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不知所云成語故事
不知所云成語故事1
【拼音】bù zhī suǒ yún
【典故】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
【釋義】云:說。不知道說得是些么。形容說話內(nèi)容混亂,無法理解。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不知道說什么
【結(jié)構(gòu)】動賓式
【近義詞】不得要領(lǐng)、語無倫次、吞吞吐吐
【反義詞】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提綱挈領(lǐng)
【同韻詞】牛馬風(fēng)塵、野性難訓(xùn)、驚天地泣鬼神、刀下留人、生不逢辰、割地稱臣、至誠如神、知幾其神、精力過人、鶴立雞羣。
【年代】古代
【燈謎】君家住何處
【邂逅語】鴨子聽雷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劉備臨終時叫兒子劉禪拜諸葛亮為相父,諸葛亮恢復(fù)與東吳聯(lián)盟,休養(yǎng)生息,發(fā)展生產(chǎn),率軍南征,七擒孟獲。隨后率軍伐魏,臨行前寫下《出師表》:“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dāng)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成語舉例】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不知所云。
【成語例句】
◎ 看到"九十年的時尚物語"的文章標(biāo)題,令人不知所云。
◎ 我完全處于茫然無措,不知所云的狀態(tài),象一條長而綿軟的面團,就這樣掛在她的手上,隨著她來到屋子后面一個昏暗的'角落里。
◎ 在行駛中,我的耳朵被電臺里一個女人喋喋不休、不知所云的嘮叨折騰得很累,下得車來,世界突然安靜下來,好像地球也停止了轉(zhuǎn)動。
◎ 大家被炎威壓迫得動彈不得,而且不知所云了。
◎ 另外如"我他叫走了",也不知所云,但要變成"我把他叫走了""我被他叫走了"意思也就一下明確起來了。
不知所云成語故事2
蜀帝劉備死后,后主劉禪即位。
當(dāng)時才17歲,他什么也不會,但他很尊敬諸葛亮,諸葛亮整頓吏治,獎勵農(nóng)耕,囤積糧食,訓(xùn)練軍隊。
準備軍力增強后出師伐魏。
公元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孟獲,他七次俘虜孟獲,又七次釋放,孟獲終于心悅誠服地歸順蜀漢。
南方平定之后,解除了后顧之憂,諸葛亮決定出師伐魏。
臨行前,他給劉禪寫了一份《出師表》,提出東漢后期上層統(tǒng)治集團任人唯親而致傾頹的.歷史教訓(xùn),規(guī)勸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嚴明賞罰,虛心納諫”。
最后,諸葛亮寫道:“今當(dāng)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表達他懇切、激動的心情。
一切都安排妥當(dāng)之后,諸葛亮便親率浩浩蕩蕩的大軍,向漢中前線進發(fā)。
后主劉禪率領(lǐng)百官一直把他們送出成都城外十里遠。
不知所云成語故事3
出處:三國諸葛亮的《出師表》。
意思:不曉得說得是些什么。形容談話內(nèi)容凌亂,無奈懂得。
三國時代,蜀國南部彝族頭領(lǐng)孟獲,興兵反蜀。諸葛亮為了保持安寧局勢,積累力氣,派人前去安撫。經(jīng)由多少年,蜀國恢復(fù)了元氣,人強馬壯,食糧充分。
公元225年,諸葛亮親身帶領(lǐng)雄師南征孟獲。他七次俘虜孟獲,又七次開釋,孟獲終于歸順蜀漢。南方平定后,諸葛亮決議出師伐魏。臨行前,他給劉禪寫了一份表章《出師表》。《出師表》中,諸葛亮奉勸劉禪要“親賢臣,遠君子”,嚴明獎懲,虛心納諫。最后,諸葛亮寫道:“臨表涕零,不知所云。”部署妥善后,諸葛亮親率大軍向漢中火線進發(fā)。后主劉禪率百官把他們送出成都城外10里多遠。(參看“鞠躬盡瘁,逝世而后已”)
【不知所云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2-09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2-03
知難而退的成語故事12-09
愛屋及烏成語故事12-09
發(fā)奸擿伏的成語故事12-09
近悅遠來的成語故事12-09
腦滿腸肥的成語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