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創業失敗的真實故事
農村創業成敗與否一定要找到“根本問題”。這也是很多農村創業者必須思考的問題。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的農村創業失敗案例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農村創業失敗案例(一)
敗在天氣原因
靠天吃飯的農業,也會因為天敗光一切。天災來臨,創業者幾乎是無奈的。
案例:阿力在廣東珠三角外面打工10年,也賺到了二三十萬,受政策感召,所以準備回家創業。畢竟是農村的.,就選擇種植業開始創業。于是,阿力把全部的資金包了三十多畝地,種辣椒。其中,還賒銷了人家的化肥農藥和苗。看著辣椒一步步長大,但是結果這一年遇到了惡劣天氣,辣椒上市的那個月連陰雨,有一半都落了,剩下的也爛了好多。基本上賠了個精光。
農村創業失敗案例(二)
敗在誠信上
很多成員這都抱著僥幸的心態做事。這是錯誤的。其實,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案例:陳方在農村搞有機農業,自己租了100畝地干有機農業。經過朋友介紹還有北上廣等大型超市、飯店簽署了訂單協議。按照協議約定不準打農藥、化肥。但陳方看著這100畝蔬菜幾乎蟲災太嚴重,于是偷偷地噴灑了農藥,蟲災是防止了。但收購單位相繼檢測陳方送去的蔬菜全部不合指標,而被退回。陳方被業村里子的人議論“不誠信”。這100多畝蔬菜找不到銷售,幾乎都爛在地里。
農村創業失敗案例(三)
敗在市場過剩
市場過剩,導致的就是滯銷或者價格戰。同時,很多農村創業者機會對市場過剩沒有任何辦法。
案例:儀大彪在亳州市小有名氣。他曾經是當地少有的“富翁”,資產過千萬,于是兩次流轉600畝土地,當韭菜種植大戶,成立亳州市譙城區第一家韭菜產銷協會。儀大彪被推選為協會會長,專門組織種植韭菜,帶動當地韭菜產業發展。為了鼓勵儀大彪帶好這個頭,政府承諾將從“政策、資金、項目”上給他提供支持。但由于缺乏總體規劃,導致一窩蜂上馬,當地韭菜產量過剩,“菜賤傷農”,多數土地流轉戶,一下子賠了個一塌糊涂。
農村創業失敗案例(四)
敗在銷路上
賣出去產品才是成功的關鍵。但,很多農村創業者在市場與銷路特別盲目。產品賣不出去,成業失敗是情理之中。
案例:發現土雞和土雞蛋需求量很大,李彥國租了2000多畝的山地搞土雞生態養殖。山場里先弄個小規模的養雞場,購進了1萬只仔雞。第一年精心飼養的8000只土雞,凝聚了李彥國半年多的'心血,為了保證純天然無污染,山場里連除草劑都不讓用。
按照李彥國原來估計市場需求應該有兩萬只左右,但現在看怎么沒這么大。石家莊山前大道和元氏縣城內的飯店、農家樂,一年對土雞的需求怎么也能達到2萬只左右,但目前為止,只有幾個朋友確定說每人要100只雞,剩下幾千只土雞還無銷路。
【農村創業失敗的真實故事】相關文章:
農村創業的真實故事03-09
一農村青年的真實創業故事12-09
農村女孩創業成功真實故事03-09
農村大學生創業失敗的故事11-25
女性創業真實故事03-09
女生創業真實故事03-09
網絡創業真實故事03-09
農村電商創業真實案例03-09
中國女性創業真實故事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