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草根創業故事

時間:2022-12-09 19:51:28 創業故事 我要投稿

草根創業故事

  草根創業是要資源沒資源,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只有靠著持續的激情打拼,累并快樂著。創業是艱苦的,也是快樂的。艱苦是因為創業使草根創業者承受太多的負擔和苦難,快樂是因為在創業路上閱讀了別樣的風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草根創業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草根創業故事

  如今的互聯網上“自媒體”這個詞越來越熱,所謂的“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的出現,也同時成就了很多自媒體明星。

  自媒體的出現催生出了一大批自媒體明星,如盧松松、月光博客的博主等,隨著自媒體的發展,這些原本默默無聞的站長們都隨之成為了知名自媒體人。

  而今天故事的主角也是一個隨著自媒體發展而創業成功的90后創業者。他就是華省省,1990年出生于山東菏澤。

  華省省大學畢業后,只身來到了大城市上海,開始追逐自己的人生夢想,但是事實往往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于一個剛出校門的90后來說,想要在上海這么一座大都市來說,站穩腳跟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華省省為了生計,不得不開始找兼職做。

  2012年,華省省和同樣出門闖蕩的室友一起利用閑暇時間跑到離公司很近的車墩影視基地去做起了兼職群眾演員,華省省第一次拍抗戰戲可以說很幸運,不僅見到了明星俞灝明和Selina,還躲過了一場災難。那是一場夜戲,還是爆破戲,因為火藥師操作失誤,導致八位客串日本兵的群眾演員被炸傷,演藝圈明星俞灝明和SHE成員Selina也被炸傷。他躲在沙袋堡壘后面,僥幸沒事。

  回憶起這段經歷,華省省說,這是群眾演員真實的寫照:有些夢想成為明星的人,還在影視基為了夢想而奮斗。這是一條艱苦的,沒有盡頭的路。堅持下去,或許有一天被哪位大導演看中出演主角,但這幾率有點像買彩票中五百萬一樣難。

  正因為自己有過這種群眾演員的經歷,所以華省省知道當明星的難度,華省省打算改變。

  2012年,華省省進入了另一個圈子—站長圈子,創辦了華省省博客。在博客中,華省省記錄了他的站長經歷和草根創業者的經驗分享,以及一些互聯網中遇到的事兒。經過兩年的運營,積累的大量的忠實讀者,每篇文章閱讀數和評論都在刷新紀錄。

  2013年3月份,華省省的博客被A5站長網評為草根站長代表;6月份,他博客的文章被艾瑞網全部轉載,同時被艾瑞網評為搜索引擎觀察員,著名自媒體;2014年8月,華省省被今日頭條推薦報道,被今日頭條推薦報道評為十佳自媒體人。

  如今,在各大站長圈子里的自媒體上,隨處可以發現華省省關于建站、運營、自媒體發展等方面的文章,文筆犀利,觀點獨具一格,很多做網站的站長都視為“干貨”,他發表的文章,也頻頻被轉載,用一位網友的話說:“華省省火了!”。

  華省省回憶起自己的站長經歷,稱博客是他付出心血最多的一個事業,每天堅持寫一篇高質量的文章,當然了,正式因為有了他這樣的付出才得到了上面那樣的回報。

  關于未來草根站長的出路,華省省在博客里說,他個人推薦自媒體博客的創業模式,說做博客最適合草根,能積攢自己的人脈,還能練習自己的寫作能力,做博客每天更新一到兩篇文章就能滿足內容的需求了,不用像做門戶網站那樣一天更新大量的文章浪費體力。而且博客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原創,這點保證了百度的收錄。

  華省省說,做任何的事情的時候最擔心的是沒有自信,沒有自信做任何事情感覺千難萬險,所以希望草根站長們要給自己強大的自信,做起事來也將會事半功倍。

  草根創業故事篇2:真實的草根創業例子

  2010年夏天,房地產市場低靡,我所在的代理公司業務滑坡,便辭掉了銷售經理的職務,閑在家里,正好也打算休息一陣子。那時候比較迷茫,有兩條路擺在面前,一是去別的代理公司繼續干銷售,二是自己創業,但是我弟弟彭建勸我創業。至于創業干什么沒有想好,想的最多的就是開個淘寶店。我自己渴望時間和財富自由,也只有創業可以幫助實現這一夢想。

  休息的那陣子,和老婆去了一趟杭州游玩,無意中吃到甜甜圈,老婆很喜歡,還特意帶了一盒回南京。后來有一天在網上找項目,發現有人做甜甜圈項目的轉讓,就和老婆商量要不我們就開一個甜甜圈店吧。老婆表示贊同,于是我們就走訪南京所有做甜甜圈的店鋪,去品嘗體驗。覺得競爭還不是很激烈,其中本地開店最多的品牌做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規范。其他的也沒有多想,比如盈利啊,回報之類的,只是按照心中的想法先把店開起來。

  后來去考察了甜甜圈的項目,覺得口味還行,就決定干這事了。邊培訓的同時邊找鋪子,找了整整2個月,期間篩選過很多鋪子,大家的意見有分歧,吵過很多次架,長時間不能敲定,讓人很沮傷。有一段時間一早上兩人出去掃街,下午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就倒在床上,晚上再上網篩選好決定明天看哪些。那會兒就覺得創業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在反復挑戰你磨練你的意志。

  當培訓完進入籌備階段,才是更艱難的時候,因為資金緊張,花的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對這個行業也是陌生的,從采購設備到裝修店鋪都是新手,摸索著前進,為了省裝修的錢,材料都是我們自己親自跑裝飾市場采購,小到螺絲燈管大到瓷磚。有時候有分歧就會爭的面紅耳赤。做決策才是真的考驗,現在知道之所以很難做決策,因為信息掌握的不夠不完整。信息不對稱的時候只有多花錢要么多花時間來解決問題。沒有錢或者錢不多只能花時間,我一直覺得作為一個草根創業者,這些路是必須要走的,走過了這些,你才明白創業的苦,才有成功的喜悅。

  開業的時候連鞭炮都沒有放,也沒有花籃,就靜悄悄低調的開業了,只在門口放了一塊牌子“小店開張,買三送三”,沒想到門庭若市,因為是新手,效率跟不上,每天的產量上不來,導致顧客今天來定只能后天取貨。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大家一致認為我們的生意很好,這便有了小范圍的口碑。這個階段只持續了半個月左右,活動結束以后生意回落。團購也是在那個時候很火,我們也是在沒開店正在籌備的時候就聯系了各家團購,希望開業后能合作,可能是因為團購太火,好多團購網站都沒有回復或者是愛理不理的,還有的就是看不上咱么這小店。

  突然有一天美團的負責人來找我們,一拍即合,和團購的合作時間恰到好處,正好是店里的開業活動剛結束沒多久,我們還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的時候,團購來了。上線第一天就賣了1000多份,效果特別好。這大概就是第一次O2O了,那時候我們在意的是人流量,每天都有預約來領團購的,就帶動了人氣從而提高營業額。但團購這個不賺錢,顯然不能長期持續下去,不過在當時沒有資源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好的方式了。

  甜甜圈店是12月正式開業的,到過年這段時間都屬于旺季,生意還說的過去。等到來年的5月份開始,形勢就變的嚴峻起來,天氣變熱,人們外出活動的頻率降低,對食物的欲望逐漸降低尤其是對甜食。我們意識到光靠店鋪的自然人流量是支撐不了的。我們一致的思路是做廣告擴大影響力,媒體廣告肯定是做不起,就只能印發產品傳單每天到周邊寫字樓學校發,只要那天去發單了,當日的外賣單量就會上升。其實不光是發單還同時配合有力的促銷手段吸引客戶來店里。

  緊接著我們在淘寶上開設了店鋪,做起了線上甜甜圈,讓天南海北的吃貨也能吃到我們的甜甜圈。剛上線的時候因為沒有宣傳,詢問下單的寥寥無幾。后來競爭對手在淘寶首焦做了一次活動,突然間旺旺叮叮咚咚響起來,生意就這么來了,這一忙就是半年。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了線上。其實淘寶也是一個窗口,除了外地的顧客,本地也有相當顧客購買,有親自來實體店的也有通過同程快遞的。

  2010年底的時候我們也開通了新浪微博,那個時候微博剛剛興起,慢慢摸索積累粉絲,做的最多的動作就是轉發粉絲曬的圖片。對客戶的評價第一時間做出回應。真正在微博上發力是在去年夏天,首先做的嘗試聯合本地有知名度的餐飲美食微博做試吃活動,因為產品賣相好的特性,相比較其他餐飲,粉絲更喜歡拍照曬。傳播力特別廣,再加上甜甜圈的主要客群就是女孩,而她們大多都在微博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推廣,在本地已經小有名氣,同時也結實了一些美食達人,通過他們的.介紹又認識了一些電視媒體的朋友,在他們的幫助下做了一次甜甜圈店的專訪,知名度又上了一個臺階,店鋪銷售也隨之上升。來店里不是看微博來的就是看電視來的。特別是許多粉絲從很遠的地方跑過來,讓我們感動不已。比如有一個顧客說這家店最近在網上炒得很火,今天特意趕來。她說的最近網上很火,一定是經常在微博上看到我們信息。

  現在我們時常會借助一些特別的日子,或者特別的事件做一些活動,任然是免費的甜甜圈,粉絲響應的熱情依然不減,在粉絲得到獎品的同時也增加了粘性。除了活動,每當有新品推出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微博上發布,或者轉發粉絲的曬單,很快就可以從評論或者私信中得到訂單。

  隨著用微信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也有意嘗試在微信上做一些動作,并且開通了私人賬號和公共賬號,二維碼張貼在店里,掃描的朋友不在少數啊,時常我們在相冊里分享一些產品的照片,便會有朋友評論了。最近的一次新品我們有意在相冊里做測試,果然有顧客到店里說在微信看到了,便跑來買了。同時,公眾賬號用來做一些基礎的客服服務,比如營業時間、門店地址、優惠活動、申請會員卡等等都可以用自動回復來解決。接下來打算在微信上嘗試一些活動,看是否微信又是另一個發力平臺。

  我們是一伙平凡普通的草根創業者,做過電焊工,干過廣告,賣過房子,讀過幾本關于營銷的書,憑者滿腔熱情,堅定的信念,走在創業的路上。創業中只要敢于嘗試,徹底的執行,在失敗中總結經驗繼續努力,就會更接近我們的目標。相信自己,創業的路上不斷前進。

  草根創業故事篇3:草根創業從300元到150萬

  我是個杭州城郊農民的兒子,家里也沒啥背景,也沒啥錢,我們那出名的就是古鎮的名字-留下,和還算西湖龍井的茶葉。可惜偶們村離鎮上都很遠嘛,小時候絕對童年,幼兒園不上,培訓班沒有,游泳上樹偷蕃薯樣樣擅長(估計偶們是最后一批,偶84年的)

  1990年-2002年分別在村小、鎮小、鎮初中、鎮高中上學,一筆帶過。制度說的是18歲那年,知道不讀好書就沒有出路,所以感覺那一年自己在拼命讀書啊,現在看是個誤區,不過也特別感謝這個誤區,18歲成年,18歲開始努力,起碼讓自己特別能吃得起苦啊。

  2002年高考很郁悶,三本線,但是三本很貴,要16000一學年(比較出名的是浙大寧波理工、寧波萬里,當時被稱為貴族學校),當時家里蓋房子錢緊張 (當時還沒租房子,也沒土地開發這檔子事情,更沒啥小和山高教區,現在想想當初造房子還是很明智的)。于是報了當年的第四批嘉興學院國際貿易專科,很倒霉因為那年這專業太熱,又是跨檔來的,也不知道實際是啥原因居然沒錄到。沒的讀了,實在沒辦法,跑去了東陽的一個職院-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只因為那里便宜,畢業承諾包分配工作,那就去吧。

  到那第一年,咱這分數絕對的高分啊,分了個算是最好的班上,學的是工民建施工專業(因為有補貼)第一年一天上9節課那是小問題啊,讀書都不要命了,自己不甘心,一定要升本,往上讀啊。當年就拿獎學金哦,還是團委的副書記,那是多大的學生干部哦。第二年,不行了,看明白了,畢業分配看來就是招生的幌子,升本貌似意義也不是很大了,大學擴招啊,本科生都多得要死了,讀書徹底就不是出路了啊。不能再這樣死讀書了啊。

  于是第二年開始轉型了。2003年,拉開轉型的大幕哦,從傻小子的名詞里解脫出來。大一的暑假,在東陽振興路上擺地攤,賣的啥,音像產品是幌子,主要賣光盤,義烏去批來的,一個同學的舅舅干這個的,當時可以論斤算,賣出去就是十元三張,呵呵。賺了點小錢。開學了,地攤沒舍得放下,白天上學課少(幸虧大一賺足了學分),晚上地攤。期間還兼職了復讀機、學習機的市場推廣,地方是金華地區。干的辛苦嘛,2個月才1000塊,地攤倒是一個月能賺個800塊,當時家里一個月給600生活費,600+800+500=1900哦,小日子蠻不錯哦(包子是5毛一個啊)。

  期間遇到了很好的學姐,晚上有時候還會給我送點夜宵啥的,懷念那半夜里送來的炒飯啊,這次我的初戀啊,真美好啊。到現在我結婚了,我都覺得她是我最好的生活伴侶啊(不能讓老婆聽到)。大三,實習了,因為是民辦學校,采用2+1教學的,最后一年可以一整年實習,也可以實習半年。我的職業生涯算開始了吧。

  從學校回到杭州,黃龍體育場還沒全部完工了,自己去找的,找了個浙江一建的工地,實習300一個月,工地在天目山路玉古路口,現代國際大廈。干基礎啊,辛苦,天天在基坑下面泥堆里測水平啊,這個日子是干得真苦啊。

  2個月過去后,要求加工資了,被駁回,為什么別的同學實習都是600以上,我就是300?當時不知道啥編制不編制的,覺得我干得辛苦,我不該比同學少,項目經理也勸了,道理也講了,反正一頭蠻牛,不給600就走。

  真的走了,第2個工地,廣廈綠州芳草園,當時也是干基礎,一個月能給600實習,又是廣廈一建的,算是娘家人吧,那個苦啊,現在想想那時候勁頭真好,錢多點就干,啥苦不苦的。干了半個月,同學推薦廣廈道路橋梁公司,項目在蘇州,能給1500,頭也不回,不是說下有蘇杭,蘇在前嘛,走吧。到了蘇州,發現是蘇州的常熟,為全運會造個體育場,問我會不會放樣?我說會,其實不怎么會,全站儀是高級玩意,學校不給碰的啊。當時就跟著2個東北的師傅干,我還記得一個叫王恩慶,一個叫謝峰,實誠人啊,好人,教會了我很多東西,真的,那時候墨斗線彈得手都僵硬了啊。就是這樣干了一年,還是干基礎,那一年真苦啊,咬著牙干的啊。不過在工地的工棚里(藍白的彩板房,比較有名的是雅致彩板房,行內應該都知道)啥都想過了,也算是想明白了。這一年,比讀15年書想得還透徹啊。

  2005年6月,通過了畢業設計,畢業證終于到手了,找工作吧,發現本科生找工作都難啊,留給我的崗位是啥,實習,銷售,營銷,儲備干部啥的,因為沒啥關系,連找了2個月沒找到好工作,學姐也大了,想安定了,這份感情終于算堅持不下去了。這個時候,老師給了我條路走-東陽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現在叫海天建設),7月,捧著媽媽給準備的草席和被褥,坐著火車去了南京,那時候沒啥農民工不農民工的想法,可不就是農民工嘛,時運不濟,家里也沒路數沒關系,咋辦呢?人總要靠自己的啊。

  在南京,我算是有經驗的人了,因為手腳勤快,馬上不放樣了,干上了施工員順帶干預算員,那時候是房地產最好的時候,我總想著我這次給別人蓋房子,多崇高啊,好好干。項目經理答應了給4500的,叫我跟著他好好干來著。就這樣又干了一年半,為什么離開呢?說起來是被耍了,項目經理答應了4500沒用,最后老板給的是3500。郁悶嘛,熟悉行業的`都知道,工地是發生活費的啊,一個月拿1500,年底結清。2007年1月,因為吃了啞巴虧,一怒之下,走了。因為是招聘來的,工地上也沒啥關系,沒想到項目經理根本和老板沒溝通好,項目經理不響了,老板說項目經理沒這個權力的。那時候很慘淡嘛,真的哭啊,是那種無邊無際的痛苦啊。為什么會這樣對我呢?后來才知道,項目經理和老板有矛盾,項目經理其后就走了,老板以為我是項目經理的親信,準備好了要我走的。在南京的2年,覺得自己是個人物,發誓要干一點成績出來的,走的前一天,我在玄武湖前面發呆很久。

  2007年2月,回到杭州也算有點工作經驗了,自己找了個工程軟件研究所的工作,做技術支持。干了半年后,發現軟件推廣很難,而且北方的軟件根本不是南方營銷師的對手,軟件推廣很慘淡。慶幸的是,我那時候分析正確,2007年和家人商量,買房,我只有5萬,家里拿了30萬(蓋了房子出租啊,那時候收入不錯了,我拿本科換來的3間4層農民房啊)。另外和一個朋友合伙開了旅館,開在下沙高沙社區(估計在下沙上學的朋友都知道那地方)。我就這么一邊上班,一邊開旅館。

  期間我發現,下沙的小旅館簡直是學生朋友腐化的溫床嘛,瞎搞的學生真是多嘛,其實這是次要,我沒那么高尚;主要是合伙人兩口子常年在旅館,一個小旅館,哪里有那么多利潤拿來分哦?何況是黑旅館,城管還時不時來查下(想起就罵城管)。后來我撤了,不過錢撤出來是2008年的事情了。

  2007年9月,我找到了我現在的職業,一個國企(貌似還隸屬于國家電網),而我只是聘用人員,但是我有經驗啊,領導看我還機靈的(也可能是要價比3年工作經驗的人相對低吧,那時候搞工程是高薪行業了呢),去了寧波的一個工地。

  我突然發現國企和私企的區別,國企機構配備齊全啊。我在我的工作崗位上干得很努力,1年我就加了兩檔工資,也被總部看中,期間還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婆,2009年回到了杭州總部,為自己在杭州找了個崗位。

  其實我心里很感謝我老婆,我很感謝她在我困難的時候也跟著我。現在我一直在總部,2010年,我還受委派國外參與招投標的工作。我在單位馬上4年了,年年考核優秀,馬上我要改變我的聘用身份了,能轉個二類的事業編制,馬上要簽無固定期限工作合同,在這個物價飛速的時代里,收入不算特別高,也算維持在中高收入里,工資收入和市場投資以及接私活,一年也能混個15萬吧,這4年里,我考了資格證書,升了本,現在是在職研究生了。現在有很多私企老板會向我拋橄欖枝,獵頭公司也會找上我。

  差一年,就10年了,走得不順利啊,走得很辛苦啊。我承認在杭州我有好的基礎,但是別以為杭州人是我的光環,我要感謝自己這10年來的努力,從18歲到 28歲,現在我有車有房有老婆,孩子暫還沒有,家里老人都有醫保養老(一次性買斷15年工齡),老有所養,我和老婆工作穩定,家里農民房還可以出租(不想以前那么多了,房子舊了等拆遷啊),雖然住遠點,但是日子還是過得挺好的,如果不要去要求什么,就過日子而言,我知足了。

  這是我10年的經歷,我希望給跟我一樣無權無勢的孩子一點鼓勵吧,在國家發展的趨勢下,努力終有回報的,只要一心一意去干,總能干出成績,機會總會垂青你的,造化常常弄人,就看你有沒有強大的神經和勇氣去面對。我不知道我以后會怎么樣,起碼我會盡力去經營好我的生活。

【草根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草根創業故事05-10

草根創業故事05-10

從草根創業走向專業化勵志創業故事04-08

草根創業點子05-10

草根創業金點子05-10

草根創業智慧分享05-07

網絡催生草根創業的傳奇05-07

草根站長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05-07

草根也能逆襲的農村小本創業項目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