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考前保分訓練
一、語言文字運用
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①優秀人才之爭勢必成為旅游企業生存的關鍵所在,如何建立一支具有戰斗力的營銷隊伍并發揮其建設性作用,更是旅游企業夙興夜寐的難題之一。
②先秦哲學起源于對人生、對社會的憂患,先秦諸子周游列國,大多席不暇暖,以謀求天下由“無道”轉變為“有道”的格局。
③“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們要刻苦學習,積極進取,以古人為楷模,焚琴煮鶴,磨煉堅強的意志。
④關于帕特農神殿和守護神雅典娜的各種想入非非的神話與傳說,說明古希臘人有著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象力。
⑤初春的校園,生日晚會正在舉行。大家都陶醉在這春意闌珊的氛圍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吟詩……人人臉上洋溢著笑容。
⑥《古代中國與世界》這本書體現出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全書沒有一篇文章是未經長期準備和思考就率爾操觚的。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答案:D 解析:①“夙興夜寐”指早起晚睡,形容勤勞。不能修飾“難題”。②“席不暇暖”座位還沒有坐熱就走了,形容很忙。使用正確。③“焚琴煮鶴”指把鶴煮了吃,拿琴當柴燒,比喻做煞風景的事。不合語境。④“想入非非”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完全脫離實際;胡思亂想。使用正確。⑤“春意闌珊”春天即將過去。與語境自相矛盾。⑥“率爾操觚”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沒有慎重考慮,輕率地寫。使用正確。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迪士尼動畫影片《瘋狂動物城》不僅故事有趣,動物主角可愛,情節引人入勝,而且能將哲理意義、文化內涵自然巧妙地融進精彩的故事情節中,給人以啟迪。
B.在第53屆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書展上,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獲得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開創了華人在這一世界兒童文學領域至高獎項上零的突破。
C.“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以詩詞為主題的大型全民互動益智節目,其賽制、內容和表現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鮮明的文化盛宴。
D.我國即將實施的首部慈善法對慈善活動進行了明確界定,同時在規范慈善組織設立運營、促進慈善事業發展、開展慈善服務等方面也做出了規定。
答案:A 解析:B項,搭配不當,“開創”應改為“實現”。C項,偷換主語,最后一句應改為“節目組力求把該節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鮮明的文化盛宴”。D項,語序不當,應改為“在規范慈善組織設立運營、開展慈善服務、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等方面”。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近百年來,我國____①____也出現過不少杰出的科學家,____②____出現過像“五四”運動那樣的倡導科學的全國性熱潮,____③____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條件下,科學事業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發展。____④____全國解放后,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科學事業____⑤____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____⑥____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卓越成就。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盡管
同時
但是
因為
故
因而
B
盡管
同時
由于
因為
故
因而
C
雖然
甚至
由于
只有
才
并
D
雖然
甚至
但是
只有
才
并
答案:D 解析:第②空前后句子是遞進關系,據此可以排除A、B兩項。第一個句號前是一個轉折關系的復句,轉折位置在第③空之后,據此,可以排除表示因果關系的B、C兩項。第⑤空前后句子是條件關系,而不是因果關系,據此可以排除表示因果關系的A、B兩項。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8個字。
在當下中國,客觀存在著兩個輿論場,一個是以黨報、國家通訊社、國家電視臺為主體的“官方輿論場”,____①____。2015年,“官方”和“民間”兩個輿論場進一步打通。主要表現在:一是網民熱議話題成為主流媒體議題。互聯網上的一些熱點話題在黨報、電視臺等主流媒體上得到探討和回答。____②____。各級政府積極開設政務微博、政務微信,與網民加強互動,聆聽訴求,處置輿情。三是注重平等交流,促進兩大輿論場親密化。官方擺脫嚴肅、刻板的形式束縛,加入平民化元素、互聯網思維和網絡語言,____③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個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民間輿論場” ②二是官方加強與網民互動 ③贏得網民好感
5.下圖是土耳其攝影師奧斯曼·薩厄爾在陷入戰亂的敘利亞拍攝的一張照片,當他舉起相機時,這個4歲的孩子竟然誤把相機看作武器,跪下來并舉起雙臂投降。請用簡短的語言揭示照片的內涵。(不超過60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揭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內心恐懼,給兒童造成的嚴重心靈創傷,表達了反對戰爭、呼喚和平的強烈愿望。
解析:此題僅考查揭示畫面的內涵,不需要描述畫面的內容。從畫面看,孩子見到有人拿武器(其實是相機)對著他,他就跪下來并舉起雙臂投降,可見戰爭給孩子心靈的創傷之深。
二、名句默寫
6.補寫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赤壁賦》中,用比喻手法感嘆生命短暫、個體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阿房宮樓閣依勢而建,宮室結構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繪出桃花源內人們安逸愉悅的生活,勾畫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
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2)各抱地勢 鉤心斗角 (3)黃發垂髫 并怡然自樂
三、作文審題立意訓練
7.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川綿竹一位的哥為了送還乘客落在出租車內的提包,先后出了3趟車,因此要求對方按出車里程合計付費120元。經過爭吵,最終對方付了65元拿回了自己的提包。該乘客把這事以“出租車司機敲詐乘客!行為太惡劣!”為題發到微信上,事件很快在網絡上發酵,網友人肉出“黑心司機”的姓名住址,一時間該的哥遭到很多人的謾罵攻擊。也有人認為的哥很冤枉,覺得他的行為算不上敲詐。還有人認為的哥送還失物是做好事,但收車費就變了味。
針對上述材料,請你從司機、乘客、網友中任選一個角度,結合材料內容,表明自己的觀點。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立意:
(1)從司機的角度:①送還失物、拾金不昧是美德,不應使金錢讓美德“變了味”。②送還失物是義舉,索要合理的車費與報酬是權利;義舉與權利兩者并不沖突。(《物權法》第112條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③送還失物、索要車費時應注意方式方法,與乘客做好溝通,避免產生矛盾。④行善不要計較得失。
(2)從乘客的角度:①以感恩的心態面對司機的送還之舉,是一種美德。②即使心有不滿,也要選擇合理的途徑表達訴求,不能以侵害名譽、擴大事態的方式解決。③換位思考,體諒、理解司機。④善行善心也需要鼓勵和回報。
(3)從網友的角度:①人肉謾罵攻擊司機的網友:請尊重每個人的隱私與名譽,維護良好的網絡環境。②“認為收車費讓做好事變了味”的網友:比起一味地“道德綁架”,在當今社會保障做好事者的合法權利,具有更積極的現實意義。/要對不合理的行善行為說“不”。/行善有時也會被人誤解。/行善也得講究方法。
【高考語文考前保分訓練】相關文章:
有關高考語文考前保分訓練03-09
高考語文考前保分訓練題及答案07-16
高考語文考前爭分訓練03-09
高考語文考前訓練題09-19
高考數學考前搶分必做訓練12-09
高考語文復習保分方法09-21
數學高考考前搶分必做訓練12-09
高考數學考前搶分必做訓練和答案12-09
高考英語抓分訓練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