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實習心得: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三步法”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門最有活力的學科。作為國語,語文學科總是站在教學改革的潮頭,每一次改革都會出現新的東西。也許正因如此,才會使它永保魅力。如何上好語文課,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一個常新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下面我結合頂崗以來的教學經驗,對于如何提高高中生語文學習興趣,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結合教材,創設情境
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引人入勝“的環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教學情境的創設,要求我們老師提供必要的教學環境和活動場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結構,把書本知識化為血肉豐滿、生動活潑的形象,把學生帶入探求特定的教學情境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因其教材的特點,在情境教學的創設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比如,第一,在導入新課過程中,創設審美氣氛;第二,在理解文本內容時,讓學生親身參與課文內容表演,創設情境(如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運用課本劇的形式等等);第三,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借助錄音、錄像、課件等多媒體教學手段,突出表現語文教材文質兼美、文學性強的特點,化單純的語言文字為聲、像、圖文,更加生動、直觀地傳授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琵琶行》的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選用配樂錄音朗讀,為學生創設特定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對語言文字的領悟。像這類詩歌,尤其是古詩文的教學,如果我們老師精心制作課件,設置相關畫面,再現詩文的意境,同時配上文字,就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更好把握詩歌意蘊。
二、教學方法,多元互補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量采用“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傳授和接受,忽視探究和體驗。長期的被動灌注,導致學生主體精神和能動性的弱化,缺乏創新思維,久而久之,必然對被動地接受知識產生厭倦,缺乏興趣。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內容采用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多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在我看來,具體的方法就是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模式,采用“討論式”、“啟發式”和“自主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組織引導下,營造寬松的民主的環境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勵學生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討論問題。教師要有目的地安排教學內容,啟發學生質疑、解疑,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根據教學內容、課型設計的變化,把各種教學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到“一法為主,多法兼用”,多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證明:教學方法越科學,活動水平越高,活動內容越豐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越高。
三、建立良好師生關系,親其師樂其道
師生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自接手高一(2)班和(13)以來,尤其是第一次月考過后,我明顯的發現,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喜歡某位教師,也會對這位教師傳授的課程感興趣。作為老師,要想讓學生喜歡自己,就要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廣博的知識、優雅的談吐和高尚的人格是教師形象的魅力所在。我們要不斷地充實、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用自己廣博的知識去征服學生,使學生心悅誠服,產生學習興趣。教師不僅在教學內容、思維方法上影響學生,而且以自己的整個人格的力量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尊重、信任學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學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可能進入“主角”。同時,作為實習老師,我們與學生年齡相仿,我們了解學生,學生也愿意和我們溝通,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因此,我們必須和學生們坦誠相見,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團結、共同進步的良好師生關系。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樂其道。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積極的接受我們所傳授的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實習心得: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三步法”】相關文章:
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工作計劃12-07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總結04-28
三年級(1)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教學工作總結04-18
三年級(1)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小學工作總結04-18
語文教師關于學生的教學思路學習心得04-01
興趣教學也需謹慎教師頂崗實習心得04-01
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培養心得范文03-28
要善于在學習總結中實現自我提高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