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作文(精選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間故事作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間故事作文1
陳文禮是靈壽縣北譚莊人,拳術精明,力舉千斤。好多年輕人都想跟他學武藝,可他一個徒弟也不留。
南羊溝有個姓高的年輕人,是陳文禮的親外甥,長得五大三粗,臉膛黝黑,憨里憨氣,力大無窮,人們都叫他“黑大個”。他十幾歲上就跟著父親燒磚窯,干起活來一個人能頂十來個,他也很想跟著舅舅學兩手兒,懇求過多少次,陳文禮就是不教他。
有一天,陳文禮去看外甥出磚窯。黑大個外甥又提出了學武藝的事兒,陳文禮理也不理他。外甥憨笑著問道:“舅舅,這武藝怎么就能學會了呢?”陳文禮不耐煩地說道:“練的!焙诖髠一見舅舅開了口就認為有了門兒了,上前拽住舅舅的`手,死氣白賴地要求教他。陳文禮生氣了,手一撥拉把外甥撥拉了個跟頭,說了一聲:“滾開!”一腳踢在外甥的屁股上,把外甥從磚窯里直踢在窯外三四丈遠,氣喪喪地走了。
黑大個跌出窯外弄了個坐蹲兒,爬起來摸了摸屁股也不疼,覺得這一腳踢得又狠又穩,又沒有摔傷,挺好玩的。他返回身來,走進窯里,摞起了四五個磚,仿著舅舅的樣子,用腳一踢,說了聲“滾出去吧!”四五個磚同時飛出窯外,再摞上幾個,又踢了出去,越踢越覺得好玩。這樣的踢磚又省得一趟趟地往外背。從此,他每次從窯里出磚,都是這樣地往外踢,越踢踢得越多,踢得越遠,踢得越穩當,踢出的磚還能塊塊成垛,不散不倒,日子長了,就是摞上一大垛磚,也能踢出去,穩穩當當地垛在窯外。此后,黑大個出磚再也不用背了,一窯磚幾十腳就能全部踢出去。
民間故事作文2
一百多年前,河南省西峽縣軍馬河鎮軍馬河村老街,有一戶姓曹的人家。
當初他們從山西逃荒要飯跑過來,借住在人家的一間爛草棚里,靠給人種地,紡棉為生。那年代,人們還是用紡花車紡棉線織布做衣服。曹奶奶紡線,每天要紡到深更半夜,每當夜深人靜之時,總有一個穿白衣服的人,悄悄地從曹奶奶身邊走過來,猛地用手指頭把曹奶奶紡出的棉線勾斷一截。還沒有等曹奶奶轉過身來,那人就迅速跑出門外,總也看不清楚到底是誰。時間長了,曹爺爺就幫助曹奶奶想出一個辦法:她讓曹奶奶趁勾線的人轉身要走,還沒有走開的時候,搶先用帶著線的縫衣針插在勾線人的衣后,看他究竟跑到哪里去了?那天,夜深人靜,勾線的'那個人照例又來了。曹奶奶早有準備,他照著曹爺爺想的辦法去做,趁勾線的人不注意,把帶線的針別在勾線人的衣后,那人就帶著長線跑開了。結果長線球末端剛好落在曹爺爺的小屋。第二天,天剛亮,曹爺爺就順著白線往外找。走著走著,他看見了一個大石垅,發現那跟白線前端鉆進石垅不見了。他俯下身子,慢慢地掀開石塊,順著白線往下扒。扒著扒著發現下面有一個棕色的小圓蓋。他小心翼翼地打開蓋子一看,里面是一罐白花花的銀子。一塊一塊的,每塊上面都寫著曹士舉的名字——清清楚楚的三個字。
曹爺爺喜出望外的跑回家,告訴曹奶奶,曹奶奶平靜地說:“那銀子是曹士舉的,咱可不能拿!甭犃瞬苣棠痰脑,那罐銀子還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
有個貪財的人聽說后,就搶著去扒,他迫不及待掀開蓋,手被狠狠地蜇了一下;剡^神來仔細一看,里面全是蝎子。從此就再也沒有人去扒那銀子了。一晃幾年過去了,曹奶奶有了孫子,又過幾年,孫子開始上學,距離幾十里的獨阜嶺溝小學,剛從千里之外的湖南請來一位教書先生。放學回家后,奶奶問孫子:“今天老師給你起個啥名字?”“曹士舉。”孫子十分認真地回答說:“奶奶拿過書本,遞給爺爺,爺爺十分驚奇,睜大眼睛一看,上面果真寫著曹士舉三個字。字的筆畫原來給銀子上面寫的一模一樣,就像出自同一人之手,一點也沒有區別。
奶奶說:“搞了這么多年,這一灌銀子原來是咱自己家的!”于是曹爺爺就把銀子背回了家。
其實,我的家鄉軍馬河還流傳著許多民間故事,我喜歡家鄉的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作文3
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
原來,這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八仙看到祟殘害兒童,就暗中來幫忙,這些錢又叫八仙錢。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后逐漸演變為“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
而現在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愿孩子“連連高升”。當然更有順應時代潮流的手機紅包。但不管時代如何變,壓歲錢的形式如何變,但長輩對晚輩的祝愿與祝福卻一直未變。
【民間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民間故事作文12-29
民間故事大全04-01
關于黃河的民間故事04-03
端午節民間故事04-03
最成功的潛伏民間故事05-12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大全05-10
井下仙國:民間故事大全05-11
有趣的民間故事六年級作文05-08
作文景物作文03-31