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某醫學院校護理專業行業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
醫學教育不僅要教授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和價值觀念。培養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在了解行業性質的基礎上,對行業、職業進行分析與探索,并做出全面、完整和正確的認知與評價,從而形成正確的行業觀。為了解學生的行業觀現狀,引導其形成正確的行業觀,對某校護理學本科學生進行了行業觀現狀的調查問卷,分析其行業觀現狀,并制定對策,在以后工作中實施。
1.調查內容
對某醫學院校2012級護理學本科班學生100名采取調查問卷的方法進行調查。結果在被調查的100名學生中,60%是第一志愿錄取到護理專業,其余40%為非第一志愿錄取。在對現學專業滿意度調查中14%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57%感到一般;另有29%感到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中,只有11%的學生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47%的學生感到一般;有42%的學生感到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對實踐教學的滿意度中,13%滿意或非常滿意;24%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63%的學生感到-般。對將來的工作的調查中84%認為自己不了解護理行業;75%的學生認為護士職業是謀生手段;62%的學生認為護理行業不會或很少有成就感?;在回答“若能再次選擇你仍會選擇護理專業嗎”問題時56%的學生選擇不會;有23%的學生認為自己畢業后不會從事護理工作。
2.問題和對策
2.1問題
調查中暴露的問題,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許多學生在高考報名時沒有報考護理專業,或者當作“保底”志愿報考護理專業。其原因可能是對醫護行業及護理職業的認識是膚淺的、不全面的,不清楚護理職業的性質、要求和奮斗目標。而社會上、媒體中對護理行業和護理職業性質的片面的、陳舊的、回避的或是輕描淡寫的表述,以及網絡信息中零碎的、偏激的對醫護行業性質和醫患關系的報道,更使得學生的職業理想越來越模糊,學習動力明顯不足。顯然,讓學生們深入了解醫護行業和護理職業的性質和特點,建立正確的行業觀,已再不容忽視了。
2.2對策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行業觀,對護理職業有清楚的認識。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護理是一門獨立的職業,是醫學體系、醫院體系的一部分。護理與醫療雖然分工不同、工作內容不同,但工作性質和目標是一致的。護理行業的人道性,醫學職業的核心是人道,忽略了醫學的社會和人文內涵,就不稱之為真正的醫學了。護理行業是一項富有人情的工作,是技術與人文的統一和結合。護理行業的風險性,護理行業由于其特殊性使其不可避免的存在職業風險,醫護技術風險、被感染的風險和醫患糾紛風險等。醫學的不確定性,使其不可能治愈每一位患者,醫護風險永遠存在。護理人員密切接觸患者,使其被感染的幾率大大增加。患者對醫生護士的苛求、護患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媒體不負責任的片面報道和有些患者及其家屬素養的缺乏,使醫患、護患糾紛的風險加大。只有了解這個職業才能愛上這個職業,也只有愛上這個職業才會樹立正確的行業觀;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傳統的教育使學生精于技術卻荒于人文,缺少人文關懷的護理可能會導致護患關系的緊張;提高服務意識,要使學生意識到,護理行業是服務行業,讓學生養成人性化護理服務的理念,把他植根到各項技術的學習中去;風險意識教育,啟迪學生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護理人文去有效的規避風險或降低風險系數;職業訴求的正確認識,醫護行業并非企業,是公益機構,護理行業也不是以賺錢、效益為價值核心,服務患者才是護理行業的本位。
本校護理專業在開設專業必修課同時,還開設了有關人文護理的課程,護理美學與禮儀、人際溝通學、護理倫理學等。同時為使學生更好地樹立職業觀,在學生大一期間開展了“愛我所選”職業調查班級活動,讓學生步入大學就能對自己行業有初步了解。并在他們兩年時間里陸續開展舉辦了案例討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活動。邀請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者與學生座談交流。課余時間找學生進行談話等多種多樣的方法,引導其行業觀正確的樹立。經過實踐逐漸發現學生對自己的行業形成了主動了解,自主分析,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也都有了目標與規劃。配合學校的課程,系統、全面、生動的行業觀教育,更易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形成習慣,并應用到未來的工作中去。
綜上所述,以培養學生正確的行業觀為出發點來思考、設計和實踐學生管理工作,才有利于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過、干得好”的護理人才。
【某醫學院校護理專業行業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高考英語完形填空的分析及提高對策論文04-02
職教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及對策分析論文05-12
園林行業人才需求的調查分析報告05-12
餐飲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05-11
人力服務咨詢行業的市場調查分析報告03-26
2018護理專業就業形勢分析-護理專業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04-29
關于護理專業的調查報告05-05
經濟統計調查分析報告策略論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