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快樂是一種選擇關于俞敏洪的勵志文章
跟著新年的到來,同學們緊張繁忙了一個學期之后,2012年寒假行將向同窗們張開雙臂,寒假的“幸福時光”令人無比高興和等待。
掌握當下,尋求幸福感
幸福和當下的快樂是兩個概念。好比說,一個人好幾天沒吃肉了,吃到一塊肉,好幾天沒吃生果了,吃到一個蘋果,這是人確當下的快活,并不形成一個人幸福的全部,只是一小部分。人是這樣的一種動物,有時候為了未來更大的幸福,會把當下的快樂就義一局部。例如:那么多學生寒假來到新東方學習,部門意思上就是犧牲了寒假回家團圓、輕松過節這樣的快樂時間。為什么要來新東方學習?大家都清楚,因為通過一個寒假的學習,可能將來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就會變得更加輕易。
人經歷某一個進程是幸福的一部分,未來達到預期的成果也是幸福的一部分。這象征著什么呢?一個在寒假學習的學生,他不能以疼痛的心態來學習,如果以痛苦的心態來學習,就即是把當初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快樂給消除了。這樣的話,即便為了達到某個目標,他仍然覺得自己很苦楚。大部分新東方的學生實際上都有這樣一個本事,就是他們能把現在這種艱苦的學習本身轉化為一種快樂,因為他把這種艱難學習與自己的提高以及未來的目標聯合起來,構成宏大的能源和睦場,讓自己可以沉迷在這種感覺中,最后變得愛好學習了。
當一個人喜歡學習并樂意沉浸進去,那么,學習本身就構成了偉大的快樂。所以,一個學生要完成寒假的某一個目標或者是未來的目標,不應該僅僅是為了目標去,而是要與現在的快樂結合起來,就是把當下的快樂和未來能夠帶來成就感的快樂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人一直走向前、走向未來的一種幸福感。良多新東方寒假班的學生是有這樣的能力的,他們大部分是自己樂意放棄寒假的休息,取舍來學習的。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是被父母強制著來學習的,對這一部分人來說,他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轉化”。既然被逼迫來學習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行為,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原來認為是痛苦的學習,通過自己的自動盡力,調劑心態,變成一個快樂的學習過程。
設立目標,快樂去實現
目標設立要注意兩點:第一點是不能設立自己完不成的目標,因為這個目標的大小跟你的能力是有關系的。人往往會犯一個弊病,就是會設立一個自己可能達不到的目標,例如:有的人說寒假我要背一萬個英語單詞,或者是說背上百篇文章,或者說是讀幾十本書,這些都是達不到的目標。如果達不到目標,即使你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也會給你帶來一種感。人在生涯中挫折感太多了,動力就會相應減少。就像爬山,一上來就說要登珠穆朗瑪峰,傷感句子,個別來說肯定是有去無回的。
寒如果果要學習,首先,設立的目標應該是經由了準確的時間盤算和對自己的能力評估當前,確切是能夠達到的一個目標。寒假停止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達到這個目標了,心情也會比擬愉快。我不主張學生在短時間內,比如說寒假,給自己定一個超級有壓力的目標,因為這種壓力到最后緩緩會給自己帶來緩和和焦急。
實現大目標須要分階段,要有明白的時間概念。我以為劃分目標的時候,最好不要超過五年,三年就已經很好了,把每一年應當做什么事件規劃好,再分解到每一個月,最后可能是分解到每一天,也可能是分解到某一個階段。比如學習,如果你把目標分解好了,把時間打算好了,這個寒假即便不學習也沒有關系,寒假自身就是人休息的時間。我并不主意學生365天每天都學習,這就像一個弓始終張著,從不放松,過了幾年,你會發明再給它放松的時候,已經回不來了,起因是這個弓已經失去了彈性。
寒假的時候能夠學習,但我也倡議學生有幾天時光,例如春節,就要完整放松,在家里玩、問候父母、訪問友人,或是躺在床上睡勤覺都是不關聯的。讓全部心境全體松弛下來多少天,而后再回去學習,其效力跟后果往往是更加好的。
堅持不懈,培育思維習慣
目標設破的一個基本是感性,就是說人要理性地設立目的,而不能理性。一旦目標設立了就不能隨便更改,不能廢棄,甚至要超出目標去實現。比方說,你的目標是一天背100個單詞,不能說最后我背了10個就很開心,說100個就是100個,而且你要背到110個,這樣你會感到到本人不僅是到達了目標,還超越了目標,心情會很高興。這就是為什么定目標的時候,不能定超越自己才能、基本達不到的目標。另外,在完成目標的時候,必定要留神辦法,由于方式的好壞和完成目標的效率高下是親密相干的。有的人兩個小時背100個單詞,有的人40分鐘就能背完,這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一個人的習慣分成思維習慣和日常習慣。思維習慣就是一個人要習慣于思考性命中哪些事情是大事,就是哪些事情對自己最重要,盡可能消除日常生活中那些瑣碎的事情。人一旦進入瑣碎狀況,目光就會只盯著那些瑣碎的事情,不會看更遠的處所。所以,思維習慣上一定要學會思考自己大的事情,比如說,我在大學四年到底應該做什么?大學畢業后應該做什么?目標是什么?我做什么事情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每天都要過一遍,忠告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想小事、做小事。
一個人如果過火地關注小事,一輩子就會被這些小事給抹殺了,最后變成一個庸庸碌碌的人。然而,一個人假如可能關注大事的話,只管有些小事沒有做完善,但因為大的方向是對的,確定會走得更遠。所以,思維習慣要往遠的方面想、往遠走,而行動習慣要往踏實方面走。
學要學得有效,玩要玩得開心
我經歷的寒假有幾品種型。有一種類型的寒假就是特別開心地游玩,那都是在童年時期。學校放寒假,籌備過年了,等著爸爸媽媽做年糕、做豆腐、包包子,等著爸爸媽媽用家里有限的錢去買幾斤肉回來,隨著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打撲克,特別開心腸過年,不會想學習的事情。這些都是小時候特別美妙的回想。
還有一種寒假就是固然特別苦,但特殊有成績感的寒假。這種寒假是我在考大學的那三年里閱歷的,因為自己二心想考大學,幾個寒假都沒有好好過,基礎上都是在拼命學習。到了第三年的時候,即使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我天天都要學十多個小時,根本就不出門,在家里背課文。那一年的大年初一,我從上午6點一口吻背到晚上6點,背了整整六篇課文,而且背得滾瓜爛熟,特別有造詣感。
進入了大學以后,第一、第二個大年初一我是回家過的,但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因為寫論文等事情,有一年寒假我就沒有回去,在北大校園里過了一個特別孤單的寒假。后來想想這也是成長中的一種經歷,就像現在許多學生寒假就留在學校或者來到新東方學習,舉目無親,每天上五六個小時的課,心坎是有一種“悲壯”感的,但這種悲壯是人成長的一部分,我感到特別主要。
工作了以后,我對寒假就比較淡薄了。結婚以后,就是跟家人一起過,拿幾本書看一看。但自從有了新東方,寒假就又不一樣了。有了新東方以后,大略從1995年開端,新東方就有全國各地的學生來北京報班,我普通寒假都要去上課,旁邊也就休息三四天。這期間的大年三十通常還會跟學生一起過,唱歌、舞蹈,正常要鬧到大年初一清晨,大年初二好好睡一覺,大年初三又背著書包給學生上課去了。那段時間就是跟學生打成一片,到現在新東方還有大年三十慰勞學生的傳統。
寒假學習就要學好,玩就要玩好。如果你想寒假努力一把,那就在寒假學出成就來,未來回想的時候會認為這個寒假過得值得;如果你就是想玩的話,也不要在乎這個寒假“揮霍”一些時間,讓自己玩得開心,回來后以愉快的心情更加努力地學習。
【快樂是一種選擇俞敏洪的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俞敏洪勵志文章-快樂是一種選擇03-31
俞敏洪經典勵志文章-俞敏洪正能量勵志文章04-03
俞敏洪經典勵志文章04-03
俞敏洪勵志文章04-06
俞敏洪的經典勵志文章04-05
俞敏洪的勵志文章精選04-07
俞敏洪勵志文章分享04-07
俞敏洪經典勵志文章分享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