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對于自由的向往文章
我們也許都有著對自由的向往:每天早上起來就會面臨選擇(喝咖啡還是喝茶?),做出選擇(喝咖啡),而且對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著一定的控制,但這其實只是表象。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我們所謂的“理性的選擇”在短期內在并不會像自己想的那樣“理性”,而且“自由”這一概念似乎更像是一種幻覺,它指使著我們的大腦迷幻自己。換句話說。我們并不是真的在做選擇,而是僅僅在告訴自己我們已經做過的事情。
這項新的研究是由耶魯大學的神經學家們做出的,他們研究了人們在短時間內做出選擇的特征(僅僅幾秒鐘以內),驚人吃驚的是,他們發現人們的“選擇”并不是在行動之前做出的,而是相反的,在行動之后呈現在腦海中。盡管人們自己會形成一種“先選擇,后行動”的固有觀念。
其中的機制目前仍不清楚,目前這一假說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持,但研究者們認為該發現能夠徹底改變我們以往對“自由”的概念。
“也許我們在經歷選擇的時候,大腦會重新書寫歷史,欺騙我們,讓我們認為這確實是一種選擇。事實上,這僅僅是我們在不自覺地做出行動之后,大腦進行的“因果倒置”的小把戲”,研究者之一Adam Bear說道。
研究者們檢測了人們在行動之前會進行選擇的頻率。例如,在一項實驗中,他們讓25名學生盯著5個電腦屏幕里隨機出現的五個白色的圓圈,然后他們會被告知其中一個圓圈將會變紅了,然后讓他們去快速選擇會變紅的圓圈。
如果選擇正確,將會得到“yes”,選擇錯誤,則會得到“no”。理論上,從五個圓圈里找到正確的那個,概率應該為20%,但是經過反復的`試驗,他們發現學生們答對的概率達到了30%以上。
“這一結果表明實驗對象的大腦有時會顛倒時間順序,從而形成一種幻覺:他們以為選擇是在圓圈變紅之前做出的,但其實順序是相反的”,Bear寫道。
話句話說,由于圓圈變色的速度過快,參與者們無法完成選擇的過程,因此大腦僅僅告訴他們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把他們看到的當做自己自主選擇的。
有意思的是,這僅僅發生在圓圈變色速度很快的前提下,如果參與者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做選擇的話,“yes”的概率就會降低到20%。這意味著,只要有充足的時間,學生們就能夠做出理性的選擇。
一個更大的問題是我們的大腦究竟是如何進化導致產生這一機制?有可能這在自然界中并不會發生,而僅僅是由于我們的大腦運行速度無法跟上選擇,因此在試驗中出現的假象。
不過Bear認為有可能是我們的大腦“欺騙”我們,讓我們產生“自由”的幻覺,這對我們是有益處的:這使得我們主觀上對生活更加有控制,激勵我們對犯錯誤的人進行懲罰。如果是這種情況,這一研究將會對我們理解心理健康提供新的線索。
【大腦對于自由的向往文章】相關文章:
1.與向往有關的文章
2.心之向往文章
3.關于自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