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統》試題含答案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通信設備以及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拓展和維護的系統。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管理信息系統》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管理信息系統》試題含答案(一)
一、選擇題
1、模塊的分解應使每個模塊( )。A、 外部互相之間的信息聯系緊密 B、 執行更多的功能 C、 內部處理相對獨立 D、 內部自身聯系緊密
2、以轉換為中心結構的模塊,可分解為三部分:輸入、( )、輸出模塊。A、 調度 B、 處理 C、 查詢 D、 打印
3、在計算機系統中,( )都應該有代碼。A、每個人 B、每件事、物 C、每個部門 D、 每個實體
4、代碼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兩方面:1)它是實體明確的、唯一的標識;2)編碼后不僅能簡化程序,而且( )。
A、準確 B、可靠 C、處理效率高 D、修改容易
5、在一般信息系統運行中,絕大部分信息錯誤是產生于( )。 A、 程序錯誤 B、 輸出錯誤 C、 操作錯誤 D、 原始數據的采集和輸入錯誤
6、程序設計的任務是( )。 A、畫出程序框圖 B、實現數據庫設計C、編出實現系統功能的源程序 D、給出程序任務書
7、源程序的質量要求,主要體現在源程序的( ) 、可讀性、可測試性和可維護性。A、 正確性B、可擴展性C、可轉換性D、兼容性
8、( )的職責是研究企業對信息的需求;指導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確定系統維護與修改方案。
A、程序設計員、 B、系統操作員 C、維護人員 D、系統分析員
9、管理信息系統的質量控制主要防止來自( )的設計錯誤、管理不善、工作人員處理錯誤等而采取的保護措施。
A、 系統外部 B、 系統軟件 C、 硬件系統 D、 系統內部
10、管理信息按決策層次分類。可分為三類:戰略信息、戰術信息和( )。 A、 流動信息 B、 固定信息 C、 報表信息 D、 業務信息
二、填空題
1、管理信息系統MIS是英文:Management ( ) System的縮寫。
2、將CAD、CAM、MIS等不同類型的子系統集成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稱為( )。
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主要任務是( ),程序的流向是由用戶控制的。
4、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是屬于系統工程的范疇。按照系統論的一般原理,系統具有目的性、( )、相關性和環境適應性等特征。
5、系統測試的對象不僅僅是源程序,而是整個( )。
6、系統評價主要由:( )評價、性能評價及經濟效果評價等方面組成。
7、評價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的經濟效果,應從直接經濟效果和( )兩方面來分析。
8、決策支持系統的主要工作方式是( )。
9、數據庫是按一定結構存儲在計算機中相關數據的( )。
10、數據流程圖既是對原系統進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來描述新系統( )的主要工具。
三、簡答題
1、請闡述計算機用于數據管理經歷的三個發展階段,并說明每個階段的主要特點。
2、何謂原型法?它有哪些主要特點?
3、 試述數據和信息的概念,并指出它們之間的區別。
4、什么是數據模型?數據庫有哪些常用的數據模型?
5、 何謂系統的生命周期?分析系統生命周期法的優缺點。
四、應用題
1、要開發一個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在數據庫的數據表中應該包括:學生編號、學生姓名、性別、課程編號、課程名稱、課程成績等字段。請根據關系規范化理論,要求滿足第三范式,請問該數據庫中應該建立哪些數據表?每個數據表應該包括哪些字段?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DBDCD CADDD
二、填空題1、 Information2、 CIMS3、 描述對象4、 整體性5、 應用軟件系統6、 目標與功能7、 間接經濟效果8、 人機對話9、 集合10、 邏輯模型
三、簡答題
1、計算機用于數據管理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統管理和數據庫管理三個發展階段。
①、人工管理是計算機用于數據管理的初級階段,對數據的管理是由程序員個人考慮和安排的,一個程序對應于一組數據,數據與程序緊密聯系在一起。
②、文件系統管理: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計算機操作系統,其中包含有文件管理系統。它把數據組織在一個個獨立的數據文件中,每個文件都有完整的體系結構,文件內全部數據由若干記錄行構成,記錄又由若干數據項組成。對數據的操作是按文件名訪問,按記錄進行存取的。但文件之間沒有任何聯系,數據的冗余度大,數據結構不易修改和擴充。
③、數據庫系統管理: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數據處理的要求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在20 世紀60年代后期出現的數據庫系統,除了數據集合(文件)內部建立數據之間的聯系外,在各數據集合之間也建立了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傳統的數據文件系統是無法滿足這鐘要求的。
2、原型法是系統分析設計人員與用戶緊密合作,在短時間內定義用戶的基本需求,開發出一個功能不十分完善、實驗性的系統基本框架(稱為系統原型),先運行這個原型,再不斷評價和改進這個原型,直至系統完善和滿意為止。
原型法的主要優點:
①、開發過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它符合于用戶對計算機應用的認識逐步發展、螺旋式上升的規律;
②、系統原型很具體,容易被不熟悉計算機應用的用戶所接受,可提高用戶參加系統開發的積極性;
③、原型法開發周期比較短,系統修改容易。
原型法的局限:原型法缺乏對系統的全面認識,系統分析比較粗糙,不宜在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統中全面應用,適合于與生命周期法結合起來使用,也適合于用戶事先難以說明需求的`較小的應用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等開發項目。
3、數據是記載客觀事物的屬性、數量及相互關系等的符號。數據是信息系統的處理對象。好像是一個工廠的原材料。信息一般可理解是經過加工和理解的有用數據。數據與信息之間的關系,常常被比喻為原材料與產成品之間的關系。
他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數據是客觀的,它不依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信息是帶有主觀性的,同樣一條消息(數據),經過某人的解釋,對某人來說很有用處,很有價值。但對另外一個人,可能沒有什么價值。另外,數據量的度量比較容易,信息量的度量比較困難。
4、答:數據模型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聯系的數據化描述,是數據元素外部聯系的邏輯結構。數據庫中的數據是具有結構的,按照數據的不同聯系方式,可分為三種數據模型:層次型、網絡型和關系型。
5、答:任何系統都有其發生、發展、成熟、消亡或更新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系統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法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劃分為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3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若干步驟。
生命周期法的優點:開發過程的階段和步驟清楚,每一個階段都有明確的任務和成果,上一階段的成果是下一階段工作的依據,有利于整個項目的管理和控制。生命周期法的缺點:(1)難以準確定義用戶的需求。(2)開發周期長,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3)開發效率低,成本高。
四、應用題
應該分別建立學生、課程、和成績3個數據表。
其中學生數據表(xs、dbf)包括:學生編號、學生姓名、性別3個字段;
課程數據表(kc、dbf)包括:課程編號、課程名稱2個字段;
成績數據表(cj、dbf)包括:學生編號、課程編號、課程成績3個字段。
《管理信息系統》試題含答案(二)
一、填空題
1、 信息系統包括 系統和 系統兩個方面。 系統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獲得新的數據;而 系統則不改變信息本身的內容,作用是把信息從一處傳到另一處。
2、 管理系統按層次可分為戰略管理、 和 等三個層次。
3、 數據通常按四個層次進行組織。這四個層次是:數據項、 、文件和 。
4、 所謂數據的 組織,指的是由計算機操作系統提供的數據組織功能。而數據的 組織,指的是對相關記錄進行邏輯上的編排。
5、 數據模型有層次數據模型、 和 等幾種。
二、選擇題
1、下列系統開發的各階段中難度最大的是 ( )
A、 系統分析 B、系統設計 C、 系統實施 D、 系統規劃 2、數據庫的組織結構中包括的模式有( ) A、內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前三個選項都對
3、U/C矩陣的正確性檢驗沒有包含的一種是:( ) A、完備性檢驗 B、準確性檢驗 C、一致性檢驗 D、無冗余性檢驗
4、文件系統中最小的數據存取單位是( ) A、數據項 B、記錄 C、文件 D、數據庫
5、某公司把庫存物資出入庫和出入庫財務記賬處理綜合成一個應用子系統,這種子系統 是將( )
A、供銷職能和生產職能關聯在一起 B、供銷職能和財務職能關聯在一起
C、財務職能和生產職能關聯在一起 D、供銷職能和市場職能關聯在一起
6、 下列關于結構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結構化開發方法是以系統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進行開發
B、 對于運算量大、邏輯性較強的程序模塊可采用原型法來構造模型
C、 結構化方法要求嚴格區分開發階段
D、 原型法要求的軟件支撐環境比結構化方法高
7、可行性分析的內容包括( )
A、業務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決策上的可行性
B、技術上的可行性、業務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C、經濟上的可行性、技術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D、經濟上的可行性、業務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8、 數據庫系統的核心是 ( )
A、數據庫 B、操作系統 C、數據庫管理系統 D、數據庫系統
9、 某企業建立了生產、銷售、人事等從基層到高層的MIS,這種MIS的結構為( )
A、職能結構 B、橫向綜合結構 C、總的綜合結構 D、縱向綜合結構
10、 繪制系統流程圖的基礎是( )
A、數據關系圖 B、數據流程圖 C、數據結構圖 D、功能結構圖 11、VFP語言屬于第
( )代計算機語言。
A、一 B、二 C、三 D、四
12、 在銀行財務和一些企業的核心系統中,系統切換應采用( )方式。
A、直接切換 B、并行切換 C、分段切換 D、試點后直接切換
13、 管理信息系統的特點是( )
A、數據集中統一,應用數學模型,有預測和控制能力,面向操作人員
B、數據集中統一,應用人工智能,有預測和決策,面向高層管理人員
C、數據集中統一,應用數學模型,有預測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決策
D、應用數學模型,有預測和決策能力,應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員
14、 系統分析報告的主要作用是( )
A、系統規劃的依據 B、系統實施的依據 C、系統設計的依據 D、系統評價的依據
15、下列地址屬于C類的是( )
A、 210、42、35、43 B、 172、17、13、2 C、 61、126、5、150 D、 240、4、3、5
三、判斷題
1、管理信息系統規劃的主要方法包括CSF、SST和BSP方法。 ( )
2、人是信息化的社會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 ( )
3、系統開發是系統建設中工作任務最為繁重的階段。 ( )
4、系統建設中面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學的、有效的系統規劃。 ( )
5、某種物料的需求量可由企業內部其他物料的需求量來決定的稱為相關需求物料。( )
6、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能夠替代人的工作的系統。 ( )
7、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明確的工作目標。 ( )
8、信息的價值關鍵在于對數據解釋的正確性。 ( )
9、從信息的使用頻率來看,越是企業的高層(戰略層)信息使用的頻率越高。 ( )
10、對于大系統來說,劃分子系統的工作應在系統規劃階段進行。 ( )
四、簡答題
1、MRPII 的基本思想和特點是什么?
2、系統的好壞可從哪四個方面進行評價?
3、簡述管理信息系統的含義。
4、簡述結構化開發方法的基本思想。
五、分析論述題
1、 設要建立一個企業數據庫,要求如下:
(1)某企業各部門有許多職員,但一個職員僅屬于一個部門;
(2)每個職員可在多項工程中承擔工作或負責管理,每項工程可有多個職員做工,但只有一個負責管理者。
試根據以上要求畫出該問題的E-R圖
【《管理信息系統》試題含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