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小學生守則學習心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小學生守則學習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小學生守則學習心得1
應該以小見大~~~比如從遵守交通規則入手,人人都知道交通規則但大多數人都熟視無睹。比如遵守交通規則,珍愛自己生命是大家共知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道路上出現的“橫沖直撞”、“非法行駛”、“街道勇士”等不良現象層出不窮,一個個鮮活生命瞬間被無情的車輪奪去,一場場車禍片刻發生,一幕幕悲劇令人萬分痛惜,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按照交通規則行駛釀成的惡果,與我們今天文明城市的總方向相差甚遠。
我市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關鍵是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怎樣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呢?是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筆者認為,只要人人從小事做起,大家知文明、講文明,那么不言而喻我們的城市就文明了。
怎樣才能做到讓大家知文明、講文明呢?筆者建議,我們應該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充分利用學校主陣地,使廣大團員青年、少先隊員用課堂學到的安全知識和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每一位親人和朋友一起維護交通安全,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向社會各界大力宣傳,也可以通過發傳單、交通事故案例等形式,讓市民樹立創建文明城市意識,達到自覺形成踴躍參與該活動的新格局,用全社會的力量來創建文明城市,堅決反對破壞城市文明的不良行為的目的`。這樣,不僅為當今社會的文明建設起到作用,更重要的關注了下一代的文明成長,為他們的文明行為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時也發揮了小手拉大手的主要作用,也為今后社會的文明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這里講講學守則和遵守守則的重要性!
中小學生守則學習心得2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我們踏著溫暖的陽光走進校門,又開始了新的旅程。我們身后是家長和老師的期望,我們應該更加的去努力學習、去發奮圖強,不辜負家長和老師對我們的期望,若想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那么,我就想大家倡議:
中學生禮儀等各個發面。做一名合格的中學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在生活方面也要注意個人的衛生與集體衛生,為自己也為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首先,我們要做到遵守校規,中學生守則、生,應該是品行端正,運用合理的學習方法,在平時和別人交流中,我們大家應當講禮要注意禮貌用語,注意場合,態度友善,要講普通話。未經允許不能進入他人房間,不能動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記。不隨意打下課時起立要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見到老師或長輩要行禮問好,回答師長問難道,在這些細節方面中,我們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不應該去主動做到這些嗎?
《中學生守則》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它不僅僅是紙上條文,我們不但要記住它,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現在,我已把《守使我不斷地改正缺點,完善自我。
在學校,我愛護校園里的花草樹木和一切公共設施,不亂扔果皮紙屑。見到老師我能夠主動向老師問好。服從老師的管理,接受同學們的監督。
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媽媽常說“你希望別人則》熟記在心,時刻用它們來對照我的行為,在與同學們的交往中,能做到團結同學,怎樣對待你,你就應當怎樣對待別人”。是啊,你對別人有禮貌,別人也同樣會尊重你。向別說一句“謝謝”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道一聲“對不起”、“沒關系”能化解同學之間不必要的矛盾。
在家里,我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面對家長的批評,我能認真聽取,不頂嘴。家里來了客人,我熱情、有禮貌的招待,為客人端茶倒水。
在校外,我遵守交通規則,并且時刻提醒大人也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乘車主動讓座,對人有愛心。我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在路邊看見一位老爺爺坐在地上,向人問一聲“你好”會給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過路的行人乞討,我給媽媽要了一元錢給了那個可憐的老爺爺,老爺爺對我說:“這孩子真汶川大地震時,學校組織捐款,我毫不猶豫捐了自己一個星期的零花錢,來幫助汶川大地震的那些人……
在學習上,老師布置的作業我能夠按時完成,養成熱愛學習,愛動腦筋的好習慣,上課積極發言,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敢于向老師提問。
總之,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不斷地發現、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改進。我會時刻謹記、《中學生守則》中的內容,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爭做一名優秀的中學生。
中小學生守則學習心得3
“愛黨愛國愛人民”、“好學多問肯鉆研”。昨天,教育部發布了新版《中小學生守則(20xx年修訂)》。教育界人士普遍反映,新版《中小學生守則》既“高大上”,又“接地氣”。
記者在教育部網站上看到,新版《守則》一共有9條近300字,涵蓋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守則第一條為“愛黨愛國愛人民”,具體為“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這一條很重要,可以說是底線,‘愛黨愛國愛人民’就是要從小開始、從孩子做起。”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大學生楊雨航為之點贊。
“內容具體好記憶,時代特色更鮮明,關愛生命更具體。”從教32年的南京中華中學高二(12)班語文高級教師李玲,看完新版《守則》后如是總結“讀后感”。據了解,1991年,《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發布。20xx年《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合并補充為《中小學生守則》。20xx年,教育部啟動修訂工作,將《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三者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即把20xx多字70條規范濃縮成近300字的9大準則,并于20xx年公開征求意見。
“新增內容與時俱進,時代特色很鮮明。”李玲解讀舉例說,如“文明綠色上網、低碳環保生活、學會合作共處”等,充分體現了近十年社會發展要求。“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觸網’是文化發展的必然,然而在網絡管理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引導學生文明綠色上網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對于學生上網應‘導’而非‘禁’,《守則》充分體現了‘導’的特點。”
“新舊《守則》都體現了對生命的關愛,但新《守則》具體到‘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比籠統的‘注意安全’更能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安全。還有,‘會自護懂求救’讓我們看到了‘見義智為’的內涵,充分體現了教育部對中小學生深切的人文關懷。說到底,中小學生都是孩子,我們并不需要他們在不會游泳的情況下救人,在力不能敵的.情況下勇斗歹徒。”李玲深有感觸地說。
南京金陵中學仙林分校小學部三(8)班班主任李鑫鑫是一位年輕老師,在對比了新舊《守則》后,她感言新版《守則》可以讓孩子們更有“方向感”,也更“接地氣”,如要求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自己事情自己做、主動分擔家務、熱心志愿服務、自覺禮讓排隊”等都和日常生活需要緊密相聯。
在點贊新版《守則》亮點的同時,業內人士也表示,新版《守則》也有提升空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在比較了多國中小學生守則后指出,我們的新版《守則》在“生活化”、“口語化”等方面與一些發達國家的中小學生守則相比,還有差距。如美國小學生守則共有8條,包括“總是稱呼老師職位或尊姓;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提問時舉手;可以在你的座位上與老師講話;所有作業必須是你自己完成;考試不許作弊”等。英國小學生守則有10條,包括“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壞人可以騙”等等。“相比較而言,美、英兩國的小學生守則要求更實際、更具體,表述也更接近孩子的‘話語體系’。”
面對眼前這個曾近十分熟悉的老版《中小學生守則》,回想起自己的中小學經歷,再為熟悉不過,可是,時代變遷,幾十年過去了,要是以目前的大環境在看看當初的一些守則內容,卻顯得很空洞,有很多的內容變成了空話和套話。
究其原因,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網絡和計算機的應用開始普及和拓展,隨之未成年人接觸社會的廣度和深度也開始發生著變化。新一代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和轉變。在現在的學生看來,要他履行義務的同時,他們更多的開始注重自己的權利,因此,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對于學生的行為習慣方面的倡導和導向開始變得具體和有量化的標準。
另外,新版學生守則,增加了對于學生自理方面的指導和約束更是順應當下學生實際情況的出發,由于學生生活背景的改變,學生的經歷開始變得簡單和復雜。簡單是因為由于學生經歷的基礎提高,面對挫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變得明顯的下降,所以新版的學生守則就應該在交通,環保,誠信,上課等方面做出基本的要求。要是沒有相應的細則,有的學生估計還真的面對出現的問題不知道該怎樣辦。復雜同樣是因為,現代社會學生的成長空間開始變得相應的獨立和內容的廣泛,所以與之相對于的老師處理學生問題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也開始顯得更為重要。
總之,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的實施,比起之前的舊版,有很多人性化的進步與發展,但要想在平常的教育中實施對于學生更加有效的管理,簡單的以中小學生守則去應對,很有很多的需要解決的問題,面對現代學生的處理,我們始終應該在路上,只有永遠不斷的學習與創新,才能夠適應學生不斷的變化和發展 !
中小學生守則學習心得4
“新《守則》不回避當前中小學生存在的問題,敢于提出來。”南寧市民主路小學副校長李俏說,與去年征求意見稿相比,這次《守則》最終版新增了“不比吃喝穿戴”的內容。她說,在南寧部分中小學,確實存在攀比現象。學生會比穿的衣服是名牌還是普通牌子,拿的手機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甚至背的書包、用的鋼筆、戴的手表都會被拿來比較。新《守則》對中小學生明確提出“不比吃喝穿戴”,有利于剎住攀比之風,有助于學生成長。
對于新《守則》新增“不比吃喝穿戴”內容,家長廖女士非常贊同。她告訴記者,小學的時候她的女兒在南寧一所名校念書。有一天女兒放學回來抱怨說,其他同學的.爸爸媽媽接送時,開的車不是寶馬就是奔馳,自己家開桑塔納“太丟人”,她寧愿家里不要開車去。后來,如果大部分同學都有某樣東西,而女兒沒有的話,就會覺得在班里“抬不起頭”。好在上中學時,廖女士的女兒被分到一所相對普通的中學,攀比的情況才沒那么嚴重。
今年上初二的劉同學則認為,新《守則》提出不比吃喝穿戴,出發點是好的,但未必會有效果。因為是否攀比不好鑒定,有些同學家庭條件優越,用的東西本來就好,學校不可能要求學生吃喝穿戴一律不能用名牌。
中小學生守則學習心得5
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實都能說明這個道理,比如買票要排隊。走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甚至我們平時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否則任何事情都毫無秩序可言。
而我們作為在校的`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深刻感受到了作為一個小學生應該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然后撿好聽的說就行。《中小學生守則》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生活的行為要求和規范,我們要認真重視、理解并且學會應用,就要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開始做起。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這一條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有一天早上我起來晚了,到馬路邊上正要過去時發現竟然是紅燈,我心急如焚,想:管不了那么多了,沖過去吧。于是,我就慌慌忙忙跑了過去,幸好沒出什么事。
自從看過這一條后,回想起以前在電視上經常看見因為亂穿馬路而出車禍的小學生,我很后悔,當初不應該亂穿馬路,如果當時有一輛車開來,我還不得出事。
中小學生守則學習心得6
合并后的《守則》仍為十條,修訂后的兩個《規范》仍各為二十條和四十條。根據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守則》從大處著眼,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為習慣養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規范》從小處著眼,從行為習慣養成入手,提出具體的、操作性較強的要求。《規范》是對《守則》的細化,兩者應結合使用。《守則》和《規范》除對部分內容進行修改和調整外,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分別增加了符合時代特征的內容。如誠實守信、加強實踐、合作意識、創新意識、網絡文明、安全自護、遠離毒品等。廣大干部、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及思想狀況變化,幫助學生增強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懂得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提高分辨是非、區分善惡的.能力和道德選擇與行為評價的能力。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內外教育活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增強守法、守規、守紀的意識。
【中小學生守則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心得體會02-22
中小學師德學習心得11-27
(實用)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心得體會9篇11-25
中小學教學常規學習心得范文05-12
《談談中小學語文的備課》的學習心得03-28
中小學班主任培訓學習心得04-22
中小學安全學習心得體會04-04
中小學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02-03
中小學體育教學年會學習心得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