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哲學分析事物的本質高考政治考點
(1)二者的區別是:
第一,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根本區別);
第二,感性認識是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理性認識則必須通過人的抽象思維而獲得;
第三,感性認識是認識的起點,是認識的低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2)二者的聯系是:
第一,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理性認識的基礎。沒有感性認識,就不會產生理性認識。理性的東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于感性認識,否則,理性認識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能是主觀自生的東西。另外,從認識的不同層次來看,作為反映事物本質的理性認識,只有通過感性認識才能獲得。堅持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這一觀點就是堅持了認識論中的唯物論。
第二,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由感性認識的局限性和認識的任務、目的決定的。認識的根本任務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認識的目的在于用獲得的理性認識去指導實踐。因此,必須使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堅持這一點就是堅持了認識論中的辯證法。
第三,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滲透的。在現實的認識過程中,既沒有純粹的感性認識,也沒有純粹的理性認識,兩者總是交織在一起的。
第四,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辯證統一的基礎是實踐。無論感性認識還是理性認識,歸根到底都是在實踐基礎上產生的。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也是最終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的。
【哲學分析事物的本質高考政治考點】相關文章:
高考政治考點簡述12-09
高考政治考點小結12-09
高考政治高頻考點12-08
高考語文考點分析12-09
哲學視發揮主觀能動性高考政治考點03-09
2017高考政治高頻考點11-24
2017江蘇高考政治考點11-24
高考政治常識考點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