的加油站,嚴振華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業。他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每天除了5個小時睡覺,幾乎都在干活。加油站經過一個月的裝修,終于開業,并迎來了開門紅。他知道,誠信是企業的靈魂,他誠信經營,熱情待客,使加油站的生意一天天紅火起來,前往昌福加油站加油的車輛每天都要排成長隊。第一年,昌福加油站不僅收回了成本,而且還獲得了較為豐厚的利潤。在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嚴振華開始規劃擴大企業規模,增開了一家加油站。
然而,隨著規模的擴大,嚴振華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也顯露出來了。他的兩家加油站一度出現營業額大幅下滑的狀況,一連串的問題,給了這位躊躇滿志的青年一個不小的打擊,但他沒有退縮,很快他就找到自己的“軟肋”。于是,他花一萬多元給自己“充電”,到北京培訓,從中受益匪淺。也為他以后的成功做了鋪墊。后來他又相繼融資幾百萬元在河北省開辦了光大石油、金塔石油等8家加油站,他在河北同行中知名度越來越高。
就在他創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時,風險來了。一個朋友說有一批油愿意讓嚴振華銷售,沒想到進了貨后才發現這批油竟然全部是化工油,這一下子給他帶來了近百萬元的虧損,同時還讓他的聲譽大大受損。在沉重的打擊面前,他曾經想到了自殺。不過這次的教訓,也讓他成熟了許多。
從經商到文化產業
經過不懈的努力,嚴振華的事業終于又有了新的生機。從2007年上半年開始,幾乎每個月都增加一家加油站開張,目前,由他光大石油銷售有限公司控股的加油站已達到15家。擴張速度之快,令同行們欽佩。
最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9月,在國際原油暴跌至60美元時二大石油巨頭石油零售價一直保持不變情況下,光大石油居然還果敢地接管了石家莊市體育大街加油站。同時,嚴振華率先代表民營石油企業的把石油降價了4元8角錢,這個舉動引起了整個河北石油界的轟動,也得到了車友的一致好評。
在加油站經營成功途中,嚴振華又把創業的觸角伸向文化傳媒。2006年,他投資成立了大智慧教育集團公司,為回報社會,集團公司聯合共青團石家莊市委員會在石家莊組織了 “財富論壇”、“首屆創業河北大型學習論壇”、“創業河北校園行公益演講會”、“創業大講堂公益演講會”等,舉辦公益演講會近50場,受益人數超過了2萬人,他的演講給許多創業青年指明了方向。
2008年,經過申請,嚴振華的公司成功獲取了2009年度至2013年度的世界旅游小姐國際大賽中國賽區申辦的承辦權,使他的企業產生了從傳統生意到文化產業的飛躍。作為民營企業家,嚴振華在創業途中永遠沒有感到滿足的時候。他表示,今后他還要繼續擴大領域,進一步把自己的企業做強做大。
草根創業故事2
在珠海市前山明珠南路有一個襪子店。這個店只有10平方米,小小的面積,賣的是小小的襪子,而且不是尋常的襪子,是市面上不很常見的品種五趾襪。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店,賣這樣薄利的一個冷門商品,每個月帶給店主的收益卻超過萬元,以致讓周圍很多精明的商人都大跌眼鏡,感到不可思議。
這個店的名字就叫“碧玉五趾襪子專賣店”。店主譚碧輝,原來是江西萍鄉到珠海的一個打工妹。譚碧輝在珠海打了幾年工,攢了一點錢,就想自己做生意。但是,做什么生意她卻拿不定主意,問周圍的朋友,也沒有一個人拿得出一個準主意。在這種情況下,譚碧輝只好自己想辦法。最后她看中了襪子專賣店,并且將目標瞄準了那種能將腳趾頭分隔開來的五趾襪。這種襪子有一個好處,就是因為將腳趾分隔,使人不容易漚腳,犯腳氣。廣東那個地方溫暖潮濕,患腳氣病的人很多,這是一種迎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卻因為不夠時尚,同時沒有人肯下力氣去推廣,以致在偌大的珠海想找一雙五趾襪簡直比登天還難。譚碧輝就看準了這樣一個機會。
譚碧輝的決定遭到了朋友們幾乎一致的反對,他們的理由是:第一,從未聽說過有什么襪子專營店;第二,像襪子這樣一種薄利小商品,得賣多少雙,才能將店錢賺回來?但是譚碧輝打定了主意,不為所動。她的'店很快開張了,第一次就從浙江義烏進了1萬雙五趾襪,每雙的進價在5-10元,這批貨加上租賃店鋪和裝修的花費,不但用光了她所有的積蓄,還負了一部分外債。然而,一開始生意卻十分不景氣,有些冷言冷語開始在譚碧輝耳邊繞來繞去,什么“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之類,但譚碧輝堅持了下來。到第二個月,她就開始贏利,贏利雖然不多,只有區區1500多元,然而卻展現出了一個好兆頭。此后的經營雖然不時仍舊會有些磕絆,但總的來說比較順利。現在譚碧輝靠賣五趾襪,每個月可以穩定獲得上萬元的收入。對一個小本起家的創業者來說,這就是一筆了不得的收入了。非但如此,現在譚碧輝的五趾襪已經進入了細節經營的境界,冬夏天有冬夏天的襪子,春秋季有春秋季的襪子,質地、款式各有不同,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類似譚碧輝這樣的案例并非一個偶發的案例,而是正在形成一種現象。《科學投資》曾經報道過杭州下崗工人余根川創辦的花嫁喜鋪,就是靠經營結婚專用的喜糖,憑著幾千塊起家,不但擺脫了自身的生存困境,而且打出了一個新的天地。據《科學投資》了解,目前余根川僅手下雇傭員工就達100多人,下崗工人余根川經過幾年的打拼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老板。
草根創業故事3
上世紀90年代中,手機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還是稀罕物,當時名字也不叫手機,而是叫大哥大,不像是一種通訊產品,倒頗像某位江湖人士的匪號。當時誰擁有一部手機可是件了不得的事,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走到街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手里拿著個板磚似的東西站在馬路中央,兩眼朝天哇哇亂叫,碰到這種情況,過往的車輛都得繞著走,惹不起。那時候買一部手機要二三萬元人民幣,以購買力來等值折算的話,大概至少得相當于現在的七八萬甚至10來萬元人民幣吧。十幾年來,手機產業讓很多人都發了大財,但發財的大多是手機生產商和經銷商,包括一些修手機的人。誰也沒有想到,手機發展到現在,還能讓另一種人發財,這種人就是像李俊峰這樣的人,基本上屬于白手起家的無產者。一想到手機,大家首先就會想到這是個大投入大產出,小投入沒產出的行業,一款手機要想在市場上打響,最終撈回成本并且賺到錢,不說研發、生產,光廣告費就得投入多少?在這樣一個行業中,像李俊峰這樣出身低、無資源、無資本的小人物,是怎樣起家發財的呢?李俊峰仰賴的就是我們正在介紹的這一招:錦上添花。
李俊峰,農民出身,發財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擁有一部自己的手機。1996年21歲的時候他出門打工,一直到2001年他26歲的時候,才真正擁有了第一部屬于自己的手機。但那個時候,手機已經開始像洪水一樣泛濫成災。走在城市街頭,雖不說人手一部,也相差不遠了。對于好不容易才奮斗到手的一樣寶物,轉眼間便泯滅于蕓蕓眾生之中,李俊峰很不甘心。他總想使自己的手機有點特色,與眾不同。他沒有錢趕潮流經常更換手機。他想的辦法就是換湯不換藥。當時有一種小貼紙,本來是讓人家貼在墻上或書包上做裝飾之用的,他用來貼在手機上,效果還不錯,真能夠產生“區別眾生”的效果。后來他將這種貼紙改進,在上面打印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再壓上一層塑料膜。因為不是手機裝飾專用貼紙,這些工作做完后還要用刻刀比著手機的大小和形狀對貼紙進行“雕刻”和修改,然后才能貼到手機上。經過這樣“改裝”的手機,不但是區別眾生,而是超越眾生,在眾多手機中顯得是那么的卓爾不群,李俊峰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不過,這也給他惹來了麻煩,就是同事們不斷地要求他幫忙給自己“改裝”手機。李俊峰不能不答應,這使他幾乎喪失了所有的休息時間,每天下班后就趴在那里給同事們做手機貼紙,進行手機美容。到后來,一些朋友的朋友為了排在別人前面得到他的手機貼紙,甚至愿意出錢購買他的貼紙,這使李俊峰心眼一動:原來這玩意兒還可以賺錢!隨著愿意出錢買他的手機貼紙的人越來越多,到2002年初,李俊峰干脆辭了職,拿出6年打工的全部積蓄,一共1萬8千塊錢,在北京西單的一家商場租了一小截柜臺,正式開始做起了手機貼紙和手機美容的'生意。
到現在,3年過去了。李俊峰依靠一片小小的手機貼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叫做大秦手機化妝公司。他不但自己做,還發展加盟代理,目前旗下已擁有加盟代理商數十家。一片小小的手機貼紙,3年來已為李俊峰帶來了超過百萬元的利益,以后還會給他帶來多少收益,誰也不知道。不但是手機貼紙,現在李俊峰還將業務開拓到手機添香、手機水晶刻印、手機鑲鉆等三十多種手機美容業務,生意一片紅火。
如果說金融行業有衍生產品,那么,李俊峰做的可以說是手機行業的衍生產品。像這樣依靠手機行業衍生產品發財的并不只李俊峰一個。在廣西南寧,有一個叫黎小蘭的女孩,也是靠做琥珀昆蟲手機鏈和水晶昆蟲手機鏈,從1000多塊錢起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南寧昆蟲之戀工藝品廠,幾年間賺了上千萬元,2005年還將業務做到了國外,開始賺美元,事業做得比李俊峰還大,生意比李俊峰還火。操作要訣:
李俊峰和黎小蘭能在短時間內創業成功,關鍵在于他們找到了一個藏金豐富的錢眼。而無論李俊峰還是黎小蘭,都不是在有意識地尋找中發現他們的錢眼的。兩個人都是在懵懵懂懂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一頭撞進了一個品質頗高的金礦。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兩個人能夠在短時間內發財,是瞎貓撞上了死耗子,靠的是他們的好運氣。對于其他的投資者和創業者來說,不能指望都有這樣的好運氣。而事實上,你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根本就不需要依靠運氣。這個正確的方法就是,第一,觀察。觀察當前社會上熱門的產業、熱門的行業。第二,測量。測量產業的規模,測量行業的成熟度。第三,發現。發現該產業或行業的空白點,發現該產業或行業顧客有需要,而尚未有人想到去滿足的產品或服務。第四,行動。一旦發現空白點,立即行動。
【草根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草根創業故事05-10
草根創業故事05-10
從草根創業走向專業化勵志創業故事04-08
草根創業點子05-10
草根創業金點子05-10
草根創業智慧分享05-07
網絡催生草根創業的傳奇05-07
草根站長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05-07
草根也能逆襲的農村小本創業項目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