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生物學科教學質量分析調查報告范文
高考是我們學習生涯中的大事,也是人生路上的大事。它關系到我們以后的大學生涯、畢業后的就業情況等等,雖然增加了應試教育下學生們的壓力,但也算是最公平的一次選拔人才的方式了。學生們為高考拼搏奮斗的日子,也會成為一段難忘的回憶。接下來是一篇關于某省高考生物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僅供參考。
一、試卷分析
本試卷以考查學生能力為主,題目由易到難,有一定的區分度;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如32題,考查基因工程的內容,26題的第(2),考查生態環境的知識,這也是現今熱點問題。試題中沒有出現偏題、怪題。本試卷對實驗的要求更高了,去年高考有關實驗的考查在選擇題中是以拼盆式的形式出現,即一道選擇題中的四個選項分別考了四個實驗,這種考查方式往往難度不大,比較膚淺。今年則是對一個實驗的原理、方法、步驟、現象等做全方位、深入的考查(如選擇題3),這對學生來講,實驗要求能力更大了。探究性實驗的內容更多,26(1)考了實驗設計,27題的遺傳題實際上也牽涉到探究實驗。
二、答題情況分析
1、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例如,選擇題3考查“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針對一個實驗作出多方面的考查,加強了實驗考查的深度,該題實測情況不好;又如,26-Ⅰ(一)(2)考查考生對實驗變量的認識以及在實驗設計中如何控制變量,不少考生對實驗的變量不理解,不懂如何控制實驗變量,表現出探究的能力不高;再如27(4),讓考生設計探究方案并預期實驗結果,考生答題情況不佳。
2、能力缺陷
(1)理解能力不強。例如26-Ⅱ ③,不少考生不能理解S型種群數量增長的特點,K值為2173左右時,則K/2≈1082,找出K/2值所對應的時間,由此判斷出種群增長量最大的時間為“6月30日”,而是根據表格數字變化,不加分析,直接讀出相應日期,答6月25~6月30的人數不少。
(2)獲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例如,32題(2):反轉錄②cDNA,不少考生沒有從“反轉錄”的信息入手進行分析,獲取目的基因的另一種方法是利用mRNA反轉錄成cDNA,構建cDNA文庫,然后從cDNA文庫篩選獲得目的基因。
(3)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生物學問題的能力較差。
如27題的第(4)小題,不少考生不能將所學的遺傳學知識運用于實驗探究設計,表現為思路不清晰,結果預期與設計方案不配對,基礎知識不過關等
3、書面表達能力低下,思維的嚴謹度不強,不能準確表達意思。
例如,27題的第(4)小題,沒有寫出具體的性狀,僅寫“子代表現型為21”或者“子代表現型比例為31”,表現型與比例沒有一一對應;26-Ⅰ(一)的第(2)小題,考生不能準確表達“原設定的pH”,而是錯答為“不同pH梯度的范圍內”、“原始pH”、“初始pH”、“實驗所需的pH”、“比預定偏高一點” 等,沒有體現出分組設定后的pH值的意思。
4 、應試能力不高
考生常見的應試問題有:
(1)書寫潦草,錯別字多。常見錯別字:寄生寫成“寄居、寄身、宿生、寂生” ;基因型“DdHh、Ddhh”寫 成“AaHh aahh”“AaBb aabb”
(2)審題不細,大意失分。如選擇第2題有36.84%的考生選擇A,主要原因是沒有理解題意,混淆運輸途徑與代謝途徑的區別,導致錯選。
再如27題(4),在寫實驗方案時,題目要求就桃的果型這一對性狀進行探究,考生沒有認真理解題意,而是對兩對性狀進行討論,帶來敘述的麻煩甚至因此出錯,如選用Dd Hh自交,子代又套用自由組合定律比例進行推論,得出“表現型為喬化蟠桃:喬化圓桃:矮化蟠桃:矮化圓桃=6: 3: 2:1 與表現性為喬化蟠桃:喬化圓桃:矮化蟠桃:矮化圓桃=9:3:3:1 ”的答案,貌似正確,但是本題的第(3)小題已經論證其并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前后矛盾而失分。
三、今后的復習教學策略及建議
1、高度重視綱領性文件的指導作用
常見的低效學習方式之一就是盲目跟隨教輔,偏離《說明》與教材。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內容深度和廣度處理上,應參照《新課程標準》和《考綱》《考試說明》進行。《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以及省普教室編寫的《教學建議》是指導2010屆復習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課程標準是國家標準,對高考命題應該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也是國家考試中制定《考試大綱》和福建省編寫《考試說明》的根本依據。要深入研究課改區的高考試卷,建議各校教研活動加強對綱領性文件的學習和領會,做好《考綱》要求的細化工作。
2、對高考復習要有整體安排,不盲目趕進度和提高難度。
09年、10年理綜生物試題實測難度值較小,可能有很多老師對2011屆高考的難度要求會產生疑問,部分教師在復習中有加大訓練難度的作法。實際上生物試題得分率低,并不是試卷本身難度大,而是學生生物基礎知識不扎實,綜合素質不強導致的結果。因此2011屆的高考復習仍然要強調基礎和主干,仍然要強調平穩,因此復習中切勿加大難度,復習工作的基調仍然是抓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同時,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的程度往往決定于學習者的第一次。因此,不提倡盲目趕進度,不提倡搞多輪次的復習。提倡對復習內容進行小專題綜合,在小目標復習上要做到一步到位。把能力的培養落實于每一個具體的教學環節中,不要把各項能力訓練人為分開。多研究學生,重視學習個性和非智力因素。任何的學習任務的提出要從學生角度考慮能否完成。老師各階段的練習和考試要有一個統籌安排,建議老師要研究各地高考真題,對教輔材料和各地信息卷進行再加工,避免被它們牽著走的現象。
3、重視培養實驗探究能力
實驗與探究是生物高考的重中之重。近年試題中,實驗的比重不斷加大,形式多樣化,已經成為高考的一大亮點。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應注意:
①重視《考試說明》要求的16個實驗提供的范式。盡可能做實驗。
、趯荚囌f明中要求的每一個實驗的實驗目的、原理、材料、步驟、現象及注意事項等進行比較記憶,同時應注意相關的延伸拓展。
③要指導考生學會分析教材中的經典實驗,體會和理解實驗與探究的過程和基本方法。
、苓m度的針對性訓練。注意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探究實驗的方法過程。
、莩藢W生實驗外,還必須關注教材課文中介紹的生物學發展史上的一些經典實驗及方法。如孟德爾定律的發現;核酸是遺傳物質的實驗分析;艾滋病和非典型肺炎等傳染病的發生及預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高考生物學科教學質量分析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高考生物學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03-11
生物學科高考備考總結12-05
高考英語語句分析12-09
高考語文考點分析12-09
高考語文試題分析12-08
高考數學的分析探究12-08
清平中學教學質量分析報告03-11
關于高考數學的試卷分析12-09
高考數學文試卷分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