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

時間:2024-07-26 01:23:25 高考化學 我要投稿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5篇)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哪些知識點能夠真正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5篇)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1

  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的有機物:

  1~4個碳原子的烴,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在水中的溶解度:

  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態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有機物的密度

  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

  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烷烴等。

  5、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

  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6、碳原子個數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

  烯烴和環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是:

  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

  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

  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發生水解的物質:

  金屬碳化物(CaC2)、鹵代烴(CH3CH2Br)、醇鈉(CH3CH2ONa)、酚鈉(C6H5ONa)、羧酸鹽(CH3COONa)、酯類(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纖維素)((C6H10O5)n)、蛋白質(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置換出氫氣的物質:醇、酚、羧酸。

  12、能發生縮聚反應的物質:

  苯酚(C6H5OH)與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與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與二元-(H2NCH2CH2NH2)、羥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熱的實驗:

  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樹脂(沸水浴)、銀鏡反應、醛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熱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的:

  烷烴與鹵素的取代反應、苯與氯氣加成反應(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鐵催化下取代到苯環上)。

  15、常用有機鑒別試劑:

  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銀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簡式為CH的有機物:

  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簡式為CH2O的有機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或與新制的Cu(OH)2共熱產生紅色沉淀的):

  醛類(RCHO)、葡萄糖、麥芽糖、甲酸(HCOOH)、甲酸鹽(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見的官能團及名稱:

  —X(鹵原子:氯原子等)、—OH(羥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鍵)、C=C(碳碳雙鍵)、—C≡C—(碳碳叁鍵)、—NH2(氨基)、—NH—CO—(肽鍵)、—NO2(硝基)19、常見有機物的通式:

  烷烴:CnH2n+2;

  烯烴與環烷烴:CnH2n;

  炔烴與二烯烴: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

  飽和一元鹵代烴:CnH2n+1X;

  飽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

  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

  醛:CnH2nO或CnH2n+1CHO;

  酸:CnH2nO2或CnH2n+1COOH;

  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水:

  用無水CuSO4——變藍

  21、發生加聚反應的:

  含C=C雙鍵的有機物(如烯)

  22、能發生消去反應的是:

  乙醇(濃硫酸,170℃);鹵代烴(如CH3CH2Br)醇發生消去反應的條件:C—C—OH、鹵代烴發生消去的條件:C—C—XHH23、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醇和酸

  24、燃燒產生大量黑煙的是:C2H2、C6H6

  25、屬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纖維素、蛋白質、天然橡膠(油脂、麥芽糖、蔗糖不是)

  26、屬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27、常用來造紙的原料:纖維素

  28、常用來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發生皂化反應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質

  31、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纖維素、麥芽糖32、能與Na2CO3或NaHCO3溶液反應的有機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33、能與Na2CO3反應而不能跟NaHCO3反應的有機物是:苯酚34、有毒的物質是:甲醇(含在工業酒精中);NaNO2(亞-鈉,工業用鹽)35、能與Na反應產生H2的是:

  含羥基的物質(如乙醇、苯酚)、與含羧基的物質(如乙酸)36、能還原成醇的是:醛或-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長調節劑、水果催熟劑的是:乙烯

  39、能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標志的是:乙烯的產量40、通入過量的CO2溶液變渾濁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單糖(如葡萄糖)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2

  (1)元素少、種類多

  從自然界發現的和人工合成的有機物種類遠遠大于無機化合物種類。

  這是由于碳原子跟碳原子之間能通過共價鍵相結合,形成長的碳鏈。例如,碳、氫兩種原子可形成很多種碳氫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等等。這是有機物種類繁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種各樣的天然有機物中,它們通常是由少數幾種元素組成的,除碳外,幾乎總含氫,往往含氧、氮,有的還含有硫、磷等。

  (2)同分異構現象普編

  有機物中的同分異構現象是很普遍的,而無機物卻不多見。許多有機物的分子式和分子量都相同,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往往差異很大。如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式都是C2H6O,分子量都是46.07,但它們由于分子中的原子排列順序不同,它們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化合物。

  同分異構現象是導致有機物種類繁多的又一重要原因。

  (3)熔沸點低

  固態有機物的熔點不高,一般不超過623.2~673.2K。在空氣存在下,絕大多數有機物能燃燒,其中碳元素轉化成CO2,氫元素轉化成H2O,氮元素轉化為氮氣。

  (4)共價性

  有機物分子中原子間具有明顯的'共價鍵性質。因此,大多數有機物屬于非電解質;不容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機溶劑;有機物之間的反應往往很慢,常需使用催化劑。

  (5)有機性

  有許多有機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是生命活動過程中的載體、成分或產物,如酶、激素、維生素等。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3

  1. 有機物性質

  (1)重要的有機物物理性質

  ①苯、四氯化碳難溶于水,與水的密度差異;(萃取)

  ②重結晶(加熱溶解、趁熱過濾、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

  ③相似相溶原理,除羧酸和小分子醇類物質外,大多數有機物難溶于水(萃取);

  ④醇類在水中溶解性規律與氫鍵的關系,及同系物熔沸點遞變規律(蒸餾);

  ⑤苯酚難溶于冷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但在大于65℃水中或轉變為鈉鹽后溶解性好;

  ⑥甲烷四種氯代產物,只有一氯甲烷是氣體,其余為油狀液體。

  (2)特征反應、試劑和現象

  ①現象:

  加FeCl3顯紫色、加濃(飽和)溴水出白色沉淀(酚羥基);

  可以與溴水、Br2/CCl4溶液反應褪色(碳碳雙鍵、叁鍵,小心苯、苯酚條件的不同);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碳碳雙鍵、叁鍵、甲苯、醇、醛、酚羥基,小心SO2干擾)

  銀鏡、與新制Cu(OH)2反應使藍色沉淀變為磚紅色(醛基,小心甲酸酯、甲酸鹽)

  與NaHCO3反應放出氣體(羧基)

  分層,加酸堿反應一段時間后不再分層(可能為水解)

  蛋白質的鹽析、變性的區別

  ②試劑:

  液溴(苯的取代、Fe粉);飽和溴水(苯酚);溴水、Br2/CCl4(碳碳雙鍵、叁鍵)

  Cu、Ag/O2或CuO(醇催化氧化);Ni/H2(碳碳雙鍵、叁鍵、醛基、苯環加氫)

  濃硫酸、加熱(酯化、縮聚、醇消去);濃硫酸、濃硝酸(苯的取代);

  NaOH/H2O(鹵代烴水解為醇,酯堿性水解);NaOH/醇(鹵代烴消去成雙鍵);

  Na(醇、羧酸、酚);NaHCO3(羧酸);Cu(OH)2、銀氨溶液(醛變羧酸)。

  ③特征反應及流程:

  醇+羧酸(酯化或縮聚),新信息反應,單鹵代烴-烯-二鹵-二醇,鹵代烴-醇-醛-羧酸-酯。

  (3)有機性質推斷必備的基礎知識:

  Ⅰ各官能團的基本化學性質(方程式書寫的重點是酯化、縮聚、加聚、鹵代烴的消去和水解);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機物通常含有“—C=C—”、“—C≡C—”。

  ②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或為“苯的同系物”。

  ③能發生加成反應的有機物通常含有“—C=C—”、“—C≡C—”、“—CO-”或“苯環”

  ④能發生銀鏡反應或能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反應的有機物必含有“—CHO”。

  ⑤能與鈉反應放出H2的有機物必含有“—OH”、 “—COOH”。

  ⑥能與Na2CO3或NaHCO3溶液反應放出CO2或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有機物中必含有羧基

  ⑦能發生消去反應的有機物為醇或鹵代烴。

  ⑧能發生水解反應的有機物為鹵代烴、酯、糖或蛋白質。

  ⑨遇FeCl3溶液顯紫色的有機物必含有酚羥基。

  ⑩能發生連續氧化的有機物是伯醇,即具有“—CH2OH”的醇。比如有機物A能發生如下反應:A→B→C,則A應是具有“—CH2OH”的醇,B就是醛,C應是酸。

  Ⅱ實驗式→分子式→結構簡式的計算、推斷(及核磁共振氫譜、質譜、紅外吸收光譜的應用);

  Ⅲ同分異構體(結合實例練習基本的.烴基異構、酯基/羧酸異構、苯環上的異構、順反異構);

  Ⅳ逆推、或正逆推相結合的框圖推斷思路,及有機合成流程圖的書寫一般規范;

  Ⅴ有機官能團之間的相互影響(例子:苯和甲苯的性質差異;水、乙醇和苯酚羥基的對比)。

  2.有機反應條件

  ①當反應條件為NaOH醇溶液并加熱時,必定為鹵代烴的消去反應。

  ②當反應條件為NaOH水溶液并加熱時,通常為鹵代烴或酯的水解反應。

  ③當反應條件為濃H2SO4并加熱時,通常為醇脫水生成醚或不飽化合物,或者是醇與酸的酯化反應。

  ④當反應條件為稀酸并加熱時,通常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應。

  ⑤當反應條件為催化劑并有氧氣時,通常是醇氧化為醛或醛氧化為酸。

  ⑥當反應條件為催化劑存在下的加氫反應時,通常為碳碳雙鍵 、碳碳叁鍵、苯環或醛基的加成反應。

  ⑦當反應條件為光照且與X2反應時,通常是X2與烷或苯環側鏈烴基上的H原子發生的取代反應,而當反應條件為催化劑存在且與X2的反應時,通常為苯環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3.有機反應數據

  (1)根據與H2加成時所消耗H2的物質的量進行突破:1mol—C=C—加成時需1molH2,1mol—C≡C—完全加成時需2molH2,1mol—CHO加成時需1molH2,而1mol苯環加成時需3molH2。

  (2)1mol—CHO完全反應時生成2molAg↓或1molCu2O↓。

  (3)2mol—OH或2mol—COOH與活潑金屬反應放出1molH2。

  (4)1mol—COOH與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溶液反應放出1molCO2↑。

  (5)1mol(醇)酯水解消耗1molNaOH,1mol(酚)酯水解消耗2molNaOH。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4

  (1)Na2O2投入水中:2Na2O2+2H2O=4Na++4OH-+O2↑

  (2)Na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3)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①少量:Ca2++2OH-+CO2=CaCO3↓+H2O;②過量:CO2+OH-=HCO3-20xx高考化學常見考點歸納

  (4)稀NH4Cl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①混合:NH4++OH-=NH3·H2O;②共熱:NH4++OH-NH3↑+H2O

  (5)NaAlO2溶液中通入CO2:

  ①少量:2AlO2-+CO2+3H2O=2Al(OH)3↓+CO32-

  ②過量:AlO2-+CO2+2H2O=Al(OH)3↓+HCO3-

  (6)H2S氣體通入FeCl3溶液中:2Fe3++H2S=2Fe2++S↓+2H+

  (7)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Fe3++3H2OFe(OH)3(膠體)+3H+

  (8)AlCl3溶液中加入(NaAlO2、Na2CO3、NaHCO3):

  ①Al3++3AlO2-+6H2O=4Al(OH)3↓;②2Al3++3CO32-+3H2O=2Al(OH)3↓+3CO2↑

  ③Al3++3HCO3-=Al(OH)3↓+3CO2↑20xx

  (9)乙醛跟銀氨溶液反應: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

  (10)FeBr2

  溶液中通入Cl2:

  ①少量:2Fe2++Cl2=2Fe3++2Cl-;②過量:2Fe2++4Br-+3Cl2=2Fe3++2Br2+6Cl-

  (11)稀硝酸與Fe反應:

  ①少量:Fe+4H++NO3-=Fe3++NO↑+2H2O;

  ②過量:3Fe+8H++2NO3-=3Fe2++2NO↑+4H2O

  (12)NaAlO2

  溶液與NaHCO3

  溶液混合:AlO2-+HCO3-+H2O=Al(OH)3↓+CO32-

  (13)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

  ①少量:4OH-+Al3+=AlO2-+2H2O;②后續:3AlO2-+Al3++6H2O=4Al(OH)3↓

  (14)Ca(ClO)2溶液中通入(CO2、SO2)

  ①少量:Ca2++2ClO-+CO2=CaCO3↓+2HClO;過量:ClO-+CO2+H2O=HClO+HCO3-

  ②Ca2++ClO-+SO2+H2O=CaSO4↓+Cl-+2H+

  (15)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

  ①至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

  ②至SO42-;完全沉淀:H++SO42-+Ba2++OH-=H2O+BaSO4↓

  (16)NaOH與Ca(HCO3)2溶液反應:

  少量: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過量:OH-+HCO3-+Ca2+=CaCO3↓+H2O

  (17)CO2通入苯酚鈉溶液C6H5O-+CO2+H2O→C6H5OH+HCO3-

  (18)Al投入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19)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2Na++CO32-+CO2+H2O=2NaHCO3↓

  (20)Mg(HCO3)2溶液中滴加Ca(OH)2

  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5

  1.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樹脂的制取(6)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水浴加熱,其優點:溫度變化平穩,不會大起大落,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

  (1)、實驗室制乙烯(170℃)(2)、蒸餾(3)、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熱的測定

  (6)制硝基苯(50-60℃)

  〔說明〕:(1)凡需要準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堿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于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烴、大多數酯、一氯烷烴。

  9.能發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

  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10.不溶于水的有機物有:

  烴、鹵代烴、酯、淀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質有:

  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數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有: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甲醛、苯酚、強氧化劑、濃的酒精、雙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有機物:具有酸、堿雙官能團的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等)

  17.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

  (2)羧酸:

  (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

  (5)蛋白質(水解)

  18、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單質變藍色。

  (5)蛋白質遇濃硝酸呈黃色顏色反應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03-07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5篇03-08

有機化學推斷題高考化學知識點12-08

高考化學有機合成與推斷方法12-08

高考化學知識點10-31

高考化學知識點09-16

化學高考知識點10-18

高考化學知識點:有機化合物的主要特點12-09

高考化學基礎知識:有機化學的常識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