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范文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范文1
"這不是一本美國人寫美國教育的書,這是一本杰出教師寫正確教育的書,它適合美國人看,也同樣適合美國人以外的中國人、韓國人、印度人看。""更多的是感動。"到底這是一本怎樣的讓人感動的寫正確教育的書呢?
首先,我想來說一說本書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一次次讀書的過程中,我都會禁不住發出這樣的感慨:雷夫老師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是那么的愛學生,能作為他的學生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這是一個多么勇敢的老師。雷夫老師敢于講真話,敢于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完完全全地暴露在讀者的面前。對于自己所犯過的錯誤,和自己的一些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他都能在書中毫不避諱的說出來。這是一個多么有愛心的老師。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這是一個多么有智慧的老師。最可貴的是,他在遇到問題時,絕對不是先從客觀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進行積極思考,及時去糾正自己的觀點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腦去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去擺脫困擾。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和兒童觀,我將努力以"讓學生變成愛學習的天使"為目標,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重視學法指導,使學生不斷地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第56號教室,這個普通的教室,卻又那么不平凡的教室。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從這間教室走過,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走向,改變了高度。雷夫老師在書中明確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讓學生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人性永遠是教育的至高境界,老師的責任是要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在上課的頭一天,他就把科爾伯格的"道德六階段"教給了學生。
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
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
第三階段:我想要取悅某人
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則
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
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
第56號教室是學生的避風港,雷夫老師就是上帝送給這些幸運兒們的禮物。學生們可以盡情享受莎士比亞、經濟學與搖滾樂班上獨有的經濟制度等。他讓孩子們了解團隊合作、語言的力量,以及正確處理金錢的態度。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就像是一位心靈導師,教導學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養。
艾斯奎斯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跡。他的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讀完這本書,一個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室與教室原來可以如此不同!這位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了不起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他用這樣一個范例告訴我們: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帶給孩子無限多的東西——我們能分享到這樣的教育智慧,就是獲得力量;也許,在未來我們也會創造一個奇跡!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范文2
《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位平凡的老師在講授自己這二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及感悟,其中并沒有刻意煽情的文字。但細細想來,其中還是有很多小的細節表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專注與熱愛。對于很多教師來說教書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但是對于雷夫來說,教書是一件讓人覺得幸福的事。
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他可以帶給孩子無限多的東西。這是一位特殊的也很成功的外國老師說的,從他的身上我懂得了教室和教室是不一樣的。正如伊建立在為本書寫的`序中提到的,“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取決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么。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的人在講臺上站了一輩子,甚至獲得了很高的學歷、職稱,卻始終是個門外漢。他可能干得風風火火,卻不過是一個附庸者,所以也是無力者。這一點,只要看一下那些年年獲得“優秀教師”稱號、甚至著作等身,但班里的孩子們叫苦連天,包括自己的孩子也很成問題的老師,即可得到驗證。這樣的人,教室于他們只是一個講課的場地,他們天天站在教室里,卻從來不能影響到教室,所以,40平方米的教室永遠只有40平方米。
看一下這位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跡。他的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雷夫正是以他對教育無法比擬的熱情將不足40平米的教室無限延伸,使得這里成為了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在化學實驗上,一個小女孩因為找不到燈芯而苦惱,眼里含著淚水。為了不讓她掉隊,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由于燈芯太小,所以雷夫將頭靠的離酒精燈很近,由于很專注,連頭發燒著了都沒有發覺…。
其實這樣的事可能很多老師也都能夠做到,我真正感動的不是這個故事也不是插圖,而是插圖下面的那是幾個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發著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也許一個教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從事教學并不鮮見,也許一個教師為了工作而做出犧牲也實屬正常,但是一個教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于教學,并且將這種專注視為是正確前進方向的指引的話,那么這位教師已經超越了這個單純的職業,而將其上升到了精神層面,并且將這種精神轉變為了自己的信仰。我想這才是教育的真諦。雷夫就是這樣一位教師,一位可敬的教師楷模!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范文3
《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是一本讓人熱血沸騰的書,他天堂般的課堂、這間教室的不可思議確實是我看到了教育事業蘊含著無限潛能。我們常說,數學源于生活,其實,教育也源于生活。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發著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最近讀了《56號教室的奇跡》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書中所提到的紀律必須合乎邏輯。也就是班級管理必須科學民主。從第一次見到學生開始,無論是班規的制定,還是班干部的評選,我都盡量給學生一個做主人的機會,組織學生投票等方式。我是想給學生一個認識就是我們是一個班集體,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期望他們體會到我對他們的尊重與信任。
我第一次給學生安排座位,我給他們安排座位的`原則是:“尊重學生,有力學習,小組固定,每周輪換。”還有很深刻體會的一點就是,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建構教學公平。
1、一視同仁,正視差異。作為教師,要在教育活動中對學生持民主與尊重的態度,對不同出身、性別、智力、相貌、年齡、個性的學生能夠做到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對每一位學生都要關心、愛護、無偏見、不偏袒、不以個人的私利和好惡作標準。教師要愛全體學生,而不是一部分學生。教師無論教哪個班級,無論所教的學生是優是劣,都應一視同仁,待之以愛,不能隨教師個人興趣、利益來選擇,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師愛”。
2、體諒和寬容。師生平等,并不是要時時處處把學生看作像老師一樣的成人,許多方面學生作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他們正處于一個成長的時期。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為。要體諒學生,同時對于學生身上發生的一些不盡人意地事情,要予以寬容。亞里士多德曾說:“在有些情況下,公平對待也就是體諒和寬容。寬容就是體諒,是對公平事物做出正確判定,正確判定就是對真理的判定”。
總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同時也要正確處理教師自已個人的需要和學生的需要的關系。教師不是神,也有自已的需要,但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理性地控制自已的需要,充分考慮、關注、尊重學生的需要,平等對待一切孩子,教師對學生的愛,并非完全是一個情感的范疇,而是一個道德的范疇。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是最高尚的無私的愛。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讀書筆記12-08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12-31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9-2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12-09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通用02-10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的讀書心得11-30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范文12-04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1000字12-09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