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復習進度上的兩大誤區
除了在復習進度上應該有明確的規劃、勞逸結合之外,同學們在備考階段還要特別關注兩個容易陷入的誤區。
(1)誤區一:零碎時間沒有任何意義
每天都有許多非常零碎的時間,這些時間可以幫助你放松身心以投入到下一個復習環節當中去,于是就有很多同學認為這些零碎的時間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他們更愿意把精力都放在那些整塊的時間上。其實,我們認真算一筆賬:7個課間+3個飯前飯后+上學、放學路上+或許這就等于一個晚自習的時間,倘若這樣計算,你還會覺得這些零碎時間不重要嗎?
有不少同學很看中這些零碎時間:在上學等車的時候背一些單詞、在中午打飯的時候回憶一下公式、在晚間洗漱的時候練一下英語聽力把這些零碎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會對自己的成績提高有很大幫助。
當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利用好這些零碎時間的同時,也要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特點和習慣進行自我分析,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拿出一小段時間來放松身心以換取整體的高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2006年陜西文科狀元孫凌:上學路上都在背單詞
2006年陜西文科狀元孫凌認為文科復習最重要的是基礎扎實,臨時突擊的作用不大。為了將基礎夯實,她善于利用零碎時間,每天早晨她都會第一個到教室,上學的路上也都在背單詞。在她眼中好成績的取得不是靠技巧,而是靠點滴的積累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2)誤區二:復習計劃越具體越好
狀元們在介紹自己的復習經驗時大都會提起時間安排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不少同學依照狀元們的心得體會自己列出了一個非常詳細的表格:幾點到幾點干什么,一天分割為多少塊兒幾乎把每個時間點都作了詳細、具體的計劃。嘗試了幾天之后卻發現執行起來特別困難,于是就不停地埋怨自己,導致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實際上,學習中的偶然因素實在太多了,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有事情發生需要你馬上去面對和解決。因此,在制定復習計劃的時候不能過于具體,要留出充足的時間來防止意外的發生,這樣做起來才會游刃有余。
同時,也不要奢望能把全部的計劃都按質按量完成,因為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往往比較高,倘若能夠完成自己計劃的70%~80%,那就已經是一件相當不錯的事了。
2008年內蒙古理科狀元王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008年內蒙古理科狀元王博回憶起高三的奮戰歷程,他表示雖然學習很累,但是進入自己理想大學的愿望一直激勵他不斷拼搏。王博還大致介紹了自己學習方法,他說首先還是根據老師的安排來學習,因為老師經驗比較豐富。其次根據自己各科的水平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達到一個比較均衡的程度,就不至于拉太多分。他說:我語文和英語方面比較弱。我想如果先學好某一塊的知識,然后就會對這一科產生興趣,愿意學的話,提高成績也會比較容易。比如英語,當時我先從改錯著手,因為一旦改錯我練得比較好的話,就會對整套試卷更感興趣。
【高考復習進度上的兩大誤區】相關文章:
考研避開兩大復習誤區03-09
高考語文復習誤區10-19
高考語文復習的誤區12-09
高考復習規避的誤區12-08
所謂高考復習的誤區12-09
高考語文復習的兩大策略12-09
高考物理復習兩大技巧12-09
高考復習階段飲食誤區12-09
高考復習應避免的誤區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