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的春天的文章
鳥兒們歡快地唱著動聽的歌兒,在發了芽的柳樹上飛上飛下,用動人的舞姿來展示自己的才華,跳著春天的舞蹈。為此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推薦了名家的春天的文章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用。
名家的春天的文章篇一
春日游杭記
林語堂
一
由梵王渡上車,乘位并不好,與一個土豪對座。這時大約九時半。開車后十分鐘,土豪叫一盤中國大菜式的西菜。不知是何道理,他叫的比我們常人叫的兩倍之多,土豪便大啖大嚼起來,我也便看他大嚼。茶房對他特別恭順。十時零六分,忽然來一杯燒酒,似乎是五茄皮。說也奇怪,十時十一分,雜碎的大菜吃完,接著是白菜燒牛肉,其牛肉至十二片之多。我益發莫名其妙了。十時二十六分,又來土司五片,奶油一碟。于是我斷定,此人五十歲時必死于肝癌。正在思索之時,又來一位油臉面黑的中山裝少年。一屁股歪在土豪旁邊坐下,一手把我桌上的書報茶杯推開,登時就有茶房給他一杯咖啡,一盤火腿蛋。于是土豪也遭殃了。青年的呢帽一直放在土豪席上位前。我的一杯茶,早已移至上豪面前,”此時被這帽子一推,茶也溢了,桌也濕了。我明白這是以禮義自豪之邦應有的現象,所以愿以禮相終始,并不計較。排布定當,于是中山裝青年彎下他的油臉,吃他的火腿蛋。我看見他身上徽章,是什么滬杭鐵路局的什么員,又吃完便走,乃斷定他這碟火腿蛋一定是賄略。這時土豪牛肉已吃到第九片,怎么忽然不想吃了。于是咳嗽、吐痰、免冠、搔首,頗有抱樂之概。十時三十一分茶房來,問可否拿走。土豪毫不遲疑的說“等一會”。經此一提醒,土豪叉狼吞虎咽起來。這回特別快’竟于十時四十分全碟吃完。翻一翻報,臉上看不見有什么感觸,過一會頭向桌上一歪,不五分鐘已經鼾然人寐了。我方覺得安全。由是一路無聊到杭州。
到杭州,因怕臭蟲,決定做高等華人,住西泠飯店,雖然或者因此與西洋浪人為伍,也不為意。車過烷紗路,看見—條小河,有婦人跪在河旁在浣衣,并不是烷紗。因此,想起西施,并了悟她所以成名,因為她是浣紗,尤其因為她跪在河旁浣紗時所必取的姿勢。
到西湖時,微雨。揀定一間房間,憑窗遠眺,內湖、孤山、長堤、寶淑塔、游艇、行人,都—一如畫。近窗的樹木,雨后特別蒼翠,細茸茸綠的可愛。雨細蒙蒙的幾乎看不見,只聽見草葉上及四陌上渾成一片點滴聲。村屋五六座,排列山下一屋雖矮陋,而前后簇擁的卻是疏朗可愛的.高樹與錯綜天然的叢蕪、溪徑、草坪。其經營毫不費工夫,而清華朗潤,勝于上海愚園路寓公精舍萬倍。回想上海居民,家資十萬始敢購置一二畝宅地,把草地碾平,花木剪成三角、圓錐、平頭等體,花圃砌成幾何學怪狀,造一五尺假山,七尺漁池,便有不可一世之概。真要令人痛哭流涕。
二
半夜聽西洋浪人及女子高聲笑謔,吵的不能成寐。第二天清晨,我們雇一輛汽車游虎跑。路過蘇堤,兩面湖光瀲滟,綠洲蔥翠,宛如由水中浮出,倒影明如照鏡。其時遠處盡為煙霞所掩,綠洲之后,一片茫茫,不復知是山,是湖,是人間,是仙界.畫畫之難,全在畫此種氣韻,但畫氣韻最易莫如畫湖景,尤莫如畫雨中的湖山,能擺得住此波光回影,便能氣韻生動。在這一副天然景物中,只有一座燈塔式的建筑物,丑陋不堪,十分礙目,落在西子湖上,真同美人臉上一點爛瘡.我問車夫這是什么東西。他說是展覽會紀念塔,世上竟有如此無恥之龍的留學生作此惡孽。我由是立志,何時率領軍隊打人杭州,必先對準野炮,先把這西子臉上的爛瘡,擊個粉碎.后人必定有詩為證云:
西湖千樹影蒼蒼,獨有五碑陋難當。林子將軍氣不過,扶來大炮擊爛瘡。
虎跑在半山上,由山下到寺前的半里山路,佳麗無比。我們由是下車步行.兩旁有大樹,不知樹名,總而言之,就是大樹.路旁也有花,也不知花名,但覺得美麗。我們在小學時,學堂不教動植物學,至此吃其虧。將到寺的幾百步,路旁有一小洞,湍流而下,過崖石時,自然成小瀑布,水石潺潺之聲可愛.我看見一個父親苦勸他六歲少爺去水旁觀瀑布。這位少爺不肯。他說水會噴濕他的長衫馬褂,而且泥土很臟。他極力否認瀑布有什么趣味.我于是知道中國非亡不可。
到寺前,心不由主的念聲阿彌陀佛,猶如不信耶穌的人,口里也常喊出“O Lord”。虎跑的茶著名,也就想喝茶,覺得甚清高。當時就有多陣男女,一面喝茶,一面照相,倒也十分忙碌.有一位為要照相而作正在舉杯的姿勢。可是攝后并不看見他喝。但是我知道將來他的照片簿上仍不免題日“某月日靜廬主人虎跑啜茗留影。這已減少我飲茶的勇氣。忽然有小和尚問我要不要買茶葉。干是決心不飲虎跑茶而起.
虎跑有二物:游人不可不看,一、茅廁,二、茶壺,都是和尚的機巧發明。虎跑的茶可不喝,這茶壺卻不可不研究。歐洲和尚能釀好酒,難道虎跑的和尚就不能發明個好茶壺?(也許江南本有此種茶壺,但我卻未看過。)茶壺是紅銅做的,式樣與家用茶壺同,不過特大,高二尺,徑二尺半,上有兩個甚科學式的長自。壺身中部燒炭,四周便是盛水的水柜。壺耳、壺嘴俱全,只想不出誰能倒得動這笨重茶壺。我由是請教那和尚。和尚拿一白鐵鍋,由缸里挹點泉水,倒人一長囪,登時有開水由壺嘴流溢出來了。我知道這是物理學所謂水平線作用,涼水下去,開水自然外溢,而且涼水必下沉,熱水必上升,但是我真無臉向他講科學名詞了。這種取開水法既極簡便.又有出便有人,壺中水常滿,真是兩全之策。
三
我每回到西湖,必往玉泉觀魚,一半是喜歡看魚的動作,一半是可憐他們失了優游深潭浚壑的快樂。和尚愛魚放生,何不把他們放人錢塘江,即使死于非命,還算不負此一生。觀魚雖然清高,總不免假放生之名,行利己之實。
觀魚之時,有和尚未同我談話。和尚河南口音,出詞倒也溫文爾雅。我正想素食在理論上雖然衛生,總沒看見過一個顏色紅潤的和尚,大半都是面黃肌瘦,走動遲緩,明系滋養不足.
因此又聯想到他們的色欲問題,便問和尚素食是否與戒色有關系。和尚看見同行女人在座,不便應對,我由是打本鄉話請女人到對過池畔觀魚,而我們大談起現代婚姻問題了。因為他很誠意,所以我想打聽一點消息。
“比方那位紅衣女子,你們看了動心不動心呢?”
我這粗莽一問,卻引起和尚一篇難得的獨身主義的偉論。大意與柏拉圖所謂哲學家不應娶妻理論相同。
“怎么不動心,”他說。“但是你看佛經,就知道情欲之為害。目前何嘗不樂?過后就有許多煩惱。現在多少青年投河自盡。為什么,為戀愛;為女人;現在多少離婚,怎么以前非她不活,現在反要離呢,你看我,一人孤身。。要到泰山、妙峰山、普渡、汕頭,多么自由!”
我明白,他是保羅、康德、柏拉圖的同志。叔本華許多曼于女人的妙論,還不是由佛經得來,正想之間,忽然寺中老媽經過,我倒不注意,虧得和尚先來解釋:“這是因為奪中常有香客家卷來歇,伺候不便,所以雇來跟香客灑掃的。”其實我并不懷疑他,而叔本華柏拉圖向來并不反對女人灑掃。
名家的春天的文章篇二
草堂之春
鐘樹梁
萬里橋西一草堂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風含翠簇娟好靜,雨邑紅蕖冉冉香。”有誰讀了這樣的詩句而不引起對美好景物的喜愛呢?草堂是我國偉大詩人杜甫的故居,又有誰能不因為對詩人崇高品質的景仰而更增加對草堂的向往之情呢?千百年來,草堂在人們的心中已成為文學史上的圣地;但在那長夜漫漫的時代里,草堂也飽閱滄桑,屢經興廢。它雖然經過幾次修葺,布置確也幽雅,像聯題詠也每有佳句,但小培補總抵不過大摧損,優美的文字也掩飾不了丑惡的現實,而只能增加游人的憤激之情。
在解放前的一二十年內,在地方軍閥的統治和騷擾之下,草堂真是憔悴、雕殘、遍體鱗傷到目不忍睹。那時,草堂經常駐扎著舊軍隊,或作為有“傷”無“醫”的“傷兵醫院”,呻吟噪鬧,蕪穢不堪。工部詞、詩史堂已成為鴿子的幽居和幾匹病馬的棲息之所,馬糞狼藉,鴿毛亂拋。房屋多已坍塌,花樹也摧殘殆盡,只有殘余的幾株梅樹在春光暗淡、蔓草凄涼之中很不調和地放出了幾朵寒花。一抬頭望見隔壁某氏的別墅,那怒蕊繁枝,重樓高閣,真要壓倒草堂的矮墻,而對窮生窮死的詩人挪揄不少。“詩史”,“詩圣”,在某些人的眼里,端的能值幾文錢!
詩人不僅無靈保護自己的草堂,就連他的身軀也無以自保,詩人的塑像遭受風吹雨打而臂斷肢殘。后來有一個好心腸的和尚,實在看不過去了,才用一些稻草把他的塑像從頭蓋住,使他眼不見,心不煩。
但是詩人“窮年憂黎元”的眼睛是遮蓋不住的,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萬里橋西一草堂”也隨之而得到了新生,詩人也刮目而觀今世了!
解放后不久,人民政府初步醫治了草堂的創傷,并使它更加神采煥發,成為勞動人民休息游覽之所。后來又決定在這里建立“杜甫紀念館”。幾年來,在中央、省、市領導的密切重視及有關單位的積極支持之下,本著恢復舊觀而又有所發展的原則,經過縝密研究、苦心經營,才有象今天這樣宏麗深幽的草堂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至于在草堂建立杜甫紀念館則更是前人所絕對不能夢想到的。
人民真正懂得紀念詩人的意義。地無分遠近,人無分老幼,為了給草堂增加光彩,送花,送竹,送塑像的不乏其人,也有捐贈珍藏已久的唐代大邑瓷碗的。八十高齡的前清探花商行鎏老人為草堂補寫楹聯,少年兒童為了體現“機林礙日吟風葉”這一句杜詩的詩意,在浣花溪上獻種榿木三千株。杜甫在當時不過得二三朋友的幫助而營建草堂,所謂“主人為卜林塘山”,而今天是以人民政府和廣大群眾的力量來“為卜林塘”,這“萬里橋西一草堂”就真是我們時代的驕傲了!難怪一位英國記者在參觀后不勝感慨地說:“我國莎士比亞紀念館,許多年一直沒有成立,經費都用在軍費上了,只有人民中國才能在短時間中建立起這樣的紀念館來!”
現在的草堂真是幽深靜倩,詩意滿園。春天,“桃花逐水,柳絮隨風”,“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夏天,一到草堂,你便會愛上那萬竿修竹,一天涼意;在 “翠柏”、“高楠”的密葉濃蔭之下,草堂真是一碧無塵。走近水檻,你更會領略到“雨邑紅渠冉冉香”的意味。到了秋天,又是一番情趣,“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好象是今天才寫的詩句,那么新鮮。嚴冬天氣,梅花開放,草堂管理處苦心搜集來的各樣名種,如綠萼、白梅、粉團、朱砂之類,一時盛極,稼香艷色,又不是“江路野梅香”所能比擬;至于那鄰家的梅園,也已歸并到草堂來了。
詩卷長留無地間
歷來研究社詩的人很不少,杜詩的版本也最多。但在過去,很難有一個收藏家或公立圖書館所收藏的杜詩種類之多能與今天杜甫紀念館相比。杜甫紀念館現在收藏有歷代刻本、手抄本、國外刻本、譯本杜甫詩集470部共2590冊,其 中有元明刻本10余種。如元皇慶元年(1312)建安余氏勤有 堂刻本《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30冊,已歷時600余年, 雖墨痕略淡,而開函披卷,古意盎然。這許多書不僅以它們 的技代久遠而見珍,更有助于對杜詩的研究。手抄本中,也頗有一生心血革干一編,書成而無力付印的,它們的價值固然有待于鑒定,但廣為搜輯,使它免于遺佚,為’功也很不小。至于近人的杜詩研究,可以說是搜羅無遺。國外譯本.有的其中只譯了一首社詩,如捷克的《中國古今詩選》,也被收集。不僅收集圖書,并廣泛組織國內著名書畫家書寫杜詩或作“詩意畫”。現有“詩意畫”的佳作數十幅。如齊白石老人的“批杷對對香”,就是那么幾筆,象金丸一般的果子,毛茸茸的綠葉,溫厚而倔強的批杷樹的性格,都活鮮鮮地出現在紙上。詩得畫而益彰,畫有詩就更見其美了。
這些書畫的收集只有在今天的社會里才辦得到。為了更全面、廣泛地搜尋與杜甫有關的實物、遺跡和傳說,除發函而外,杜甫紀念館還派專人到杜甫生平所經歷過的地方作搜集工作。縱橫11個省,歷時300多天,他們一步步地追循著千年前杜甫的行蹤,象勘探地下最珍貴的寶藏一樣,小心謹慎,步步為營,收獲不少。
“詩卷長留天地間”,詩人也長留在人民的心中,可是,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重視和關懷,那些珍貴的零篇斷簡,片語只言,又哪能集中再現于人間而與廣大群眾見面,并為社會主義新文化的發展服務呢!
會心真軍儔
杜甫草堂在文化普及方面作了許多工作,它使歷史上偉大詩人的思想感情,日益深廣地豐富著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他的詩歌真正成為勞動人民所能接受的文化遺產。幾年來,草堂先后舉辦了《杜甫生平》、《杜甫詩意畫展》、《杜甫在四川的遺跡》、《人民時代對杜甫的紀念》等多次展覽,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今年春天,在梅花盛開的時節,草堂舉辦了一次盛大的賽詩會,知識分子、工農詩人聯翩來到,他們都熱情地把自己的新生活和詩人的理想結合起來,唱出了新的詩篇。在新時代文藝方針正確貫徹之下,杜甫的詩歌,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了精神力量;而今天的廣大社會人士、勞動人民都成為詩人的知己,這又不是當年只有寥寥的李白、高適數人所能比并的了。今夭了解杜甫的人之多,相知之深,在一千年來的歷史上,那都是“罕有其儔”的。
玉壘浮云變古今
歷史在前進,新中國在飛奔,優美的社甫草堂,僅僅是千萬朵鮮花中的一朵。從一朵鮮花也能看出新中國社會制度的優越性。
詩人,再不必為“幽棲地僻經過少”而愁吟,再不必為 “茅屋為秋風所破”而悲歌,再不必為“哀哀寡婦誅求盡”而憤激,再不必為“戎馬關山”而涕泅滂沱。
今天,如果要用詩人自己的最有概括性的語言,熱情、有力地來歌唱,那么,我們應當同聲高吟著:“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草堂與荊。;從地一起,迎來了繁花似錦的春天。
這不是一般的春色和變化,這是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百花齊放的春色和驅窮掃白的變化,它出在人民手上,它從天地之間挾著雷霆萬鈞之勢而來,奔騰呼嘯,朝著更美好的明天。
1959年 9月 12日
名家的春天的文章篇三
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
北平的春天似乎已經開始了,雖然我還不大覺得。立春已過了十天,現在是六九六十三的起頭了,布袖攤在兩肩,窮人該有欣欣向榮之意。光緒甲辰即一九0四年小除那時我在江南水師學堂曾作一詩云:
“一年倏就除,風物何凄緊。百歲良悠悠,向日催人盡。既不為大椿,便應如朝菌。一死息群生,何處問靈蠢。”但是第二天除夕我又做了這樣一首云:
“東風三月煙花好,涼意千山云樹幽,冬最無情今歸去,明朝又得及春游,”這詩是一樣的不成東西,不過可以表示我總是很愛春天的。春天有什么好呢,要講他的力量及其道德的意義,最好去查盲詩人愛羅先河的抒情詩的演說,那篇世界語原稿是由我筆錄,譯本也是我寫的,所以約略都還記得,但是這里謄錄自然也更可不必了。春天的是官能的美,是要去直接領略的,關門歌頌一無是處,所以這里抽象的話暫且割愛。
且說我自己的關于春的經驗,都是與游有相關的。古人雖說以鳥鳴春,但我覺得還是在別方面更感到春的印象,即是水與花木。迂闊的說一句,或者這正是活物的根本的緣故罷。小時候,在春天總有些出游的機會,掃墓與香市是主要的兩件事,而通行只有水路,所在又多是山上野外,那么這水與花木自然就不會缺少的'。
香市是公眾的行事,禹廟南鎮香爐峰為其代表。掃墓是私家的,會稽的烏石頭調馬場等地方至今在我的記憶中還是一種代表的春景。庚子年三月十六日的日記云:
“晨坐船出東郭門,挽纖行十里,至繞門山,今稱東湖,為陶心云先生所創修,堤計長二百丈,皆植千葉桃垂柳及女貞子各樹,游人頗多。又三十里至富盛埠,乘兜橋過市行三里許,越嶺,約千余級。山中映山紅牛郎花甚多,又有蕉藤數株,著花蔚藍色,狀如豆花,結實即刀豆也,可入藥。路皆竹林,竹吻之出土者粗于碗口而長僅二三寸,頗為可觀。忽聞有聲如雞鳴,閣閣然,山谷皆響,問之轎夫,云系雉雞叫也。又二里許過一溪,闊數丈,水沒及肝,界者亂流而渡,水中圓石顆顆,大如鵝卵,整潔可喜。行一二里至墓所,松柏夾道,頗稱閎壯。方祭時,小雨籟籟落衣袂間,幸即晴霧。下山午餐,下午開船。將進城門,忽天色如墨,雷電并作,大雨傾注,至家不息。”
舊事重提,本來沒有多大意思,這里只是舉個例子,說明我春游的觀念而已。我們本是水鄉的居民,平常對于水不覺得怎么新奇,要去臨流賞玩一番,可是生平與水太相習了,自有一種情分,仿佛覺得生活的美與悅樂之背景里都有水在,由水而生的草木次之,禽蟲又次之。我非不喜禽蟲,但它總離不了草木,不但是吃食,也實是必要的寄托,蓋即使以鳥鳴春,這鳴也得在枝頭或草原上才好,若是雕籠金鎖,無論怎樣的鳴得起勁,總使人聽了索然興盡也。
話休煩絮。到底北京的春天怎么樣了呢,老實說,我住在北京和北平已將二十年,不可謂不久矣,對于春游卻并無什么經驗。妙峰山雖熱鬧,尚無暇瞻仰,清明郊游只有野哭可聽耳。北平缺少水氣,使春光減了成色,而氣候變化稍劇,春天似不曾獨立存在,如不算他是夏的頭,亦不妨稱為冬的尾,總之風和日暖讓我們著了單抬可以隨意倘佯的時候是極少,剛覺得不冷就要熱了起來了。不過這春的季候自然還是有的。第一,冬之后明明是春,且不說節氣上的立春也已過了。第二,生物的發生當然是春的證據,牛山和尚詩云,春叫貓兒貓叫春,是也。人在春天卻只是懶散,雅人稱曰春困,這似乎是別一種表示。所以北平到底還是有他的春天,不過太慌張一點了,又欠腴潤一點,叫人有時來不及嘗他的味兒,有時嘗了覺得稍枯燥了,雖然名字還叫作春天,但是實在就把他當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頭,反正這兩者在表面上雖差得遠,實際上對于不大承認他是春天原是一樣的。我倒還是愛北平的冬天。春天總是故鄉的有意思,雖然這是三四十年前的事,現在怎么樣我不知道。至于冬天,就是三四十年前的故鄉的冬天我也不喜歡:那些手腳生凍瘃,半夜里醒過來像是懸空掛著似的上下四旁都是冷氣的感覺,很不好受,在北平的紙糊過的屋子里就不會有的。在屋里不苦寒,冬天便有一種好處,可以讓人家作事:手不僵凍,不必炙硯呵筆,于我們寫文章的人大有利益。北平雖幾乎沒有春天,我并無什么不滿意,蓋吾以冬讀代春游之樂久矣。
甘五年二月十四日。
【名家的春天的文章】相關文章:
春天的名家名篇的文章04-04
名家關于春天的文章04-04
名家描寫春天的文章04-04
名家有關春天的文章04-04
名家勵志文章04-03
寫景的文章名家名篇02-20
短篇名家勵志文章04-03
寫景的名家文章600字04-04
你一定讀過不少名家寫春天的文章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