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故事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訓”故事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訓”故事作文1
校有校規,學有學規,家自然也有家規。好的家規、家風、家訓影響著我們的成長,讓我們對不好的東西有約束力,讓人生少走彎路。不好的家規、家風、家訓會讓我們的行為習慣變差,走上人生的岐途。值得慶幸的是我家有好的家規、家風、家訓。
中國早在遠古時代就被稱為稱為“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不僅流傳下來了很多的書籍,知識,也留給了我們無數優良的家風家訓。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誠實守信,勤儉節約。要說起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就得講講幾件與之有關的事了。
一天,我和媽媽出去玩,在路上撿到了一個大包,包里裝了幾件小玩具和一沓錢。我說:“這又不關我們的事,把這個包扔回原地,失主自己會來找的。”可是媽媽堅決不同意,她在包中翻來覆去最終找到了失主的電話。她撥通了失主電話,得知他人在杭州,不一會變會回來,媽媽便說在原地等他。過了幾十分鐘,我站得腿都麻木了,勸媽媽先回去休息一會兒再回來。媽媽不肯,說:“我答應了失主要在原地等他,做人要誠實守信,再說失主如果到了這里,而沒有看到我們,會多傷心啊!而且他在杭州應該很快就會到了。”又過了十幾分鐘,走過來一個人道:“你就是撿到我包的那個人嗎?”媽媽一邊說:“是的'”,一邊把包遞還給了她。失主從包里抽出兩百元錢道謝,媽媽始終不肯收下。這充分表現了媽媽“誠實守信”的品格。
而“勤儉節約”這條家訓讓我們家開支合理,將錢用于改善家庭環境。
我們的家風是“保護環境”,原先我們家沒有這條家風,家里比較雜亂,有許多垃圾堆放在角落。自從有了這條家風后,家里煥然一新,雜物沒有了,垃圾也沒有了,家里不但整潔多了,空間也變大了。在外面,我們一家從不隨便破壞花草,從不亂扔垃圾。
由此可見好的家風家訓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增添正能量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作文。希望大家也有好的家風家訓,為自己的人生添彩。
“家訓”故事作文2
好的家風,就像家的主旋律;就像家的柱子;就像春雨,滋潤著我們才能健康成長。最近童鞋(同學)們總是在談論著自己的家風,現在我也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家的好家風吧!我們家也有許多家風呢!
有著許多比如:嗯,養成講究衛生的習慣,有吃飯時要洗手,上完廁所要洗手。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要有計劃性,書桌要整理好。好的生活習慣,教我要怎樣做人等等。
在我們家,我的爸爸媽媽經常教我做人的道理,還給我們家定家規呢。不過,他們喜歡用事情告訴我道理,讓我永遠銘記于心。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上街。外面有好多乞丐,我對他們產生厭惡,看見他們就惡心。這時,又有一個乞丐來到我旁邊,還向我乞討。我心想;惡心死,給他一毛錢吧。我便把錢投到他的碗中。不想搭理他,可他竟然死不要臉的還向我要錢,我氣憤極大聲說:“滾開!”媽媽看見說:“注意禮貌。”我想一個乞丐而已。可媽媽卻把5塊錢給他,我大吃一驚。生氣地對媽媽說:“媽媽,你干嘛給他,五塊錢可以買一根夢龍耶。”媽媽和藹對我說:“他是真的需要幫助的人,幫助他就是獻出自己的愛心啊。孩子,記住啊,一定要有愛心和幫助他人的一顆心,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東西,就是那金子般的那顆心。”這番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告訴我一定要有愛心,有一顆幫助他人的心。
還有一件事,使我一生難忘,那是爸爸媽媽要告訴我要獨立和堅強的道理時地一件事。
記得有一場大雨,我的`同學都被接走。我還在教室里,我想如果今天爸爸媽媽開車來接我就好。可我等好久,爸爸媽媽還沒來,我只好打著我那把破傘,帶著怨恨的心情走在回去見到路上,我看這次我一定不會原諒他們。煩死。我只好慢吞吞地走著,雨點打在我的身上,我覺得異常的冰涼,也許是心涼吧。
我打開家門,我想哭可還是忍住。爸爸媽媽笑臉迎接著我,我別過臉不想理他們。媽媽輕聲走過來說:“孩子,今天你是自己走回來的。看一看你身后的腳印吧,以后也要這樣堅強哦,要獨立要堅強要自信要寬容,這不就是我們曾經定過的家風哦,要加油噢。”
獨立,堅強,自信,寬容,有愛,這就是我們家的5大家風。我一定要努力做到,做到最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我相信,我一定會變得更加優秀的。我希望,這些家風永遠伴隨著我成長。加油吧,為有這些而驕傲吧。
“家訓”故事作文3
家庭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庭是雨點,我是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是陽光,我是樹苗,沒有它我將無法成長。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在美國,一個調皮的孩子拿著爸爸給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頭后,砍倒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很生氣。孩子見闖禍,他雖然害怕,但他是個不說謊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高興地說:“我的好兒子,爸爸寧愿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愿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后再也不能隨便砍樹。”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性格讓華盛頓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偉大總統。
在我家,父母經常教導我做一個拾金不昧、不貪圖錢財的人,這句話深深在我心里,可小時候的'我卻不懂得什么是拾金不昧。
六歲的一天,一個叔叔家的小妹妹來我家玩,玩許久,叔叔便把她拉著走。在家里的沙發上,一個玉像項鏈落在那里,眼尖的我馬上跑到哪里坐下假裝看電視,一只手拿著遙控板,另一只手卻一直往后面拿項鏈。摸到項鏈后我就馬上往房間跑,偷偷把它藏起來。在吃晚飯的我,雖然臉上平靜,但心中卻忐忑不安。爸爸和媽媽似乎看穿我的心,反復地問我發生什么事,我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訴爸爸媽媽,爸爸首先把碗“砰”地一聲放在桌子上,大聲喊道:“馬上把項鏈拿來!”我被爸爸的怒吼嚇哭,連忙跑進家里拿出來。媽媽拿過項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論是在哪里撿的也要還給東西的主人,不然主人會擔心,要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媽媽把項鏈還給那個小女孩,她連聲道謝,那位叔叔也對我贊不絕口,而我卻羞愧地低下頭。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訓”故事作文4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家人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周末,因為我表現好,所以,爸爸準許我玩一小時電腦游戲。但是,我玩游戲超過時間,爸爸很嚴肅地收起電腦。之后,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棠林,要守信,不然,長大后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
姐姐告訴我要誠實。因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級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愛的玻璃杯打碎。我很怕被挨罵,不過最后,我還是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但是,姐姐原諒我,并且對我說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不要緊,如果你因此失去誠實,就沒有人會相信你。”
媽媽教育我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媽媽。媽媽和藹的對我說:“棠林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
家人們不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五年級,我因沉迷網絡,所以期中考試只考八十幾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媽媽會怎樣對我。但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為起點,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后媽媽和我分析原因,為我解答難題。經過媽媽的輔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在期末考試中,我取得優異的成績。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學習上,我有個好習慣:愛讀書。從我跨入小學的大門,我便開始讀一些故事書。后來這幾年里,我開始接觸一些文學書,例如《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窗邊的小豆豆》。我一有時間就拿出一本來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于我們的祖先,不愧于是一個繼承人!
“家訓”故事作文5
在我的記憶中,第一次知道我家的“家訓”是爸爸給我看我滿月時的彩泥手腳印,上面清楚地寫著爸爸媽媽對我的祝愿與叮囑:“愿你成為健康、善良、樂觀、自信、有責任感的男子漢”,從小到大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教育和要求我的。下面我就講講我家關于“善良、樂觀”的家訓故事。
關于善良。媽媽常說,善良的內容可以有很多種,比如孝敬長輩、尊敬老師、懂得感恩、學會分享。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特別愿意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動。記得有一次和媽媽一起去逛超市,剛進門看見一群大學生志愿者在做慈善募捐活動,主要是為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們募集學習用品和過冬衣物。當時,媽媽走過去代表爸爸和她自己各捐獻了一份,我在旁邊看著那些和我同齡的小朋友們生活在不幸之中的故事感到非常難過,于是我向媽媽提出幫我也捐贈一份,可是媽媽沒有直接答應我,原因是媽媽希望我用自己的零用錢參與此次慈善活動。當時我猶豫了,因為我的零用錢已經被我安排好在超市中購買盼望已久的樂高玩具。進入超市后,我反反復復地拿起中意的玩具、又放回去、再拿起來……當時的心情真是非常糾結與矛盾,媽媽看出了我的猶豫,她非常認真地對說:“做一個讓自己不會遺憾的決定就好”。我想了想,堅定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的.玩具可以下次再買,貧困地區小朋友們的學習用品不能等,這次我不買玩具了,就把這筆錢捐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們吧。”媽媽會心一笑,我也感覺輕松了許多。
關于樂觀。爸爸常說,若想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就要不斷接受困難的挑戰并努力戰勝它。記得小時候,我若摔倒了爸爸媽媽基本不會扶我起來,他們只會鼓勵我說:“寶貝,相信你一定可以自己站起來的!”于是,我會強忍著淚水、若無其事地站起來;而爸爸媽媽表揚我的時候,我感覺好像也沒那么疼了;慢慢地,再摔倒的時候,我會自覺地爬起來就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隨著我逐漸長大,每當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我都會默默地告訴自己,樂觀面對總比消極應付更容易讓我戰勝它;當然,這個經驗也屢試不爽。
我家的家訓故事還有很多,這些都是我成長過程中的寶貴經歷;感謝爸爸媽媽的教誨,我會努力遵守并不斷發揚光大。
“家訓”故事作文6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可以說,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記得小時候,每到節日,特別是春節,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節晚會,吃年夜飯,我父親就開始給我們講他小時候的事:他爸爸(她的爺爺)是一個大家庭20多人,吃飯的時候,我爺爺先給我太爺盛飯,太爺動筷了,他們才敢吃飯,我太爺就把好吃的給我爸吃一口,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每到節日,農閑時節,村里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賭博,父親就告誡我禁止參與賭博,賭博能造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準吸煙:煙有百害,無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傷身,我就養成了不吸煙不賭博,少飲酒的習慣。母親每天都講: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 不說謊話、不愛占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
足常樂,待人以善”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訓”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
好的家風需要傳承,也需要總結,不光要靠潛移默化還要作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訓。關于珍惜時間家風家訓的故事350字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要努力將前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引領我們健康成長。
“家訓”故事作文7
在我的心里,家是菜園,我是菜苗,一個茁壯成長的苗,而陪伴我十三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是家風耐心的歷經春夏秋冬滋潤我,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茁壯成長。
家風伴我從懵懂無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是它塑造我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等等。品質方面嚴格把關。
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發生。外面閃耀的陽光直直的射進窗戶,我們家的爭議聲又一次直逼耳際:
“你說你都多大,干什么都干不好。瞧瞧,讓你給你倒杯水,干嘛倒那么滿,撒的到處都是。”一向寵愛我的媽媽一邊擦著桌上的水,一邊又開始嘮叨。雖然說,媽媽的“話匣子”有點煩人,但勉強算得上是“音樂”。就聽下去吧。原來今天早上我家來位做客的阿姨,媽媽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給阿姨喝,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一下,水就倒滿。有點不小心,不過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后,媽媽的“低音小喇叭”開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穩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么大,連點規矩都不懂,客人來也不知道打聲招呼,只顧忙自己的。”媽媽一送走客人,回來就又“贈”我一句。我怎么這么倒霉,“……!”長篇大論過后,媽媽竟然一點點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別人,得有禮貌。”從此以后,家里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里學到懂禮貌,尊重他人,做事專心……我伴著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媽媽卻毫不松懈。告訴我:“這些事情雖然微不足道,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我的家風由我的媽媽培養出來,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沒錯,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后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要家風好,國風才會好。
我們家的家風,愿它常駐我家。愿那不輟的改進之風飄在中國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愿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訓”故事作文8
晚飯的餐桌上,沒有魚、肉,只有野菜一盤,薄餅幾張。一家三口正在有滋有味的吃著。
看到這些,你是不是認為我正在敘說一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電視劇呢。不是。這是我們家的一個傳統“節目”——勤儉節約。
每年的春天時節,我們家都要吃一回“憶苦思甜”餐。這是傳統,也是我們家的家訓。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發展迅速。從“四大發明”到如今的登上月球。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有一點沒有變的就是傳統,優良的傳統。
說起優良傳統,那真是數不勝數,我們家也是從我爺爺的爺爺開始,有了一個傳統——勤儉節約!
爺爺曾說起,在他小的時候,吃糠咽菜(野菜居多)。如今的我們,天天細米白面,大魚大肉。餐桌上的'浪費實在是太大了。成碗的米、面、魚、肉,都被倒入了垃圾桶。真是暴殄天物啊!
所以在我記事時,爺爺就要求我們大家,做飯時,能吃多少做多少,菜也是以素食為主,避免大吃大喝。說這是傳統。
記得有一回,我吵著母親要吃魚,父親就去集市上買了一條白鰱,做了一大鍋魚湯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到了吃飯的時候,我看到那魚湯開始吵嚷了,說自己想吃的是鯽魚湯,而不是這種白鰱。
當即被爺爺一頓訓斥。說我是挑剔。這么好的魚湯不吃,還想著什么鯽魚湯。有違家訓。結果是我被罰中午不準吃飯。
飯后,爺爺跟我講起大集體時的生活,人們是如何的吃苦,如何的節約。雖然如今我們富足了,可我們也不能忘了傳統,丟了本。并說不讓我吃飯不是目的,目的是讓我明白食物和錢財都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知道節儉!
就是那一頓餓,讓我深深體會了勤儉節約的必要,也加深了對家訓的理解和認識。
事隔多年,爺爺已去世多年,可我和我們家還在秉承一個理念——勤儉節約!視其為家訓,也作為我個人的座右銘!
【“家訓”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家訓故事作文05-27
家訓的故事作文05-22
我的家訓故事作文05-22
家風家訓故事作文11-29
家風家訓故事06-21
家訓的故事作文5篇05-22
家訓的故事作文(5篇)05-22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作文12-21
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