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年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成語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成語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經(jīng)典成語故事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成語吧,成語是語言中經(jīng)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jīng)典成語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
成語解釋: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置放在堆積的柴草下面。比喻潛隱著極大的禍患。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成語簡拼:CHJX
成語注音:ㄘㄨㄛˋ ㄏㄨㄛˇ ㄐ一 ㄒ一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厝火積薪偏正式;作定語;含貶義,比喻隱藏極大的禍患。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積,不能讀作“jí”。
成語辨形:厝,不能寫作“措”。
近義詞盲人瞎馬、朝不保夕、危在旦夕
成語例子乃事過境遷,恬嬉如故,厝火積薪之下,而寢處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騰,卒至魚爛土崩,不可收拾。(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
英語翻譯in imminent danger
成語故事:
西漢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賈誼多次向漢文帝上書陳述社會的弊端,寫出了著名的《陳政事疏》,他認(rèn)為當(dāng)前的政治局勢很不好,出現(xiàn)很多違背情理、傷害道義的事情,應(yīng)該想辦法革除。如果看不到的話就像厝火積薪一樣危險
經(jīng)典成語故事2
【成語名字】唇槍舌劍
【漢語拼音】chún qiāng shé jiàn
【近義詞】:針鋒相對、舌劍唇槍、唇槍舌劍、舌劍唇槍、劍舌槍唇
【反義詞】:促膝談心
【成語出處】
1、高文秀澠池會雜劇第一回:“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見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寬安。”
2、蝴蝶夢傳奇:“原來是傷風(fēng)敗俗,逞著這舌劍唇槍口。”
3、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二折:“顯吹彈歌舞,論角征宮商,使心猿意馬,逞舌劍唇槍。”
【成語解釋】口齒唇舌像槍劍般銳利。比喻辯論狀況激烈。又作“舌劍唇槍”。嘴唇舌頭像槍劍那么銳利。比喻辯論情況激烈。
【唇槍舌劍造句】這場會議到最后變成“唇槍舌劍”,雙方都不肯讓步,讓其它參加會議的人呆在一旁觀戰(zhàn)。在這件事上,我和妹妹的`看法都不同,我們?yōu)榱俗约旱挠^點而進行了一番唇槍舌劍。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于辯論、爭論激烈的場合
【唇槍舌劍的成語故事】
《澠池會》,全稱《保成公徑赴澠池會》。末本,正末扮藺相如。元·鐘嗣成《錄鬼簿》、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在高文秀名下,分別以《相府門廉頗負(fù)荊》、《廉頗負(fù)荊》為題。明·趙琦美脈望館鈔校內(nèi)府本標(biāo)為“高文秀作”,且批注曰:“《太和正音譜》題作《廉頗負(fù)荊》。”此劇本事見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基本上是按歷史史實寫的,但也有所突破。作者根據(jù)事件、地點、人物轉(zhuǎn)換的需要,全劇設(shè)計為“四折二楔子”的結(jié)構(gòu)形式。突破了元雜劇“四折一楔”通例的體制。
經(jīng)典成語故事3
【拼音】shí dān jiāng hú
【出處】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解釋】為歡迎所擁護的軍隊,用簞盛飯,用壺盛水,進行犒勞。
【用法】作狀語;指軍民關(guān)系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相近詞】簞食壺漿
【押韻詞】品頭題足、黃冠草服、攀親托熟、車塵馬足、百身何贖、安分知足、畜我不卒、出有入無、手到病除、撼樹蚍蜉、......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燕國相國子之暴政,大將子被、太子平率兵討伐,國內(nèi)大亂。齊宣王趁機出兵攻打燕國并控制大部分領(lǐng)土,燕國老百姓用簞送吃的,用壺裝喝的歡迎齊軍,齊宣王想侵吞了燕國咨詢孟子,孟子說:你會讓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
【成語舉例】黃金瑣甲鎮(zhèn)三繳,食簞漿壺駢父母。 明·王逢《張武略》詩
經(jīng)典成語故事4
晉朝時期,有一位大學(xué)問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輕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個很有才學(xué)的人。尤其是他對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一些現(xiàn)象,都能留心觀察,然后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識十分淵博,對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獨到的見解。后來,他又潛心研究老子和莊子的學(xué)說,并且對他們的學(xué)說有深刻的理解。
過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來請他。他實在推辭不掉,只得答應(yīng)了,到朝中做了黃門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識很豐富,所以無論對什么事情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因此每當(dāng)人們聽他談?wù)摃r,都覺得津津有味。
當(dāng)時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賞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贊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象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yuǎn)沒有枯竭的時候。”郭象的辯才,由此可知。
而后人就以“口若懸河”來形容人善于說話,一旦說起話來就橡倒懸的河水、滔滔不絕,永遠(yuǎn)沒有停止。
經(jīng)典成語故事5
出處:《三國演義》。
意思:聽到雷聲,嚇得把筷子掉在地上。后來借指故作恐慌。箸:筷子。
三國時,劉備兵敗,無奈寄居曹操處,以種菜來掩飾自己爭天下的宏圖,以免曹操猜疑,招致殺身之禍。
一日,時值梅熟,曹操邀請劉備小酌,煮酒論英雄。說到后來,操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就是說:“天下英雄,只有你劉使君和我曹操兩人罷了!”劉備大吃一驚,以為自己的'韜晦之計仍未逃過對方的眼睛。這一驚,使他手中的筷子失手落地,恰值春雷轟鳴。當(dāng)曹操問他何以失態(tài)時,備即以聽到雷聲才丟落筷子為借口,來掩飾自己的驚恐心理。 內(nèi)容來自
《三國演義》上有詩云:“勉以虎穴暫棲身,說到英雄驚煞人,巧借聞雷來掩飾,隨機應(yīng)變勝如神。”
經(jīng)典成語故事6
夏朝以前,國家還沒有形成,那時候的帝王,遠(yuǎn)不如后來帝王那么闊氣,享有許多特權(quán);而是純粹的人民公仆,只有盡義務(wù)的份兒。帝王的子女也沒有什么太子,公主之類的特殊稱呼,身份也尊貴不起來,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樣。
炎帝有個女兒,名叫精衛(wèi),性格開朗活潑,喜歡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dāng)馬騎。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
精衛(wèi)走過去,指著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不知羞恥,欺負(fù)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精衛(wèi)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精衛(wèi)面前說:“我是海龍王的兒子,你是什么人?竟敢來管我!”
精衛(wèi)說:“龍王的兒子有什么了不起,我還是炎帝的女兒呢,以后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曬干。”
龍王的兒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后少管小爺?shù)拈e事。”說著動手就打。精衛(wèi)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并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 ?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精衛(wèi)當(dāng)胸一拳,打個昂面朝天。
龍王的兒子見打不過精衛(wèi),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過些天,精衛(wèi)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龍王的兒子發(fā)現(xiàn)了。他游過來,對精衛(wèi)說:哪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rèn)個錯,不然我興風(fēng)作浪淹死你。”
精衛(wèi)倔強地說:“我沒錯,認(rèn)什么錯。”
龍王的兒子見精衛(wèi)倔強,根本沒有服輸?shù)囊馑迹⒓磾噭雍K破鹂耧L(fēng)惡浪,精衛(wèi)來不及掙扎,就被淹死了。
精衛(wèi)死后,變成一只紅爪白嘴的小鳥,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它用嘴銜來石頭與樹枝投向大海,并發(fā)出“精衛(wèi),精衛(wèi)”的叫聲,像是在激勵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經(jīng)典成語故事7
北宋的時侯,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托,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著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xì)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著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著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后,弟子們圍住畫,反復(fù)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gòu)圖的.高妙,互相交流了心得。
有人說:“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tài)多么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
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云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tài),讓人肅然起敬。”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嘩眾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fā)。
有人問他:“你為什么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么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暖星君身邊的童子神態(tài)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
眾弟子說:“沒發(fā)現(xiàn)少什么呀。”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于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著色吧。”
童仁益說著,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艷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fā)現(xiàn)童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干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zhèn)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說著,把畫撕個粉碎。眾弟子看著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經(jīng)典成語故事8
此人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品德,那是壞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權(quán)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有一套餡媚奉承的本領(lǐng)。他竭力遷就玄宗,并且采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嬪妃以及心腹太監(jiān),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貌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里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
例如有一次,他裝做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chǎn)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采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可惜皇上還不知道。李適之以為這是真話,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采,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fēng)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隨便開采呢?別人勸您開采,恐怕是不懷好意;我?guī)状蜗氚堰@件事告訴您,只是不敢開口。” ?玄宗被他這番話所打動,認(rèn)為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適之大不滿意,逐漸將他疏遠(yuǎn)了。就這樣,李林甫憑借這套特殊“本領(lǐng)”,他一直做了十九年宰相。 ?后來,司馬光在編《資治通鑒》時評價李林甫,指出他是個口蜜腹劍的人,這是很符合實際的 。
經(jīng)典成語故事9
【成語名字】輕塵棲弱草
【漢語拼音】qīng chén qī ruò cǎo
【近義詞】:居無定所
【反義詞】:安居樂業(yè)
【成語出處】《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第九》裴松之注引皇甫謐《列女傳》
【成語解釋】比喻人生無常。
【輕塵棲弱草造句】這些年,我四處漂泊,如輕塵棲弱草般吃盡了苦頭。
【輕塵棲弱草的成語故事】
《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第九》裴松之注引皇甫謐《列女傳》:(曹)爽從弟文叔,妻譙郡夏侯文寧之女,名令女。文叔早死,服闋,自以年少無子,恐家必嫁己,乃斷發(fā)以為信。其后,家果欲嫁之,令女聞,即復(fù)以刀截兩耳,居止常依爽。及爽被誅,曹氏盡死。令女叔父上書與曹氏絕婚,強迎令女歸。時文寧為梁相,憐其少,執(zhí)義,又曹氏無遺類,冀其意沮,乃微使人諷之。令女嘆且泣曰:“吾亦惟之,許之是也。”家以為信,防之少懈。令女於是竊入寢室,以刀斷鼻,蒙被而臥。其母呼與語,不應(yīng),發(fā)被視之,血流滿床席。舉家驚惶,奔往視之,莫不酸鼻。或謂之曰:“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耳,何至辛苦乃爾!且夫家夷滅已盡,守此欲誰為哉?”令女曰:“聞仁者不以盛衰改節(jié),義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前盛之時,尚欲保終,況今衰亡,何忍棄之!禽獸之行,吾豈為乎?”司馬宣王(按:司馬懿)聞而嘉之,聽使乞子字養(yǎng),為曹氏后,名顯于世。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
【成語名字】杯中物
【漢語拼音】bēi zhōng wù
【近義詞】:杯中之物
【反義詞】:空空如也
【成語出處】
1、宋 辛棄疾《滿江紅·送信守鄭舜舉被召》詞:“問人間,誰管別離愁?杯中物。”
2、元 關(guān)漢卿《金線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了弦上手。”
3、《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蔡武?平昔別無所好,偏愛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見了酒,連性命也不相顧。”
【成語解釋】杯子中的`東西,指酒。
【杯中物造句】這人就喜歡杯中物,每每總是為此誤事。
【杯中物的成語故事】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話說這宣德年間,南直隸淮安府江安衛(wèi),有個指揮姓蔡名武,家資富厚,婢仆頗多。平昔別無所好,偏愛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見了酒,連性命也不相顧,人都叫他做“蔡酒鬼”。因這件上,罷官在家。不但蔡指揮會飲,就是夫人田氏,卻也一般善酌,二人也不像個夫妻,到像兩個酒友。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1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yīng)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里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yǎng)發(fā)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shè)想:既然狗離家很遠(yuǎn)也能尋回家去,那么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rèn)識路途的本領(lǐng)。于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rèn)為老馬有認(rèn)路的'本領(lǐng),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lǐng)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后終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2
井底之蛙有一只青蛙長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對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滿意極了,一有機會就要當(dāng)眾吹噓一番。有一天,它吃飽了飯,蹲在井欄上正閑得無聊,忽然看見不遠(yuǎn)處有一只大海鱉在散步。青蛙趕緊扯開嗓門喊了起來:“喂,海鱉兄,請過來,快請過來!”海鱉爬到枯井旁邊。青蛙立刻打開了話匣子:“今天算你運氣了,我讓你開開眼界,參觀一下我的居室。那簡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從來也沒有見過這樣寬敞的住所吧?”海鱉探頭往井里瞅瞅,只見淺淺的'井底積了一汪長滿綠苔的泥水,還聞到一股撲鼻的臭味。海鱉皺了皺眉頭,趕緊縮回了腦袋。青蛙根本沒有注意海鱉的表情,挺著大肚子繼續(xù)吹噓:“住在這兒,我舒服極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欄上乘涼;深夜可以鉆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覺;泡在水里,讓水浸著兩腋,托住面頰,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讓泥蓋沒腳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滾。那些小蟲子、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個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兒四濺,越說越得意:“瞧,這一坑水,這一口井,都屬我一個人所有,我愛怎么樣就怎么樣。這樣的樂趣可以算到頂了吧。海鱉兄,你不想進去觀光觀光嗎?”海鱉感到盛情難卻,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還沒能全部伸進去,右腿的膝蓋就被井欄卡住了。海鱉慢慢地退了回來,問青蛙:“你聽說過大海沒有?”青蛙搖擺頭。海鱉說:“大海水天茫茫,無邊無際。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遼闊,用萬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傳說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國君的時候,十年九澇,海水沒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湯統(tǒng)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見減少。海是這樣大,以至?xí)r間的長短、旱澇的變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這一眼枯井、一坑淺水來,哪一個天地更開闊,哪一個樂趣更大呢?”青蛙聽傻了,鼓著眼睛,半天也合不攏嘴。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3
在這個假期里學(xué)了兩個成語,是守株待兔和塞翁失馬這兩個成語。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守著樹樁等兔子自己撞上來。形容不努力,只想不勞而獲,也比喻死守經(jīng)驗,不知變通。
守株待兔有一個故事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非常懶的農(nóng)夫,但是他一直很快樂。有好幾天在偷懶,正好有一天他正坐在一棵又高又大的樹下,樹旁邊還有一筐蘋果。這個農(nóng)夫一邊吃蘋果一邊休息。突然,一只小白兔看見蘋果就想吃蘋果了,可是兔子沒看路,所以一不小心撞到了樹樁上。農(nóng)夫轉(zhuǎn)過頭看見了一只兔子,兔子的脖子都撞斷了,蹬了兩下腿就死翹翹的了。
農(nóng)夫看到這一幕,高興極了,他馬上沖上去撿起兔子心里美滋滋的“哈哈,沒費一點勁兒就撿到一只肥美的兔子,看來是我交了好運啊!還種什么田呢?我以后就坐在這個樹樁旁,等兔子撞上來好了!”
第二天,農(nóng)夫沒心思干活了。他把鋤頭和沒耕好的田擱在一邊,一心守著那個樹樁,等著兔子撞上來。結(jié)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沒等到,可他還是不罷休,心想“也許明天就有兔子撞上來了!”
就這樣,農(nóng)夫在樹樁旁等了一天又一天,田地里的莊稼都枯死了,他也不關(guān)心。不過,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兔子撞上那個樹樁了。
這個故事講完了,還有塞翁失馬的故事,意思是:比喻雖然一時收到挫折,也許以后會因此得到好處。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隆?/p>
故事是:在古時候,邊塞地區(qū)住著一位老翁,他見多識廣,遇事沉著冷靜,而且很有遠(yuǎn)見。
有一天,塞翁養(yǎng)的一匹馬無緣無故跑到了塞外去了。左鄰右舍聽說了這間事,紛紛跑來安慰他,勸他不要傷心。塞翁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對大家說:“丟了匹馬未必是壞事啊,為什么大家斷定這件事不會帶來好的結(jié)果呢?”
過了幾個月,好事果然發(fā)生了。那匹逃跑的馬居然從塞外跑回來了,還帶回來幾匹胡人的駿馬。于是,大家又紛紛跑來祝賀塞翁,夸他有遠(yuǎn)見。
看著大家,塞翁卻搖了搖頭,憂慮地說:“不能高興得太早,這件事很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災(zāi)禍呀!”
家中添了幾匹駿馬之后,塞翁的兒子很好奇。他騎上駿馬,試著跑了跑。駿馬看見新主人,便不聽話,就把塞翁的`兒子的腳摔傷了。
大家聽說后紛紛來安慰他,塞翁又一次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對大家說:“我兒子的腳摔傷了,也未必是壞事,或許是好事呢?”
又過了幾天,戰(zhàn)爭來了。好多人為了國家犧牲了性命,可是塞翁的兒子腳傷了所以在家里沒去充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4
隋末唐初的時候,有個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廣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樹影婆婆,晚風(fēng)習(xí)習(xí),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淳于尊過生日的那天,親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貪了幾杯。夜晚,親友散盡,他一個人帶著幾分酒意坐在槐樹下歇涼,醉眼膝俄,不覺沉沉睡去。
夢中,他到了大槐安國,正趕上京城會試,他報名入場,三場結(jié)束,詩文寫得十分順手,發(fā)榜時,他高中了第一名。緊接著殿試,皇帝著浮于弊生得一表人才,舉止惆院,親筆點為頭名狀元,并把公主許配給他為妻,狀元公成了駙馬郎,一時成了京城的美談。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滿。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淳于尊在太守任內(nèi)經(jīng)常巡行各縣,使屬下各縣的縣令不敢胡作非為,很受當(dāng)?shù)匕傩盏腵稱贊。皇帝幾次想把淳于尊調(diào)回京城升遷,當(dāng)?shù)匕傩章犝f淳于太守離任,紛紛攔住馬頭,進行挽留。淳于尊為百姓的愛戴所感動,只好留下來,并上表向皇帝說明情況。皇帝欣賞淳于尊的政績,賞給他不少金銀珠寶,以示獎勵。有一年,敵兵入侵,大槐安國的將軍率軍迎敵,幾次都被敵兵打得潰不成軍。敗報傳到京城,皇帝震動,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議對策。大臣們聽說前線軍事屢屢失利,敵兵逼近京城,兇猛異常,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無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樣子,非常生氣地說:“你們平田養(yǎng)尊處優(yōu),享盡榮華,朝中一旦有事,你們都成了沒嘴的葫蘆,膽小怯陣,一句話都不說,要你們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薦淳于尊。皇帝立即下令,讓淳于尊統(tǒng)率全國精銳與敵軍決戰(zhàn)。
淳于尊接到圣旨,不敢耽擱,立即統(tǒng)兵出征。可憐的他對兵法一無所知,與敵兵剛一接觸,立刻一敗涂地,手下兵馬被殺得丟盔解甲,東逃西散,淳于尊差點被俘。皇帝震怒,把淳于尊撤掉職務(wù),遣送回家。淳于尊氣得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但見月上枝頭,繁星閃爍。此時他才知道,所謂南河郡,不過是槐樹最南邊的一枝樹干罷了。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5
三生有幸
唐朝有一個和尚,號國澤,對佛學(xué)有高深的造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過一處地方,觀察一個婦人在河邊汲水,那位婦人的肚子很大,已經(jīng)懷孕了。圓澤指著婦人對李源善說:“這個婦人懷孕已經(jīng)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它的兒子,可是我始終避著,現(xiàn)在觀察她,沒有方法再避了。三天之后,這位婦人已經(jīng)生產(chǎn),到那個時候請你到她家去看看,假如嬰孩對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這一笑作為憑證吧!再等到第十三年那一年,中秋的'月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時我們再相見罷。”他們分別后,就在這一天夜裹圓潭果真死了,同時那個孕婦也生了一個男孩子。第三天,李源善照看圓澤的話,到那位婦人家里去探看,嬰兒果真對地笑了一笑。
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善如期到達天竺寺去尋訪;剛到寺門口,就看到一個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道:“三生石上舊情魂,賞月吟風(fēng)不要論,慚愧情人遠(yuǎn)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現(xiàn)在一般人但凡比方有特殊的緣份。或朋友閑在一種偶然的時機里或特別的環(huán)境中相識,成為知己,又能夠幫忙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來稱贊。
【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成語故事08-06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5-11
經(jīng)典成語故事精選05-02
中國成語故事05-10
牛衣對泣的成語故事01-24
兒童經(jīng)典成語故事04-14
得隴望蜀的成語故事03-21
簡短成語故事01-11
風(fēng)禾盡起的成語故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