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舌尖上的家
舌尖上的家1
“紅膏嗆蟹咸咪咪,大湯黃魚擺齏菜”,這是阿拉寧波的特色菜哦,除了這些菜,還有寧式鱔絲、梅干菜扣肉……最有名的當然要數“寧波三臭”啦。三臭指的是臭冬瓜、莧菜梗和芋艿蓊,其中臭冬瓜是寧波家庭中最為常見的。
你可能聽到“臭冬瓜”這個名字,就會先入為主地說它不好吃吧,但是要知道它可是寧波的特色美食呢!以前包玉剛爺爺來寧波的時候,臭冬瓜可是他必點的一道菜。臭冬瓜顧名思義聞起來是臭烘烘的,但吃起來卻是香噴噴的。一塊塊臭冬瓜方方的,顏色透明,吃前在它們身上放點麻油,這樣會更加美味。臭冬瓜的味道酸酸的,非常開胃,這可是下飯的好東西啊!
現在,你應該是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吧?也很想吃臭冬瓜了吧?那我就在這里教教你們怎么做臭冬瓜。做臭瓜前首先要準備好甏和臭鹵,然后買來新鮮的白皮冬瓜,一定要白皮冬瓜哦!用水清洗,用干凈的.刀把冬瓜切成八乘八厘米的正方形塊,再拿出鍋,在鍋里放涼水,放入冬瓜方塊,這樣就可以開始煮了,大約煮十五分鐘左右,冬瓜塊的顏色由乳白色變成透明,說明熟透了。然后把熟透的冬瓜塊盛出放進裝有水的盆子里泡一下,早上和晚上各換一次水,泡好后用鹽搓它們的表面或用鹽水泡7小時,最后放進甏里,倒入臭鹵并封口。三天后就大功告成可以吃了,吃前放一些麻油,金燦燦,黃澄澄,別提有多誘人了!夾一筷子放進嘴里,入口即化,美味極了。
臭冬瓜是我們一家的最愛,一年四季都能在我們的飯桌上見到它。哈哈!我愛阿拉寧波,更愛阿拉寧波的臭冬瓜。
舌尖上的家2
家,是人生命開始的地方,是人一生牽掛的地方。味道,是家的象征,是家傳承的載體。縈繞在舌尖上的味道,是家永不磨滅的靈魂。
早上五點鐘,天剛蒙蒙亮。她來到了菜市場,一天最新鮮的食物集聚在這里,一家人一天的飲食,便從這里開始。穿梭在叫賣的的小販中,用心挑選著食材,翠綠的黃瓜、鮮紅的番茄、活蹦亂跳的大蝦????選好食材,她匆匆回家,為女兒做早餐。“喲,起來了!正好,蛋花面剛出鍋。”望著睡眼惺忪的女兒,她趕忙招呼道。蛋花面,是她自創的早餐。含有豐富淀粉的面條,帶著新麥的清香,轉變為碳水化合物后可為女兒提供一上午的能量;雞蛋是營養的保證,是正在長身體的女兒獲得豐富的'氨基酸。這不僅是營養的美味,更是親情的體現。她把對女兒濃濃的愛融入面條的味道里。
她在與時間賽跑。忙碌在廚房里的身影,卻有著一份不慌不忙的嫻熟。羅宋湯,蜜汁肉,糖醋魚,芹菜百合,標準的三菜一湯,在女兒進門的前一刻完成。她擦擦汗,跑去開門,“回來得真巧,飯菜剛做好。”巧嗎?她已拿捏好每一分鐘。葷素搭配,有魚有肉,,是對女兒一上午學習的肯定。既能使女兒獲得能量的補充,又能得到營養的增加。看著得益于食物而慢慢長大的女兒,心里有許多安慰。甜絲絲的感覺劃過心中,留下甜美而又幸福的味道。晚飯女兒不在家吃飯,她疲憊的走進廚房,把洗好的小油菜放進鍋里,看著翠綠的小白菜與油親密接觸,給這度簡陋的晚飯好不容易增添一抹色彩。
匆匆吃完,就趕緊去準備女兒下晚自習喝的小米粥。淘米,煮開,這些做了無數次的動作,每一次都帶著不一樣的感情。金黃色的米粒和沸水在鍋里交融起舞,慢慢混為一體。從鍋中升起蒸氣,飄渺的浮在空中。慢慢的,模糊了身影。她關上開關,坐在客廳,靜靜地等女兒下一刻的回來????
日復一日的三餐,花樣百出的飯菜,酸甜苦辣的味道,都有著同樣的愛。系起親情的紐帶,在各種滋味里出生。在這種飯菜里,愛與味道碰撞,擦出家的火花。家的味道,不僅在舌尖,更在心里。
舌尖上的家3
這里是應星故里,文風鼎盛;這里有華林書院,薪火相傳;這里還有百丈禪寺,香火裊裊,這里就是我的家鄉——奉新。除了人文景觀,各種美食更是家鄉最具特色的文化符號,黃黏米果、鹽包雞等還上了《舌尖上的中國》呢。
酥脆美味鹽包雞。鹽包雞是一道美味的菜肴,經常出現在我們平時的餐桌上。瞧,外婆開始做鹽包雞了。外婆先把雞去頭,洗凈瀝干,接著將適量的米酒和食鹽混合攪拌均勻,然后涂抹在雞身上,需要腌制5個多小時。腌制雞時,外婆還將切好的蔥段、姜片塞入雞腹中,再用錫箔紙將雞包裹嚴實。雞腌制好后,外婆取來一口大炒鍋,加熱,倒入粗鹽翻炒。待將鹽炒熱后,加少許八角和花椒,繼續翻炒,等鹽逐漸變色基本上就炒好了。取出1/4炒好的粗鹽鋪在準備好的砂煲底部,將包好的雞放入砂煲,再用剩余的炒好的粗鹽覆蓋雞身,就可以焗燒了。先用大火焗10分鐘,再用小火焗1個小時,拆掉包著雞的錫箔紙,取出雞,冷卻食之。那雞肉酥脆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黃黏米果迎春節。每年春節前夕,我的家鄉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擺著一道傳統美食——黃黏米果。每到春節外婆就會忙碌起來,將挑好的糯米放入筐中,給它們洗澡,一粒粒糯米躺在水中,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洗完澡將糯米倒入大木甑[zèng]中蒸熟。當甑內升起一縷白汽時,將已煮好的黃色吊茄子(一種樹木)水灑于糯米上,讓糯米浸透,變成嫩黃色。接著,外婆把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中,就會叫大家一起打米果。大家手握木槌,輪番猛搗。米果打好后,外婆就會叫大家一起來揉,揉成長條狀,用刀切成片。再把新鮮的肉切成小塊,鍋里倒上少許油,再把肉放進去炒,炒得有油光了,再把米果倒進去。肉炒熟,米果也已炒軟。快出鍋時,再放上大蒜,一碗香噴噴的炒黃黏米果就做好了。你瞧,剛出鍋就被吃了一大半。
一道道美食演繹著家鄉的曼妙風情。家鄉的味道,是令人懷念的味道,令人思念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4
八月下旬,我和老媽去溫州度假,外公高興得跑到山里訂下一只烤全羊,而我也吃到了我人生中第一只烤全羊。
經過一段彎繞的山路,我們穿過人群,登上最高層,進入房間,在飽覽一頓大自然的風光后,讓我最最期待的烤全羊終于被放上了餐桌,我迫不及待地割下一條羊腿,一下子塞進嘴里。烤全羊一般由小羊羔做成,肉質細膩,一咬就有少量鮮美的肉汁迸發出來,烤全羊外皮酥脆,肉質細膩,有一種細膩綿密的感覺。
不僅如此,隨著烤全羊一起上桌的'還有一盆熱氣騰騰的羊雜,而羊雜只有現殺現烤的烤全羊才會有,我一直都關注著烤全羊,竟忽略了羊雜,因為我還沒吃過羊雜,所以總是擺出一種想吃又不敢吃的樣子,最后,我終于克服心理困難,夾起一塊羊雜,塞進嘴里,沒想到這一吃就喜歡上了。上好的羊雜富有嚼勁,味道鮮美多汁,風味十足,我又夾起了一片羊肝,塞進了嘴里,天啊!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好吃的東西!這羊肝嚼起來有一種沙沙的感覺,但隱約中又有一股綿密溫厚的味道,層次感很足。羊雜湯在熬的過程中,所有羊雜中的精華都漸漸融于了高湯和周圍的蔬菜里,我喝下一口湯,味道濃郁,仿佛喝下的不是湯,而是許多羊雜中的精華。
烤全羊和羊雜都有一點微辣,少吃一點感覺不太出來,但吃多了便會感覺有一團火焰在喉嚨里熊熊燃燒,于是老媽買下了一杯白涼粉為我解辣。白涼粉與果凍十分相似,但它卻擁有一股獨特的薄荷味兒,且更加健康,如果加些糖會更好地激發白涼粉解辣的效果。雖然我并不是特別喜歡那股薄荷味兒,但不得不說,白涼粉的解辣效果是真的不錯,兩口下肚,那股薄荷的味兒瞬間降服了火辣辣的感覺,也許白涼粉很適合那些不太吃辣的朋友來品嘗烤全羊吧。
“嶺上人家”的美食與趣事都很吸引人,使我流連忘返,如果你有時間,也可以去那兒體驗美食美景,保證你會喜歡上它。
舌尖上的家5
家的味道,使人回味留戀,它已經融入了我們的心頭,并使生活充滿溫暖……
熱奶——母親
每至夜深,總會有盞燈亮著,小小的人兒在燈下奮筆疾書,這時,便總是會有那么一杯香濃的奶端來,伴著濃濃的'母愛。
“累了吧,來喝杯熱奶吧!”母親輕輕地推開門,將一杯冒著熱氣的奶輕輕地放在了書桌上,慢聲囑咐我快喝后又輕輕地帶上門,悄悄地去看書了。
我慢慢地挑起奶上一層薄薄的奶皮,晶瑩,透亮,頓時一股清香漫入我的鼻尖,順著氣管,帶著一絲暖意融入心里,輕輕漫延……
我知道,母親一直在陪伴我,不管有多么苦,多么累,這已經形成了一種無言的愛……
雞蛋湯——父親
臨近考試的幾天,早上總是顧不上吃飯,便匆匆忙忙的去上學了。父親總是留心看著,心里不知在盤算什么。
“好香啊”,早上起床后走到餐桌前,我不由地發出感慨,一碗雞蛋湯在那里擺著,冒著熱騰騰的氣。我連忙跑過去,溫度正好!狼吞虎咽地喝完,抓起書包上學去了,騎車子時,才想起來“這是誰做的呢?”我帶著疑惑度過了一上午。
“雞蛋湯好喝嗎?”中午回到家復習時,父親突然來了一句。我呆了一下,不作聲。“好喝地話我還給你做,每天早上不吃東西可不行啊!”我感到一陣的暖風吹過,父親從來都不會做飯的,為我他竟讓母親教他做雞蛋湯……
父愛無聲勝有聲。
糖果——弟弟
“姐姐吃糖!”童音傳來,我幼小的弟弟連蹦帶跳一路跑過來。“姐姐吃糖,姥姥剛給的!”我疼愛地接過糖,打開糖衣,含進嘴里,忽然想到什么,問他“你吃了嗎?”“沒呀!姥姥就給了一顆!姐姐辛苦,我讓姐姐先吃!”這回答間飽含了關愛。
小弟弟才幾歲,就知道關心我,自古有“孔融讓梨”,現有“弟弟讓糖”。
糖果,甜甜的,甜到了心底……
這就是家,這就是讓我留戀的家的味道!溫暖,甜蜜,關懷時刻在我舌尖上徘徊!
舌尖上的家6
我的家鄉在萍鄉,這座古老的小城歷史悠久,物產豐富,這里有許許多多的美景和美食,民以食為天,作為一個小小美食家,我來向大家介紹家鄉的美食吧。
來過萍鄉的人都知道萍鄉人善于吃辣更不怕辣,雖然我不太吃辣,但不能阻擋我對萍鄉美食的熱愛。萍鄉小炒肉、冬筍炒臘肉、上栗手撕狗肉、蓮花血鴨、源濱小河魚和豆腐、辣炒田螺和龍蝦,這些以辣為主的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萍鄉的家常菜,也是萍鄉人的最愛,到萍鄉人家里做客都會品嘗到這些美味,相信吃過的'人都會大贊好吃,流連忘返,回味無窮,恨不能多吃三碗飯。
當然,除了這些菜肴外,萍鄉還有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特色小吃,像萍鄉炒粉、萍鄉米面、艾米古、米豆腐、霉豆腐、扣糯等美食都備受當地人的歡迎。就拿艾米谷來說吧,我奶奶最拿手了,我們全家去鄉下摘下新鮮的艾葉,拿回家先用大火蒸煮30分鐘煮出汁,然后將艾葉與面粉和起來,放入蒸鍋,出爐即可使用。純天然制作,老少皆宜,我一次能吃四五個呢。媽媽喜歡吃百年老店楊胡子米面和北橋的搓菜炒粉,爸爸喜歡吃姥姥做的霉豆腐,爺爺喜歡吃香甜的扣糯……你們看了是不是也直流口水了。
差點忘了還有我們小朋友喜歡的萍鄉零食:花果、鹽果子、萍鄉涼水、酸棗糕等等。暑假的時候我自己還和奶奶試著做過涼水,放蜂蜜、姜水、醋等,涼涼的好吃極了;純手工制作而成的花果色澤鮮美、造型獨特,口感甜脆,加工后不破壞原有的營養物質,特別是一些用橙皮、薄荷、紫蘇等做的花果,還具有祛寒止咳、清熱解毒、健脾開胃的治療保健功效。是名符其實的綠色保健食品。小朋友看了是不是嘴饞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中央電視臺的《舌尖上的中國》吧,我被里面的美味所折服,我想要如果萍鄉能有一個美食入選其中該有多好。我長大后無論在何方都不會忘記家鄉的美食家鄉的味道!因為我深愛著我的家鄉——萍鄉!
舌尖上的家7
有人說舌尖上的家的味道是甜的,像糖,絲絲熔入我們的心中;有人說舌尖上家的味道是苦的,像咖啡,散發淡淡苦澀;但我覺得,家的味道是清芬的,像茶,凈化我們浮躁的心。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動一生。
深夜,萬蔌俱靜,月色入戶。我依然獨自坐在書桌前,輕舞手中的筆游走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書山中,穿行在“山重水得疑無路”的題海中,飛翔在“滿樹頭前萬木春”的頓悟中,在不知不覺中,時鐘的時針已以輕盈的步伐轉了好幾個圈圈。抬起頭來,覺得身心疲憊,口中十分干渴,此時我真希望有人能給我送一杯水或是一杯茶。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動一生。
努力睜開疲倦的雙眼,望著窗外那迷離的夜空,聽著月下秋蟲的竊竊私語,不禁對外面的世界產生自由的'向往,在現實中,母親就像一架提分機,開口是多少,閉口也是多少。想到這,一絲絲憂愁便繞在心房,傾聽李煜“問君能有幾分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聆聽杜甫“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他們如此愁苦,但哪能比得上我呢?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動一生。
曾幾何時,一縷幽香瑩繞在鼻尖,抬起疲憊的頭,母親正輕輕端著茶,同時也端著對我濃濃的愛站在我身邊。“寶貝兒,注意身體,別熬太晚。”母親邊溫柔地說著邊小心翼翼地把茶輕放在桌上,輕聲輕腳地關門而去。端起茶,杯中的溫熱暖著我冰涼的手,更暖著我孤寂的心。舉杯輕品,香氣沁人心脾,滋潤著我干燥的喉嚨,感動著我的心。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動一生。
濃濃的茶香繞在鼻尖,可口的茶水淌在口中,柔柔的母愛包在心頭。舌尖上這淡淡的茶香,環繞在我的世界里,感動著我那在深夜跳動的心,忽然覺得一切煩惱、愁苦都煙消云散,熔入了這撲鼻的香氣中,一飲而盡,帶著它們和茶香走在這苦大的世界中,頓覺不孤單,一切都是那樣溫暖,那樣美好。
品茶,品愛,品家。舌尖上家的味道就是一杯茶,茗香,溫暖,足以容下我的一生。
舌尖上的家8
在老家的那段日子,每當我睜開朦朧的睡眼時,總能看見奶奶放在我床邊的一個熱蒸蒸的雞蛋,那是我懷念的味道。
像濃蛋香深深愛。
經常能望見捧著幾斤雞蛋的奶奶從村頭走來。在老家的日子里每天一個雞蛋基本都沒間斷過,當然有時候會吃膩了不想吃,但奶奶總想讓我營養上去而變著花樣的給我在雞蛋上大費功夫,每次的奶奶做給我的雞蛋都能使我的`口味煥然一新。于是,我幼年的生活就伴著奶奶那濃蛋香深深愛走過了。
像濃蛋香深深愛。
后來因為爸爸媽媽覺得鄉村的教育不如城市就把我接到城市里,由于城市里的物價不斷上漲,也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我也從此斷了我那每早一個雞蛋的生活,有時節假日,爸媽不上班時,他們都會在廚房大顯身手,當然有幾道菜里都少不了雞蛋的出現啊!因為爸爸之前也做過廚師,所以那些飯菜的口味也相當不錯,可是不知道為什么爸爸做的一切都好,可就是沒有把雞蛋做出個味來,總覺得味道怪怪的。于是,在老家時那雞蛋便成為我懷念的了。
像濃蛋香深深愛。
在城市的一年多里總是那么漫長,漫長。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后,爸爸突然接到一個電話使他臉色大變,爸爸那陰青古板的臉,顯得那么可怕。“奶奶死了”!頓時眼淚從我雙眼里漫溢開來,我不敢接受這個事實,真的不敢接受。我不相信我那身體還硬朗的奶奶會這么快逝去,那段像濃蛋香深深愛的生活啊!
像濃蛋香深深愛。
等我們在回老家時,只剩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空院子,我步履蹣跚的走進去,總覺得少了些什么。對!少了那往日喜歡在廚房忙碌的奶奶,少了床頭前那濃蛋香!這還是家嗎?還是往日那溫馨的家嗎?
一縷陽光透進小屋,恍忽間我看到了奶奶的身影,那么近又那么遠,那濃蛋香深深愛的生活啊!那充滿愛的家啊!
舌尖上的家9
段時間,你在看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嗎?那一道道祖國各地的美食,襯著美麗的景色,和著激蕩人心的音樂,一時流行在大江南北,甚至是境內境外。我每次一邊觀賞,一邊心里涌流著愛國的熱情。
如果攝制組來到我的家鄉慈溪,我想,一樣會采集到不少具有特色的美食。不過,假如我有機會推薦的話,我會特別推薦慈溪的特色水果——楊梅,讓我們慈溪人引以為傲的楊梅更加聲名遠播。
雖然聽大人們說,外地也有楊梅的種植和出售,但是,品種和口味數我們余慈地區的最佳,是因為我們這里的水土和氣溫最最適宜。楊梅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所以我們的楊梅是獨一無二的楊梅哦。
在每年酷熱的夏天,楊梅是當地和周邊地區廣大人們歡迎的水果。楊梅樹大多種在環境清幽的山上,每年四五月份左右,淡綠色的小楊梅慢慢轉成淡紅色,像一顆顆飽滿的紅珍珠,上面長著小小的刺。隨著夏季五六月份陽光的漸漸充足,紅珍珠似的楊梅就會變成色澤鮮艷的紫寶石,最后變成深黑色,身上的刺也變得平滑柔軟了。滿山紅艷艷的楊梅,那是多么美的風景啊。楊梅沒有果殼,圓圓的,大小和桂圓差不多,果肉非常飽滿,營養成分多。輕輕咬一口,舌尖一碰到楊梅那細膩柔軟的刺,那酸甜適口的'汁水就會立刻涌出來,大自然的饋贈讓人們淡忘了夏季的炎熱。楊梅絕對是開胃健脾、生津止渴的上品,所以,楊梅又成了我們慈溪人送給遠遠近近親朋好友的佳禮。
現在,我們慈溪每年6月份都會舉辦明星大腕們助陣的楊梅節,許多與楊梅有關的活動不勝枚舉,等候著四面八方的朋友們的到來。
那么,今年6月,你也來我們美麗的慈溪吧。
舌尖上的家10
家,多么一個溫暖的詞語,家中的許多味道讓我們來回味……
炎炎夏日
炎熱的太陽照在大地上,向日葵朝著太陽微笑,仿佛是一對好朋友,樹上的知了不停地歡唱著,仿佛這是它的演唱會。大地仿佛要被燒焦了,我也被這高溫熱得心煩氣躁,不停地用手扇著風,好像這樣就能帶來涼爽。
回到家中,我迅速地沖到冰箱前,拿出一根冰糕用力地吸取著它的冰涼,媽媽看見此景,連忙從廚房端來了一碗綠豆湯說:“喝點綠豆湯吧!祛熱消渴。”我看著那碗中一顆顆飽滿的綠豆在沖著我綻開笑容,我那急躁的心仿佛被冰融化了,我慢慢喝下綠豆湯,喝得不僅是綠豆湯,也是媽媽對我的愛……
寧靜的春雨
書桌前被臺燈照出一方明亮,仿佛與窗外的黑暗做著鮮明的對比,突然間,遠方的天空仿佛綻開一朵煙花,隨即,煙飛云散,緊接著,便是那細細的春雨掉了下來,春雨仿佛像小姑娘,優雅而美麗,遠處的'樹梢仿佛冒出了新的枝頭,天吶!心中猛地一驚!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有閑情雅致在這兒賞景,趕緊低下頭背書,但仿佛那些字都好陌生,讀不進去。
這時,媽媽端著一杯熱牛奶來到我屋,輕聲說::“時間不早了,睡覺吧!”看著媽媽臉上那么多皺紋,頭上也有許多銀絲般的頭發,我不禁心疼媽媽,我應允了母親,讓她先去睡吧,看著那濃稠的牛奶,就好像是媽媽對我那濃濃的愛,我慢慢地喝下了牛奶,喝得不僅是牛奶,也是媽媽對我的愛……
家中的味道是溫暖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
在成長的這條路上,母親就像是我的引路人,給我指明前方迷茫的道路,母親給予我的不僅僅是每一頓飯,而是濃濃的愛!
海邊,一個少女看著遠方的地平線上緩緩地升起一輪圓日,溫暖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舌尖上的家11
我的家鄉在湖南,那里的美食別有一番風味。是餃子嗎?不。是粽子嗎?不。是臭豆腐嗎?對了,你們猜對了!下面,就讓我為你們解說湖南臭名遠揚的美食臭豆腐吧!
據說是一個叫王致和的人,他考試落榜,由于祖傳是做豆腐的,為了省吃儉用,他一邊學習,一邊賣豆腐。時值夏天,有些豆腐賣不出去時,他又不舍得扔,于是就把這些豆腐放在一個壇子里放鹽腌制著。第二次考試,王致和依然沒考上,就決定放棄考試,繼續賣豆腐,他想起了之前腌制在壇子里的豆腐。一打開壇子,一股臭氣緩緩上升,瞬間,整個屋子里充滿了臭氣。可他不甘放棄,拿著筷子沾了一點放進嘴里,發現臭臭的氣味里卻帶著絲絲香氣,讓人味蕾大開,好吃至極。后來經過街坊鄰居的宣傳,這豆腐就成了家喻戶曉的特色美食臭豆腐。
今天希希老師就在課堂上為我們帶來了臭豆腐。臭豆腐的形狀四四方方,披著一身黑乎乎的皮襖,泛著光澤。聞起來非常臭,這氣味簡直可以傳到十萬八千里。在希希老師的鼓勵下,我鼓起勇氣吃了一塊,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一股麻辣味瞬間在唇齒間蔓延開來,我的眼淚水不禁奪眶而出,瞬間滿臉通紅,咽下去之后,口中卻莫名地傳來一股香味,讓我忍不住還想再吃一口,這時候,我仿佛已陶醉在這麻辣的臭香味中,真是此味只應天上有啊!緩過神來一看,其他同學早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了。
希希老師還告訴我們臭豆腐是怎樣制作的.。先把油放進鍋里,等燒開以后,把豆干子放進去炸,臭豆腐好像孫悟空在鍋里翻著筋斗云,直到中間隆起一個泡,再撈上來,接著鉆兩個洞,把調料放進去,最后加蔥花、香菜,來一個錦上添花,香噴噴的臭豆腐就做好了。
聽了我的介紹,怎么樣?你是不是已經直流口水了呢,歡迎你來我的家鄉品嘗臭豆腐哦。
舌尖上的家12
大山不可移,是因為它有無數木石組成;海水不可量,是因為它有無數河流匯成。
——題記
還記得今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爺爺過七十歲的生日,爸爸媽媽決定在家做一頓大餐慶祝爺爺。
等爸爸媽媽上班回家,已經快中午了,他們在廚房里忙得不可開交,爸爸對我說:“你可以幫我們洗菜,不然只有下午才能吃上午飯了。”想到洗菜的辛苦,我斷然拒絕,逃也似地離開家。
我的目光探索著,希望找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咦,這里多了一個螞蟻巢,花池邊堆出一些新土,有黑色的小身影爬出來,是一個體形挺大的螞蟻,我蹲下來聚精會神地瞧著:它是黑色的騎士,在土地上馳騁,它可不是閑逛,它是在找尋食物,幾十厘米外,一只綠色的小蟲子橫躺著,奄奄一息,這只大螞蟻雖然能舉起身體幾倍重量的食物,卻也是差很多,眼看打不過,它便掉頭回巢,不一會兒從洞口里三三兩兩的不斷涌出小螞蟻來,它們昂首闊步,向獵物進攻,綠蟲子很快被大卸八塊,小螞蟻們一用力抬起來在大螞蟻的指揮下,喊著號子回了家。
螞蟻都可以幫助做力所能及的事,我為什么不能呢?
我回到家,二話不說幫忙洗了菜,而且在爸爸的指揮下,我要給爺爺煮長壽面,原來煮面可沒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不是媽媽及時搭救,恐怕要吃黑面條了。
飯菜很快上了桌,有了我的一份力,吃飯時間提前了不少。我吃著自己煮的面,欣慰不已,那面甜甜的`,咸咸的,牽動著我的味蕾。也融化了我的心間。爺爺吃地很開心,我也想說,那天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面。
從那以后,我學會了體諒父母,他們不容易,我也明白,我長大了,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家庭出一份力。
這便是我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13
每當過新年,我回老家時,外婆總是要做牛肉炒粉給我吃。只要聞到那股特別的味道,我就回憶起在家鄉的幸福、快樂和無憂無慮的生活。
香濃帶著菜花油又有醬香的味道從廚房一直飄到房間里,我咽了咽口水,猛地從椅子上跳起來,尋著香味的來源。沒錯!就是牛肉炒粉,那一年一遇的美食!來到廚房,只見外婆先將米粉煮至八成熟撈起,再將牛肉切成細絲,拌入淀粉,放入燒熱的炒鍋中,大火翻炒,至變色立馬盛起,最后放入米粉,炒干水分,不到10分鐘的時間,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炒粉就新鮮出爐了。
那香滑鮮嫩的牛肉配上金黃軟糯的米粉,味道是如此地誘人。但是這個時候誰還愿意細細地聞,慢慢地品味呢?我早已垂涎三尺,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其實我更想直接“手抓粉”呢!我低下頭,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那晶瑩剔透、薄薄一層醬的粉,在我的舌尖上來回滾動,雖然很快地吃下去了,但粉卻可以一直在我的口腔里回味無窮。那鮮嫩的、香滑的.牛肉夾在粉里面,簡直就是最佳搭配,不但加濃了香味,還加強了口感,吃起來嚼勁十足。既滿足了我愛吃肉的嘴饞,也讓我嘗到了炒粉的軟糯可口。我吃得停不下嘴,吃得滿頭大汗,不一會兒,一大碗牛肉炒粉早已去了一半。外婆笑盈盈地看著我吃,取笑道:“小心吃成將軍肚哦”。我笑嘻嘻地回應:“外婆辛苦燒出來的美食,我要不多吃點,怎么對得起自己的味蕾呢”。
雖然牛肉炒粉很快就被吃完,但它濃濃的香味卻一直流淌在我的口腔里;雖然我和家人們團聚的時間不多,但家人們的樸實和他們對我的愛卻一直溫暖著我的心。這就是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14
我的家鄉,在安徽廬江。那里群山環繞,那里風景如畫,那里的人們純樸善良。大自然總會為這些勤勞的人們送去很多美味。
一場春雨過后,春筍從沉睡中蘇醒過來。每當這時,外婆便扛著镢頭,我挎著竹籃,一前一后,走進青翠欲滴的竹林。望著一個個嬌滴滴的筍兒,我們心中甚是歡喜,看來今年是筍兒的大年。不一會兒,我們便滿載而歸。
大自然給家鄉的饋贈,還有它——蕨菜。說到蕨菜,我就興奮不已,理由主要不是在于它的美味,更是在于尋找它的過程。它長在樹木蔥蘢的山間,細細長長,與雜草打成一片。它如同頑皮的孩子,把腦袋伸得老長,盼望著與我捉迷藏,卻又把自己藏得那么好,稍不留神就會與它們擦肩而過。所以每找到一根,就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外婆嫻熟地削去筍根老的部分,再用刀的末端,從筍根到筍尖深深地劃了一道口子,用手向兩邊一掰,又白又嫩的筍肉,便羞答答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接著將筍肉改刀,或片或塊,焯水備用。外婆將筍兒放在一邊,又拿起一把蕨菜,輕輕搓揉它的.頭部,那含苞待放的“葉”骨朵兒,便輕盈地落在地上。再用清水洗去它周身的細毛,切小段。筍兒和蕨菜的燒法大致相同,無需太多的佐料,盡量保持它們的原汁原味。外婆選用家鄉的臘肉,切片煸炒,放蔥姜蒜大火爆香,加入筍兒或者蕨菜翻炒,加適量開水,文火燒幾分鐘。這時,鍋中“咕嘟咕嘟”,鍋外輕煙裊裊,香味四溢。
終于上桌了,我迫不及待想狼吞虎咽起來,但轉念一想,如此美味佳肴,怎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食而不知其味呢?于是,我輕輕用舌尖觸了觸,那感覺如家鄉的春風拂在臉龐,暖暖的,很舒服;細細地嚼了嚼,恍如自己走進了大自然,傾聽著鳥兒在枝頭低聲對語,很是享受;慢慢咽下,唇齒留香,回味無窮。那味道,便是我想念的家鄉的味道。
又逢春季,它們是否已在家鄉的山間,翹首盼我歸了呢?
舌尖上的家15
光陰荏苒,又到春節,作為我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自然與吃脫不了干系。在我這“吃貨”的眼里,春節無異于美食節,因為在春節里,能吃到各種各樣平時吃不到的家鄉美食。
年二十八,我迫不及待地回到美麗的淳安千島湖。淳安的美食各式各樣,豐富多彩,讓人眼花瞭亂,垂涎三尺。說到淳安春節的美食,不得不提到淳安獨特的暖鍋。暖鍋類似于火鍋,卻比火鍋更高檔,暖鍋通身用全銅制作,中間放木炭,四周放菜品,暖鍋中的菜品非常豐富,最為常見的是豬肉、油豆腐、白豆腐、筍干等等,你認為好吃的菜都可以放入。暖鍋中的鹵最為講究,一般是熟豬油打底,配入辣椒粉、茴香、桂皮、花椒等,再加入熬制半天的土雞湯、鴨湯配成,然后放入魚肉和羊肉,一鍋鹵配制好了,無論你放入什么菜,暖鍋里的菜都是美味無比的。年夜飯桌上,全家圍著熱騰騰的暖鍋,歡聲笑語間全是暖暖的。
吃著暖鍋,當然也不能少了主食——各式各樣的粿,有白米粿、包菜粿、苞蘆粿等。我最喜歡吃那黃澄澄的苞蘆粿。苞蘆粿也叫玉米粿,用純玉米粉制作,分菜粿和實粿,實粿熱烘烘、甜絲絲的,特別是放入火盆烤后,味道更好。寒冷的冬天里,大家圍著大火盆,一邊烤火,一邊烤粿,菜粿里的`油不停地往外冒,外皮烤成黃黃脆脆的,這味道聞著就讓人直流口水。有句流傳在鄉間的俗話說得最好了,那就是“手捧苞蘆粿,腳踩白炭火,除了皇帝就是我。”
過年,吃得最多的就是肉了。年前,奶奶把養了一年的肥豬殺了,制作成風干肉。風干肉也叫臘肉,一般只在臘月里做。風干肉其實制作非常簡單,將剛殺好的豬肉切著條狀,然后掛在通風好的屋頂自然晾干就成了。別看它制作簡單,但風味獨特,肥肉不膩口,瘦肉不塞牙,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
我的家鄉淳安的春節美食還遠遠不止這些哦,像油粿、蒸糕、米羹、毛豆腐等都是我最愛吃的家鄉美食,春節還沒過完我已經吃得圓滾滾的了。抵擋不住誘惑的話,就來我的家鄉——淳安縣千島湖嘗嘗吧。
【舌尖上的家】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10-20
舌尖上味道作文10-14
舌尖上的味道作文11-17
舌尖上的寧波作文03-05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06-11
舌尖上的故事作文05-26
舌尖上的回憶作文11-26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1-07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0-28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作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