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創業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農村天地廣闊,大有可為.只有先當好村民,腳踏實地開展工作,才能當好‘村官’,在農村成就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長安區花園村“村官”毛海濤這樣說.自去年9月份駐村以來,他發揮個人才能帶領村民增收致富,譜寫出了一曲大學生“村官”的青春之歌.
轉變——從“學生”到“村官”
剛到花園村,遠離故鄉,環境陌生,工作找不到切入點.為了盡快理清思路,毛海濤主動找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交流溝通,讓村干部帶著自己熟悉村子情況.
他還利用報紙,電視等媒體學習黨和國家的支農惠農政策,并自費購買了相關書籍和資料進行學習,工作日志本也被他寫得滿滿當當.通過這些積累,做好了從“學生”向“村官”轉變的準備.
歷練——從理論到現實
農村工作,大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小到村民糾紛、婚喪嫁娶.這對剛剛跨出學校大門的大學生來說,著實是一個挑戰,“無論有多難,決不當‘敗將’,更不當‘逃兵’!”面對困難和壓力時,毛海濤這樣為自己打氣.
他主動放棄吃住在街辦的優越條件,搬到村委會住下來.跟著村干部挨家挨戶走訪群眾,到田間地頭和村民促膝交談.大家在感受到毛海濤樸實、敦厚的同時,也逐漸把他當成了村民的“自家人”.
村委會換屆選舉是毛海濤到村上遇到的第一項工作.“理論和實際真的有很大差距,在選舉當天,登記、唱票、維持好秩序,這看似簡單的工作著實讓我焦頭爛額.”毛海濤深有感觸地說.
實踐——從項目到致富
駐村以來,毛海濤經常思索如何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促進群眾增收.
在與村民的交談中,一位大叔無意中說到:“要是讓城里人來農村種地,會是什么樣子.”這話讓毛海濤產生了靈感,冒出一個想法:讓城里人到農村來種地,體驗田園生活.經與村兩委會班子商討后,村委會決定先期規劃出30畝地發展“綠色家庭菜園”項目:以租地的形式讓城里的市民擁有一塊自家小菜園,平時由村民進行管理,市民只需周末過來打理,出產的蔬菜將免費送到市民家中.
毛海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每50平方米每年1440元的價格將土地租出去,一畝地一年將產生凈利潤17000元,比原來種糧每年收入1000元提高了17倍.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他專門建立了網站進行宣傳,同時還在菜園架設了攝像頭,并將視頻上傳到網上,以便客戶能隨時了解自家菜園的管理情況,目前已有20位市民與該村預簽了合同.
【農村創業成就了自己的事業】相關文章:
成就最好的自己作文04-04
意志,成就了事業勵志文章04-03
創業指南適合農村-最新農村創業指南04-02
只有自己才能成就自己的勵志文章04-27
農村創業故事05-10
農村創業故事05-10
農村創業故事05-10
農村創業點子05-10
農村創業故事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