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和古詩的故事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和古詩的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初接觸唐詩,是幼兒園里,年輕漂亮的老師吟誦古詩時格外優雅。小時候不懂古詩的涵義,只是跟著順口溜一樣的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小學初中,正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古詩又特別押韻,更是好背,自然而然成為我最喜歡的課文。小時家里給我買了本《唐詩三百首》,還是綠色的封皮,上面做了3D的效果,偏轉時看得出來一些立體效果,里面的圖畫還是黑白的。搬家后就再沒見到那本書,小時很喜歡,讀了又讀,都有些翻爛了。初中時能看懂一些詩了,也有了些心里偏愛的。張志的《漁歌子》里寫“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想到那個船頭的漁翁總覺得他一定是個有絕世武功的隱世高人,斜風細雨中掌船歸去山中的草屋,一酌小酒,安逸逍遙。杜甫的《春望》里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那樣荒涼蕭瑟的長安城,那樣寂寞無助悲時傷己的情感,實在震撼到了我,心中激動得久久不能平復。與杜甫并稱李杜的李白有一首《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讀來覺得實在是帥,然后沉迷武俠小說無法自拔,想必在當時也激起少年們的快意情仇,想干出一番大事來。
到了高中,詩詞越來越長,其他科目的壓力也隨之而來,詩詞漸漸成了一種功課,一種題型,一個得分點,它不再純粹,只因為優美壯闊被讀被書寫,我好像失去了詩詞中的快樂,而將它生硬地轉化為一句句、一段段的文字,死記硬背到腦子里。時代的功利風氣籠罩下,人們用急功近利的心態去看待高考這件大事,然而詩詞文化是具有深度的,詩詞是靈魂的裝飾品,是豐富內心的營養物質。越是長大,越不該丟掉對詩詞的本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些瑰麗的文字還在那里,只要我們懂得詩詞文化的可貴,調整心態去欣賞,詩詞的快樂將會重新歸來。
【我和古詩的故事】相關文章:
我和漢字的故事作文_我和漢字的故事03-30
我和作文的故事05-29
我和音樂的故事05-27
我和的故事作文11-10
我和夏夜的故事02-19
我和表妹的故事02-20
我和古箏的故事02-20
我和鋼筆的故事02-18
我和“可樂”的故事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