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詩詞翻譯賞析
賀新郎
辛棄疾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亭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釋:
“邑”:指鉛山縣。辛棄疾在江西鉛山期思渡建有別墅,帶湖居所失火后舉家遷之。
此“邑中園亭”,當指作者游歷過的境內亭園。
“仆”,自稱。
“停云”:停云堂,在期思山上。稼軒慕淵明,淵明有《停云》詩四章,其序云:“停云,思親友也。”稼軒意在套用其旨,抒發對親友的懷念。
“甚矣吾率矣”:用典出自于〖論語-述而-第七〗: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孔子說:“我衰老得多么厲害呀!我好長時間沒再夢見周公了!” 甚矣:到極點了。甚:極。 不復:不再。周公:姓姬,名旦,魯國的始祖。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孔子崇拜的圣人。
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這兩句出典于李白的〖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問何物能令公喜: 經查考是源于〖晉書-列傳第三十七-溫嶠-郗鑒(子愔/愔子超/愔弟曇/鑒叔父隆)〗:桓溫辟為征西大將軍掾。溫遷大司馬,又轉為參軍。溫英氣高邁,罕有所推,與超言,常謂不能測,遂傾意禮待。超亦深自結納。時王珣為溫主簿,亦為溫所重。府中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尋除散騎侍郎。時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勁悍,溫恆云“京口酒可飲,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機,遣箋詣溫,欲共獎王室,修復園陵。超取視,寸寸毀裂,乃更作箋,自陳老病,甚不堪人間,乞閑地自養。溫得箋大喜,即轉愔為會稽太守。溫懷不軌,欲立霸王之基,超為之謀。謝安與王坦之嘗詣溫論事,溫令超帳中臥聽之,風動帳開,安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
譯文1:
唉,我已經太老了!我平生的好友都相繼離我而去,現在沒有幾個了!我已經白發蒼蒼,對人世間的種種際遇都能一笑了之了。現在,還有什么能夠引起我的歡喜?也許只有這青山吧。我看青山,嫵媚而多姿,料想青山看我,也會是同樣的感覺。我的情懷,青山的風貌,兩者是大致相似的啊!
我在東窗下飲酒,又思念著朋友,料想陶淵明當年寫就《停云》詩的時候,也是同樣的心情吧。古時南朝那些用狂飲來故作風雅,求取功名的人,又怎知這飲酒的妙處呢?我如今不恨自己見不到古時那些賢者,而是恨他們見不到我的疏狂豪放之態。當世能理解我的,也只有寥寥幾個人了!
譯文2:
唉,我衰老得太厲害了!令人惆悵惋惜的是一生中交往的朋友已七零八落,如今還能剩下幾個知己?時光飛逝,歲月蹉跎,空留下垂地三千丈的白發。歷經風雨滄桑,對人世間的萬事萬物業已了然于胸,只能付之一笑了。請問:還有什么東西能讓你耿耿于懷,喜不自禁呢?要讓我來看,還是那青山的姿態嫵媚可愛,令人心曠神怡,料想青山看我也是這樣的悠閑自得、風流瀟灑吧。這是因為,我與山的性情與面貌大概也差不了多少。
一個人坐在東窗下舉杯獨酌,不時還搔搔滿頭白發,不禁思親念友,感慨萬千。可以想見,當年陶淵明作《停云》詩,觸景生情、一揮而就的情景,也就是我此時此刻的心境吧。江南那幫沉醉于追名求利、貪享榮華富貴的人,怎么能夠體會到這濁酒神奇而美妙的作用呢?我乘著酒興回頭長嘯,似乎云也起來云也飛,氣沖宵漢。我并不怨恨生不逢時,無緣看到古人的神韻豪氣,相反,倒有點怪怨古人早已謝世,沒法看到我今日的豪放之舉。在現在這個社會里,能理解我的人,也就只有兩三個至交罷了。
賞析:
辛棄疾于江西上饒帶湖閑居達十年之久后,紹熙三年(1192)春,被起用赴福建提點刑獄任。紹熙五年(1194)秋七月,以諫官黃艾論列被罷帥任。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次年江西鉛山期思渡新居落成,“新葺茅簷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浣溪沙·瓢泉偶作》)。這首詞就是為瓢泉新居的“停云堂”題寫的。
詞一起即發出浩然長嘆:“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當年少日,鐵馬渡江,而“萬事云煙忽過,百年蒲柳先衰”(《西江月》),事業無成,平生交游所剩無幾,不免因而生恨。首句源于《論語·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這是孔丘慨嘆自己“道不行”的話(夢見周公,欲行其道)。作者雖引用了前一句,但也含有后一句的意思。這里以散文的句式入詞,順手拈來,貼切自然,包含著萬千感慨。按詞意“恨”字仍貫下二句。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云:“白發三千丈,緣愁似箇(個)長”。辛增一“空”字,則青出于藍。李謂三千丈緣于愁之多;辛則言愁有何用,我一生都白白地消磨過去了!既然大半生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如今年老體衰,那么對人間萬事萬物只好付之一笑了。悲憤中含有無限蒼涼意。“問何物”句,設問,接借用《世說新語·寵禮篇》:“王珣、郗超并有奇才,為大司馬所眷拔。珣為主薄,超為記室參軍。超為人多髯,珣狀短小,于時荊州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薄,能令公喜,能令公怒”。以下自作答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這是由上面“慨當以慷”的直傾胸臆轉為委曲婉轉,希望像李白那樣“相看兩不厭”,能與青山互通款曲。《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征傳》:“帝大笑曰:‘人言征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耳’。”此或有與名臣魏征自比意。而對青山的贊許,何嘗不是對自己人格的自勵。《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亦正是此意。
過片從飲酒著筆,說自己對酒思友,想必和當年陶淵明寫《停云》詩相仿:“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這里化用陶《停云》詩:“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悠,搔首延佇”。實則表示仰慕陶淵明的高風亮節,謂其是真知酒之妙理者。而對另一些人則發出指斥:“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蘇軾《和陶淵明飲酒詩》:“道喪士失己,出語輒不情。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成名。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又,杜甫《晦日尋崔戢李封》詩:“濁醪有妙理,庶用慰治浮”。這里作者以清真的淵明自比,借對晉室南遷后風流人物的批評,斥責南宋自命風流的官僚只知道追求個人私利,不顧國家存亡。于是禁不住想起結束群雄稱霸局面統一天下的漢王朝的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這是何等叱咤風云的英雄氣概!“不恨”二句,用《南史》卷三十二《張融傳》:“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見我。”加一“狂”字,正是憤之極的話,筆鋒凌厲,氣勢拏云。況周頤釋“狂”有云:“狂者,所謂一肚皮不合時宜,發見于外者”也(《蕙風詞話》卷二)。辛棄疾的“狂”,寄寓著深沉的政治內容。一結“知我者,二三子”,由急而緩,由馳驟而疏蕩,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雜記》)。其在《水調歌頭·我亦卜居者》亦云:“二三子者愛我,此外故人疏”。再次感嘆知音恨少,情懷寂寞。《論語·述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本詞首尾用《論語》典,都不見痕跡,恍如己出。岳珂《桯史》卷三云:“稼軒以詞名,每燕必命侍妓歌其所作。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顧問坐客何如,皆嘆譽如出一口”。這確是表現出辛棄疾性格的一首佳作。(艾治平)
【《賀新郎》詩詞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賀新郎》詩詞賞析12-09
《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詩詞翻譯及賞析04-08
賀新郎賦琵琶詩詞及其作品賞析12-09
《閨怨》詩詞翻譯賞析04-08
劉克莊《賀新郎·九日》詩詞賞析12-09
《瑯琊溪》詩詞翻譯及賞析04-05
高陽臺詩詞翻譯及賞析04-08
《寫情》詩詞翻譯賞析04-08
《春夕》詩詞翻譯賞析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