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多義性解讀在古代詩歌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一、運用多義性解讀在古代詩歌教學中的原因和意義
古代詩歌內容和方式的表達上多采用一語相關的含蓄表達手法,這些詩歌大多采用比較隱晦的表達方式進行詞句的鋪排,我們對古代詩歌的主旨涵義可以有多種多樣的理解。再加上古代詩歌的寫作年代距今少則百年多則千年,在歷史長河里,漢語的詞義和句式都隨著歷史的時代演變而發生改變,造成了讀者理解上的困難,甚至理解上的歧義,因此,我們不能從現代漢語的邏輯方式去理解古代詩歌想要表達的含義,而應該從古代漢語的語言運用特點和和運用規則去理解古代詩歌的真實意義。
我國古代詩歌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復雜的文學意境。中職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多義性解讀可以促進學生在學習古代詩歌時語言素養和多向思維的培養,增強學生對古代詩歌的理解能力,從而培養他們的文化創新精神。在多義性解讀的引導中,教師應該學會重視和尊重每個學生對于古代詩歌的多義性解讀,把其個性化的解讀向其有利的方向引導,從而獲得個性化的文學知識認知,為學生日后更高層次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促進其語文學習解讀技巧的培養。
二、多義性解讀在古代詩歌教學中的運用
1. 通過各種修辭手法多義解讀詩歌中的詞義
我國古代詩歌在表達方式上多用婉轉含蓄的手法,這種表達方式大多是通過修辭的手法去表現。在教師進行古代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和提示學生適當注意詩歌使用的修辭手法,通過理解作者使用的修辭手法對詩歌進行多義性的解讀。我國大部分的古代詩歌采用象征和比喻的修辭方法,表達豐富的藝術形象。在詩歌的時代語境里,學生就可以利用詞的同音性和多義性的特點,充分理解詩歌中的詞句的多義性。在詩歌中,采用象征的手段描述的事物往往和象征體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恰恰是這種看似分離,實則結合的事物特征性的刻畫和描寫,可以給學生以廣闊的想象余地,從而使學生在多義性解讀中充分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刻含義。以這種象征的修辭手法為切入點,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多義性解讀去理解詩歌中的詞義,最終達到多義性解讀的課堂運用的目的。例如,在講述古代詩歌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出現的某些植物或動物,大多用著深層次的象征意義。如龍象征著權力,鳳凰多數象征著權力者的德治,麒麟則表示著力量和平安,猿的啼叫則代表著離愁別緒,仙鶴則代表著長壽,鴛鴦代表的是愛情。而在植物中,竹彰顯的是正直和堅忍不拔的氣節,蓮花則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氣質的代表,蘭花則是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精神象征,茱萸則代表了對親人朋友的想念之情。通過這種象征或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學生在閱讀古代詩歌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多義性解讀的運用。
2. 利用引導式想象的手段提高學生多義性解讀的能力
在古代詩歌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根據自身的多義性理解去進行發揮聯想,從而對詩歌有多義性解讀。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是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進行學術探究解決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因為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差,思想相對比較活躍,中職語文教學更應該強調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充分把握多義性解讀技巧的基礎上討論詩歌的詞句多義性,并引導他們多渠道地查找資料進行文學性的探討表達自己的意見。例如,在蘇教版中職課本中的《琵琶行》的教學中,對于白居易對當時琵琶女的情境的表述,人們可以從其詩句當中得到情境性敘述。例如,我們可以從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琴聲的表述當中去深刻地體會到琵琶女彈奏技術的高超。也可以從暮去朝來顏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婦的詩句中去體會到琵琶女身世的可憐和落魄。但是,這只是白居易想要表達的表層意思之一。教師可以從這個角度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例如,白居易對于琵琶琴聲的描寫,除了美妙動聽的主旨意思,是否還存在著一些對于周邊環境的弦外之音?而對于琵琶女的遭遇,除了同情和感嘆之情,是否有隱喻之義,從而借此抒發出自己的什么心情?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詩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中找到。這句話對上述的琴聲和琵琶女的身世描述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即借琴聲和琵琶女的遭遇揭露社會上的黑暗,從而抒發自己對于社會的不滿。教師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中,可以使學生得出多義性解讀。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要陶冶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更是要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多義性解讀的意義就在于促進學生的文學修養的同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立對事物正確的善惡觀和是非觀。這也是多義性解讀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學生對于古代詩歌的閱讀寓學于用,寓用于義。
多義性解讀在古代詩歌教學中的應用有著獨特性的作用。在多義性解讀對于古代詩歌的學習意義、為什么采用多義性解讀進行古代詩歌的探討和其運用的實際途徑等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多義性解讀對于學生和教師在課堂共同探討上的意義。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對多義性解讀的靈活運用,利用多義性解讀促進學生對古代詩歌中的學習。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綜合運用上述兩種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多義性解讀在古代詩歌教學中的意義和原因,在此基礎上為學生的詩歌多義性解讀技巧和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課堂指導。通過修辭手法的學習和適當合理的課文內容的聯想,教師可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將多義性解讀方法滲透到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
【多義性解讀在古代詩歌教學中的運用分析】相關文章:
關于分析古代詩歌中的意象的方法05-08
古代詩歌鑒賞方法全解05-08
教學論文:淺談古代詩歌中的意境05-08
《古代詩歌五首》字詞綜合運用歸納05-07
人教版《古代詩歌五首》字詞綜合運用05-07
高中古代詩歌誦讀教學的現實基礎分析05-07
《古代詩歌》教學設計07-29
古代詩歌的教學設計11-09
詩句整理:古代詩歌中的“蕭蕭”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