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同仇敵愾的成語故事
【注音】tóng chóu dí kài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流傳一首歌謠,歌詞大意是: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公元前623年,衛國的寧俞出使魯國,魯文王設宴招待他,并讓樂工演唱周天子酬謝諸侯的《湛露》和《彤弓》以表示愿意結盟共同對付外敵。
【典故】與子同仇。
《詩經·秦風·無衣》諸侯敵王所愾。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四年》
【釋義】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同“同仇敵愾”。
【用法】作謂語、定語、分句;指共同作戰
【相近詞】同仇敵慨
【成語造句】
◎ 這一切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同仇敵愾之心,憤怒的情緒在滋長,急躁的情緒在滋長。
◎ 這樣做,也不是為的講究排場,為相公嬸和紹亮爭面子,而是既以慰死者于地下,亦以激勵生者的同仇敵愾。
◎ )以民族成員的"同"來抵御外來力量的"異",以民族的同仇敵愾來對抗他族的侵略威脅。
【同仇敵愾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5-15
經典成語故事12-09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成語故事02-03
中國成語故事03-01
戰爭的成語故事03-02
經典歷史成語故事02-23
成語故事人琴俱亡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