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
經常覺得很困惑,在當下各種教育思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時,有時真不知道該用什么方法來教自己的學生。前幾天看到《讀者》上的一篇題為《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文后,心中漸漸有了答案,找到了方向。
第56號教室的老師是美國洛杉磯霍伯特小學的雷夫。艾斯奎斯,他在此任教26年,第25年才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紐約時報》把雷夫尊稱為天才和圣徒,《華盛頓郵報》稱他為全美最好的老師。美國總統授予他“國家藝術獎”,英國女王也給他頒發了帝國勛章,媒體天后奧普拉授予他“善待生命獎”……這雷夫到底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這56號教室又發生了什么樣的奇跡?我的心中也充滿了疑惑。
原來,在56號教室有四個法則。
法則一:“望子成龍”不如“教子成人”。
雷夫認為這是最好的教育。雷夫在一個眾人皆醉的環境下,能夠保持異乎尋常的清醒,這就是奇跡。“在這里,品格得到培養,努力付出得到尊重,謙遜得以發揚”——這就是56號教室的奇跡。是啊,人才人才,核心是人,如果不成人,成才也是一場噩夢。
法則二:“小紅花”不如明是非。
在第56號教室,孩子們的道德行為有6檔:
第一檔:我不想惹麻煩——靠懲罰起作用;
第二檔:我想要獎賞——考賄賂起作用;
第三檔:我想取悅于某個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檔:我要遵守規則——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檔:我能體貼人——靠仁愛之心起作用;
第六檔:我奉行既定的準則——靠境界起作用。
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獎,而是內心的愉悅。在第56號教室里,孩子們的道德行為已經內化,來自于內心的快樂和滿足。我們常用的小紅花及其他形式的物質獎勵,在56號教室頂多也只是第二檔。
法則三:抄近路不如走彎路。
在第56號教室,只有當學生停止解決問題的嘗試才算失敗。但在我們平日的教育教學中,卻希望孩子能少走彎路,不斷地輔導,不斷地指正,讓孩子們的路走得筆直。可是以后呢?當孩子們走上社會獨自面對時,他們會保重自己嗎?
法則四:省吃儉用不如能賺會花。
在56號教室,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有虛擬的薪水和銀行,還有拍賣會。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賺“錢”,存在銀行,然后用這些“錢”支付自己的課桌椅費用,并在拍賣會上購買文文具用品。由此體會到父母賺錢的辛苦,學會理財與財務管理,學會儲蓄、克制和延遲享樂……孩子們的經濟頭腦培養好了,長大了就不會在充滿誘惑的商品世界里茫然、迷失了。
雷夫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肯定,讓第56號教室成為一個奇跡,是因為敢于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一直為此付出。我想這四個法則對我們的借鑒意義很大,至少為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讀書筆記05-0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6-1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3-19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9-2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范文04-26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的讀書心得04-16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范文03-17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范文03-28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1000字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