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地理中考必背知識點一覽

時間:2024-09-03 08:55:21 中考地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地理中考必背知識點一覽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理中考必背知識點一覽,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理中考必背知識點一覽

  第一節、中國的地形

  1、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我國的地勢階梯分布情況:

  階梯名稱 分布范圍平均 海拔主要地形舉例分界線

  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第二級階梯青藏高原以東、以北的廣大地區米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黃土高原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東地區500米以下平原、丘陵東北平原、山東丘陵

  3、主要山脈:

  ⑴、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⑵、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臺灣山脈。

  ⑶、南北走向的山脈: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區。

  ⑷、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阿爾秦山、祁連山。

  ⑸、弧形山脈:世界是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邊境)。

  4、地形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山地面積廣大。

  ⑴、四大高原:

  ①、位置:在八年級地理(上冊)P23 圖2—9 《中國地形》上識記。

  ②、特點: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內蒙古高原——地勢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云貴高原——地面崎嶇,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

  ①、位置:在八年級地理(上冊)P23 圖2—9 《中國地形》上識記。

  ②、特點: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環繞,多沙漠、戈壁,邊緣有“綠洲”分布,盆地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

  準噶爾盆地——四周被高山環繞,多沙漠、戈壁,邊緣有許多“綠洲”分布。

  柴達木盆地——地勢最高的內陸大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南方地區的一個濕潤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

  ⑶、三大平原:

  ①、位置:在八年級地理(上冊)P23 圖2—9 《中國地形》上識記。

  ②、特點:東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布。

  華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勢平坦,又稱“黃淮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有“水鄉”和“魚米之鄉”之稱。

  5、主要山脈兩側的地形區:見中國地理(上冊)P27 活動題 1 。

  第二節、中國的氣候

  1、氣候復雜多樣

  ⑴、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地形復雜,地勢高低懸殊等。

  ⑵、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①、冬季——南北溫差很大,越往北去,氣溫越低。(識記:一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秦嶺—淮河線)通過的地方,見中國地理(上冊)P28 )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溫。(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

  ⑶、溫度帶:根據積溫的多少,我國從北到南被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

  ⑷、降水:①、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②、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濕地區的劃分: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將我國劃分為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干旱地區。

  ④、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主要地形區位于的干濕地區和各干濕地區的植被分布,見中國地理(上冊)P33 上面的表格)。

  ⑸、氣候類型:我國是世界上氣候類型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東半球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向北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大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區是獨特的高原氣候。西北高山地區則表現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征。

  2、季風氣候顯著

  ⑴、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①、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叫季風區。季風區內降水多(東部地區)。

  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叫非季風區。季風區內降水少(西北地區)。

  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⑵、南、北方雨季情況

  ①、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原因:夏季風的進退而

  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造成的。)

  ②、東部雨季推移的規律:4月開始,雨季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如:夏季風與雨帶的“失常”,就會造成旱澇災害;如:南旱北澇或北旱南澇現象的發生。

  3、特殊天氣: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見中國地理(上冊)P38—41 )。

  中考地理知識點復習

  1.世界海陸比例: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各大洲的分界線:①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4.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帶。

  5.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6.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7.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緯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世界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區: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

  8.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就業困難、居住條件差、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9.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10.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地理中考備考策略和技巧

  時間安排

  根據學生情況,新課盡量上學期結束,下學期開始復習。

  復習安排

  復習時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包括目標、時間、方法、措施等。

  一般采取分段復習的方式,一輪復習要對照課標內容逐條落實,現行課本上沒有的要找人教版或湘教版把缺的內容補上,不能落下任何一個課標要求的知識點。重雙基,關注重點、考點、關鍵點、易錯點、熱點等,時間安排50天左右;二輪復習為專題訓練,提升為主,重視學科思想,強化訓練,總結歸律,尋找問題本質,培養靈活運用知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養成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時間40天左右;三輪復習綜合練習,以考代練,考試限定時間,訓練作題速度,通過考試查漏補缺,進一步提升能力,同時強化心理素質;四輪復習5天左右,回歸課本,反思回味,掃清盲點,調整心態,樹立信心。

  具體要求

  首先要研究課標和考試說明,針對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要求,進行詳細分析,有目的的精選試題;對于考試說明中的題目,要親自去做去分析;

  其次同科老師根據個人所長,合作分工,厘清章節知識內容,注重知識間聯系,形成架構;

  再次上好復習課,有計劃有準備,盡量使用多媒體課件,結合考點安排訓練內容,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第四要找近3一5年外省的中考試卷,老師要每套做1-3遍,認真總結出題規律,找出常考點,偶考點,哪些是復習中的盲點。對同一知識點的考查都能用哪些方式等,老師首先要心中有數。

  整個過程中,老師對試題要親力親為,通過自己的做,去發現問題,挑選出有價值的題目,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效率;對學習任務,實行四清:節清、日清、周清、月清。

  其他方面

  資料:要有,但其只是工具,不可過分依賴,要篩選出來其中精華,加以利用。

  教材:參考人教版等其他版本的教材。

  對于地理學科來說,一定要注重讀圖、析圖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用學過的地理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平時教學中分層評練,實行“過關制”。落實到位很重要。

  地理中考備考復習計劃

  一、資料準備

  教材四本:七年級上冊、下冊,八年級上冊、下冊

  復習資料:地圖冊、中考復習資料

  二、復習進度與安排

  先從七年級上、下冊開始復習,這一部分內容學生學習時間較久,大部分已經忘了,最先復習,時間安排少點,八年級地理學習時間距離較短,相對來說學生印象更深刻一點,所以復習時間也安排距離中考近些較好。復習以學生預定資料作為參考資料,進度安排如下:

  2月25日—3月1日:地球和地球儀、地圖(地球和地圖這一部分是難點)3月4日—3月8日: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3月11日—3月15日: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3月25日—3月29日:中國的區域差異

  4月1日—4月5日:北京、上海市、重慶市

  4月8日—4月12日:香港、澳門、西藏、四川、4月15日—4月19日:世界地理4月22日—4月26日:復習

  4月29日—5月3日:綜合復習考前練習5月6日—5月10日:綜合復習考前練習

  三、重要地圖過關

  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各省級行政區的位置、輪廓、形狀)【八年級上冊】中國地形圖(主要山脈、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八年級上冊】

  長江、黃河水系示意圖(源頭、入海、上中下游的分界點、主要支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地形區、沿岸主要的城市)【八年級上冊】

  中國主要鐵路干線和鐵路樞紐分布圖(“五縱三橫”等)【八年級下冊】世界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如大洲、大洋、主要山脈、地形區、湖泊、海峽、運河以及一些主要國家)【七年級上冊、下冊】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氣候類型判斷)【七年級上冊】(提醒學生備好以上必要的資料及專門的資料袋(2個),并定期檢查。

  中考資料上的考點能背,重要地圖過關。

  四.總體思路

  1.立足課本,夯實基礎

  2.梳理體系,講練結合

  3.強化訓練,沖刺中考

【地理中考必背知識點一覽】相關文章: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歸納12-09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12-09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12-09

中考歷史必背的知識點04-12

中考歷史的必背知識點12-09

地理高考必背知識點總結11-29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12-09

環宇地理期中考試必背的知識點03-09

生物中考復習必背知識點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