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奶奶講的故事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1
每個人都有許多故事,我的奶奶也不例外,她的故事可多了呢!奶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性,卻撰寫著一個個非同尋常的故事。今天,她就給我講了一個她年輕時創業的故事,一起來聽聽吧!
那一年,你爸爸才10歲,你小姑才8個月大,我們逐漸意識到在農村種田永遠沒有出路,于是我和你爺爺決定在去鎮上開一家小飯店來改善家中的`貧苦生活。我們背著行李帶上了幾十塊就出發了。來到鎮上,我們自己用竹子搭建了一個小攤子就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那時候,買一個碗櫥柜才兩塊錢。說到這兒,奶奶笑了笑,懷念起了過去的時光。做生意很難,剛開始來到這里,人生地不熟,也沒什么顧客上門。但是我們沒有放棄,慢慢的,顧客多了起來。我們每天看著進進出出的顧客吃上我們做的小吃,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后來,我們掙了點錢,就在鎮上租了個店面,慢慢地把生意做開來。那時候我們店的生意可是在整個菜市場里最好的呢!奶奶說到這里既開心又有點哽咽,我明白爺爺奶奶在開飯館的過程中應該吃了不少苦,我能感受到她對過去生活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所以你們有今天的好日子應該慶幸,沒趕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你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將來做好基礎!奶奶補充道。
聽了奶奶的故事,我真替她們經歷過的歲月感到特別難過,她們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時光,不辜負奶奶和家人的期望!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2
黃昏,邁著輕盈的步子,悄悄的,從山的那邊,從天際走來。奶奶自言自語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奶奶又在這里嘆息。奶奶總是特別珍惜糧食,總是不讓我們倒剩飯剩菜。這不,我剛準備倒掉這些剩飯,奶奶便嘮叨道:你要珍惜糧食啊,等你沒有糧食吃時我急忙打住,問了奶奶一個問題:奶奶,你們那時候的人為什么都特別地珍惜糧食?
奶奶告訴我,她那時候的'糧食可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充足。那時每家每戶都有八九口人,糧食根本不夠吃。人們用挖來的野菜、糠就頂一半主食。但那時人們都很健康,因為那時的糧食沒有防腐劑、催長劑等化學物質,所以對人體沒有什么危害。
奶奶見我有興趣聽,便繼續說她們那時是怎樣節約糧食的。她說我太姥姥年輕時特別勤勞能干,還
特別節儉。因為當時家里有七口人,每天早晨往鍋里下糧食時,總要從中抓出一把放在小桶,這樣每次大桶里邊的糧食吃完了,小桶里的糧食也就這樣一把一把堆積起來就滿了。這樣做出來的飯大家也不覺得怎么少,但節約出來的糧食還可以維持幾天的生活。艱苦的歲月里,我太姥姥家里從沒有出現過斷糧的情況。因為太姥姥太會持家了,所以我奶奶也特別節儉,懂得糧食來之不易,也經常嘮叨我要珍惜糧食。
奶奶又接著回憶起了她的學習生涯。她那時沒有幼兒園,一般7至8歲才上一年級,她一至五年級時學習是不錯的,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但是在她12歲時生了一場病,半年多沒去上學,從此學業荒廢,那時的條件也不好,落下的功課便補不回來了。但奶奶還是堅持念完了初中與高中。因為成績不好了,所以沒有參加高考。那時人們勤工儉學,學生們上山殺條,編筐打簍,賺來的錢還要買學習用品,她深深地體會到當今社會與那時真是天壤之別啊!
奶奶的一番話,頓時讓我對她產生了敬畏之情。同時也讓我感悟道:現在的生活這么富裕,條件這么好,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糧食呢?我一定要發奮圖強,好好學習;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不辜負家人們的期望!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3
今天閱讀《金雨滴》,盧老師給我們布置的共讀任務是講親情故事。她讓我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聊一聊時代發展了,除了自行車,還有什么東西的變化很大,他們和它之間有沒有什么故事?于是,我就請爺爺和奶奶給我講了許多過去那個年代發生的故事。
故事一:電報
1988年,那個時候電話還不普及,與遠方的親戚朋友聯系,緊要的是靠電報,一般的是寫信。12月17日那天,我太太(奶奶的媽媽)在老家去世,我爺爺在蚌埠空軍部隊,家里打電報給爺爺,當天正好是星期天,電報沒有及時送給爺爺,是爺爺自己到傳達室看到的',結果爺爺馬上買火車票回家。當時火車很少而且很慢,從蚌埠到金華,第二天再從金華坐汽車到青田,第三天下半夜才趕到家,結果老太太已經在頭一天入土了。爺爺沒有趕上見老人一面,送她老人家一程,心里一直很傷心,這件事爺爺奶奶終身難忘。他們跟我說:要是那個年代像現在這樣,有手機、電話和高鐵,就不會有這樣的遺憾了。
故事二:電視
1986年,我爸爸跟著奶奶從浙江青田老家來到蚌埠空軍部隊,當時住在部隊的一座簡易的平房里。有一天,爸爸聽到隔壁鄰居家里有電視節目的聲音,他就蹲在鄰居家門口,從門縫里看電視。爺爺奶奶看到這情景,心里酸酸的。當時電視也不普及,鄰居家也只是一臺9寸的電視機。
故事三:縫紉機
我們家現在還存有一臺縫紉機,奶奶偶而會使用一下。聽奶奶講,過去爸爸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奶奶買來布用縫紉機自己做的,這樣省錢。
爺爺奶奶告訴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家里有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錄音機)的就屬于富裕人家。我們家里當時這四件東西都有,現在除那輛自行車和當時用的錄音機不在了,縫紉機和手表都還保存著。過去是計劃經濟年代,什么都是用票才能買到。現在我們家還保存有糧票、油票。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在手機還沒有這么“瘋狂”的時候,大家珍惜每一件用品,一支筆、一個小盒子,一個小本子。爺爺當兵時,當時的親戚朋友送給他的紀念禮物就是:一支筆,一個本子,三、五斤全國糧票,幾尺布票等等。
聽著爺爺奶奶講述著家中物品的故事,我能感受到他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深深的懷念。我問爺爺:“您收集在柜里的這些東西還有用嗎?”爺爺說:“看到這些東西就感到親切,就會想起那段歷史,心里就覺得有著有落。”
是的,在這些物品里有許多他們的往事,有許多他們的記憶,仔細一想,其實紀念這些物品,就是在回憶他們自己。
一個物件——一段歷史——一個回憶!觸動的是心底的一份感情!一份無法忘懷和無法替代的寄托!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4
這天晚上,我靜靜地躺在床上,翻來滾去。怎么也睡不著的我爬到了奶奶那頭,纏著她給我講一個故事。奶奶想了想,說道;“那我給你講一個關于我的一顆金牙的故事。”可我想,一顆牙能有多少故事?
“那還是我小時,我媽媽叫我去河邊洗菜,我就挎著一個盆子,邁著歡快的步伐往河邊趕去。河邊車鳴鳥叫,還長了一些小野花點綴著大地,顯得一切都十分的和諧。
鄰村的一個傻子,站在橋上,對我傻呵呵地笑,一邊呆呆地笑,一邊玩起了了扔石子的游戲,我看了看他,有繼續大把大把地洗起了野菜。突然,那個傻子不小心射斜了,直直地打在了我的'腦門上。”
“啊?那你是被打到了頭,又不是打掉了一顆牙。”
“你繼續聽我往下講嘛!石子重重的打在我的腦門上,頭上流了好多血,火紅的血不斷地從頭上涌出來,我一下子暈了過去,掉進了河里,我就順著浪飄了下去,飄的時候呢,這邊的門牙就重重的砸在了河邊一塊大石頭上,鮮紅的血即刻把河水染紅了一大片。我輕輕地飄浮在河上。村上的人看見了,趕忙跑到我家,去叫我的媽媽,找人把我從河中撈了出來,一起把我抬去了醫院。
這樣,牙也沒了,頭也破了。大家一村的人攢了一點錢,給我裝了一顆金牙,之后,家里有錢了,就把金牙換成了普通的假牙。”
聽了這個故事后,我感覺好像有一點睡意了,鉆進了奶奶的懷抱中,睡著了。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5
大約3、4歲的時候,我有時會住在奶奶家。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奶奶總是會給我講一些神話故事,那種民間的故事。每次我都會很認真地去聽,雖然那沒有什么華美的語言,也沒有那么深的哲理,但是我依然聽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為什么。其中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天,一位老神仙來到了人間的大街上。
他看到一個10歲左右男孩和他很有緣,他便走上去說:“孩子,你要不要和我去云游四海呢?”男孩仰起頭,一對像是水洗過一樣的眸子,有些天真,但是還有些老練,不是單單純純的樣子,但是還是令人覺得很聰明。他問:“老爺爺,您是誰啊?”老神仙笑笑,摸了摸他長而雪白的胡子,就算是以凡人的樣貌出現,也依然是仙風道骨。他摸摸孩子的頭,滿面慈祥地說:“我是個老神仙,今日是來找弟子和我去云游四海的,我看你和我挺有緣分,所以來問問你的意見。”男孩顯得很興奮,小臉蛋紅撲撲的,他眉飛色舞:“好呀老爺爺,我很樂意。”老神仙笑著點點頭,說:“那好,你隨我走吧。”男孩歡呼雀躍地跟著走了。
走了很久,走到了一個男孩不認識的地方,并且沒有一個人。他感到有些勞累,于是男孩對老神仙說:“老神仙,有沒有吃的啊?我想吃東西,我餓了。”老神仙說:“有啊,”說罷,他抬手一指:“就在那邊那個大石頭后面,有很好的東西,你去吃吧。”男孩聽了,連忙向那塊石頭那奔去。可是當他一看,頓時沒了食欲。為什么?因為,時候后面不是什么美食,而是一推惡心的東西,像是什么腐爛的食物,上面還有蒼蠅在飛,讓人一看就覺得惡心得不得了。他捏著鼻子走回到老神仙那里,說道:“老神仙,那里的東西哪能吃啊!就是頭豬也不會吃的!”老神仙聽了,朗聲笑道:“那好吧,等一會就有吃的了!”男孩只好餓著肚子繼續趕路。
又走了一陣,男孩實在是太餓了,他便對老神仙說:“老神仙,我實在是太餓了,我受不了啦!給我些吃的吧!”老神仙又抬手一指:“好吧,那邊那個坑里就有吃的!”男孩一聽,又向大坑奔去。
到了坑前,他看到了一堆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他用手指頭攪了攪,看到是什么東西之后,他立即把手抽了回來:這是比上一次還要惡心的東西,像是糞便一樣。他捂著鼻子,回到老神仙身旁,說:“老神仙,那里的東西也不能吃啊!都是些惡心的東西!”老神仙又笑了:“觀萬物,不可只觀其外表!實話告訴你吧,這都是可以幫助你成仙的東西。難道你還是拒絕吃嗎?”男孩搖搖頭:“不吃。”老神仙聞言長嘆一聲便不再說話。繼續向前走去。男孩沒辦法,只好跟了上去。他心里想:這老神仙到底是不是真的`?又走了很長時間,到了海邊。老神仙把向大海叫了一聲:“來吧!“便有一個紅色的葫蘆漂了過來。老神仙說:“孩子,坐上去。”男孩看那葫蘆那么小,不敢坐。說:“我不坐。”
老神仙問:“你真的不坐?“男孩看看那葫蘆,堅定地說:“不坐。”老神仙搖搖頭,長嘆一聲,便自己坐上葫蘆,走了。男孩只覺得天旋地轉,等有了意識,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家門口。難道是南柯一夢嗎?男孩想不通。到了后來,男孩漸漸發現,他攪過那些惡心的東西的那根手指,竟然變得很神奇,生了病的人,他只要用那根手指一碰,病人就會好起來。他感到很詫異。那個老神仙……到底是怎么回事?……
這是個耐人尋味的故事,至少我是這么覺得。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突出了男孩的懦弱還是老神仙的那句“觀萬物,不可只觀其外表”,或者是別的什么。但是這個故事就是這樣,我完完本本地把它寫了下來。也許,這個故事就是為了今人遐想吧。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6
聽爺爺奶奶講他們那個年代發生的事情
我叫黃尚凱,是范縣顏村鋪鄉小學三三班一名學生,你們可能不相信,說起來,我還是xxx的后代呢!今天,我給你們講講我奶奶的故事。這些故事是奶奶講給我聽的。
奶奶很小的時候,我的太外公就去世了,太外公家住范縣龍王莊鄉魏胡同村,姓郭,在淮海戰役中犧牲了。太外婆一個人拉扯著奶奶,把奶奶撫養長大。
奶奶給我講了她小時候的.一件事,有一個媒人在太外公去世后,給太外婆說媒,奶奶聽說后,自己一個人跑到小樹林里大哭,天黑了,太外婆找到奶奶后,才知道奶奶是怕自己的母親不疼她了,所以才從家跑出來的。從那以后,太外婆發誓不再嫁人。
太外婆多可憐呀!一個人供養奶奶上學。奶奶多可憐呀!從小就失去了父親。不過,奶奶說,黨的政策好,每年國家就會接濟他們,現在奶奶70多歲了,還領著國家發給她的撫恤金呢!奶奶說,感謝黨的好政策,讓她在那個年代能上學,擁有了知識。
想想現在的我,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吃得好,穿得好,在漂亮寬敞的教學樓上讀書,教室里還給我們小學生配備了電腦,我們學校還建起了少年宮,有科技室、舞蹈室、棋藝室。聽校長說,國家還撥給我們學校許多體育、音樂器材,馬上就能投入使用了。我喜歡軍棋,我想在學校的棋藝室里-軍棋。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像太外公這樣的老一輩xxx家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我一定珍惜現在的好生活,勤儉樸素,不挑吃,不挑穿,實際上,我現在穿的衣服都是大姨家范露哥哥的。我要刻苦鉆研,學好科學文化課,將來為建設自己的祖國做準備。
請老師看我的表現吧!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7
“在以前……”奶奶晚上又開始講“小時候”的事兒。我和弟弟聽得津津有味。
是的,月光下的屋頂上,我們躺在涼席上,吹著微風,聽著故事,最愜意不過了。
“以前,人們用的都是油燈,不像現在的電燈,一按那個按鈕,燈就亮了,滿屋子都是亮的。以前的油燈,是用油燒的燈,沒電燈那么亮,而且用的時間長了,眼睛還會很不舒服。但在那油燈下,藏著無數咱們家和鄰居家的友情。”
說到這兒,奶奶停了一下,繼續緩緩地說了起來。
“后來呀,咱們家添了一臺小小的電視機,黑白的`,不是現在這樣的彩電。當時,我們這左鄰右舍都來了,擠在一間小小的屋里,打開電視,一邊吃著自家地里種的西瓜,一邊看著電視。有時候,鄰居家還帶一些瓜子花生什么的,都擠在一起,一邊看,一邊吃。”
“可惜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電視了,也都有了寬大的房屋,迷戀手機的人越來越多,左右鄰居交往反而越來越少,祖國現在變化很大了,但現在因為都有了各自需要的東西,再也不會聚在一起無話不談了。”
“是啊,現在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出來觀賞這么好的月亮了。”媽媽在一旁說:“大家都在盯著手機看呢。”
“好了,今天到此為止,你們睡吧!”
看著奶奶下樓的背影,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8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每當耳畔響起了這熟悉的旋律,我就會想起了陪伴我四年多的好朋友——紅領巾。
記得第一次戴上紅領巾的時候,我又興奮又激動,知道了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象征,我成為少先隊員了!我興奮地想著。其他上課的書包,的。看我的書包已經有五六只了,還有美術包,包括好多奶奶跟我說他們小時候的事,他們的書包都是自己縫的,一背就背了五年,中學才換了一個流行的軍用書包,綠色好多,大小不一,形狀不一,顏色花型都不同,真得沒法和奶奶那時候比啊!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這代人如今好幸福啊!
奶奶記憶中,回想起那個六十年代她們上完課,排著隊伍自己回家。一回家,就做家務,作業要等晚上才能做。她的任務就是每天放學后要燒好一大鍋粥。那時由于人矮,夠不著,就站在小板凳上,手抓一把玉米糊慢慢地放入鍋內,用兩根長長的小棒,在鍋里不停地攪拌,如果灶膛里的火燒得旺的話,有時還要濺到手上呢,很燙!啊,我很驚訝,奶奶說的那個年代的故事,就像我從電影看到山區里的孩子的生活啊。回家自己走很遠的山路,還幫家里干很多的活,然后再做作業。難怪奶奶經常嘮叨要我好好珍惜當下,好好學習。
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奶奶老了,臉上皺紋,白發增添了不少,我真誠地道一聲:“謝謝您,奶奶。”我們永遠忘不了豐衣足食的幸福的日子都是靠你們前輩,用勤勞的雙手奮斗出來的。
印象深刻是奶奶說的,他們教室里是木質的.課桌面,既有縫,還有許多小坑,凹凸不平,寫字很不方便。還有每周六下午要去學雷鋒,做好事。幾個人組成一組,有的人去掃馬路,撿樹葉;有的人去幫孤老人家打掃衛生;還有的在路邊撿廢鐵、碎玻璃等能回收的廢舊品。星期一每個人一一向老師匯報自己做的好人好事。原來奶奶回憶少兒時的點點滴滴是在教育我要在日常生活中,從一言一行,身邊的小事做起。有愛國之心,懂得感恩。
每當我再唱起:“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這首歌時,我隨著祖國的脈搏而跳動,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懷著對祖國濃濃的情感,我要好好學習,讓紅領巾永遠飄揚在我心中!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9
河馬買了一臺收音機,想跟別人炫耀炫耀,他把收音機的聲音開得大大的,坐在河邊等小動物們來看他的收音機,等著等著就睡著了,老虎聽見了收音機里的音樂,就跳起舞來,河馬看見了老虎在跳舞,就走過去,也跳起了舞,這時,長頸鹿夫妻倆聽到了音樂,也走了過來,跟著他們跳起了舞,越來越多的小動物們聽見了收音機的'聲音過來跳舞。猴子聽見了,也走了過來,調皮的猴子動了一下收音機,收音機一下播起了天氣預報,猴子聽了天氣預報,就在森林里面和小動物們講起了天氣預報。過了一會兒,收音機放出了美食節目,告訴大家怎樣做蛋糕,河馬越聽越流口水,做了一件讓大家都很吃驚的事情:
河馬把收音機當成蛋糕吃到肚子里面了......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10
“給我一銀針,一根繡線,我就能繡出美麗未來。”這曾經是奶奶發自心底的心聲。在一個大雨淅瀝的夜晚,我靜靜地坐在奶奶身邊,聽著奶奶述說她的花邊往事。
“在我8歲以前,我一直都是個幸福的孩子,可是8歲那年,媽媽去了另一個世界,之后,家里過得更苦了,可是母親在世的時候偏偏沒有教過我花邊。于是,父親決定讓我上學,因為我的'上學,家里總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有時候半年2元7角的學費都付不起,但是父親還是“砸鍋賣鐵”地供我上學,就在家里剛剛有點起色的時候,又是一個不詳的消息出來,父親患上了氣管炎。在我上四年級的時候,父親的病更嚴重了,已經不能再賺工分了,我想了想,最后決定輟學!大哭一場之后,大媽知道了我的難處:想學做花邊,卻不好意思向別人學。大媽年紀已大了,但是仍決定教我花邊,為家里減輕負擔,那時的我感動極了。”
夏天,蚊子的聲音像打雷一樣,我和大媽還在昏暗的燭光下挑著花邊。即使蚊子塊像山丘一樣在腿上、手上長滿,我也是強忍,也不說一聲“不”,因為我知道這個家需要我。
冬天,任雪花在窗外飛舞,紅腫的手依然一針一線地從清晨挑到凌晨,大媽總是對我說:“休息一會吧,讓大媽來挑。”看著滿頭銀絲的大媽,我總是說: “不。”
每當我揣著用“一等品”花邊換來的一角角一分分,心里總是特別開心,為爸爸買件衣服,買條煙,買藥,因為我花邊做得既快又好,還可以給生活困難的二姐給予一些幫助.
“18歲,爸爸去了媽媽的世界,21歲的我嫁給了你爺爺。”奶奶歷盡滄桑的眼睛里,被蒙上了一層霧氣。
窗外,藍色閃電劃過天際,我仿佛看到在無數的這樣的天氣,奶奶孤獨的身影。
幾顆淚珠在臉頰上無聲地滑落。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11
星期六,我回到了老家安鄉。一覺醒來,我聽見奶奶在和媽媽說關于湘江的水的事,我突然想到老師布置我們參加一個活動,就是關于保護湘江的,于是我采訪起奶奶來。
奶奶說:“在我小的時候,也就是六十年前左右我們去散步要是想喝水就在水池邊喝就可以了,可是現在連被凈化過的水都要燒了才能喝”。
“啊,不能喝嗎?”我驚奇地問。
奶奶說:“是的.,前幾天我在安鄉就喝了一口自來水后就上嘔下瀉,很不舒服。”
“為什么會這樣?”我問。
奶奶說:“現在工業污染太多了,身體不好的人就會這樣,有什么辦法呢?”
聽了奶奶的話,我為湘江的變化感到痛心!我想說,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還湘江河一個原來的美麗面貌吧!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12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家三口圍在露臺上賞月。圓月掛在天上,皎潔而明亮。而此時的我,心中卻想起了爸爸口中奶奶的故事。
據爸爸講,奶奶小時侯的家原本是很殷實的,有田有地,住的是在當時看來很不錯的瓦房。雖然奶奶并沒有上過學,但奶奶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太外公,卻讀過好幾年書,這在那個時代是比較少見的。奶奶就在這樣殷實舒適的農家中出生、成長,度過了生命的最初幾年。
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日本人就打進來了,用奶奶的話說就是“東洋兵造反了。”
奶奶的家在龍溪的.邊上。據奶奶講,“東洋兵”第次打來時,她還 不滿五歲。爸爸說,奶奶的記憶應該是沒錯的,因為據《德清縣志》記載,日軍入侵德清就在1937年底。侵占德清后,侵略者曾數次沿龍溪向兩岸各村、鎮進行掃蕩,每次掃蕩,都是路燒殺、奸婬、擄掠,無惡不作。其中,特別是1938年春天的那次掃蕩,千余日軍沿龍溪燒殺,所到之處片火海,血流成河。
在奶奶的記憶中,她幼時的家曾先后三次被“東洋兵”燒毀,到最后,太外公再也無力重建哪怕間像樣的瓦房,只能搭個夏不能避暑、冬不能御寒的草棚。奶奶記憶中最深刻的次,發生她五歲那年的中秋——推算起來,應該是1938年的中秋,不過爸爸說,那應該是奶奶的記憶有誤,但奶奶卻堅定地認為就是在中秋,以至后來每到中秋,她都要對爸爸、伯伯們提起當年的情景——那天,奶奶家已經吃過了晚飯,太外公牽著奶奶的手、太外婆抱著奶奶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公,正等著月亮出來。忽然,遠遠傳來了聲驚惶的叫聲:“大家快逃命,東洋兵又來了!”緊接著,四周就響起了人們慌亂奔逃的聲音。
太外公那時還 有條小木船。奶奶家四口就坐上這條小木船,劃向個偏僻的蘆葦叢躲藏。剛劃出沒多久,據奶奶說,就聽見空中響起了“嗖嗖”的子彈劃過的聲音。舅公害怕,哭了起來,太外婆緊緊地捂住了他的嘴不讓出聲。好不容易總算劃進了那片蘆葦叢。驚魂稍定,回頭望去,只見遠處火光沖天,太外公好不容易再蓋起來房子,正在化為灰燼。
“那天的月亮很圓,很大,但在那沖天火光中,變得很模糊。那火真大,家人緊縮在船中,真冷。”爸爸常常像是在復述奶奶的話,但又像是他自己的說。
今天的月亮也很圓,很大。我站在通透的露臺上,抬頭望,冰輪灑清輝,低頭看,霓虹閃爍,萬家燈火。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13
放寒假時,我問了奶奶我還沒出生時的故事。奶奶就講了一個讓我流淚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媽媽懷上了二胎,那時,才幾個月,政府派人要把我媽媽腹中的胎兒打掉,不打的話就要罰錢。那個胎兒就是我。所以媽媽就四處奔逃。我問了奶奶,政府為什么要打掉我。奶奶說,因為我媽媽生出來的第一個是男胎,如果是女胎,第二個就不用打掉,也不用罰錢。
媽媽逃到我的三姑奶奶家。三姑奶奶聽了媽媽的訴說,就細心地照顧我媽媽,希望我媽媽順利地生下我。
十個月后,媽媽順利地生下了我。可那時我媽媽沒奶水給我喝。外面還下著大雪,媽媽打著傘去店鋪給我買奶粉。因為雨太大,媽媽受了風寒。
我問奶奶:“媽媽為什么不告訴我?”奶奶說:“因為你媽媽怕你難受,所以大家都瞞了這事。”
奶奶最后還說了一件事。奶奶說,媽媽在生我的時候差點沒了命,所以才沒有奶水。
【奶奶講的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講人物的故事作文11-27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作文05-21
講人物故事作文10-08
講人物故事作文08-30
講人物故事的作文01-09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作文12-08
古人講禮儀的故事10-25
爸爸講的胎教故事11-21
講兒童睡前故事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