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農村創業成功案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
只有實踐過,才能深切的感受到創業的不易。如何在絕境中突圍,是農村創業者每天都思考的問題。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的農村創業成功案例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一)
清晨,貴賢養殖場的100多頭豬在“嗷嗷”地“呼喚”主人來喂食,鴨舍里的幾千只鴨也在“嘎嘎”地叫……在西林縣陽光助殘扶貧基地——那勞鎮頂蚌村貴賢養殖場,負責人黃貴賢正帶著他的3名殘疾人員工,喂鴨子、清掃豬圈,忙得不亦樂乎。“我們身體都有殘疾,做起工來比較費力,可稍微慢一些,這些小家伙們就會‘抗議’,所以一大早就起來忙了。”黃貴賢一邊擦額頭上的汗珠,一邊說起了他的創業故事。
1 為掙醫療費開始養豬
因十幾年前的一場車禍,黃貴賢落下了四級殘疾,之后兒子又患智力障礙,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2001年,為了掙巨額的醫療費用,黃貴賢與妻子放下村里小商店的生意,到那勞鎮上租下空置的糧所,專門養豬。因為本錢不多,剛開始只能養30多頭,那段時間肉豬價格連連攀升,讓黃貴賢夫婦掙了不少錢。“我們家的兩層半樓房共350平方米,在2006年是村里最大的房子,都是用養豬賺來的錢建的。”黃貴賢頗為自豪地說。
可房子建好后,黃貴賢手頭上就只剩下2萬多元,而且糧所的房子也被征收回去。不能養豬了,還能做什么呢?黃貴賢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我們家不是有一片地嗎?荒著也可惜,你看是不是可以在那里干點事?”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從側面“敲了敲”他的腦袋。有了妻子的點撥,黃貴賢重新樹立起信心,打算大干一場!
2 在愛心凝聚中前進
“開始辦這個養殖場很困難,主要是資金缺乏,我借了貸款。后來在縣殘聯的支持下,慢慢改建、擴建,才慢慢還清了貸款,有了利潤。”說起當年的經歷,黃貴賢依然記憶猶新。
要辦養殖場,地是不用租了,但是建場房,蓋豬圈,錢從哪來呢?黃貴賢一籌莫展。后來,黃貴賢了解到為推動殘疾人事業的健康發展,該縣縣政府通過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技術培訓等多種措施,積極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在縣殘聯的支持下,2007年黃貴賢向農行借了6萬元,向信用社借了5萬元,加上親戚朋友的支持,他共籌集到了17萬元。黃貴賢說,作為一個殘疾人,當時能籌到那么多錢還真是不容易,多虧了大家的幫忙。
2007年8月,場房建好,豬舍蓋好,黃貴賢馬上引進了50頭母豬,120頭肉豬。可17萬元很快就所剩無幾了,后來,連買飼料的錢都沒有。黃貴賢窮則思變,當年他帶著戶口薄、身份證、殘疾證和養殖場的相片,親自到南寧百糧飼料廠求助。作為殘疾人,卻有如此大的信心和決心,廠方被黃貴賢的精神感動,答應黃貴賢賒飼料的請求,讓其賣豬后才付款,這讓黃貴賢激動了好幾天。可好景不長,由于技術跟不上,加上肉豬價格大幅度下降,2008年,黃貴賢養的第二批豬嚴重虧本。飼料錢沒能如期匯給廠家,十幾萬的貸款也沒有辦法還,迫不得已,他只能把大小肉豬連同30多頭母豬都給賣了。
“在最困難的時候,又是縣殘聯向我伸出了援手。給我買豬仔,送鴨苗,選派我到南寧、崇左取經學技術,幫助我走出困境。”黃貴賢感激地說,縣里的技術培訓,殘聯每期都讓他參加,現在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期數了。特別是黃貴賢的生態養殖場被定為陽光助殘扶貧基地后,縣殘聯給他的扶持力度更大了,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給他建魚塘、修鴨舍、硬化道路,完善辦公室、培訓室等設施。在采訪中,黃貴賢的手機不停地響。“黃老板,你的豬要留給我10頭哦!”、“黃老板,明天我要到你的養殖場買400只鴨子。”……黃貴賢說養殖場里的豬和鴨子現在都不愁賣。
3 愛心回報扶持殘疾人
“我家的母豬難產,他半夜就來幫處置;我家的鴨苗,是他幫打的預防針;我家缺飼料,是他先免費提供;我家的`雞賣不出,是他幫聯系老板……”對于黃貴賢的好,周邊的群眾,特別是殘疾人群眾總是贊不絕口。
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搞養殖難,搞生態養殖更難;用工難,用殘疾人員工更難。然而,黃貴賢就是這么一個身殘志堅、在創業路上迎難而上的殘疾人,他搞起了生態養殖,專用殘疾人員工,還幫扶周邊的村民特別是殘疾群眾發展養殖業。目前,黃貴賢的養殖場有豬舍500平方米,鴨舍300平方米,年出欄生豬120頭以上,麻鴨年出欄27000羽以上,他儼然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養殖場有三名殘疾人員工,我每個月發給他們1000多元工資,雖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他們已經在我這里工作三年多了。”采訪中,黃貴賢告訴記者,殘疾人就業創業的難處,他深有體會,他要盡可能地幫助他們。
近幾年來,黃貴賢協助縣殘聯開展黨員扶殘項目和陽光助殘項目,已為300多個殘疾戶提供種豬,每年發放14噸以上飼料幫助殘疾人發展養豬、養鴨項目。未來黃貴賢打算進一步擴大養殖場規模,爭取今后讓更多的殘疾人到他的養殖場就業,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創業。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二)
今年28歲的陳林嶓畢業于浙江工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后在杭州工作了三年。“現代農業發展前景很好,水稻田里也能成就一番事業。”陳林嶓說,當他說出要回到家幫助父親經營家庭農場的想法后,同樣是大學畢業的妻子姜雅萍表示了贊同,與他一同辭去了杭州的工作。
兩位80后年輕人,告別都市,回到農村,這讓許多同齡人不解。“既然選擇遠離都市的喧囂,那就安心在農村好好經營自己的事業。”
陳林嶓花了20萬元購置的農用植保飛行器,一次可攜帶32斤農藥,一天可噴灑300多畝稻田。“用機械代替人工是農業發展的大趨勢。”陳林嶓說。農場近年來不斷引進犁田機、插秧機、收割機等多種農用機械來替代人工,見效十分顯著。去年農場1300多畝稻田共收獲了稻谷100多萬斤,銷售額達到280多萬元。
陳林嶓能吃苦,要不是鼻梁上架著的眼鏡和一股書卷氣,人群中的陳林嶓經驗老道的樣子還真看不出是個走出象牙塔不久的大學生。
回到農場后,夫妻倆一同跟著父親和農場的農民下地,熟悉機械操作和農事管理;省下逛街、上網的'時間去聽當地農業局給農民上的農技課;書架上各種農技、農機書籍逐漸多了起來……知識、經驗在日積月累中變得更為豐富。圖為陳林嶓噴花剿滅農田旁的一枝黃花。
如今,小兩口已經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大學生農民。經過一年的發展,農場也從原來的1300多畝擴增到2100多畝。
農場近年來還引進智能玻璃溫室、烘干機等多種農用機械來替代人工。
陳林嶓一有空就學習農技、農機、管理市場等知識。
“農技、農機、管理、市場……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對于未來,陳林嶓有著新的謀劃:擴大種植面積、選新品種、搞綠色循環農業……未來創業的路還很長,陳林嶓希望每一步都走得實實在在。對家庭農場的未來,陳林嶓信心滿滿。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三)
和許多做農業項目的人不同,景秀大地生態農莊的“莊主”王博,是一名“任性的”80后。套用一句時髦的話,本來可以靠老爸逍遙快活,他卻偏偏選擇了當“泥腿子”。
從一開始踏入這一行,很多人就斷定他“玩”不了多久。如今,4年過去了,年輕的他臉龐上滿是風霜的痕跡,給了當初質疑他的人有力的回應。
種火龍果20萬學費入門買教訓
春光明媚的4月,站在蔡甸玉賢鎮松林村的`水泥路上,滿眼的蔬果和鮮花,空氣中飄蕩著甜甜的果香。一排排農莊規劃齊整、錯落有致。這是現在景秀大地生態農莊的樣子。四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湖荒地,雜草叢生。
其實,王博背靠家族企業,父親的公司還是湖北一家行業龍頭企業,接父親的班就有比普通人高很多的起點。但是,大學畢業后,他嘗試走自己的路。賣過房子,做過網絡,做過營銷,還在政府部門上過班。“后來接觸到農業采摘園,覺得這一行大有潛力,于是決定從這一行入手。”對于兒子“種地”,開明的父親選擇了默許。“有些喜好是與生俱來的,做過很多事情后,我發現自己熱愛土地,最喜歡農業。”王博對記者說。為此,他在蔡甸拿下1500畝地,開始打造自己的農莊。
五六年前,他就發現武漢市場上火龍果賣得很好,而且與本地橘子桃子等水果相比,經濟效益高很多。他了解到,正常一畝地火龍果產量可達2000公斤。于是,王博決定種火龍果。
2011年,他投入20多萬元試水,從山東引進紅心火龍果。“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我當時考慮,山東冬天的溫度比武漢要低很多,在山東能生長按理在武漢也能生長。”為了給幼苗保溫,王博在幼苗上覆蓋了4層保溫膜。但到了年末成熟之時,他發現自己花了大半年心血,卻一個火龍果都沒有結出來。
懊惱之余,懂行的專家告訴他,火龍果之所以在山東能生長是因為山東冬天雖冷,但日照時間長,武漢溫度略高,但一下雨就連續陰好多天,影響到植株的生長。要想在武漢種好,必須采取技術措施補充光照和控溫。
這次挫敗后,王博開始惡補水果種植技術,并請來農業專家坐鎮。
四季采摘?旅游休閑農莊具雛形
近年來,采摘游成為江城旅游行業的熱門項目,而農戶采摘往往品種單一,較難形成集聚效應。“何不建設一個擁有多種果品蔬菜供采摘,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觀光休閑農莊?”順著這條思路,在農業專家的技術支持下,2012年起,王博在自己的農莊陸續引進了近百種水果,僅葡萄就有11個品種;桃子包括油蟠桃、水蜜桃、黃桃;石榴分軟籽石榴和黑籽石榴;梨有翠冠梨、圓黃梨等。并保證了每個月都有兩種以上的水果供游客采摘。比如,11月草莓、冬棗成熟,到第二年的4月草莓下架后又有西瓜、桑葚、櫻桃等,6月份桃子成熟、7月份葡萄成熟,10月份葡萄下架后無花果和石榴也相繼成熟了。
正如他所預想的,豐富的品種聚集效應,每年為他的農莊帶來幾萬人的客流。
2014年,除了蔬果采摘,王博開始走觀光旅游休閑農莊路線,增加了多項游樂設施,以便游客來了后能夠停留更久。2015年,農莊全年接待游客8萬人。“目前農莊還只是一個采摘基地,未來要向景區方向發展,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觀光休閑農業采摘園是我的終極目標。”王博信心滿滿地說,“雖然一年接待游客幾萬人,被很多人夸贊我的水果好吃,但這樣我依然是在賣水果,我要做的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單純賣水果,還要賣服務、賣健康、賣品牌。”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相關文章:
大學生農村創業成功案例03-09
創業成功案例故事11-25
成功創業故事案例11-25
農民創業成功案例故事11-25
創業人士成功案例故事11-25
網絡創業成功案例故事03-09
農村電商創業真實案例03-09
農村創業成功故事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